完整的上肢熱身和靈活性訓練,上肢訓練前必做!

2020-12-05 健身教練Ason

在力量與增肌訓練中,一個正確的熱身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方面,但它卻是最小化損傷風險和改善整體訓練質量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在力量訓練之前,花幾分鐘充分熱身一下能夠提高核心溫度,改善關節靈活性和活動幅度,激活肌肉和神經系統來幫助你為訓練做好準備。

大家在網上應該也能找到許多熱身和靈活性訓練的計劃,但是以我的經驗來看,這些計劃要麼太基礎以及沒有包含足夠的動作來獲得真正的好處,要麼就是花費的時間太長了,對於普通的訓練者不太實際或者沒有必要。

我將要提高的上肢熱身和靈活性訓練會位於這兩者之間,包含了許多動態的動作和自我筋膜放鬆來幫助你提高運動表現並且降低損傷。

如果你好好完成這個計劃,它大概會花費你10-15分鐘的時間。雖然聽起來時間很長,但是記住,如果受傷了你就要休息好久,因此訓練壽命應該作為你主要的關注點。

動作1:胸椎放鬆

雙臂環繞上身兩側,使肩胛骨打開,臀部抬高,頭部保持中立姿勢,在上背部中心緩慢上下滾動10-12次。確保你的肌肉保持放鬆,不要緊張。

在這之後,將身體傾向左邊,上下滾動10-12次,再傾向右邊上下滾動10-12次。這樣一來,你就在矢狀面和水平面內都放鬆到了胸椎肌肉。

動作2:背闊肌放鬆

將泡沫軸放在腋窩下方,稍微傾斜一下上背部。當你找對位置,你會有很強烈的感覺。在這個點上,做10-12次的滾動,從腋窩下方一直到背闊肌下方。

如果你發現某個點額外緊張,那麼就在那個點多停留一下,直到疼痛緩解。

做完之後,換另外一次,重複相同的步驟。

動作3:胸/三角肌前束放鬆

對於這個動作,我比較推薦用藥球來做,不過你也可以使用高爾夫球或者網球,取決於你有什麼。

將球放在上胸與肩膀的連接處,然後在整個三角肌前束和上胸區域去移動球。保持肌肉放鬆,找到比較敏感緊張的區域,在那個區域多停留一段時間。

你可以一邊做30-60秒,然後換另一側做。

動作4:三角肌中後束放鬆

網球和高爾夫球最適合這個動作了。

躺向一側,將球放在三角肌後束下方,然後圍繞著整個中後束來滾動。這個區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比較敏感,因為做好不舒服的準備。

對於每一邊,保持30-60秒的時間。

動作5:胸椎伸展

這個動作最好使用花生球,或者將兩個網球放在一起,然後用東西包住自製一個。

將花生球放在及脊柱下方,確保每邊的球在脊柱的兩側,從腰椎上方一點點開始。雙手伸直,如圖呈45度,做5次卷腹的動作,每一次回來的時候頭都要碰到地。

在你做完5次重複後,將花生球往上放一點點再做5次重複。確保在腰椎和頸椎之間一共做4組,這樣可以覆蓋到整個胸椎區域。

動作6:肩胛骨滑動

背對著牆站,保持頭部、上背部、臀部和腳跟靠著牆。肩膀下沉,肩胛骨後縮,大臂和前臂貼著牆呈90度。在這個姿勢下,將手推過頭頂,直到感覺到上背部的收縮感,然後往下放到原處。

一共做12-15次滑動,做1-2組。

動作7:繞肩

你可以使用一根彈力帶或者一根結實的棍子。如果你的肩膀柔韌性相對還行,那麼棍子就沒問題。然而,如果你的肩膀非常僵硬,那麼你只能從彈力帶開始,然後慢慢進步到棍子。

雙手正握住棍子後者彈力帶,放在身體前側靠近腹部位置。然後,在保持手臂伸直的情況下,將棍子或者彈力帶舉過頭頂然後放在身體後方靠近腰的位置,如上圖所示。

一般來說,握得越寬,就越容易,你根據自己的靈活性找到適合自己的握距就行。每一組做10-12次。

動作8:面拉

將繩索放在上胸高度,雙手對握住把手。保持挺胸,肩胛骨後縮,然後將繩索往後拉向你的臉部,同時想像做展示肱二頭肌的動作。

在每一次重複中,專注於收縮三角肌後束和上背部,重複10-12次。

動作9:肩胛骨後縮

用上面那個動作相同的工具,手臂伸直放在身體前方。選擇一定的重量,胸打開,背挺直,肘關節不要彎曲,然後擠壓中背部的肌肉,肩胛骨往後縮。

然後將肩胛骨的位置還原,繼續下一次重複,做10-12次。

動作10:反向飛鳥

站在龍門架中間,左手握住右邊的繩索,右手握住左邊的繩索,不需要使用任何把手。繩索設定在肩膀高度,做一個反向飛鳥的動作,直到手臂和身體在一條線上。

專注於用中背部的肌肉和三角肌後束來將繩索向後拉,重複10-12次。

動作11:外旋

將繩索放在肘關節高度,握住單臂的把手,大臂與小臂呈90度,肘關節緊貼著身體。然後將繩索外旋,幅度儘可能大。

重複10-12次,再換另一側做。

動作12:重量遞增

在你的放鬆和靈活性訓練結束後,你就進入了熱身的最後階段,那就是在正式的大重量訓練前做3組重量的遞增組。

用比較輕的重量做較高的次數,然後逐漸提高重量降低次數,直到你的正式組。

比如,槓鈴臥推是你的第一個動作,重量使用為60kg。那麼你可以用20kg推10次,40kg推8次,50kg推5次。

這樣的熱身組就可以讓你為接下來的訓練做好充分的準備,但同時不會讓你疲勞。

相關焦點

  • 【Brunnstrom】基於Brunnstrom理念的上肢功能訓練
    Brunnstrom技術上肢訓練總原則BrunnstromI-III期:利用健側活動施加阻力誘發聯合反應,叩擊近端肩部肌肉或上肢遠端施加阻力誘發共同運動。BrunnstromIV期:促進肩肘分離運動,促進肘關節的伸展。BrunnstromⅤ期:加強肩肘隨意運動和控制的能力。
  • 上肢康復訓練系統,老年人上肢鍛鍊的合適選擇
    上肢康復訓練系統,老年人上肢鍛鍊的合適選擇在中老年人群中由跌倒引發的損傷與中老年人發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關,其中身體平衡能力的下降是跌倒的重要因素,而上肢對維持身體平衡有重要作用,因此上肢協調性鍛鍊對中老年人群具有重要意義。
  • 劉陽的健身必修課1:靈活性訓練
    如果你的靈活性不好去做運動就好比帶著手剎去開車,會導致你的目標肌肉沒有在正確的時間活動正確的關節,從而導致動作不合格,產生代償。關節和肌肉的活動範圍都會受到限制,其實靈活性和生活是息息相關,使得我們更加自如去完成一些生活動作。 本期指導教練
  • 如何改善肩關節靈活性?做好4個動作,讓你上肢鍛鍊無憂!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它的作用下進行雙臂上舉、前後擺動,向內或者向外旋轉的動作,給我們帶來方便,完成我們想要做的事情,所以我們提高它的靈活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最近,很多小夥伴們都發來私信,說上肢訓練中肩關節總是不聽使喚,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圍繞著肩關節展開文章,和大家一起探討,到底如何改善我們的肩關節不靈活這個問題呢?
  • 如何改善肩關節靈活性?做好4個動作,讓你上肢鍛鍊無憂!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它的作用下進行雙臂上舉、前後擺動,向內或者向外旋轉的動作,給我們帶來方便,完成我們想要做的事情,所以我們提高它的靈活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最近,很多小夥伴們都發來私信,說上肢訓練中肩關節總是不聽使喚,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圍繞著肩關節展開文章,和大家一起探討,到底如何改善我們的肩關節不靈活這個問題呢?
  • 跑者必做的上肢力量訓練,你練過幾個?
    但跑步的距離越長,雙臂擺動和保持屈肘的時間也會越長,雙臂也會隨之越來越疲勞。如果沒有一定的上肢力量,在馬拉松後程中就會感到雙臂和肩部酸脹不適,加劇身體疲勞。 大量研究發現,通過合理的擺動雙臂,跑者的跑步成績可以提高12%。所以,馬拉松運動員的上肢肌肉也很發達。 因此,跑者在日常的體能訓練中,適當安排上肢力量訓練是必不可少的。
  • 上肢力量不對稱?別擔心,價值千元的糾正訓練送給你
    在一定程度上,肩關節的活動度,反映了其周邊肌群的張力狀態,對我們上肢活動、訓練具備很大的指導意義。2.靈活性策略肩關節的靈活性與胸椎靈活性有著很大的聯繫,所以這一部分我們主要執行胸椎靈活性訓練!,讓胸椎、肩胛骨的協作更好地控制上肢運動。
  • 健身前只跑步熱身並不夠,6個動作學會下肢熱身,提升訓練表現
    前面我們聊了關於上肢和肩部的熱身動作分享,本期我們主要來聊一聊關於下肢的熱身該如何進行。其實,關於上肢的肩關節腕關節很多人比較注重,但是換到下半身訓練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只通過跑步就足以達到熱身的目的了,不需要再進行定向的熱身。
  • 上肢訓練:用推拉的方式鍛鍊你的雙臂!強健上肢力量
    上肢功能性訓練主要分為推和拉兩種方式。
  • 漲知識,上肢力量訓練對於提高短跑成績不容忽視
    從人體力學的角度,上肢的擺動軌跡是以肩為中心做弧狀運動,在弧狀運動過程中, 所產生的功發生正負變化, 當上肢通過擺動所做的功為正功時,會帶動身體向前運動,當所做的功為負功時,與下肢運動結合,會增加身體的向前推動力,這樣,上肢的有力擺動就會增加後蹬力量,提高了運動速度與運動力量。
  • 偏癱患者上肢康復訓練—— Brunnstrom 分期詳解
    偏癱患者的各期上肢功能訓練家庭學習方案,幫助大家在家裡也能進行常規的康復訓練。這是一份根據中樞性神經系統損傷引起的偏癱運動障礙特點設計的上肢活動學習策略,患者可以在住院期間在治療師的帶領下訓練,出院後也可以在家中繼續鍛鍊。我們根據偏癱患者的不同階段詳細制定,所以,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活動。
  • 負重上肢和肩膀運動訓練
    您的物理治療師可以與您合作,以確保您將肩部平衡和負重鍛鍊正確地納入您的康復項目中。如果您有肩部疼痛、上肢受傷或手術,您可能會受益於物理治療師的熟練服務,以幫助您完全康復。該程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鍛鍊,特別是針對肩部的訓練幫助改善肩膀、肘部和腕部所有共同起作用的方式。這種運動是上肢負重運動,也稱為閉合運動鏈式肩部運動。
  • NFL訓練分析之詹姆斯哈裡森——上肢動作篇4
    )  描述:你在健身房看到的更多版本可能是用小重量的啞鈴做的,老哈不會那麼普通,他用40kg的槓鈴做這個動作,  針對素質:上肢推類增肌,上肢推類力量耐力。  訓練難度:3。還是要提醒,啞鈴的優點是幅度更大更自然,對關節壓力更小。  3、高翻接離心前平舉(Power Clean – Eccentric Front Raise)  描述:小重量高翻後接直臂前平舉的控制離心過程。  針對素質:上肢穩定性,上肢離心力量。  針對部位:三角肌(前)。  訓練難度:2。
  • 北工大學生研發上肢輔助復健系統 讓上肢康復訓練像玩遊戲
    來自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的王念、王彪、叢義昊開發出一套「上肢輔助復健系統」,通過當守門員撲球、聽音樂敲架子鼓等電子遊戲的方式康復訓練上肢。用王彪的話說,就像訓練「阿凡達」一樣。他們的成果前不久獲得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一等獎,目前已經申請專利。因姥爺病重萌生設計念頭王念說,設計上肢復健儀的想法來自7年前的一段經歷,當時15歲的他還在念初中三年級,姥爺突發腦淤血,無法正常活動。照顧姥爺的重任落在了母親的肩上,為了使姥爺的肌肉保持放鬆狀態,每隔兩個小時,母親就要為姥爺按摩、做牽引運動。日復一日,母親一次不落地堅持著。
  • 上半身協調均勻才最美,彈力帶上肢訓練,打造緊緻完美的上肢比例
    在擁有好身材的路上,需要我們做的除了有效減脂來減掉多餘脂肪以外,就是要通過適當的訓練方法來塑造體型,從而讓整個身材比例變得協調均勻,而這個適當的訓練方法就是力量訓練。而對於上肢塑形來講,雖然在身材比例上來看,整個上肢佔據了不到一半的比例,但是從塑形部位上來講,相對於下肢則繁瑣得多,在上肢塑形訓練過程中,包括了胸背部、肩部、手臂,腰腹部的位置,這就會使得塑形訓練比較困難,所以,在塑形開始階段,我們可以把這些部位的訓練動作組合在一起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通過規律的訓練我們可以收穫比較理想的效果,當然隨著自己能力的提高這樣的訓練方法顯然不會滿足於自己的需求
  • 虛擬實境在腦癱兒童上肢訓練的成效(下)
    作者比較及時電腦回饋(RTF)和傳統職能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 Programe,簡稱OTP)的訓練效果,訓練為期四周、每周五天。♬Hsieh學者利用Scratch復健機虛擬實境遊戲針對13位腦性麻痺兒童(其中包含痙攣型、徐動型、協調不良型、混合型)近行12周,每周3次訓練,每次總訓練時間為45分鐘的幹預.
  • 一份雙側上肢訓練方法送給你!
    偏癱患者初患病,只有正確的康復訓練方法才能使偏癱患者最大化的恢復正常狀態。今天給大家講講「雙側上肢訓練方法」吧! 雙側訓練是兩側肢體獨立執行同一時間和空間的運動模式。 研究發現此方法可以明顯改善患側上肢運動功能。
  • NFL訓練分析之詹姆斯哈裡森——上肢動作篇2
    針對素質:上肢水平推類力量,上肢水平推類增肌,上肢水平推類力量耐力。(圖片中哈裡森選擇的重量較重,針對的素質是力量,選擇適當的重量,你可以用臥推訓練到其他素質)  針對部位:肱三頭肌,胸肌,三角肌。  訓練難度:3。關鍵是控制,節奏和平衡,不要砸胸利用彈力。很多人追求重量動作變形,只做部分幅度,這是你要避免的。
  • NFL訓練分析之詹姆斯哈裡森——上肢動作篇3
    起始位置,手肘角度大約是90度,只做上半程的推舉將更針對三頭肌中的長頭  針對素質:上肢垂直推類鎖定力量,上肢垂直推類力量,上肢垂直推類增肌,上肢垂直推類力量耐力。  針對部位:肱三頭肌(長頭),三角肌。  訓練難度:4。之前有出現過半程臥推,這種情況更針對三頭肌中的外側頭。
  • 上肢假肢(手假肢)的日常康復訓練方法
    隨著科技的發展,手部截肢患者的康復情況也隨之改善,目前,手部假肢康復主要有2種方案,裝飾性和功能性。那麼,安裝這類假肢的患者怎麼才能靈活的使用假肢手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解日常使用中需要了解的地方。1)裝飾性假肢,一般只要殘肢接受腔合適, 懸吊裝置沒問題,不需要訓練,但對首次安裝者應學會穿戴方法,被動旋腕,被動改變手指位置的方法。對上臂截肢者應學會使用被動控制的肘關節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