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氣溫反覆,許多人毫無意外地感冒了,鼻涕流不停,鼻塞還頭暈……這種痛苦相信很多人都了解。感冒了吃藥到底有沒有用?藥那麼貴,又那麼苦,如果還沒效果,那我幹啥還要吃呢?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疑惑。
感冒到底是一種什麼病?
許多人對「感冒」的概念並不清楚,存在許多誤解。那麼,感冒到底是一種什麼病呢?我們常說的感冒俗稱傷風,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見的病種。主要有以下的特徵:
1、起病較急,全年皆可發病,冬春季較多。
2、一般5~7天就會痊癒。
3、咽部幹癢或灼熱感、可能伴有咽痛
4、流涕,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3天後變稠
5、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症狀,或僅有低熱、頭痛。
感冒不吃藥,7天也能好?
普通感冒有自限性,一般5~7天會自然痊癒,如果實在難受,可選用一些緩解症狀的藥(如止咳、祛痰類藥),但是不會縮短病程。
但是,「感冒不用吃藥就能自愈」這句話也不能通用,還是要根據病情而定。普通感冒可以通過多喝水、休息、通風得到緩解,但對於流行性感冒或其他細菌感染,還是要謹遵醫囑。
與普通感冒相比,流行性感冒的全身症狀比較重,如:畏寒、高熱、頭暈、頭痛、全身酸痛無力等症狀;而鼻部症狀(鼻塞、流鼻涕等)輕微。到醫院做病毒學血清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7天都沒好,須考慮其他疾病
有些疾病在早期有著類似感冒的症狀,也常常被當成了「感冒」在拖延。
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狀有鼻塞、流涕、打噴嚏,這些症狀和感冒有很多相似之處。但過敏性鼻炎一般打噴嚏較為頻繁,會伴隨著大量的鼻涕,會有鼻腔和咽喉部發癢的現象。如果服用簡單的感冒藥進行治療,反而會延誤最佳的診斷治療時間。
麻疹:由於麻疹發病早期症狀有發熱、流鼻涕、咳嗽等,與兒童感冒症狀類似,很多不太了解麻疹症狀的家長誤以為孩子只是感冒發燒。麻疹發病期間會出現全身皮疹和頰黏膜有麻疹白斑,3~5天即蔓延全身。若無異常2周就會痊癒,反之則可能引起腦炎、肺炎和眼角膜炎等。
肺結核:咳嗽是肺結核常見且很重要的症狀,此外還會出現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肺部症狀,並伴有發燒、盜汗、疲乏無力等全身症狀。這些症狀與感冒很相似,但肺結核是慢性病不像感冒5~7天就好了。因此,咳嗽、咳痰持續2周以上者就要警惕自己是否患了肺結核。
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剛發病時僅表現為一般感冒症狀,如發熱、頭痛、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約1~3周後才出現胸悶、心悸、胸痛等不適。如有此類症狀,應警惕發生心肌炎的可能,不能掉以輕心,需及早找醫生診治。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多發於春季和冬季,初期症狀和感冒很類似;但兩者不同的是,腮腺炎會出現腮腺處(臉頰)腫大、疼痛、熱感等症狀。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美國"健康"網站數據顯示,每10個流腦病例中,幾乎就有1個被誤認為感冒。但仔細辨別,除了發熱、頭痛、咽痛、咳嗽等和感冒相似的症狀外,兩者還是有區別的,流腦頭痛要比感冒劇烈,常有噴射性嘔吐現象。
風溼性疾病:有些風溼性疾病,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最初的表現就是發燒感冒,伴有漫長的病史,並逐漸出現關節腫大疼痛的現象。若發現感冒後不明原因的四肢關節紅腫熱疼,應考慮風溼熱的可能。
小編提醒:有些疾病也會出現感冒的症狀,如果僅僅當成小感冒治療,會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反而會越治越嚴重,這時一定要儘快就醫。
轉自微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