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痛風的原因是什麼
隨生活節奏的加快,痛風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而且越來越年輕化了。那麼,你知道痛風是怎麼引起的嗎 ?
遺傳原因引起痛風
痛風是一種遺傳性代謝性疾病,具有明顯的遺傳性,有痛風病家族史的人群,若平時不注意飲食習慣,就容易得痛風。主要是由於這類人體內缺乏一種酶,無法將食物中的嘌呤代謝物尿酸及時排出,導致尿酸在體內堆積,血液中尿酸增多可形成結晶,堆積在關節內,引起炎症,誘發痛風。
性別原因引起痛風
男人比女人易患痛風,95% 的痛風患者是男性,30 歲以上為高發年齡段。而女性體內的雌性激素能夠促使尿酸的排洩,因此女性患痛風的機率就比男性低很多。但是進入更年期後,隨著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的改變,如果在飲食中吃過多的肉類,同樣也可能患痛風。
肥胖原因引起痛風
肥胖與痛風也具有一定的關係,肥胖可導致痛風產生,因為人體表面積越大,血尿酸水平越高,肥胖者的血尿酸水平通常高於正常人,因此肥胖者易誘發痛風。若痛風伴肥胖還可影響藥物效果,降低藥物敏感性。
不良生活習慣引起痛風
生活沒有規律,經常熬夜、過度疲勞等不良的生活習慣,會打亂人體的 " 生物鐘 " 節律,使機體代謝紊亂,加重體質的酸性化,從而使尿酸失常,引起痛風。另外,久居寒冷之地,身體受涼感冒、關節外傷等,這些情況會致痛風發作。
飲食不合理引起痛風
如果長期攝入富含高嘌呤的食物, 如動物內臟及其所制的濃湯汁,帶魚、鳳尾魚、沙丁魚、海蝦、蝦米、等魚蝦類, 以及扁豆、紫菜、菠菜、香菇等,還有各種酒類,會使尿酸異常,易導致高尿酸血症及痛風的形成。
精神壓力大引起痛風
在腦力勞動者中,患有痛風的人較多,是由於工作的巨大壓力,過度的精神緊張,而造成身心疲勞,而在閒暇時間又缺乏適量的運動,這樣就會使身體的各個臟腑器官出現生理功能減退,進而可影響體內代謝廢物的排出,體液變為酸液,可導致痛風的發生。
疾病原因引起痛風
痛風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具有一定的聯繫。痛風在高血壓患者中的發病率為 12%-20%,大約 25%-50% 的痛風患者伴有高血壓。未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中,血尿酸增高者約佔 58%。糖尿病患者中約有 0.1%-0.9% 伴有痛風,伴高尿酸血症者則佔 2%-50%。痛風患者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少數有高膽固醇血症。
藥物原因引起痛風
嗪類利尿藥、阿司匹林、β- 內醯胺類抗生素等可幹擾尿酸從腎臟排洩,可導致高尿酸血症、痛風的發生。
痛風的症狀有哪些
痛風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給大家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那麼,痛風早期症狀有哪些 ?
痛風早期症狀表現
早期痛風一般為痛風病的初發期,起病較急,主要表現為發病的關節會有紅腫脹痛、劇烈疼痛、身體發熱等不適症狀。患者多集中在夜間發作,常就寢前一切如常,午夜或凌晨足趾痛如刀割而驚醒,逐漸疼痛加劇。發作的關節一般為單關節,不對稱。
受累的部位:大腳趾關節 , 其次是足背、踝、膝、指、腕、肘等,而肩、髖關節和脊柱則很少受累。如果此時沒有對痛風病進行有效的治療,將會拖延痛風病情,而變得更加嚴重,因此,出現痛風就應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
痛風發展過程症狀表現
根據痛風發展過程、發病的急緩可以將痛風分為以下幾種:
急性期痛風
急性發作期的痛風病症狀主要表現為突然出現的關節劇烈疼痛,並且頭痛呈進行性加重,一般多在下半夜發病,表現為腳踝關節或腳指,手臂、手指關節處疼痛、腫脹、發紅,伴有劇烈疼痛。多數患者在發病後 2 周左右可自行緩解,部分患者可伴有寒戰發熱、頭痛心悸等全身症狀。
間歇期痛風
痛風的間歇期是指從一次痛風發作緩解到下一次痛風發作之間的時間段。間歇期的痛風病症狀主要表現為血尿酸濃度偏高,如沒有採用降尿酸的方法,發作會頻繁,痛感加深,病程延長。部分患者在受到侵犯的關節處可出現局部皮膚色素沉著、脫屑和瘙癢等症狀。
慢性期痛風
痛風在慢性期臨床表現為持續的關節腫痛、壓痛,甚至可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此時痛風頻繁發作,身體部位開始出現痛風石,隨著時間的延長痛風石逐步增多、增大,還可出現慢性關節炎、尿酸結石和痛風性腎炎及併發症。
圖文轉摘自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最健康理念、享受最健康生活
微信訂閱號:zjk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