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亂發脾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用這一套繪本就夠了

2020-12-12 瓊瓊育兒日記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我們肯定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孩子一言不合就動手打人,怎麼說就是不聽,稍微喊大聲點就會大哭起來;還是在公共場合大吼大叫,你越是制止,他叫得越歡;每天吃飯都要人喂,睡前讓他刷牙比登天還難;孩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怎麼哄就是哄不好,不哄的時候又突然好了;

面對孩子這些屢教不改的壞習慣,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束手無策呢?如果你也束手無策,那麼這篇文章你一定要好好看下去。

葉聖陶老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好習慣」。

我們一直都沒有放棄,對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可不管怎麼做孩子依舊一如既往,到底什麼時間段才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關鍵期呢?

因為我家孩子從小就有壞習慣,所以我查了很多資料,最終發現:0~6歲是孩子人生的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雖然自控能力很差,但卻有很強的可塑性。根據專家所說,這段時間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錯過了這段時間就會錯失良機,很容易導致孩子養成壞習慣。

那麼既然已經知道了,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關鍵期,那用什麼方法來培養孩子好習慣呢?這裡我建議大家能用繪本給孩子培養習慣,咱就不用磨嘴皮子,因為磨嘴皮子的用處真的不大。

最開始我以為跟孩子多說幾遍,孩子自然就能記住了,所以每天吃飯之前我都會叮囑孩子洗手,每天睡覺之前我都會叮囑孩子刷牙,但是時間久了,我發現一旦我不在,或者說我沒有叮囑他,他就堅持不下去了,經過這件事我明白磨嘴皮子是沒用的。

在我的再三尋找調查之下,終於將目標鎖定在了好習慣培養繪本上,在朋友的再三推薦之下,嘗試通過繪本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朋友給我推薦的是這樣一套——《0-3歲繪本啟蒙早教故事書30冊》

這據朋友所說,這是一套親子繪本,專門為了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而設計,光聽朋友的話我也不太清楚,直到我拿到這套書才知道,這本書有30冊,書的封皮非常有童趣,每一冊都有一個可愛的小動物作為封面,我家孩子看了之後很喜歡,直接就拿在手裡翻看起來了。

拿到這本書之後,我先檢查了一下書的質量,發現質量很不錯書頁也比較結實,書本當中的色彩很鮮豔,小動物畫得特別精緻讓人看著就喜歡,書中字也不算太多,正適合3歲以下的寶寶看

之後我又仔細看了一下內容,這套書能夠教會孩子的生活習慣實在太多了,下面我一一給大家舉例分別有:懂禮貌、勤洗手、常刷牙、不挑食、主動承認錯誤、懂得分享、學會相處、安全意識、獨立意識……

整套書每一本都對應著一個主題,圍繞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壞習慣,引導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自從這本書回來之後,我每天晚上都會抱著孩子在床上,給他講這本書當中的小故事,讓他看裡面的圖畫,在我講故事的時候我明顯感覺到孩子很喜歡,這有的時候我不下班不給孩子講故事,他都不睡覺。

平時要跟孩子嘮叨好幾十遍的刷牙和洗手,在我給孩子講完故事的第2天,我沒有提醒孩子,但是孩子卻自覺地在飯前洗手,每天早晚都會刷牙。

不得不說通過繪本來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真是太特別了,平時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會說:趕緊睡覺,少吃糖,不許亂放東西,但是繪本卻會告訴孩子:不睡覺會有黑眼圈、糖吃多了會有蛀牙、亂放的東西會丟。

在繪本當中,小動物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就跟孩子平時生活當中的一模一樣,每一個都能演繹出孩子的一種壞習慣,而其中小動物的媽媽則會幫助小動物糾正壞習慣,就這樣簡簡單單的小故事,讓孩子在聽故事的同時就慢慢養成了好習慣。

比起每天跟孩子嘮叨,與孩子講大道理,這樣的小故事顯然更容易讓孩子接受,由於這一套繪本的效果還不錯,所以今天我將對大會的分享給大家,也希望那些為孩子壞習慣而苦惱的父母,能夠找到解決方法。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家長用這3個辦法,孩子的壞脾氣也能輕鬆管理
    當寶寶發脾氣的時候,正是家長教導他們進行情緒管理的好時機,用這下面三種辦法,可以讓你成功改掉孩子的壞脾氣。幫助孩子學會等待曾有個叫做"棉花糖"的心理學實驗,參與實驗的孩子在獨處時,如果不吃掉面前的一塊棉花糖,就可以在15分鐘之後獲得兩塊棉花糖作為獎勵。
  • 孩子犯錯該如何懲罰?家長不妨試試這4個方法,幫助孩子建立規矩
    孩子犯錯家長不知道如何懲罰,不妨試試這些方法,既能立規矩又不傷娃,孩子也心服口服孩子們都是家長的大寶貝,在1、2歲的時候孩子都很聽話,但是到了3、4歲之後,孩子卻總是亂發脾氣,有的家長被逼無奈對孩子大吼大叫,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了陰影,而有的家長不管不顧,讓孩子自己哭,導致孩子無法無天。
  • 「吼孩子、罵孩子」都沒用,想要學齡前兒童聽話,記住這5個原則
    當孩子一直搗亂不聽話的時候,你吼過孩子嗎?孩子的反應是什麼呢?學齡前幼兒犯錯我們應該怎麼教?看了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 孩子總是「唱反調」,家長做到這3點,陪孩子度過「叛逆期」
    「寶貝這個好不好吃?""哼,不好吃!"我記得在一檔親子綜藝裡,王仁甫的女兒樂樂就出現過類似的場景。很多寶媽寶爸都是初為人父母,看著孩子慢慢長大,內心也是成就感滿滿。但是隨著時間的流淌,家長發覺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
  • 孩子不分場合,亂發脾氣,家長怎麼處理?
    今天,我們來說說孩子不分場合,亂發脾氣,父母應該怎麼處理?劉女士帶兒子去逛超市,路過兒童區,孩子被眼前新奇有趣的玩具吸引了,興奮地跑過去,這個摸摸,那個看看。很快,孩子又被一輛玩具車吸引了,於是興衝衝地跑過去,拿在手中把玩。劉女士以為孩子玩一會估計就會膩了,但是,這個玩具孩子就是愛不釋手。
  • 孩子「暴走」?父母不要恐慌,教你幾招輕鬆應對孩子亂發脾氣!
    既然青春期孩子情緒暴躁是正常現象,那麼對於孩子的叛逆,自閉,不聽話家長要怎麼高效理智地應對呢?彭老師這就給在座的父母們支支招。 第一、接納孩子的爆脾氣,學會傾聽 其實,對脾氣暴躁的孩子,媽媽首先要做的是接納,而不是說教或責罵。
  • 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長大容易成大事業
    一家人準備出門,而孩子耍脾氣賴著不走,此時家長可以提前告訴他自己的打算,並且給他們一些選擇的權利。這樣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尊重,且有選擇的自由,會更容易接受家長的提議。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其實原因可能在父母身上,看看你有沒有
    說罷就想拉走小武,可是小武覺得自己被當眾教訓,心裡很不痛快於是開始反抗媽媽。看到小武不聽話,小武媽媽瞬間發火,對著孩子屁股就來了一巴掌。小武頓時怒吼道:「我已經道歉了,為什麼還要罰我!」說完一把推開媽媽小跑著離開。最後只剩下小武媽媽站在原地發牢騷「這孩子真是太暴躁了!」
  • 想要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如用「順勢療法」一步一步搭建基礎
    挫折的出現,也許是為了檢驗我們對孩子抗挫能力培養的效果但不代表,就是培養孩子抗挫能力的方法。想要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如用「順勢療法」一步一步搭建基礎。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底氣想要孩子經受住挫折,精神力量佔了很大因素。父母無條件的愛與支持,給孩子應對困難與挫折的底氣是最基本的需求。
  • 李玫瑾:好孩子是管出來的,在這個年齡段狠心管,孩子聽話懂事
    今天和朋友一起吃飯聊起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大家都感慨現在的孩子太難管教了,亂發脾氣,沒有禮貌等熊孩子的行為隨處可見,其中一個朋友分享了李玫瑾教授的一次演講內容,讓我們都茅塞頓開。李玫瑾教授指出,過於管教和過於放任都是不合理的。
  • 李玫瑾暗示: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娃將來雙商不會低
    李玫瑾暗示: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娃將來雙商不會低當孩子做錯事被父母訓斥的時候,有的孩子會悶不吭聲,默默聽著家長說話;有的孩子卻很不服氣,頂嘴反駁。孩子頂嘴,家長都很苦惱,部分脾氣暴的家長甚至可能跟孩子吵起架來。
  • 孩子吃飯總是邊玩邊吃,這是「中國式」吃飯陋習,家長要儘早糾正
    2、 孩子吃飯方式不對現在的父母都太寵溺孩子了,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使用玩具來引誘孩子,包括孩子吃飯,時間長了成為習慣沒有玩具就吃不下飯了。如果這樣孩子還是不吃飯的話,家長可以適當的給孩子餓一頓。而且還要表明這一次不吃就只能等到下一次,中間是沒有吃東西的,這主要是讓孩子知道要按時吃飯。
  • 繪本是最適合兒童閱讀的書?一套好的繪本應該具備這6個特徵
    兒童繪本屬於一種先有讀者在進行創作的書籍類型,而判斷一套繪本的好壞,就是看作者對兒童的了解程度,以及繪本能不能夠引起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能力,是否會對孩子產生正面的影響等等。這些正是繪本能夠獲得兒童內心認可的關鍵原因,而一套好的繪本應該具備以下6個特徵:特質一:主題明確、方便孩子理解正常來說每一本繪本應該只有一個主題,這樣孩子理解起來更加輕鬆、方便,不會出現閱讀困難的情況,若是一套繪本,應該具備多種主題,每個主題為一冊,這樣不僅能夠全面培養孩子,還不會讓孩子感覺閱讀困難
  • 李玫瑾:孩子到「可怕的兩歲」!這3個壞毛病不能慣,該打就得打
    ,所以,才會出現任性、哭鬧、不聽話等等表現。一、孩子動不動就亂摔東西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最明顯的就是脾氣變得異常暴躁,常常會用哭鬧來宣洩自己的情緒,因為這時候的孩子說話不是很清晰,所以,一旦有什麼不滿,孩子就會哭鬧,甚至利用摔東西來向父母表達。
  • 孩子學習不專心?運用這5個方法,幫助孩子養成專注好習慣
    如果家長想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那麼作為家長首先就要做出這3點改變。家長可能是在工作當中養成的習慣,可如果將這種習慣帶到家庭生活當中,很可能導致孩子未來在遇到困難時,不是先想怎麼解決問題,而是先亂發一通脾氣。2、總是打擾孩子孩子在專注某件事時,家長經常打擾孩子會導致孩子的專注力下降。
  • 北大教授:智商高的孩子,從小會有3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會有出息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盼著自己的孩子智商高,長大後能夠有出息、有成就。不過孩子能不能有出息那都是二十年後的事情了,現在誰也不知道,但是這也不一定,我國有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從孩子小時候的一些性格特徵,就能知道孩子長大後會不會有出息。
  • 孩子上了幼兒園,就要培養這3個好習慣,以後學習成績不會差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家長可以嘗試給孩子培養以下三個好習慣。等到孩子進了小學,學習成績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甚至還有出乎意料的回報哦,學習肯定會讓父母省心很多。孩子上了幼兒園,要培養這三個好習慣:1、兒童的專注力幼稚園和小學的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上課時間不同。幼稚園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只有幾分鐘,因此幼稚園的課堂也只是十分鐘。
  • 以後在社會上能「吃得開」的孩子,多半都有這4個特點,無關成績
    二、性格穩定,不會亂發脾氣人際交往過程中,其實並不怕那些將情緒都寫在臉上的人。這種人性格比較單純,開心就是開心,不開心就是不開心,一眼就能看得出來。最怕的是那種情緒反覆無常的人。反之,如果孩子比較木訥,別人說十句話他也不願意回一句話,這樣的孩子就很難在社會上「吃得開」。嘴甜會說話是孩子在社會上能不能吃得開的重要條件,如果您家孩子嘴甜,那您就偷著樂吧。當然,如果孩子表達能力差,嘴也不甜,家長也不用著急,因為這是後天可以培養出來的。
  • 孩子不聽話,說教責罵沒有效果,這3個方法讓他們乖巧懂事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很多階段,尤其是在他們進入各種叛逆期以後,脾氣會變得尤其暴躁,不愛聽話,還會表現得經常與父母唱反調。家長希望孩子怎麼樣,他們偏偏反著來。這種現象其實與孩子的情緒有關,在這個階段,他們會變得易怒、心情煩躁並且還總逆著父母的意思。
  • 孩子3歲之前,父母要「狠心」幫他養成這3個習慣,長大後少走彎路
    學習要主動,孩子學習不應該是家長逼迫的過程。父母要讓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讓孩子愛上學習。只有將學習當作自己的興趣才能夠學起來更有動力,更輕鬆。如果孩子厭惡學習,學習還要父母逼迫著,這樣的學習不會有太高的效率。父母只是起到督促的作用,而不是強迫。3、自己主動做出人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