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聽過這樣一個經典的段子
自打入夏以來
就獨得蚊子恩寵
我勸蚊子一定要雨露均沾
可蚊子非是不聽呢
就叮我,就叮我,就叮我!
這時候,有的家長一定有話說了:什麼雨露均沾啊,我們家蚊子就咬孩子一個人,給孩子洗澡跟給蚊子洗菜似的!
夏天到了,寶貝們的小天敵也來了!
要立刻採取行動。第一時間處理蚊子叮咬。儘快採取行動,以免被咬的部位嚴重發癢。用外用酒精、酒精棉或清水清潔被咬的部位。
止癢:一般性的蟲咬皮炎的處理主要是止癢,但清涼油和風油精,雖無毒,但刺激性較大,最好不給寶寶用。
一塊洗衣肥皂(建議用無磷肥皂,不刺激皮膚),寶寶被咬蚊子叮咬後,馬上用肥皂蘸水在被咬過的地方擦,可迅速止癢,擦完別洗掉,過幾個小時再洗掉,第二天腫塊就會消失。此方法最好是在被咬到的一兩個小時內使用。原理是酸鹼中和,毒液是酸性,肥皂是鹼性,因此可迅速消除痛、止癢。
用鹽水塗抹或衝泡癢處,這樣能使腫塊軟化,還可以有效止癢。
把一顆蒜瓣掰開,用斷面塗抹蚊子咬的包,一會就好,而且止癢。
寶寶被蚊子叮咬後紅腫奇癢時,可切一小片蘆薈葉,洗乾淨後掰開,在紅腫處塗擦幾下,就能消腫止癢。
西瓜皮也具有消腫功效。用有汁水的那一面擦寶寶的紅腫處,即可止癢消腫。
將阿斯匹靈藥丸磨碎和水塗抹在傷口上,也有消炎消腫功效。(這個不建議太小的寶寶,大人用效果不錯)
消炎:對於症狀較重或有繼發感染的寶寶,可內服抗生素消炎,同時及時清洗並消毒被叮咬的局部,適量塗抹紅黴素軟膏等。
防抓撓:父母要監督寶寶洗手,剪短指甲,謹防小兒搔抓叮咬處,以防止繼發感染。
消腫去包:如果寶寶被蚊子咬後腫起很大的一個包,最方便有效的一個處理辦法就是冷敷。將毛巾用涼水浸溼,或用毛巾包上冰塊,敷在被咬處。冷敷能幫助消腫,還有止癢的作用。如果出現小包,媽媽要繼續往包上塗抹止癢消炎的藥物,反覆多次,直到把包控制住。
及時就醫:如果被咬處腫得特別厲害,局部出現感染,或者孩子表現得很煩躁,說明情況比較嚴重,要帶孩子去看醫生。沒有把握,不要在家自行給孩子抹藥,因為有一些藥是小寶寶不能用的,比如樟腦乳膏,它裡邊含有一些特殊成分,2歲以下的寶寶用後容易中毒。
蚊帳防蚊,最安全、環保,而且最有效。
將風油精、清涼油的蓋子打開,讓它們的味兒在屋裡散發,蚊子不喜歡這些味兒,就會飛到別的地方去了。但是這種方法需要大量的風油精、清涼油,散發出的氣味才足以驅蚊。而且,這兩種藥中都含有樟腦、薄荷的成分,不建議有孩子的家庭使用。
有效成分是避蚊胺或驅蚊酯,它起到的作用就是混淆蚊子的感覺器官,也就是說,在皮膚上塗上驅蚊水後,就會將皮膚上二氧化碳的味兒遮蓋住了,使蚊子聞不到它喜歡的味兒,就不會去叮咬皮膚了。
因為驅蚊花露水中含有避蚊胺,而避蚊胺是農藥,所以家長認為給孩子用花露水就等於往孩子身上灑農藥。其實,避蚊胺用於驅蚊已經有將近60年的歷史,只要嚴格按照說明書正確塗抹,就是安全的。
這類產品含有農藥類的成分,不能在密閉的房間內使用,要在房間沒人的時候使用,等蚊子沒有攻擊力了,再把房門打開透氣,味道散去後再進屋。
驅蚊紙巾就是將具有蚊蟲驅避作用的複合藥液,轉運到了紙型載體上,從而克服了以往驅蚊液不便攜帶、用量不易掌握、易被寶寶誤服中毒等缺點,併兼有消毒功能,特別適合外出時使用。
含柔順因子及天然避蚊脂的柔順劑,既能使寶寶衣物柔順,還能將富含天然避蚊脂的微型膠囊附在衣物纖維上,通過人體常溫將避蚊脂散發出來,避免直接塗於寶寶皮膚而造成過敏。
這些防蚊物品並沒有被試驗證明有效。
有的媽媽用維生素B1碾碎後放入水中,然後給孩子塗抹在皮膚上,用來防蚊,這種方法無論是驅蚊還是止癢都無效。
這是室內最好,最安全的防蚊方式,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室內最好採用物理防蚊的方法。
孩子睡覺時給他使用蚊帳,但一定要先把蚊帳裡的蚊子趕出去。
使用電蚊拍或撲蚊燈消滅蚊子。
蚊子喜歡溼熱的環境,所以,家裡沒喝完的飲料、果汁要及時倒掉,
衛生間、廚房儘量保持乾爽。
勤給孩子洗澡,因為孩子出汗多的時候,新陳代謝會加快,排除的二氧化碳增多,容易招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