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股市的機會來了嗎?抄底樓市的機會來了嗎?抄底油價的機會來了嗎?……今年,在新冠病毒的侵襲下,全球經濟正遭受衝擊,而不少人也正攢著勁準備來一把抄底。
「抄底」原本是證券市場的一個專業術語,意思是當股價跌到最低點的時候買入,預期將會很快反彈的操作策略。人人都想抄底抄到最底,一把賺個大的,然而現實往往是抄了桌面,沒想到底下有地面,地面下有地下室,地下室下還有地窖……
常有人說,股市裡「新手死於追高,老手死於抄底,高手死於槓桿」。這一次世界級交易裡,高手、股神巴菲特也未能倖免——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巴菲特不僅沒有從抄底中賺得盆滿缽滿,反而血虧。粗略估計,今年以來,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股票中已損失465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達3255億元,相當於A股格力電器或萬科A的市值。
2月,新冠病毒蔓延時,巴菲特認為這對經濟的影響不會持續太久,27日,在市場恐慌下跌之際,他的伯克希爾以平均46.40美元的價格購買了97.6萬股達美航空,坐等反彈套利。到了3月,疫情在美國肆虐,美股驚現歷史性四次熔斷讓這位股神「活久見」,但他仍然表示不會拋售航空股票,因為他堅持認為,此次因疫情和油價大跌導致的危機不會比2008年更嚴重。而到了4月,全球斷航,巴菲特終於坐不住了,出售掉持有的約18%的達美航空公司的股票以及4%的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股票,割肉止損。
經驗老道的巴菲特最近一定不好過,不過本輪抄底失敗,股神還不至於「傷筋動骨」。
這也讓人想起,曾帶領巴菲特走上人生巔峰的另一位股神,價值投資派的開山鼻祖,被譽為「華爾街教父」的格雷厄姆。他在美國大蕭條期間因為抄底失敗,導致徹底破產。
1929年10月24日,人類歷史上迄今最慘烈的股災之前,格雷厄姆是百萬富翁(相當於現在億萬富翁),開豪車住豪宅,管家傭人眾多。股災之後,抄底失敗的他一夜之間變成窮光蛋,自己不得不坐公交車上班,連給母親的汽車也要賣掉。
1930年初,已經所剩無幾的格雷厄姆見過一位90多歲的商人,商人告訴他趕緊把股票都賣了,該幹嘛幹嘛去,可惜輸急眼的格雷厄姆不但沒聽,反而加大槓桿繼續抄底,期待翻盤。後來用他自己的話說,「所謂的底部一再被跌破,那次大危機的唯一特點是一個噩耗接著一個噩耗,糟的越來越糟。」
格雷厄姆在其投資經中反覆說,作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應遵循兩個投資原則:一是嚴禁損失,二是不要忘記第一原則。然而追高、抄底、加槓桿的行為,他自己最終一樣也沒逃過。
其實在1929年格雷厄姆慘敗之際,也不是所有人都血本無歸。他的前輩,華爾街著名的投機大王傑西·利弗莫爾則大賺特賺1個億,幾乎是當時全世界最富有的人。當年全美國的稅收總額才42億美元。功成名就以後,他並沒有選擇急流勇退,也不是只拿一小部分的資金繼續在市場交易,而是把全部身家性命壓在市場之中。
1930年,美國股市跌去一半,利弗莫爾認為抄底的機會到了,他便帶著所有的錢重新殺回股市,然而,他一衝進去,美國股市又開始「跌跌不休」,到1932年,美國股市已跌去90%,1934年,利弗莫爾破產。1940年11月28日,利弗莫爾用一把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在遺書中寫到:「我的一生是一場失敗。」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所以,當經濟受到衝擊之時千萬不要「迷信」抄底、判斷錯誤要儘快認賠離場、不要所謂的內幕消息。還有一點,你見到的可能不是「黑天鵝」,而是引起踩踏的「灰犀牛」;除了你口袋裡的現金,巴菲特的話都靠不住,因為巴菲特說,他也是「活久見」。
所以,如果承受不起,千萬不要隨便抄底。
紅星新聞籤約作者 李光鬥
編輯 汪垠濤
【版權聲明】本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歸紅星新聞(成都商報社)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