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章微 實習生 陳仁鑫
海都訊 夏季讓人厭煩的,除了高溫,還有蚊蟲。除了蚊香、花露水,最近,媽媽們流行給寶寶用新型的驅蚊手環、驅蚊貼。這些產品大多宣稱純天然無毒,有的還標註著嬰幼兒孕婦專用。但近期,中央電視臺報導,上海相關部門從30批次的驅蚊貼和驅蚊手環中,檢測出4批次含驅蚊酯成分。而驅蚊酯是一種驅蟲劑,具有一定的毒性,屬於農藥管理範疇。
我省蚊蠅防治專家徐保海說,孕婦嬰幼兒要慎用甚至禁用這些標註不清的驅蚊產品。
央視報導:驅蚊貼被曝含農藥成分
據央視報導,國家日用消費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技術人員對採集到的30個樣品進行檢測後發現,30批次的驅蚊手環、驅蚊貼樣品都沒有進行農藥登記。也就是說所有的樣品都沒有進行過相應的毒理實驗,毒性是否在安全範圍內沒有保障。另外,還有4批次的驅蚊手環、驅蚊貼樣品檢測出了農藥驅蚊酯成分,與其包裝上宣稱的「純天然原料,不含殺蟲劑,無任何毒性」嚴重不符。
在這次風險監測中,驅蚊產品中驅蚊酯含量最高的達到9%。而記者從農業部農藥檢定所了解到,目前尚未有任何一款驅蚊貼或者驅蚊手環取得農藥登記證號。
馬上調查:均稱「植物萃取,不含避蚊胺」
昨日,記者來到福州五四路上的新華都超市,在一樓母嬰用品區找到了驅蚊貼和驅蚊圈(即手環)。
記者看到,上海某公司生產的「驅蚊貼」售價16.8元/包,在包裝上有3處標明「天然植物萃取精華,不含避蚊胺,安全性好」,其使用說明稱:可將驅蚊貼貼在衣服、嬰兒床、桌腳用於驅蚊。而廣東珠海某公司生產的驅蚊圈也標註「植物萃取精華,不含DEET(即避蚊胺)」。
而記者在新華都超市的「六神」驅蚊花露水外包裝上則看到,成分明確標註「驅蚊酯」,並有農藥正式登記證號和農藥生產批准文件號。蚊香液、蚊香片等產品外包裝則用紅色字體標註「微毒」,並附上農藥正式登記證號和農藥生產批准文件號。
記者諮詢了一位正在購買驅蚊產品的奶奶。她說,家裡寶寶僅有3個月大,想著還是買「天然成分」的驅蚊貼或者手環比較安全。
隨後,記者登錄淘寶,搜索驅蚊貼、驅蚊手環,產品有上萬種。記者諮詢了兩家淘寶客服,他們均告訴記者,這類產品都是天然植物萃取的,沒有危害性,嬰幼兒可以放心使用。
專家說法 標註不明,嬰幼兒使用更危險
徐保海是我省消毒殺蟲滅鼠防治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省疾控中心主任技師、蚊蠅防治專家。對於驅蚊手環、驅蚊貼,他直言:「不靠譜。」
徐保海說,蚊子是聞到人體氣味而叮咬吸血的,驅蚊花露水等產品是通過散發芳香氣味來遮蓋人體氣味,達到驅蚊的效果。驅蚊水內含有微量的避蚊胺,有時防蚊效果都不明顯,何況這些號稱不含避蚊胺的驅蚊手環和驅蚊貼。
「而加了避蚊胺、驅蚊酯,又不肯老老實實說,更危險。」徐保海說,這兩種成分都是衛生用驅蟲或殺蟲劑,雖然可能含量很低,但還是有一定毒性。若消費者以為沒有這些成分,可以長時間佩戴,其實更危險。孕婦嬰幼兒要慎用甚至禁用這些標註不清的驅蚊產品。
徐保海說,防蚊最安全的辦法還是物理的辦法,比如在家裡加裝紗門、紗窗、蚊帳等,將蚊子隔絕在外。
「防蚊要從源頭防起,清除積水減少蚊子繁殖。」徐保海說,市民除了清理自家的水容器外,還要注意填平家門口的低洼地,及時清理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