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俠小說裡看人生三重境界,掃地僧是至高的境界,你在第幾層?

2020-12-20 飛虹一生

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又該如何尋找到人生意義,這是所有人在成長過程都會遇到的難題。不過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特定的場所、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人物在一起,產生特定的關聯,這也許就會形成每個人不同的世界觀,以及不同的人生追求。

金庸的武俠小說裡演繹了各種各樣的江湖,什麼忠肝義膽,什麼兄弟反目,什麼血海深仇,什麼兒女情長在裡面變現的淋漓盡致。今天我們就從裡面來聊一聊人生的三重境界。

1、人生的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一重境界就是我們大部分人的境界,天下熙熙皆為利往,所有在這一重境界裡的人看到的都是功名利祿。金庸武俠小說裡面典型的人物就是《笑傲江湖》裡的君子劍嶽不群,他將所有的東西都計較的清清楚楚,劃分的很乾淨,當他看到令狐衝和一幫邪魔外道在一起的時候,他就已經將令狐衝作為犧牲品。他的眼裡,名就是名,他也知道如何去獲得名,江湖人稱「君子劍」;他更知道利,他也在計算著他的利,他先謀求華山掌門,在取得五嶽劍派盟主,最後要練闢邪劍譜,要成為武林盟主。在他眼中,山永遠都是山,水永遠都是水,到死都不會變。

2、人生的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到了這一重境界就有點超然物外了,這一重境界的人內心都非常強大,他們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他們的眼裡不再是金錢名譽和地位了,他們的視野具有一定的穿透性。金庸小說《神鵰俠侶》裡的黃藥師就死這種人,但是在《射鵰英雄傳》時期,他還是上一個境界的人物。古龍小說《楚留香傳奇》裡的無花倒是從頭至尾都是這樣的一個人,他一出場就是「全身上下,看來一塵不染」,這個人就是個藝術品,高顏值,高武功、高品位,結局也很高,寧願自殺,也不想其他人沾染他一根手指。這種人活得很超越世俗,但是超越世俗要有超越世俗的本錢,因為你不肯向世俗妥協,那你就要承受別人對你的孤立甚至是口水。就像你選擇了單身,過一種無拘無束的生活,那麼你除了要承受周圍人異樣的眼神,還要搞定自己的父母,最最最重要的是還要有錢。

3、人生的第三重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所謂大隱隱於市,這個境界的人物往往最像市井小民,看起來呆若木雞,甚至沒有名字,比如掃地僧,少林寺裡面沒有幾個人知道他,他在裡面幹著最不入流的工作,「只梯度而不拜師,不傳武功,不修禪定,不列玄、慧、虛、空的輩分排行」,也就是說他沒有什麼牽掛,物質和精神的東西他都可以看得很淡。不過他卻又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小說裡蕭遠山和慕容博這對冤家仇人,一見面就想互相致對方於死地,掃地僧先將兩人打到斷氣,讓其互相體會一次生死,然後再讓他們用內功互相化解內傷,從生到死,再從死到生,這樣兩人都放下了恩怨,大徹大悟,最終一切皆歸於空。

個人以為,掃地僧的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無名、無為、求道,想要做到這種境界,需要膽量,更需要智慧,有的人很有膽量,什麼事情都敢嘗試,也敢放棄,但是卻缺少智慧分不清是是非非,不明白什麼時候該堅持,什麼時候該放棄,面對紅塵中的種種誘惑和挑戰,缺少分辨的智慧,而膽量往往又讓自己做出魯莽的行動。

但是,無論如何,我們心中應該有個掃地僧,他是那個我們雖不能至,但心嚮往之的境界,要時時刻刻關注自己的內心,省察自己的內心,只要肯回頭,就能看到那個更為廣闊,更為奇妙的自我世界。

相關焦點

  • 王國維有人生三重境界,金庸小說也有三重境界,很多人只看懂一重
    金庸小說的三重境界,你看透了第幾重?很多人只看懂了第一重金庸先生駕鶴西去,又引發了一股武俠熱潮,無數人在追憶、緬懷金庸先生,筆者也為金庸先生默哀「查大俠,一路走好」。王國維曾經在《人間詞話》中概括了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重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是「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讀書的三個境界:你修煉到了第幾層?
    在我看來,「開卷有益」這個成語是非常有道理的,只要你讀書,總會有收穫。還記得小時候大人們總說武俠小說是閒書,讀了浪費時間,不知道他們在今天會怎麼評價金庸這位文學家……我認為讀書可以分為三個境界,第一層境界是「讀作者」,第二層境界是「認同感」,第三層境界是「找問題」。
  • 人生有三重境界,特應性皮炎也有三重境界,終極版
    【 人生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作為一名從事皮膚科事業22年的我對皮膚病的認識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剛接觸時,覺得皮膚病是如此簡單,只需看就知道診斷;第二重境界:看多了皮膚病茫然,一個皮膚病貌似很多皮膚病,不敢下診斷;第三重境界:看一眼心中有診斷,但會仔細排除其他相似皮膚病。
  • 人生的三重境界,你到達了第幾個層次?
    一直以來對這三句話不是很理解,腦海中存在很多的思考和疑問,直到一位導師再次提起這則短篇,我又重新通讀文章,終於有了一些新的感悟。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 好名字的三重境界
    名字的境界,是指好的名字帶給個人的感受或境地,這需要欣賞者個人與名字的深度契合,而不是走馬觀花式的欣賞和一見鍾情式的點評。 說到境界,我們耳熟能詳的有「王國維的三境界說,弘一大師的人生三境界說,以及唐代青原禪師關於參禪的三境界說」。
  • 金庸武俠內功五種境界,達到第三境界已屬不易
    超絕世高手--內力隨心所欲在金庸武俠小說裡,超絕世高手自然對應著絕世的內力修為,他們早已經打通了任督二脈,內功已經達到了隨心所欲,無往而不利的境界,可以說,他們無時不刻在修行,無時不刻又不再修行,已經接近於半仙的狀態,普通人看他們就好像是看待神仙一般。
  • 造價工程師人生的九重境界,您在第幾層?
    工程造價師的九重境界,您了解過嗎?人生中所有的經歷都可以看作為一個金字塔,對於個人事業來說,每一個工作對於個人來說都像金字塔的大臺階一樣,需要一級一級、一層一層的向上攀登。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工程造價行業的九重境界,看看您現在正在處於第幾層境界呢?
  • 看化驗單的三重境界!檢驗人,你在第幾重?
    由此得來人生三個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同樣,不同的人對化驗單的認識,也有著三重境界。第一重:普通人眼中的化驗單—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都說檢驗科裡的工作沒啥技術含量,儀器都是傻瓜式一鍵操作,化驗結果只要不是文盲都能看懂。
  • 南懷瑾:人生至高境界,在於這3點,助你歡喜自在
    就比如他曾經提出的《人生至高境界》: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他將這三點稱之為人生最高境界,每一句話甚至是每一個字都蘊含著大智慧,細細品味,會讓人豁然開朗,受用終身。第一句: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擁有佛家的慈悲仁愛之心,有著道家的傲骨風姿,再加上儒家的翩翩風度和君子作風,便可以在人生中從容不迫。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來自一號書院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將生活的極大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莊子說:「你看這些儵魚在下面遊得多麼快樂。」惠子卻說:「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快不快樂?」莊子立刻答道:「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生活就像一齣戲,我們不在別人的曲目裡,怎麼能知道別人的悲歡。
  • 人生的三重境界:性命、生命和使命
    平庸者只有一條命一一性命;優秀者則有兩條命一一性命和生命;卓越者卻有三條命一一性命、生命和使命。這是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個朋友的留言,看完這三句話,心有感觸。這其實代表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即:生存、生活和責任!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天,就擁有了自己的性命。每個人的性命只有一次,活的平庸、優秀,還是卓越,都只是一個選擇。在人生道路上我們擁有同等的選擇機會,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把握住了機會。
  • 金庸武俠之武學最高境界
    說起金庸武俠小說,其影響中國武俠數十年,經久不衰,更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出現一部金庸武俠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使得金庸武俠影響力更大。而隨著金書影響力日大,於書中武學、人物的討論也日益增長,今天小編也來分析一下金書中武學最高境界,不當之處還請大家指正。
  • 什麼是人生境界,什麼又是飲茶境界?
    什麼是境界?它是思想覺悟也是精神修養,即是個人修為也是人生感悟。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所以導致各自所處的境界是不同的。而說起境界一詞,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清代鴻儒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提到的人生三大境界。
  • 「詩意的棲居」是一種與聖人境界相當的至高人生境界
    我以為還應當包括「以審美的人生態度居住在大地上」。 審美態度的人生境界可稱得上是一種與聖人境界相當的最高人生境界,是在人的層次上以一種極積樂觀、詩意妙覺的態度應物、處事、待己的高妙化境。但是未達到此化境的低層次的審美人生態度則會落入玩世不恭、缺乏精進向上、認真踏實的下品。   於審美的人生態度和境界,有學者認為莊子即倡導審美的人生態度和境界。
  • 人生三境界,指的是什麼?而你又到了哪個境界?
    農民觀點裡:一花一世界,在佛家眼中:一葉一菩提。而我們普通人來說,一生漫長而短暫,所有的追求攀比,所有的幸福迷失,一切的糾葛經歷種種之後,從而大徹大悟原來人生不過三境界而已!境界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境界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境界三: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 武俠電影動作招式啟示錄:金庸小說中武功的「三重境界」
    「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金庸的這句話似乎成了武俠影視江湖的真實寫照,然而武俠大師金庸帶給影視界的絕非只是一襲青衫,三尺青峰的刀光劍影,而是在武俠電影的靈魂深處埋下了一顆江湖種子。
  • 人有六層境界,普通人只有四層,剩下兩層很難達到,看你有幾層?
    人有六層境界,普通人只有四層,剩下兩層很難,擁有的境界越多,人的高度也會越高,看看你有幾層!第一層:有自己的想法現實中,能真正有自己想法的人是少之又少,特別是在公眾場合,讓每個人發表意見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能躲就躲,生怕焦點聚集在自己身上。
  • 《平凡的世界》:孫少安的三層思想境界,你達到了第幾層?
    所以說孝乃人生的第一境界,恰恰是苦難的磨礪,讓孫少安達到了思想的第一境界。曾經他幫助過的鄉親們,甚至自己的二爸都輕視他,看他笑話。出現這三種心態的根本原因是他們對事物的認知不一樣,所達到的思想境界的層次不同,你所熱愛的東西,決定了你所達到的思想境界。劉玉升只是藉機提高自己的威信和斂財,所以他的境界連第一層次都沒有達到,但是孫少安卻是為了子孫後代,真真實實的造福家鄉,所以他達到了人生的第三層境界。
  • 「治未病」:追求健康的三層境界,你在第幾層?
    吃飯這事兒還需要你來教嗎?然而我們可以去翻一翻醫療數據,就知道現代人得胃病的比例之高,胃癌年輕化,最小的胃癌患者才16歲。這位未成年胃癌患者,平時非常喜歡吃夜宵,酷愛燒烤,極少吃早餐,正是這些特殊的飲食愛好,長期積累導致了癌症的年輕化。上古之人吃飯喝水都是有節奏的。飯吃七八分飽即可,水不渴則不飲。
  • 金庸武俠小說中最強的不是掃地僧和石破天,她才是最強
    相信很多8090後的朋友們,尤其是男的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說起這個就不能不提武俠小說的泰鬥金庸先生了,當然還有古龍,梁羽生都是大師。但今天小編就說說金庸武俠小說裡誰都武功最高,實力最強。這個話題一直以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心中的排名都不一樣,所以小編以自己的理解做了以下排名,大家看看是不是和你心中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