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又該如何尋找到人生意義,這是所有人在成長過程都會遇到的難題。不過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特定的場所、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人物在一起,產生特定的關聯,這也許就會形成每個人不同的世界觀,以及不同的人生追求。
金庸的武俠小說裡演繹了各種各樣的江湖,什麼忠肝義膽,什麼兄弟反目,什麼血海深仇,什麼兒女情長在裡面變現的淋漓盡致。今天我們就從裡面來聊一聊人生的三重境界。
1、人生的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一重境界就是我們大部分人的境界,天下熙熙皆為利往,所有在這一重境界裡的人看到的都是功名利祿。金庸武俠小說裡面典型的人物就是《笑傲江湖》裡的君子劍嶽不群,他將所有的東西都計較的清清楚楚,劃分的很乾淨,當他看到令狐衝和一幫邪魔外道在一起的時候,他就已經將令狐衝作為犧牲品。他的眼裡,名就是名,他也知道如何去獲得名,江湖人稱「君子劍」;他更知道利,他也在計算著他的利,他先謀求華山掌門,在取得五嶽劍派盟主,最後要練闢邪劍譜,要成為武林盟主。在他眼中,山永遠都是山,水永遠都是水,到死都不會變。
2、人生的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到了這一重境界就有點超然物外了,這一重境界的人內心都非常強大,他們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他們的眼裡不再是金錢名譽和地位了,他們的視野具有一定的穿透性。金庸小說《神鵰俠侶》裡的黃藥師就死這種人,但是在《射鵰英雄傳》時期,他還是上一個境界的人物。古龍小說《楚留香傳奇》裡的無花倒是從頭至尾都是這樣的一個人,他一出場就是「全身上下,看來一塵不染」,這個人就是個藝術品,高顏值,高武功、高品位,結局也很高,寧願自殺,也不想其他人沾染他一根手指。這種人活得很超越世俗,但是超越世俗要有超越世俗的本錢,因為你不肯向世俗妥協,那你就要承受別人對你的孤立甚至是口水。就像你選擇了單身,過一種無拘無束的生活,那麼你除了要承受周圍人異樣的眼神,還要搞定自己的父母,最最最重要的是還要有錢。
3、人生的第三重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所謂大隱隱於市,這個境界的人物往往最像市井小民,看起來呆若木雞,甚至沒有名字,比如掃地僧,少林寺裡面沒有幾個人知道他,他在裡面幹著最不入流的工作,「只梯度而不拜師,不傳武功,不修禪定,不列玄、慧、虛、空的輩分排行」,也就是說他沒有什麼牽掛,物質和精神的東西他都可以看得很淡。不過他卻又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小說裡蕭遠山和慕容博這對冤家仇人,一見面就想互相致對方於死地,掃地僧先將兩人打到斷氣,讓其互相體會一次生死,然後再讓他們用內功互相化解內傷,從生到死,再從死到生,這樣兩人都放下了恩怨,大徹大悟,最終一切皆歸於空。
個人以為,掃地僧的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無名、無為、求道,想要做到這種境界,需要膽量,更需要智慧,有的人很有膽量,什麼事情都敢嘗試,也敢放棄,但是卻缺少智慧分不清是是非非,不明白什麼時候該堅持,什麼時候該放棄,面對紅塵中的種種誘惑和挑戰,缺少分辨的智慧,而膽量往往又讓自己做出魯莽的行動。
但是,無論如何,我們心中應該有個掃地僧,他是那個我們雖不能至,但心嚮往之的境界,要時時刻刻關注自己的內心,省察自己的內心,只要肯回頭,就能看到那個更為廣闊,更為奇妙的自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