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上廁所時間久,可能是在玩手機,也可能是在緩解情緒。
但有一種人上廁所時間久
卻是因為:
拉-不-出-屎-
大家都應該聽過或者經歷過生孩子的痛苦,說便秘的痛和順產的痛劃等號也不為過。
因為當產婦躺在產床上,接生的醫護人員都會教產婦找拉大便的感覺,這種感覺,差不多就是便秘本秘了!這也是女性產後容易患痔瘡的一個原因。
便秘危害,不容小覷
偶爾的便秘可能容易被忽視,但如果長期被便秘困擾,就會增加很多其他疾病的患病風險。例如:胃腸功能紊亂、腹痛、腸炎、痔瘡、潰瘍,甚至誘發大腸癌。
宿便堆積過多還可能導致毒素吸收,引起膚色暗沉、長痘痘、長斑等症狀。腸道內的毒素被大量吸收,代謝產物久滯於消化道,導致在細菌的作用下產生大量有害物質部分擴散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記憶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維遲鈍等表現。
所以無論是為了美貌還是健康,緩解和預防便秘同等重要,這也是每個人需要關注的問題。
透視排便,知己知彼
排便正常應該是規律排便:每天1次,理想狀態;每天3次或者每周3次(即2~3天1次),都算正常;每周<3次,要小心了。每次3至5分鐘,便便順滑,形似香腸。
什麼是便秘呢?先讓便便君倒帶一下......
便便的前世是各種美食,囊括肉蛋、蔬菜、水果、米飯、麵條......食物入口先經口腔,澱粉類食物在唾液澱粉酶作用下開始分解。
其他食物途徑食道抵達胃部,胃酸及消化酶會促進食物中糖、脂肪、蛋白質的水解,將大分子物質變成小分子物質。
接下來由小腸中的膽汁會乳化脂質,幫助小腸吸收營養物質進入血液。最後在腸道的蠕動作用下,食物殘渣形成糞便到達肛門。
在整個過程中,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很快就能完成整個過程,水果蔬菜這種纖維含量高的也好吸收,不到一天就能排出體外。但是那些不好消化的,脂肪類、蛋白質類可能需要好幾天。
如果飲食太精細、進食量少、果蔬攝入不足,食物消化完後幾乎沒有什麼殘渣,結腸內不能形成足夠體積的糞便,難以每天產生便意,再加上缺乏運動,喝水不多等原因,就會發生便秘。
年紀越大便秘患者越多,其中女性慢性便秘患病率比男性高。
輕鬆幾招,預防便秘
1
多食有渣食物,補充足夠水分
飲食中必須有適量的纖維素,纖維素能刺激腸道加速蠕動, 能增加糞團中的水分,讓糞團體積擴大,刺激腸道蠕動,使排便通暢。
2
運動
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加強體育鍛鍊,因為運動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排便。
3
良好排便習慣
人體有兩個排便「天然時段」:一個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另一個是吃完飯後的「胃-結腸反射」。可以培養定時排便的習慣。
4
告別高脂、高糖飲食
高脂、高糖的飲食習慣會導致共生菌比例下降,從而造成腸道菌群失調。
5
生活習慣
保持作息規律,調節飲食,舒暢情緒。
人生自由先從廁所自由開始
別讓便秘拖了健康的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