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功能障礙的康複評定

2021-02-13 三甲智能康復


認知功能障礙的康複評定

白豔傑王北溟

       腦損傷後認知功能障礙評定是認知障礙康復的重要環節,準確、客觀的認知評定有助於對腦損傷後認知障礙進行分類並評價其嚴重程度,從而指導康復治療。本文系統總結了認知功能障礙常用的評定方法,以方便臨床應用。

       認知是人體大腦高級機能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人們認識和知曉事物過程的總稱。包括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概念形成、思維、推理等。腦損傷(如顱腦外傷、腦卒中、腦炎等) 可導致軀體、認知、心理和行為等各方面異常。但損傷後的認知功能障礙卻常影響患者對外界環境的感知和適應,出現生活和社會適應性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所以, 對認知功能障礙的有效康複目前越來越受到重視。

腦損傷後認知功能障礙評定是認知障礙康復的重要環節,準確、客觀的認知功能評定有助於對腦損傷後認知障礙進行分類並評價其嚴重程度,從而指導康復治療,而且還可以為後期評定提供基礎數據,有助於判斷療效和預測患者的預後。近年來,有關認知功能康複評定方法的研究受到極大的重視。使評定方法更加完善,而且適合臨床應用。目前, 常用的認知功能評定方法有以下幾種:

1量表評測法


    1.1 篩查法篩查是認知功能評定的第一步。它從總體上大體檢測出患者是否存在認知功能障礙,但不能為特異性診大體檢測出患者是否存在認知功能障礙,但不能為特異性診斷提供依據。通過篩查可以發現有無腦的器質性病變,可決定是否需要給患者作進一步可詳細、深入的檢查。常用的認知功能篩查量表由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MMSE 是神經科和康復醫學科普遍採用的一種簡易精神狀態測定量表。主要用於神經系統疾患患者的早期認知功能障礙篩查,但其檢測結果與年齡和受教育程度相關性較大。特別是在痴呆篩查中,MMSE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好。

    1.2成套測試法一套標準化的測驗主要用於認知功能較全面的定量測定,它可以全面評定主要的腦功能。LOTCA 最先被用於腦外傷後認知功能的評定,由於其操作簡便、應用方便、結果可靠,且通過了效度和信度檢驗。很快在腦血管病、腦外傷及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障礙等疾病的評定中推廣使用。惲曉平等對LOTCA(簡體中文版第1版)進行應用研究。認為LOTCA操作簡單,實用性強,是系統、敏感、值得推薦的臨床評定認知功能的好方法。目前,LOTCA已有第2 版,國內康復專業人員對第2版LOI°CA進行了漢化及效度和信度的檢驗。LOTCA在康復科或神經科應用較廣泛,但  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積分系統還需進一步修正,以減少評分的主觀性,缺少對語言能力的評定項目等。

    1.3功能檢查法通過直接觀察患者從事日常生活活動的情況來評定相關認知功能障礙。FIM是總體功能評定量表其中的認知亞量表包括項社會交往、解決問題、記憶。

    1.4特異性檢查法用於評定特殊類型的認知障礙。如Weschsler記憶量表、Weschsler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奈表等。僅涉及到認知的某一個領域如記憶、智力等,並非較全面的認知功能評定量表,定時易產生偏倚。

    2計算機測評

       近年來,在康復醫學領域,認知功能障礙的計算機測評技術和方法得到長足的發展。目前,將計算機及適宜的軟體系統應用於認知障礙評定應該是一個有效途徑和必然趨勢。國外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嘗試將認知功能評估量表電腦化,形成電腦認知功能評估系統(CACAS)。國內的認知障礙電腦分析研究始於20世紀90年,明顯落後於發達國家。

    3其他方法

       除評定量表和計算機測評系統外,對認知障礙還可以藉助現代先進醫學設備進行診斷。如腦功能成像:包括正電子斷層掃描(PET)和功能性磁共振(伽m),神經電(磁)生理: 包括腦電圖(EEG)、腦磁圖(MEG)和事件相關電位(ERP)。特別是ERP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不但會進一步促進神經認知學、神經語言學的發展,而且將使 RP技術在認知障礙性疾病的研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但神經影像學及電生理檢查目前在認知障礙的診斷方面只能作為輔助檢查方法而不能對認知障礙的嚴重程度進行分級, 因此有適用局限性。

       在臨床工作中量表評測法簡單、實用,能及時、有效的使筆者發現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某方面存在的問題,並制定出相應的認知康復訓練方案。那麼四種評定方法並不是累積起來一塊使用的,那樣費時、費力,針對性也不強。筆者在臨床中首先可以先用篩查法(應用MMSE量表)對患者進行認知功能障礙的篩查。發現認知功能障礙的,再進行成套測試法 (LOTCA)的評定。LOTCA主要對患者的定向、知覺、視運動組織、思維運作、注意與集中幾個方面進行測試,但並不包含對患者記憶功能的測試,然後筆者選用專門的記憶測試量表(韋氏記憶量表或Rivermead記憶量表)對患者進行評測,這樣就能全面發現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後根據評定結果來制定針對性較強的康復訓練方案,這樣才能取得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

相關焦點

  • 【康複評定】認知功能評定
    來源:康複評定學認知是認識和知曉事物過程的總稱;是人類大腦所特有的高級功能,是人們為了適應環境的需要而獲得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包括注意
  • 【乾貨】認知障礙的評定與康復
    因此,認知與知覺障礙及其康復作為恢復功能性獨立這個整體目標的前提條件,在康復治療過程中應特別加以重視。因此,若能及時發現腦病損或損傷患者存在的認知障礙,可以制訂正確的治療方案和制定正確的出院計劃,不但有利於認知功能障礙的康復,對於促進肢體功能障礙的康復和提高日常生活的獨立性均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 認知功能評定
    (一)總體認知功能評定評定認知功能損害的特徵和嚴重程度,是認知障礙和痴呆在臨床及科研中的重要環節
  • 糖尿病與認知功能障礙
    海馬體恰恰在人的記憶和認知等方面有關鍵的作用,尤其是與短時記憶以及對環境的判定有非常明確的關係。海馬體受損後導致認知功能障礙,這種受損也往往很難逆轉。如果有嚴重的血糖波動,血糖控制不穩定,就會影響海馬體和大腦皮層的功能。長期的血糖波動和高血糖導致海馬體體積變小,進而出現一些列的認知功能障礙問題。血糖水平是影響糖尿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因素之一,還與患病時間、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代謝紊亂、胰島素抵抗、炎性介質等因素有關。
  • 認知功能障礙評定--MMSE量表的應用
    簡易智能精神狀態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MMSE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認知篩查量表判定痴呆:文盲 ≤17分小學 ≤ 20分初中及以上 ≤ 26分判定程度:輕度: 21-26分中度: 10-20分重度: <10分國內修訂版(張明園)制定的界值:文盲 ≤17分小學(教育年限≤ 6年)≤ 20分 初中或以上≤ 24分有認知功能損害
  • 康複評定量表該如何選?
    ,是康復治療的基礎,並以此客觀地、準確地評定功能障礙的性質、部位、範圍、程度、發展趨勢、預後和轉歸,為科學地提出康複目標,制定康復治療計劃,選擇康復治療方法,評定康復療效提供了客觀依據。如骨傷需要選擇肢體形態、肢體長度、肢體周徑、關節活動度、肌力和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評定量表;而中樞性損傷一般不需要進行肌力、肢體長度、肢體形態方面的評定,而常選擇肢體功能、認知、語言、感覺、步態等方面的評定量表。某一障礙形式雖相同,但專科不同,所選擇的評定量表則不同。
  • 康複評定常用量表
    康複評價主要包括收集病史和相關資料,進行相應的檢查和測量,通過全面綜合分析,確定各種功能障礙的部位、性質、程度及原因,制定明確的康複目標和針對性的康復計劃。其中,應用量表或儀器等方法對具體功能障礙進行定性、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的過程,稱為康複評定(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應用量表對功能障礙進行評定的方法稱為半定量評定方法,是康複評定中常用的方法。
  • 康複評定常用量表大全,珍藏!
    版次:2版1次編輯推薦2018年6月《康複評定常用量表》出版,獲得了讀者一致好評!作者及團隊在其基礎上整理出了《康複評定常用量表(第二版)》,本書圍繞 「康複評定量表」進行系統的闡述,主要列出了臨床常用的康複評定量表,作為臨床指導用書,是廣大臨床醫師的參考用書,書中內容涵蓋了多方面的表格,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作系統闡述:①運動功能評定;②平衡功能量表;③認知;④言語;⑤吞咽;⑥生活能力;⑦社會生活;⑧精神健康;⑨焦慮抑鬱;⑩睡眠;⑪腦功能;⑫尿便障礙;⑬疼痛評價量表;⑭疲勞;⑮帕金森相關量表
  • 河東認知知覺功能障礙訓練康復
    河東認知知覺功能障礙訓練康復, 教學課程: 三⼤步驟,讓孩⼦順利⼊學在通過專業⽼師的評估後,我們將根據孩⼦的實際能⼒情況,推薦適合其⽬前階段的課程: 1、「視聽動」學習能⼒提升:學習能⼒是保證孩⼦說、寫、讀、算、⾏為和社交等各⽅⾯能⼒都能跟上同齡孩⼦的基礎。
  • 帕金森病的康複評定以及康復治療
    帕金森病康複評定   1. 常規評定   1)軀體功能評定   ①肌張力;②關節活動範圍;③肌力;④協調性;⑤平衡能力⑥咽功能;⑦構音功能;⑧呼吸功能;⑨步行能力等。
  • 【康復視野】老年人生活能力評定及康復
    >60分為良,有輕度功能障礙,能獨立完成部分日常生活,需要部分幫助;60-41分為中,有中等程度功能障礙,需要大量幫助方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動;≤40分為差,有重度功能障礙,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動不能完成或需要他人服侍。Barthel指數是臨床研究最多、應用最廣泛的評定方法,其信度和效度已經過廣泛證實。其優點是簡單實用、再現性和靈敏度較好,缺點是僅有運動方面內容,缺乏認知等方面內容。
  • 「康復知識科普」看不見的功能障礙
    X看不見的功能障礙偏側忽略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偏側忽略是腦卒中患者常見的一種行為症候群,可與偏盲同時存在,但有一定的區別這種功能障礙在臨床工作中容易被忽視,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妨礙患者獲得獨立自理能力,延緩患者康復進程。劉大叔因為腦梗塞在我院住院治療,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他恢復很快,癱瘓的肢體也恢復了活動能力,全家人都很欣慰,劉大哥更是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開始規劃自己出院後的幸福生活,期待著美好生活再次重啟。
  • 康復醫學實戰篇 | 康複評定總論
    (或)定量評估,並對評估結果進行分析,確定患者功能及活動障礙。2.確定功能障礙的原因。完整的康複評定至少包括初期康複評定,中期康複評定和末期康複評定。 1.初期康複評定:開始康復治療前,需要通過康複評定來確定患者功能障礙的範圍及嚴重程度,有針對性的制定康複目標及康復計劃。
  • 康復醫學實戰篇|康複評定總論
    (或)定量評估,並對評估結果進行分析,確定患者功能及活動障礙。 二、意義: 康複評定是康復醫學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貫穿整個康復治療。 1.發現功能障礙的部位、種類、範圍和嚴重程度。 2.確定功能障礙的原因。 3.預測功能障礙的發展趨勢和預後。
  • 【臨床研究 】額葉功能評定量表在識別血管性認知障礙兩亞型患者中的作用
    調查對象接受臨床評估(病史採集和神經系統檢查);神經心理檢查:簡易精神狀態評分(MMSE)和蒙特婁認知評估量表(MOCA);影像學檢查(MRI檢查腦白質病變程度);實驗室檢查(主要為腦脊液中總tau蛋白和異常磷酸化tau蛋白),符合如下3項核心要素的對象診斷為VCI患者[4,8,13]:(1)認知損害:主訴或知情者報告有認知損害,而且客觀檢查也有認知損害的證據,和(或)客觀檢查證實認知功能較以往減退
  • 認知功能障礙(一)
    下面分享10月11日下午進行的「認知功能障礙論壇」部分精彩內容。卒中後認知障礙照護者教育項目實踐汪凱教授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卒中後認知障礙(PSCI)是指在卒中這一臨床事件以後6個月內出現達到認知障礙診斷標準的一系列症候群,它包括了從卒中後認知障礙非痴呆(PSCI-ND)至卒中後痴呆(PSD)的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
  • 康複評定幾種評定量表
    > 1.康複評定的定義: 康複評定是通過收集,分析患者的各種資料,從而對障礙的原因,性質,特徵,範圍,嚴重程度和預後做出客觀,準確的判斷並形成障礙學診斷的過程。 2.康複評定與臨床診斷的區別: 臨床診斷著眼於疾病,是對疾病或外傷確定病名並做出定性判斷的過程。康複評定重在功能,是對功能障礙做出定性,定量判斷的過程。 3.評定哪些功能障礙: 運動功能,感覺功能,內臟功能和精神心理功能等方面障礙。
  • ​卒中後認知功能障礙,你掌握多少?
    原創 Liny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整理自瑞金神內教授辛曉瑜《小卒中與卒中後認知功能障礙》講座目前卒中後認知障礙已經成為當今國際卒中研究和幹預的熱點,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卒中後認知障礙發病率日漸增高,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 2019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康復治療學:感覺功能評定之本體覺評定方法(1)
    2019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康復治療學:感覺功能評定之本體覺評定方法(1) 山東中公衛生人才網幫助大家總結康復治療學的相關內容,供考生複習,今天我們來學習康復治療學知識-感覺功能評定之本體覺評定方法。
  • 神經書籍:認知障礙:新理論新進展
    社會兼職:教育部學位中心論文評審專家、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康復教育組副組長、北京神經內科學會神經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微循環學會神經變性病專業委員會康復學組主任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帕金森病與運動障礙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老年康復分會常務委員、康復醫學專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老年認知心理疾病分會委員、中國卒中學會血管性認知障礙分會常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