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姐妹花直言:學霸爸媽教育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就卯足了勁

2020-12-05 艾倫育兒

清華大學一對姐妹花,馬冬晗、馬冬昕成為了學霸的代名詞。一張「最牛學習計劃表」,這張計劃表在人人網發布後,僅僅幾天點擊量和轉發量過萬。她們倆快速成為學子們眼中崇拜的偶像,也得到是家長們的稱讚。

並不是只因為一張計劃表,原因是她們在大學讀本科時期,綜合評分一二名的好成績獲得最高榮譽拿到「特等獎學金」,並且都被保送「碩博讀連」,這種順風順水的學生時代真是令人羨慕不已

這對姐妹花在高中時,分別在化學和物理競賽中獲得國家級一等獎,都被保送清華大學。她們倆人在上初中時,也是獲獎很多。中考成績總分在大連市排在第三名和第六名。所以說她們倆的成績不是一兩天的用功學習,埃及金字塔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她們在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時,馬冬晗總結經驗說:這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父母在小學時期對孩子的培養

馬冬晗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活動時,給父母寫了一封信信裡這樣寫道:「為什麼我能在那麼多考生中脫穎而出,考上全國最好的學校?一是有堅韌不拔,奮勇拼搏的精神,這不是生來就有的,很多是靠爸爸媽媽潛移默化的影響。」

姐妹倆的學生時代一直受父母的影響。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就要開始鍛鍊孩子的毅力。媽媽曾說「她們從小就很有毅力,只要定下了目標,就堅定不移地去努力。」

她們倆在小學就堅持寫日記,在開始的幾句話到初中時可以寫獨立文章。她們倆初三每天都會背一篇語句好的文章,就算第二天有更要緊的事,也不會忘記。

學霸姐妹的優異成績 ,是從小培養出來的毅力的結果,毅力才是學霸孩子和學渣孩子的真正差距。

華裔心理學家安吉拉-李-杜克沃斯在《學霸和學渣的真正差距》演講中提到:「IQ(智商)的高低並不是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唯一差別,一些在學業上表現優異的學生,並不具有非常高的IQ分數,而相對應的,一些非常聰明的孩子學業表現並不讓人滿意。」

她和自己的研究團隊去西點軍校調查研究,去觀看全國拼字比賽,去到企業研究員工,預測哪些人能堅持下來並取得成功。在數次的測試過後,發現與成功有關聯的,並不是高得IQ,而是毅力,是毅力助長了成功。

華裔心理學家安吉拉-李-杜克沃斯

安吉拉-李-杜克沃斯曾說:「毅力是對長遠目標的激情和堅持。毅力是你對未來的堅持,日復一日,是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奮鬥,讓自己的夢想變成現實。」

孩子打算考個好大學,必須要有好的毅力,沒有毅力的孩子會放棄,有毅力的孩子會解決困難,會堅持下去直到成功。小學階段,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期,是毅力培養的關鍵期

2020年高考結束後,經過採訪得知高考狀元都表示,自己從來不上補習班。很多人持懷疑態度,不上補習班,靠自學,根本就不可能。有些人相信,他們認為學霸都是有天賦的。

事實說明,學霸不是靠補習班「補」出來的,是靠自身良好的學習習慣

馬冬晗姐妹倆的父母在教育系統工作,跟兩個女兒強調:「跟著老師的節奏走就好。」即不給孩子報補習班,也不想給孩子施加額外的壓力。

媽媽說:「補習班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只有踏實地自己學,所有問題都自己解決,才能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

父母不給報補習班,她們從上小學時,上課認真聽講,不懂就問,恐怕知識點遺漏,養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計劃表,正是她們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的表現,起到提示作用,幫助姐妹倆提高學習效率,擁有了比其他同學更長的時間,在清華大學成績也是遙遙領先

她倆不是學習的書呆子,讀本科時姐妹倆都在班委、社團等承擔了一定的社會工作,她們也加入了清華大學國旗儀仗隊,每個星期的周一早上5點30起床,準備出旗。另外,她們喜歡參加學校和院校的各項體育比賽,像羽毛球,中長跑等。馬冬晗擔任精儀系桌球隊,排球隊和羽毛球隊的隊長。

她倆平衡學習和生活的能力也驚人的,馬冬晗說:「我不一定比別人聰明,但我比較會控制自己。」自控能力強,離不開父母的教導和從小的培養。

家庭教育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嗎?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學系博士丁亞東運用統計學方法研究了家庭教育與學生學習成績的關係。研究發現,家庭教育硬環境與軟環境越好的學生,學習成績越好。在硬環境中,家庭基礎設施越完善,學習成績越高,在軟環境方面,父母與孩子溝通次數越多,學習成績越好

在孩子青春期時,會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不願意太聽父母的建議。

李玫瑾:12歲以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的話對於孩子而言如同黃金,但在12歲之後,父母的話猶如垃圾

孩子好的性格培養應該在12歲之前,原因是青春期比較叛逆。重點在小學階段的培養。

從小學開始,讀懂孩子,培養好習慣

馬冬晗姐妹倆的父母,本身在教育系統工作,作為老師,他們深知孩子的成長規律,也善於從小就培養姐妹倆的好習慣,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她們獲得了學習的激情,懂得了堅持的毅力,從而種下未來考入名校,成功成才的基礎。

在這裡,小編推薦介紹這本《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給有需要的家長,如果您家有小學生,可以好好看看,做到心裡有數。從小就培養出好習慣,孩子自律、專注又獨立

這本書的作者于敏老師,是一位20多年一線教學經驗的高級教師,正如她所說:

「孩子小學的6年,是成長的關鍵時期,這6年決定了孩子未來十幾年的學習生涯。」

在這六年裡,沒有哪一年是可以忽略的:

一年級時,是幼小銜接的關鍵期,讓孩子適應,並且開始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年級時,激發求知慾,找到興趣點,開拓專注力;

三年級時,防止「三年級陷阱」,掌握課前預習的做法;

四年級時,全面的提升,難度提升的同時,給予更好的學習方法;

五年級時,沉著冷靜不慌張,不怕競爭;

六年級時,小升初要減壓增效,非常重要。

這本書屬於實戰型的,重點講要做什麼,家長照做就有效果,這就比瞎忙和盲人摸象的育兒和家庭教育,來得精準又有效。

此書原價99元,雙十一活動期間價格只要35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下單。

總之父母培養孩子,應該正確引導孩子,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父母需要抓重點,有些問題需要注意,有些誤區需要規避,父母要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在教育過程中出現失誤時,會傷害親子關係和耽誤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在12歲之前的小學階段要重點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就在這個時期。

相關焦點

  • 一張清華學習計劃表格,揭開了學霸姐妹花的養成:好孩子源於小學
    一張清華學習計劃表格,揭開了學霸姐妹花開掛般的學生生涯這是一張來自於清華大學學霸的學習計劃表,表格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這位同學一整天的安排。從學習鍛鍊到社團活動,再到運動提升,每一項都整整齊齊地羅列好。甚至被一些網友直呼為「拖延症救星」。
  • 清華學霸作息時間表曝光,揭開教育「騙局」:90%的孩子都在假努力!
    ,  爭分奪秒: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刷題,吃飯時間靠搶 兩點一線:除了家就是學習,絲毫不敢懈怠,更不敢生病  但最痛苦的不是這些,而是付出全部努力,成績還是上不去,孩子壓力大,著急得失眠掉頭髮,爸媽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問題出在哪?
  • 泉廈兩對雙胞胎同上清華 「學霸」姐妹僅差4分
    高二那一年,楊國煒的時間都撲在編程上,「在我眼裡,根本沒有什麼周末。」楊國煒說,他一年的假期加起來不會超過三周,「我的假期全部用來培訓。」2014年的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楊國煒摘得銀牌,按照協議,只要他高考成績過一本線,就能被清華錄取。
  • 學霸父母為什麼也會生出學渣
    對此,高爾頓的解釋是,孩子除了會遺傳父母特徵,還會遺傳到其他的祖輩,遺傳譜系越往上追溯,祖輩之間差異就越大,直到與大多數人沒什麼區別[2]。 所以說,別怪孩子不聰明,要怪就怪學霸爸媽太優秀,進化論的神秘力量要把孩子拉回平均線。
  • 清華學霸媽媽總結:帶娃走過小學六年,這6件事兒最重要
    而清華畢業的學霸表姐,卻一手帶出了兩個牛小畢業生,侄女升入本區著名中學,侄子也是班上成績不俗的佼佼者。家有如此資源,我們當然要上門求教啦!相信很多孩子即將步入小學的爸爸媽媽,或者已經在經歷小學生涯的父母,都很想知道在為日後學業生涯打基礎、鋪通路的小學階段,如何幫他們建立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習興趣,並且順利快樂地度過這6年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清華學霸媽媽的經驗中,小學階段6條重要經驗是什麼呢?
  • 女兒16歲上清華,教育專家尹建莉強調:要狠抓孩子小學階段的教育
    圓圓是名副其實的學霸,跳級多次,16歲憑藉優異成績進入清華,如今從美國的常春藤大學碩士畢業 這樣優秀的孩子讓家長們很羨慕,所以尹建莉總被詢問教育孩子的秘訣。 她直言,圓圓並不是神童,能有如今的成就,就是因為她狠抓了孩子的小學階段教育。
  • 清華學霸作息時間表:孩子的學習態度,是這樣形成的
    前陣子,微博榜上有兩大熱搜話題與孩子相關,一個是被全網嘲笑的#量子波動速度#,一個是被全網膜拜的#清華學霸作息表#。#量子波動速度#反映出來的是當代父母的焦慮,以及在培養孩子上想走捷徑的心理;#清華學霸作息表#則是用規整的表格和密密麻麻的文字告訴每個人:無論孩子的智商多高,成長的環境有多好,孩子學習成績的背後都是夜以繼日的努力與日復一日的自律
  • 雙胞胎姐妹英語學霸之路 小學時就讀完多本英文原著
    雙胞胎姐妹英語學霸之路 小學時就讀完多本英文原著,如今攜手晉級英語比賽 日前,「我和我的家鄉」長沙市中小學生英語風採展示公益活動公布了複賽晉級名單,來自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1817班的黎李子日和黎李子月雙胞胎姐妹花攜手晉級。 在同學和老師眼裡,她們就是一對英語「學霸」級姐妹,那麼,她們學習英語有什麼經驗與方法呢?
  • 繼清華學霸計劃表走紅後,浙大學霸筆記火了,堪稱教科書!
    因此,帶有學霸標籤的同學,他們的學習態度是很好的,而良好的學習態度會讓人受益匪淺。進入大學之後,在高中很認真的學霸,在大學依舊如此,他們並沒有因一時的成績而沾沾自喜,始終保持著前進的姿態,為其他的學生們做了一個好的榜樣。像前段時間,清華學霸的計劃表一出並走紅網絡,不禁令人感慨「優秀的人不僅比你成績好,還比你努力!」
  • 學霸都是自助式成長!剖析24位清華高考狀元,發現N個教育的秘密
    《媽媽就是家庭CEO》的作者熊瑩說:家庭才是教育主場,先要有不斷成長的父母,才會有贏在未來的孩子。孩子在學業上的成功,雖然表現在學校成績排名裡,但是決定孩子學業的卻不是學校教育,而是家庭教育。那些成為學霸的孩子,無一例外,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或者說自主性。他們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喜歡思考,喜歡鑽研,懂得學習是為自己而努力。
  • ...智殘妻生下「學霸姐妹花」,誰料大女兒突然輟學,知道真相後人人...
    15歲的她是村裡出了名的「學霸」,從小學到初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心事也越來越重。「俺爸爸太累了,如果我不上學他就不用再下苦力了。掙錢、照顧媽媽、妹妹還有我,洗衣做飯什麼都要做,他已經50多歲了,要是他......我們的天就塌了。」說完,玉婷哭出了聲,她說她已經很久沒有好好地哭一次了。
  • 小學是「學霸」,上了初中變「學渣」的孩子,大多有這3個共同點
    能翻到這篇文章的家長,一定是平時就注意孩子的教育問題,而且相信科學育兒的正確理念很多小朋友在上小學的時候,是妥妥的「學霸」一枚,學習認真,作業不用管,家長也省心,感覺真是上天的恩賜,有個學習不用操心的寶寶,可是上初中以後,打破了家長的美好幻想。
  • 清華學霸作息時間表曝光,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學渣自愧不如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都會忍不住期待孩子將來能夠成為一個"學霸",甚至能夠考上清華北大。而實際上,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支潛力股,孩子未來能夠成為學霸,與父母的引導和教育是分不開的。清華學霸作息時間表令學渣自愧不如清華大學是我國非常頂級的一所大學,能夠被清華大學錄取的都是各個省市的佼佼者,也是別人眼中的"學霸"。
  • 清華學霸單挑23人科學團,撒貝寧:被科普知識餵大的孩子真的牛
    對於絕大多數家長來說,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永遠都是別人家孩子,他們不僅優秀,還十分努力,反觀自己家的孩子,天賦差不說還不努力,但家長們不知道的事,優秀的孩子背後必定有一個有遠見的父母,正是父母正確的引導才讓他們有了今天的成就。
  • 吳川「學霸兄弟」:哥上清華,弟考北大
    湛江新聞網訊:「哇,大佬去年考取清華,細佬今年考取北大,這個家庭真了不起!」吳川市塘綴鎮塘蓮村委會園山村龍觀生家走出了這樣一對「學霸兄弟」,連日來引來四鄉八鄰的嘖嘖稱讚。龍上邦說,他7月20日收到了北大的錄取通知書,9月6日回校報到,「我上的是外國語學院的日語專業,因為我對語言比較感興趣。」    記者了解到,兩兄弟的父親龍觀生早年外出謀生,經過一番打拼,一家事業有成,現定居在中山市。龍上邦1995年出生,小學就讀於中山市實驗小學,初中和高中就讀於中山市華僑中學。
  • 清華雙胞胎女學霸「作息時間表」走紅,本人卻說:不可能有人完成
    在大多數人還在呼呼大睡的時候,早晨六點半的清華學園,因為滿滿當當極度自律的一天的"作息時間表"在網上走紅的雙胞胎學霸姐妹馬冬晗馬冬昕已經開始在操場上揮灑著汗水。一般清華學子,不僅要有過人的智慧,其背後的努力程度也是平常學生所過猶不及的。網上轉發過萬的帖子"清華雙胞胎女學霸作息時間表",則揭開了我國最高學府的學子學習背後的神秘面紗。
  • 逆襲上清華的學霸劉倚帆,父母分享育兒秘訣:從小學開始培養能力
    2020年的高考中,以705分考入清華的學霸劉倚帆,實際上在初中時的成績只屬中等,甚至還有成績排名靠後的單科。 最終孩子能夠逆襲,既來源於高中階段的穩紮穩打,也來自於從小就培養與練就的好品質,讓劉倚帆能夠經歷初中時的低谷而不氣餒。
  • 學霸兒子高考730分,清華媽媽談家庭教育:「黃金期」在小學階段
    父母在孩子小學的時候也要多加注意,督促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為什麼孩子好習慣的最佳養成期在小學階段? 原因1:孩子像是白紙,可塑性強 小學算是孩子正式接受教育的階段,因此這時候也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的養成期。
  • 學渣兒子逆襲成哈佛學霸,佛系爸爸直言: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玩
    最近我看了一位學霸的TED演講,這位學霸叫做王遠。在演講中王遠回顧了自己從學渣到學霸的逆襲之路,曾經的他性格內向、成績差、身體瘦弱。而這一切的改變都離不開他的爸爸王建軍的堅持與教育,王遠因為逆襲成為了當地名人,而他的爸爸也被很多家長爭相討教。面對家長們的羨慕,王建軍直言: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玩。
  • 2020年「清華姚班」31名學生,僅有1名女生,學霸仍有性別之分?
    女孩向來比較安靜,也比較好學,在小學的時候就比男生認學很多,小學班級的前幾名大多是女生,到了初中高中女生心裡開始出現些許波動,心思不能全部放在學習上了,學習成績可能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