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資料顯示,90後父母最為看重優生優育。
執筆:王筱銘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人湧入這個隊伍當中,還有一部分人處於觀望狀態,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經濟問題,畢竟養育一個孩子需要花不少錢。
與其說想不想生,還不如說敢不敢生,現在養育孩子更注重優生優育,不再是吃飽穿暖養活大就可以了,在教育方面和物質生活水平上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對於這一情況,現在出了一版新的「中國家庭收入等級表」,不少人說至少要達標後才能夠考慮生二胎這件事情,不然就是活受罪。
家庭收入低於這個等級,最好就別再考慮
最新版的「中國家庭收入等級表」(如下圖),將我國家庭等級分了十個等級,不少人認為只有當等級達到5以上,才能夠生二胎,不然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從這個表格上可以看出等級5為年收入在30~100萬,處於高產家庭水平,這樣的家庭收入水平一般養育兩個孩子不會造成任何的負擔。
可如果低於這個等級,為第6級,年收入就僅有15~30萬,處於中產家庭水平,那麼在養育二胎時就顯得比較吃力,尤其是一些發達城市中,物價水平較高,那麼家長很可能會負擔不起。
等級再往下看,年收入更低,所能養育兩個孩子的壓力會更大。
因此,如果一個家庭的收入等級低於5,是不被建議生二胎的。
再來看看家庭年收入的具體分布情況(如下圖),可以看大部分的家庭收入為3~7.4萬屬於第八等級,年收入在五級及以上的僅佔11%,在這樣的一個現實情況下,又有多少人願意或是敢去生二胎呢?
為何家庭年收入成為了家長們不願意生二胎的原因?
1、教育問題
據調查資料顯示,90後父母最為看重優生優育。因此,在他們的眼中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變得尤為重要,都想著能夠讓娃贏在起跑線上,選擇公立幼兒園的人數也都從之前的95%降低到了44%。
因為私立學校的師資力量可能更強大,但這也就意味著學費會更加昂貴,而孩子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需要讀十幾二十年書,那這其中就需要一大筆學費,家長為了讓自家娃有個不錯的未來真的是需要拼盡全力。
2、住房問題
據調查統計,從2004年到2017年,房貸收入從17%上漲到27%。
這也就預示著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房奴」,背負著每個月幾千上萬的房貸幾十年,在這樣的一種壓力下,還需要教育孩子和贍養老人,壓根就不敢想二胎的事情。
3、醫療問題
由於計劃生育的實施,現在的大部分父母為獨生子女,這就意味著他們需要贍養4個老人和孩子,如果家庭沒人生病,那還可以勉強維持下去,可一旦有人生病,那麼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金錢,還需要有一個人去照顧病人,這樣的狀況下,沒人願意去生二胎。
除此之外,生二胎還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1、精力是否充足
養育一個孩子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還需要消耗掉大量的精力,照顧娃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果夫妻雙方平時都忙於工作,基本上沒有啥時間去照顧孩子,那麼就最好不要再生二胎了,這樣會對他們的成長不利。
這是因為小時候正是孩子性格、心理養成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沒有給予充分的陪伴,這很容易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傷害,甚至是伴隨著娃的一生。
此外,孩子在小時候,天性活潑好動,如果這時候父母沒有進行正確的防護,很可能會給他們的身體帶來傷害。
2、夫妻感情是否和睦
如果夫妻的感情生活不太好,建議就不要再生二胎了,不少人會覺得生個孩子可以適當緩解這種矛盾,可假如寶寶出生後,問題沒有被解決,那麼很可能會由於二寶出生後經濟壓力更大,矛盾變得更深,那麼對於娃的成長將是極為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