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關節「恐怖三聯徵」 的規範化治療

2021-03-05 玖玖骨科

此概念由Hotchkiss於1996年提出:

Josefsson(1989):隨訪肘關節脫位及移位橈骨頭骨折, 23例

—— 推薦橈骨頭假體置換

Broberg 和Morrey(1987):

Regan 和Morrey(1989):

* 冠狀突骨折分類: 

Ⅰ型 — 冠狀突尖骨折

Ⅱ型 — ≤50%冠狀突骨折

Ⅲ型 — >50%冠狀突骨折

Regan 和Morrey還提出:

肘關節「恐怖三聯徵」可通過肘關節過度屈曲閉合復位;但若過早活動,易產生後脫位或半脫位;且因延長固定時間,易產生肘關節僵硬。

Heim(1998):尺、橈骨骨折(肘關節平面)120例。

由於這類損傷的嚴重性,常規手術治療常不能達到足夠的穩定,特別當橈骨頭被切除時。此時,外固定支架是維持肘關節穩定的理想選擇。Mckee等及Cobb和Morrey都對初次治療遺留不穩的 「恐怖三聯徵」損傷,應用鉸鏈式外支架維持肘關節同心對位,韌帶癒合後儘早活動,均獲得了較好的臨床結果。但是,兩組作者均指出此技術併發症發生率高,初次治療成功更有利於改善預後。

原則上,合併不穩定骨折的肘關節脫位需要開放手術修復,主要目的是恢復足夠的關節穩定,以利於早期功能鍛鍊,恢復運動弧(屈-伸100°,旋前-旋後100 °)。應儘可能避免延長固定時間到3周,否則再精細的手術技術也會產生肘關節明顯的僵硬。

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效果極差

保守治療的標準是:

①肱尺、肱橈關節同心對位

②橈骨頭骨折<25%,或無移位,或沒有阻止前臂旋轉

③有足夠的穩定,以允許在固定2-3周內開始早期活動

   但此類損傷很難符合上述標準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如不遵循一定的原則,如未處理尺骨冠狀突骨折、未修復或置換橈骨頭骨折或切除橈骨頭,則失敗率極高。如Zagorski報告,此類損傷行橈骨頭切除後肘關節再脫位發生率高達62%。

「恐怖三聯徵」規範化手術治療

修復損傷結構(冠狀突、橈骨頭、肘關節韌帶),並對保守或初次手術處理失敗的病例應用關節外固定支架,以重建肘關節穩定性,利於早期功能鍛鍊。

急診處理先在靜脈或全麻下閉合復位

優點:

改善病員疼痛

減低軟組織結構張力

降低水腫

容許復位後攝X片以決定下一步治療

在全麻下復位後,在肘關節運動弧範圍內測試肘關節的前後、旋轉及內、外翻穩定性

標準高質量的前後位和側位X片

CT檢查:了解有無冠狀突骨折及骨折塊的大小、形狀

手術指徵及禁忌症

1. 手術指徵:

2. 禁忌症:

手術入路

1.外側入路

外側入路顯露:箭頭指示冠狀突骨折塊;外側副韌帶自肱骨遠端撕脫,外側髁裸露,其上懸吊部分伸肌總起點和外側韌帶複合體

2.聯合內側入路

有尺神經損傷表現或肘關節持續外翻不穩定(內側幅韌帶損傷)時採用

內側切口

游離保護尺神經。若術前有尺神經麻痺,則行尺神經皮下前移

如有必要,可剝離屈-旋前肌群,然後修復

著重修復內側副韌帶明顯的撕裂

如內側副韌帶撕裂, 可直接觀察尺骨冠狀突;若未撕裂,可通過劈裂屈-旋前肌群觀察冠狀突

假如冠狀突足夠大,內側副韌帶止點可能保留在附著狀態

如通過外側不能修復冠狀突,則可通過內側入路直接修復

3.後側入路

體位:側臥位,氣墊、腋枕放於體側。肘關節自然屈曲,以beenbag支撐,可推動肘關節向後呈半脫位。

修復原則

1.冠狀突骨折的處理

有兩種入路方式可顯露和固定冠狀突:外側入路、內側入路。位置較深,特別是從外側入路顯露時,故必須首先處理。根據骨折的大小及相應損傷選擇固定方式。

外側入路:

向遠側延長切口可增加顯露

通過橈骨頭骨折缺損可觀察冠狀突

切除橈骨頭會明顯增加顯露並有利於固定冠狀突骨折

內側切口:

固定:

冠狀突骨折的Regan-Morrey(1989)分型:

Regan-Morrey分型:

Ⅰ型冠狀突骨折發生的機制:存在爭議

過去:稱為撕脫骨折,認為是前關節囊及肱肌止點撕脫的結果。在肘關節鏡下清楚看到冠狀突尖為關節內結構,沒有軟組織附著,前關節囊止於冠狀突尖下方5~6mm處。

Regan 和Morrey認為:為剪切機制所致:橈骨及尺骨向後脫位或半脫位時,冠狀突撞擊肱骨遠端而致橫行骨折冠狀突骨折是肘關節發生(後方)不穩的病徵。仔細詢問有孤立冠狀突骨折(X片表現)的患者,可能表述感覺或看到脫位或半脫位的肘關節自行復位。

Ⅰ型冠狀突骨折:

Ⅱ型和Ⅲ型冠狀突骨折:

Ⅲ型骨折可能累及內側副韌帶複合體

骨折塊大,可前後位固定:

①  從骨折塊逆行打入一根導針,從尺骨近端背側穿出,將皮質骨螺釘沿導針從尺骨背側向冠狀突骨塊釘入

②  若切除橈骨頭,可直視冠狀突骨折側面,直接將螺釘從冠狀突骨折塊向尺骨近端釘入

用1-2枚螺釘固定,也可用部分松質骨螺釘以使骨折塊間加壓

防止螺釘尖突出至冠狀突前方在肘關節屈曲時撞擊冠狀窩

如骨折粉碎,無法採用螺釘內固定,則運用相同的前關節囊張力帶技術(同Ⅰ型冠狀突骨折),5 #不吸收縫線優於鋼絲

2.橈骨頭骨折的處理

橈骨頭骨折的Masson(1954)分型:

Ⅰ型----<25%的邊緣骨折,無移位

Ⅱ型---- 橈骨頭部分骨折,伴移位

Ⅲ型---- 橈骨頭全部骨折

Ⅳ型---- 橈骨頭骨折伴肘關節脫位

橈骨頭骨折的處理:

橈骨頭骨折的處理

若橈骨頸有骨折,可採用T 型或蝶形鋼板固定,安置部位也在安全區

若存在成角畸形,橈骨頭在離心狀態下進行旋轉,嚴重者限制前臂旋轉——要求解剖復位橈骨頸。

若橈骨頸固定位置過低,可能產生肘關節不穩

若固定牢固且骨折癒合,橈骨頭壞死很少見,注意保護靠近骨折處的骨間背神經

保持前臂旋前可增加橈神經與術區的距離。在橈骨頭、頸周圍小心放置拉鉤,應放到骨表面,以防插入肌肉內引起神經損傷。

橈骨頭骨折的實際情況往往比X片上體現的更為複雜。有報導,計劃行內固定的橈骨頭骨折有20%~40% 因未預計到的困難而改變修複方式,如橈骨頭置換。是否行橈骨頭置換由手術醫生能否恢復肘關節的穩定性來決定。

橈骨頭置換的指徵:

嘗試復位以決定假體的高度,安放假體的高度是提供肘關節穩定以抵抗前後和外翻應力的關鍵。假體的高度與橈骨頸切除的平面有關,低位頸切除(由於骨折部位原因)需要較厚的橈骨頭。拼湊骨折塊來估計假體的直徑,同時可確定碎骨塊是否全部從關節內取出。

3.外側軟組織的修復

外側深達骨膜的軟組織常常被破壞:

4.關節外固定

完成上述修復後,再評價肘關節的穩定性:

5.鉸鏈外固定支架固定

肘關節鉸鏈外支架:允許早期活動,保證肘關節同心復位,有利於軟組織的修復。將2.5mm克氏針穿過肱骨遠端旋轉中心以確定支架中心的位置,支架安置於肘外側。通過術中透視觀察導針的位置是否合適,並可評估關節的穩定性。

結束手術前再次仔細檢查肘關節的穩定性:

肘關節的穩定位置是屈肘90°

前臂旋前位而在屈肘30 ° ~60 °

前臂旋後位穩定性最差。

肘後石膏託外固定7天,以防止肘關節後外側脫位, 且有利於皮膚軟組織癒合並消除腫脹。

根據損傷類型決定活動肘關節的範圍和時間

肘關節功能評價

Mayo評分標準(Mayo Elbow Performance):

1.  疼痛                   45分

2.  屈伸活動範圍      20分

3.  關節穩定性         10分

4.  日常活動             25分

優:≥90分,良:75~89分,可:60~74分,差:<60分

復發不穩

橈骨頭不癒合或畸形癒合

可致肘關節疼痛、前臂旋轉受限、肘關節不穩

處理:橈骨頭切除,金屬假體植入(除非橈骨頭解剖和關節軟骨接近正常)

目前,有一種趨勢是軟組織癒合後切除橈骨頭

異位骨化

相對少見,特別是初期處理成功者

內、外側副韌帶鈣化較常見,可致肘活動受限

對這類患者採用吲哚美辛藥物治療

感染

相關焦點

  • 肘關節恐怖三聯徵,其實並不「恐怖」
    由於創傷機制複雜、受損部位廣泛、治療困難,常常會出現肘關節不穩、肘關節脫位、關節僵硬、創傷性關節炎等併發症,臨床預後差,該損傷對於患者以及醫生都是一個棘手的難題,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因此被稱為「恐怖」。那麼問題來了,恐怖三聯徵真的有那麼恐怖嗎?這個命名合適嗎?
  • 十分鐘了解——讓肘關節「恐怖三聯徵」不再恐怖
    來源:北京醫院 紀泉肘關節恐怖三聯徵的診療策略Terrible Triad
  • 肘關節三聯徵的治療進展
    因為其治療的難度大、預後差,長期困擾著臨床骨科醫生,故稱為「恐怖」。1996年首次由Hotchkiss提出「肘關節恐怖三聯徵」一詞。本文主要從肘關節周圍解剖、受傷機制、骨折類型、治療方法、功能康復及併發症等方面就肘關節三聯徵的治療進展與策略展開綜述。
  • Day496丨肘關節恐怖三聯徵
    其徵多發生於年輕人,是肘部嚴重的高能量創傷,由施加於上肢伸展位的縱軸方向壓縮和剪切暴力引起,屬於複雜肘關節骨折脫位的一種,高處墜落和車禍是常見原因。肘關節明顯腫脹疼痛功能障礙,肘後三角關係破壞,使肘關節呈現半屈狀態,肘窩飽滿,可觸及肱骨遠端,尺骨鷹嘴後突,鷹嘴上方空虛,關節前後徑增寬,前臂比健側明顯縮短。損傷類型與受傷時肘關節所處的位置有明確關係。
  • 骨一科成功實施首例「肘關節恐怖三聯徵」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近日,我院骨一科成功實施首例「肘關節恐怖三聯徵」 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患者是一名45歲的男性,不慎從梯子上摔下,摔傷左肘部,當時感到傷部疼痛,活動受限。七天後,患者以「肘關節恐怖三聯徵」被我院骨一科收治。「恐怖三聯徵」是指肘關節後脫位,同時伴有尺骨冠狀突骨折和橈骨頭骨折,是高空墜落和車禍導致的常見傷害。
  • 部分橈骨頭移植治療肘關節損傷三聯徵一例
    本例患者為雙側肘關節損傷三聯徵,雙側橈骨頭均為粉碎性骨折,均具備人工橈骨頭置換手術指徵,筆者對左側實施人工橈骨頭置換術,對右側實施骨及軟骨移植術。目的是想通過此患者介紹一種針對雙側橈骨頭粉碎性骨折新的治療思路。
  • 恐怖三聯徵
    年輕的他,站在了恐怖三聯的邊緣.....近年來隨著交通和建築業的發展,骨關節損傷的發病率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而肘關節恐怖三聯作為骨關節損傷中的「老大難」,也是越來越多見。談及「恐怖」,並非危言聳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創傷機制複雜、受損部位廣泛。在肘關節的各個組織中,關節面的相互咬合,關節囊的肌束等形成了肘關節的靜態穩定因素,而跨越關節的各肌肉及肌肉群構成其動態穩定因素,而這樣複雜的穩定結構被打破,修復難度無疑是巨大的。
  • 手術詳解 | 經外側單一切口治療肘關節三聯徵
    1996年,Hotchkiss在「Rockwood and Green’s fractures in adults」第4版一書中首次將其命名為「terrible triad of elbow」,中文譯為肘關節「可怕三聯徵」或「恐怖三聯徵」。既往認為,肘關節「恐怖三聯徵」十分「恐怖」,一旦確診即會讓醫患雙方望而卻步,不敢較早地進行康復訓練。
  • 手術+康復雙管齊下,佛中醫讓「恐怖三聯徵」不再恐怖
    據吳峰介紹,肘關節的高能量損傷可能會引起尺骨冠狀突骨折、橈骨頭骨折或肘關節後脫位,而當這三者同時出現,即為恐怖三聯徵(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而「恐怖」是用以表明此損傷的嚴重性以及其治療困難程度。
  • 【骨科醫生】恐怖三聯徵
    1966年,外國學者Hotchkiss首次提出「恐怖三聯徵」的概念,是指肘關節後脫位同時合併橈骨頭和尺骨冠狀突骨折,以及周圍韌帶損傷。談及「恐怖」,並非危言聳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創傷機制複雜、受損部位廣泛。在肘關節的各個組織中,關節面的相互咬合,關節囊的肌束等形成了肘關節的靜態穩定因素,而跨越關節的各肌肉及肌肉群構成其動態穩定因素,而這樣複雜的穩定結構被打破,修復難度無疑是巨大的。
  • 經外側單一切口治療肘關節三聯徵的操作技術要點
    1996年,Hotchkiss在「Rockwood and Green’s fractures in adults」第4版一書中首次將其命名為「terrible triad of elbow」,中文譯為肘關節「可怕三聯徵」或「恐怖三聯徵」。既往認為,肘關節「恐怖三聯徵」十分「恐怖」,一旦確診即會讓醫患雙方望而卻步,不敢較早地進行康復訓練。
  • 【骨科醫生】恐怖三聯徵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1966年,外國學者Hotchkiss首次提出「恐怖三聯徵」的概念,是指肘關節後脫位同時合併橈骨頭和尺骨冠狀突骨折,以及周圍韌帶損傷。談及「恐怖」,並非危言聳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創傷機制複雜、受損部位廣泛。在肘關節的各個組織中,關節面的相互咬合,關節囊的肌束等形成了肘關節的靜態穩定因素,而跨越關節的各肌肉及肌肉群構成其動態穩定因素,而這樣複雜的穩定結構被打破,修復難度無疑是巨大的。
  • 肘關節的恐怖三聯損傷,治療步驟看這裡!
    肘關節損傷三聯徵治療流程圖非手術治療需滿足以下要求才能應用:在閉合復位肘關節脫位後,肱尺關節及肱橈關節均同時復位;肘關節出現不穩定前可以伸展達 30°-45°;如果使用接骨板固定橈骨頭或頸骨折,必須將其放置在安全區;分離顯露橈骨粗隆時應小心保護骨間後神經;當存在恐怖三聯徵損傷時,單純橈骨頭完全切除是禁忌的,因為橈骨頭有以下功能
  •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西院骨科成功實施肘關節"恐怖三聯徵" 橈骨頭置換+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近日,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西院骨科成功實施首例肘關節"恐怖三聯徵" 橈骨頭置換+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手術的成功為治療肘關節"恐怖三聯徵
  • 快速梳理『肘關節三聯徵』手術治療5大步驟!
    ▲長按識別二維碼前往觀看本文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絕大多數肘關節三聯徵損傷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果患者的身體條件允許,以下情況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無效,開放傷口和(或)神經血管損傷。治療目標是:①重建肘關節同心圓性中心復位及可靠的穩定性;②允許早期進行功能活動;③爭取獲得良好的功能療效;④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 ...互助縣人民醫院骨科完成一例複雜肘關節損傷的手術治療
    近期,骨一科完成1例複雜肘關節損傷——「恐怖三聯徵」手術治療。術後在醫護人員的康復指導下,患者肢體功能恢復良好。患者男,高處墜致傷右肘部伴腫痛、畸形、活動受限1小時。臨床表現結合影像學等輔助檢查,診斷為肘關節損傷「恐怖三聯徵」。
  • 手肘骨折恐怖三聯徵,看完這篇你已經在康復的路上了(醫生與患者的經驗匯總)
    對恐怖三聯徵患者最好的心理幫助,大概是把大家的康復鍛鍊經驗匯總以供參考,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在合適的時間越早鍛鍊越早康復。以下內容無利益相關,感謝100多位鋼鐵俠的經驗,感謝醫生們的專業知識總結,能找到出處的都會註明來源,如有侵權請發消息聯繫小編刪除相關內容。
  • 創傷性肘關節不穩影像學診斷的可信度良好
    對肘關節骨折類型的判斷可以較為精確地評估患者軟組織損傷程度和骨折的發生機制,為後續治療提供參考。目前尚無創傷骨科醫生評估肘關節骨折分型精確性和一致性的研究報導,近日來自美國的學者就此進行了相關研究,並闡述了下列問題:1.骨科醫生對創傷性肘關節不穩定骨折分型的組間一致性;2.影像學診斷肘關節骨折類型的準確性。
  • 膝關節悲哀三聯徵
    膝關節悲哀三聯徵the O'Donoghue's Triad也叫膝關節恐怖三聯徵,英文翻譯不同,從名字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膝關節很嚴重的創傷,很悲哀。究竟有多嚴重呢?我們細細道來。但是也不是無可救藥,看醫生,做影像學檢查,找到最主要的損傷加以治療,爭取最大限度的恢復膝關節功能,並長期維護,找到不損傷關節的運動方式,那麼這個關節也不至於殘廢。前交叉韌帶。是阻止脛骨(小腿骨)向前移動的重要韌帶,一旦斷裂就是失去了這種牽製作用,走路跑步時脛骨就會向前滑動,肘關節穩定性降低。好了,上圖吧。示意圖都是網上找的,本人愚笨不諳繪畫。
  • 肘關節的組成特點及運動
    運動方式: 肘關節是典型的復關節,關節囊前後薄而鬆弛,兩側緊張。 所有肘關節韌帶皆不抵止於橈骨,從而保證了橈骨能繞垂直軸作旋內和旋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