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別走!」過度依賴會讓孩子產生「戀母情結」,媽媽要重視

2020-12-25 朗朗媽媽課堂

文 | 朗朗媽媽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能夠讓孩子學會獨立才是成功的父母,很多家長寵溺孩子,會讓他們過度依賴,尤其是母親這個角色,孩子甚至會產生戀母情結。媽媽們一定要重視起來,讓孩子學會獨立。

我家孩子今年已經5歲了,都快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可是她還是寸步不離地跟著我。疫情期間,我們每天都可以接觸,在家裡孩子更依賴我了。

不久前,我復工,趁孩子還沒有醒就去工作了,誰知道這一天,孩子從起床哭到我回來,一直吵著要媽媽。

第一天復工看孩子這麼傷心,第二天我和孩子提前說,讓孩子好有準備。:「寶寶,我現在去上班咯,你在家裡要乖乖,下班我就回來了。」

孩子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媽媽別走,我不想離開你。」

看到孩子對我如此不舍,我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同齡的孩子都能夠自己在家裡獨處了,可我家的孩子對我過度依賴,甚至有「戀母情結」的徵兆。

媽媽們一定要重視,不要讓孩子養成過度依賴的壞習慣,及時引導孩子獨立起來。

一、0-6歲,幼兒的依賴關係構建很重要

0-6歲的孩子對家人之間會產生非常嚴重的依賴,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從依戀關係中獲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0-3歲的孩子會開始用自己的方式認識外界,探索環境,如果這個時候孩子們在依戀關係中處於被動狀態,就是被家長幹涉的一方,那麼孩子就會有強烈的挫敗感,並且孩子對外界的認知也會隨著挫敗感而受到一定影響,但相反,孩子們如果沒有得到家長的支持,就會變得更加自卑,沒有自信。

而4-6歲的孩子們也是如此,但他們會面臨更多的挑戰,父母如果沒有構建正確的依戀關係,就會耽誤孩子責任感的發展,也會影響孩子的獨立程度。

因此0-6歲的孩子們,家長一定要從中構建一個正確的依戀關係,不然過度的依賴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二、為什麼過度依賴會讓孩子產生「戀母情結」?

1、過度溺愛

過度依賴伴隨的就是父母的過度溺愛,在照顧孩子上,對孩子的無限縱容和過度寵愛,孩子就會對母親產生一種依賴心理。

並且還會產生一種「感情獨佔」,認為母親只能對自己這麼好,隨之而來引出的戀母情結,對母親的喜愛超過其他人。

2、過度安撫

嬰幼兒時期,母親對撫摸孩子的身體會給孩子帶來一種皮膚刺激,從而影響孩子的身心發育.

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如果刺激加深,並且讓孩子養成了習慣,孩子的心理髮育就會受到一定影響,從而強化了孩子的皮膚「饑渴」程度,造成孩子對母親的依戀。

3、缺乏安全感

孩子每天只跟圍著媽媽轉,在孩子們的世界觀裡,重心都在母親身上

當孩子獨自在面對困難時,他們就會產生緊張,這種內心的安全感都是以母親為主,所以久而久之孩子就只想和母親呆在一起,造成嚴重的戀母情結。

想要讓孩子養成獨立的好習慣,避免孩子走向戀母情結,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引導,尤其是母親的行為要規範。

三、讓孩子走向獨立,媽媽可以這麼引導

1、分配合理的相處時間

孩子從出生開始,由於母親哺乳方便,所以孩子跟母親呆在一起的時間非常長,不管是吃飯還是睡覺都是母親來控制。

但是等孩子長大了,再保持這樣的相處時間就會讓孩子形成嚴重的戀母情結,與母親相處的時間一定要適度為主,過度的時間會導致孩子對母親產生特定的依賴。

我們一定要規定好合理的相處時間,我們可以選擇一些「不必要」的時間留給其他家庭成員,「不必要」時間就是指,除了哺乳和特定需求以外的時間,比如孩子上廁所或者吃飯時,讓孩子多和其他家庭成員相處。

2、讓孩子多與外界接觸

平時除了讓孩子能夠多接觸家庭其他成員,也要讓孩子適當地與外界接觸。

我們可以定期邀請朋友來家裡做客,讓孩子感受到母親身份的多重性,「是自己的媽媽,也是別人的朋友」,這個時候孩子就會選擇自己去玩耍。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多帶孩子出去玩,周末時間可以帶孩子去公園,和同齡人一起玩耍,會讓孩子感受到社交的快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需要與小夥伴一起解決問題,共度歡樂的時間,孩子們的注意力就沒那麼集中在母親身上

因此,一旦有機會,就要讓孩子多和外界接觸,可以是外界的人物,也可以是自然界的萬物。

3、主動「出錯」

為什麼孩子對母親過度依賴,就是母親把所有事情都替孩子做了,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完成。

平時穿鞋,孩子動作比較慢,媽媽們就不由自主地去幫孩子,吃飯時也幫孩子夾菜、餵飯,睡覺時也要拍孩子背,哄孩子睡。

長久以來孩子就會產生一種習慣,並且對母親產生依賴,我們要想擺脫依賴,首先得減弱這種行為,也就是說,母親不要再「什麼都幫」,改成「什麼都不做」。

不光不做,還要「出錯」,母親穿鞋的時,假裝系錯鞋帶,讓寶寶來幫助媽媽完成,在這個出動出錯的過程中,就是在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並且培養孩子的技能感。

懷胎十月,母親對孩子的情感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但是我們不能把情感和教育混為一談,有時候我們過度的愛會成為孩子們的負擔,只有培養正確的依戀關係,才會避免孩子的戀母情結。

作為孩子的家人,我們要用適度的愛去關愛孩子,尤其是母親這個角色,一定要把握好與孩子之間的依戀關係,讓孩子學會獨立,才對孩子有利。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裡是朗朗媽媽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過度依賴媽媽不是好事,避免產生「戀母情結」,媽媽請重視
    寶寶喜歡依賴媽媽並不是一件錯事,但是在依賴依賴與獨立的平衡,媽媽需把握尺度與分寸問題,過度依賴容易讓孩子產生戀母情結,反而不利於寶寶成長,你知道嗎?二、為什麼過度依賴會讓孩子產生「戀母情結」?1、 過度保護所謂「戀母情結」其實就是指孩子對於母親過於依賴和需要,一旦媽媽離開,他們的內心就會極度缺乏安全感,害怕自己會被丟等。
  • 孩子過於依賴會產生「戀母情結」,掌握4個方法消除依賴走向獨立
    孩子總是離不開媽媽,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媽媽來陪,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粘著媽媽、形影不離,這讓很多媽媽感到困惑,孩子對自己的過度依賴,使得自己無法正常開展工作與生活。而且孩子過度依賴媽媽,強烈的依賴心理會讓孩子產生「戀母情結」。
  • 媽媽常做這3件事,孩子可能會產生戀母情結,希望你一件都沒做
    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媽媽都會想辦法幫孩子解決,而不是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這也導致了孩子越來越依賴媽媽。 久而久之,也就對媽媽產生戀母情結。作為媽媽,要注意對孩子常做的這3件事,因為這3件事情極有可能是讓孩子產生戀母情結的根本原因。一、媽媽常做哪三件事?容易讓孩子產生戀母的情節呢?
  • 41歲的羅志祥身敗名裂,媽媽淚崩:戀母情結對孩子的影響你想不到
    有網友說,羅志祥愛自己的媽媽,不論參加什麼重要的場合都要和媽媽在一起, 都要帶著媽媽,而且在多場演唱會和重要場合和媽媽親吻,甚至是舌吻,雖然說羅志祥對媽媽很愛,但是從一個母親的角度,對一個孩子多於溺愛畢竟是不好的,這會導致戀母情結的加深。
  • 為什麼孩子會有戀母情結?知道這3大特徵,你還會讓孩子依賴你嗎
    ,要不就是我媽媽就是這麼和我說的!戀母情結的本質是相似和互補。以男孩為例,他本應該和父親一樣,本來以父親為榜樣,應該培養成男子漢的,但是就是因為媽媽的放縱促使了孩子有了戀母情結的特徵。於是,男孩與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際關係,這種人際關係可以用「戀母仿父」來概括。戀母和仿父常常相互促進。
  • 19歲男孩深陷「戀母情結」,對媽媽又親又摟,母親卻不懂拒絕
    但是有些父母沒有把握與孩子相處的界限,從而導致親子關係出現「畸形」,最終給孩子的人生帶來極大的消極影響。19歲男孩深陷「戀母情結」,對媽媽又親又摟張女士對於兒子十分疼愛,由於丈夫經常出差,所以兒子的日常起居都是由王女士一人獨自料理。
  • 兒子總愛粘媽媽?別讓「戀母情結」影響孩子,聰明父母都這樣做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女兒是爸爸的情人,同樣地,兒子也是媽媽的情人,但如果出現孩子過度依戀媽媽時,父母該怎麼辦呢?小惠的兒子6歲了,兒子是由小惠一手帶大的,所以兒子也比較喜歡媽媽,總是粘著媽媽,要和媽媽一起吃飯,一起睡覺,看到爸爸和媽媽在一起時,總推開爸爸,不讓爸爸碰到媽媽,還大聲喊道:"媽媽是我的。",面對孩子的這些行為,小惠夫妻都很頭疼。其實孩子的這種行為,是一種俄狄浦斯情結,俗稱"戀母情結"。那麼"戀母情結"的孩子會有哪些表現?
  • 大學生娶同學媽媽並當眾表白 戀母情結的產生
    在婚禮的當天,吳青青是最為激動的一個人,她站在主持臺上,對著所有嘉賓說道:感謝媽媽將我含辛茹苦的養大,如今她迎來自己的幸福,我也感到非常高興。戀母情結如何產生的戀母情結,又稱俄底浦斯情結(Oedipuscomplex),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衝動力為核心的一種欲望。
  • 羅志祥又被曝「戀母癖」,媽媽們究竟該怎麼處理和兒子的關係
    羅媽媽從羅志祥小時候便一個人撫養他,這也可能是造成兩人關係被大眾接受不了的原因。小的時候沒有處理好母子關係,很可能造成孩子的戀母情結,媽媽們尤其要注意。過分的「戀母情結」會造成不成熟的個性成年後還有戀母情結的男人在性格上會比較不成熟,往往比較喜歡氣質偏成熟的女生,媽媽對兒子過度的偏愛會讓他越發依賴媽媽,導致不合群,缺乏陽剛之氣,還會表現出:1.沒有主見,缺乏進取精神
  • 男孩的戀母情結讓媽媽苦不堪言:孩子,你知道媽媽的感受嗎?
    研究兒童犯罪心理和行為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6歲前要管好,不然以後就管不了了。孩子4歲時你拒絕他,他最多在地上打滾,等他14歲拒絕他的時候,他就會離家出走,服毒自殺了。心理諮詢師會遇到各種案例,案例包羅萬象,在我們面前顯現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今天,就來了解一下特殊案例。
  • 男孩喜歡和媽媽黏在一起?聰明的父母這樣處理「戀母情結」
    家庭生活中,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時期,孩子會表現出對父母的不同態度。兒童在一段時期,往往會表現出對媽媽的依戀和喜愛。很喜歡和媽媽在一起,而不喜歡和爸爸在一起。而且跟媽媽在一起時會特別黏媽媽,跟媽媽擁抱、親暱,晚上睡覺也要媽媽陪著。
  • 男孩為什麼更喜歡媽媽?別高興太早,兒子「戀母情結」不容忽視
    喜歡和媽媽一起玩耍,時時刻刻粘著媽媽他們喜歡和媽媽在一起,不喜歡和爸爸在一起,當母親一下班回家的時候,孩子會自動的黏在她的身邊,和媽媽一起玩耍,一起看書,一起做遊戲……一般這種情況會持續到孩子2-5歲,
  • 戀母情結是怎麼回事 戀母情結有哪些表現
    核心提示:  說到戀母情結這個詞語,相信很多人都略有聽聞,但是如果真的要細說其具體表現,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甚至也有很多人不認為戀母情結是什麼大問題,更加不知道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存在戀母情結的表現。  所謂的戀母情結,從字面意思去理解的話,就是指孩子出現的一種喜歡和母親在一起的那種感覺,現代社會當中無論男孩女孩,在其某一個特殊的年齡段當中,幾乎都存在戀母情結的表現,但是如果在成年以後還有明顯的戀母情結,那麼可能就是心智上不成熟,甚至當今社會也會把戀母情結演變成了「媽寶男」或者「媽寶女」。  那戀母情結有哪些表現?
  • 寶寶喜歡纏著媽媽就是戀母情結?正確的依戀模式會讓孩子一生幸福
    圖片源自網絡閨蜜曾經戲謔的說,你家的孩子都有戀母情結!WHAT?戀母情節?!大概是說我們母子間的關係一直比較融洽,孩子們和我在一起壓力不大,還常常沒大沒小的玩笑在一起吧!但怎能忽略那時不時還要氣得我跳腳、抓狂的樣子呢?其實,親子間正確的依戀關係,與所謂的「戀母情結」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 孩子有「戀母情結」?專家:太過關注孩子和自己的親近度惹的禍!
    不少的孩子因為和媽媽接觸的時間太多,和媽媽過於親密,導致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太嚴重而形成「戀母情結」,渴望媽媽一直在自己的身邊,沒辦法離開媽媽一刻。媽媽防止孩子出現「戀母情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媽媽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理解依賴媽媽的危害,然後把孩子推向外面,和更多人接觸,慢慢使「戀母情結」在孩子心中消退。那該如何在不傷害孩子心理健康的前提下順利幫助孩子不「戀母」呢?
  • 煩惱的戀母情結
    來訪稱自己17歲時見過媽媽的身體,媽媽曾獨自在家做過需要爸爸在時才能完成的動作和語言(此處省略若干字)。母親因常年分居有過除父親以外的男人(出軌)。來訪18歲時在工廠打工,與直屬領導(已婚婦女有孩子)產生曖昧關係,領導經常叫他去領導家吃飯,後公司聚會,酒後送領導回家,在領導家發生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性關係。
  • 「戀母情結」有多可怕,別再因為小孩喜歡你沾沾自喜了!
    「戀母情結」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媽媽們要注意了,孩子在3-6歲的時候,會出現戀母情結,但是這種戀母情結是一種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也是最早發生的人際關係,並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戀母情結的對象就會慢慢被同齡人替代,成為孩子開始友情和愛情的對象。
  • 20歲大男孩的戀母情結,讓母親苦不堪言,兒子你知道媽媽的感受嗎
    文/樂媽學堂在很多家庭裡,父親都是嚴父的角色,母親則是慈母,在家裡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恩威並施,多數父母覺得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但是父母們沒想到的是,這樣最容易導致孩子有戀母情結,最近就有一位母親被20歲兒子的戀母情結
  • 男孩為啥更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媽媽別太高興,小心「戀母情結」
    男孩為啥更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媽媽別太高興,小心「戀母情結」前幾天,小芳皺眉問我「感覺兒子太粘我了,男孩子到底幾歲開始可以分床睡呢?」,這個問題相信許多寶媽們都遇到過,畢竟男孩子將來成家後是要獨當一面的,擔心孩子以後長成沒有主見和懦弱的人。
  • 「長大我要娶媽媽」?孩子患有「俄狄浦斯情結」,化解妙招在這裡
    不知道各位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沒有遇到自家的孩子會這麼說:"媽媽,我長大之後要娶你""媽媽是我的,不是你的老婆,我長大之後要娶媽媽當老婆""爸爸,你好帥啊,我以後要嫁給你"又或者你的孩子會專門的在你面前對著你的另一半喊"老公"或者"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