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的造詞理據

2020-12-17 光明日報

武漢市中心醫院的醫護人員送患者出院。李蓓攝/光明圖片

【語言論壇】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打響了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阻擊」一詞被釋為「以防禦手段阻止敵人增援、逃跑或進攻」,疫情阻擊戰就是把病毒比喻為敵人,以嚴密的防控措施阻止病魔的增援、逃跑或進攻,取得全勝。

疫情防控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一場輸不起的戰役,「戰疫」一詞隨之流行,成為記錄當前時代重大事件的標誌性詞語。

1.諧音造詞

「戰疫」就其造詞來說,脫胎於「戰役」,「役」「疫」諧音,「役」替換成「疫」,產生了「戰疫」。漢語中存在大量同音及近音的字或詞,諧音成為漢語廣泛使用的一種修辭手段。諧音造詞是把諧音修辭運用於造詞,以固有詞語為基礎,更換其中的諧音字(語素),產生新的詞語。諧音修辭或諧音造詞意義顯豁,形象生動,被人們廣泛使用。

「疫」字古已有之。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已注意到瘟疫的傳染性,「疫,民皆疾也。從疒,役省聲」。東漢劉熙《釋名》把「疫」釋為一種由鬼神等神秘因素造成的災異,「疫,役也,言有鬼行役也」。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人們常常用「疫」字替換一些詞語中的諧音字改造詞語。如:

(1)「疫」外收穫:浙江公安一個月抓獲在逃人員678名。(人民網2月29日)

上例把「意外」中的「意」替換為諧音字「疫」,意思是「疫情防控之外」。有網友用「疫」字改造成語,整理了一篇題為「防控疫情,這些成語學起來」的文章,如:「一疫孤行」(形容生了病就被隔離,不能和別人同行),「麻痺大疫」(不認真做好防護,就會生大病),「薄情寡疫」(不串門聯絡感情,減少被疫情傳染),「疫不壓身」(疫情壓不倒我們)等等。但是這些諧音替換的成語很難自由使用,未構成新的成語,只能歸為諧音修辭手法,算不上諧音造詞。

為什麼「戰疫」一詞能夠通行呢?這可以用語言模因加以解釋。模因論(memetics)是基於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解釋文化進化規律的一種理論,克隆是模因傳播的典型方式,在模因的複製傳播過程中,其語音、結構、語義等都被完整地克隆。為考察它的使用情況,筆者檢索了《人民日報》電子版中的用例。

(2)金銀潭醫院是這場戰「疫」中,最早收治、收治病人最多的「主戰場」。(1月31日)

(3)7個出入口、2214戶、常住人口3735人,這就是此次「戰疫」中,侯兵的陣地。(2月15日)

這兩例「戰疫」前面有「這場」「此次」的數量詞,與「戰役」的句法位置相同。「戰役」是並列式名詞,是被克隆的模因,其語音、結構、語義等都得以被原汁原味地克隆到「戰疫」中,同時又被嫁接了「疫」的語義,「戰疫」的詞義為「防控疫情的戰役」。

2.語義分析

筆者發現,在頻繁使用中,「戰疫」的結構與語義產生了另外一種分析。如:

(4)大陸臺商馳援武漢「戰疫」。(《人民日報·海外版》1月31日)

(5)黨組織引領下,全覆蓋的「戰疫」網絡已組建起來發揮作用。(《人民日報》2月1日)

(6)老黨員發動,兒孫齊戰「疫」。(《人民日報》2月6日)

(7)北京小微金服平臺助企「戰疫」。(《人民日報·海外版》2月7日)

上述例(4)中「武漢『戰疫』」可以看作「馳援」的對象,這樣「戰疫」是名詞;也可把「戰疫」作為武漢的行動,分析為動詞;第(5)例「戰疫」是「網絡」的定語,分析為名詞或動詞兩可。第(6)(7)例「戰疫」用作謂語,屬於動詞。

《現代漢語詞典》中,「戰」有「戰爭或戰鬥」和「進行戰爭或戰鬥」的名詞性和動詞性兩義,如果「戰疫」為動詞,那麼其中的「戰」為動詞性語素義,與「疫」構成動賓式複合詞。人們對「戰天鬥地」耳熟能詳,意思是「跟天地戰鬥」,「戰天」的語義結構會套用到「戰疫」上來,即「跟疫情戰鬥」。「戰疫情」「戰疫魔」的組合十分常見,早在2003年「非典」時期《人民日報》就有用例,這樣給人們發生「戰疫=戰疫情」的解讀提供了語義基礎。筆者發現今年2月的同一篇文章有「戰疫」「戰疫情」對應出現的情況:

(8)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近日發出「同心戰疫,安心出行」倡議,全力保障乘客在疫情期間安全出行。(正文)同心戰疫情,安全保出行(圖說)(《人民日報·海外版》2月21日)

上例「同心戰疫,安心出行」與「同心戰疫情,安全保出行」是同一個意思的兩種表述方法。有人認為,「戰」可跟「疫魔」搭配,跟「疫情」搭配不當。其實,近年來「疫情」語義已有發展,可偏指「疫」本身,即「瘟疫」。查《人民日報》,我們沒有發現用「瘟疫」一詞指稱這次新冠疫情的用例,原先該用「瘟疫」一詞的也用「疫情」,如「消滅疫情」等。因此「戰疫情」的說法是可以的。

到這裡,我們不禁有一個疑問,既然「戰役」一詞和「戰疫情」這類表述早就存在,大的疫情也不是首次,為什麼只在這次新冠疫情才產生「戰疫」一詞?帶著這個疑問,筆者在更大範圍內檢索「戰疫」一詞。經檢索中國知網文獻,筆者發現,在這次疫情以前,已有為數不多的用例:

(9)敢以我身戰疫魔——記解放軍三○二醫院抗擊「非典」「戰疫」。(《中國醫院》2003年第8期)

(10)禽流感戰「疫」,應急得與失。(《南風窗》2013年第9期)

另據網上資料,2013年,韓國一部講述致命豬流感在城市蔓延的電影《流感》,在香港翻譯為「戰疫」。據此應該說「戰疫」一詞早已萌芽,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得以廣泛使用。

3.決勝戰疫

「戰疫」一詞在使用中多加引號,有給「疫」字單加引號的,也有給「戰疫」整個詞加引號的。根據標點符號用法,用引號「標示語段中具有特殊含義而需要特別指出的成分」。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給「疫」字單加引號,標示其諧音造詞的來源,給「戰疫」整個詞加引號,標示它是一個新造詞。

經檢索2月27日至3月4日的《人民日報》,「戰疫」用例共64例,其中「疫」加引號的26例,未見給「戰疫」整個詞加引號的情況,這表明「戰疫」新造詞的色彩逐漸褪去,開始成為通行詞語。如:

(11)戰疫不能停、戰貧不能等!(2月27日)

(12)並肩戰疫,守望相助。(3月4日)

隨著3月10日武漢最後兩家方艙醫院休艙,戰疫已進入決戰決勝新階段。然而,近日全球多地暴發疫情,境外輸入風險逐步升高,戰疫仍將繼續。

「戰」「疫」兩字記錄了這段歷史,承載了志在必勝的戰鬥精神,可以想見,「戰疫」有望成為2020年度詞語。

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作者:杜翔,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辭書編纂研究中心秘書長、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主任)

相關焦點

  • 杜翔:「戰疫」的造詞理據
    疫情防控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一場輸不起的戰役,「戰疫」一詞隨之流行,成為記錄當前時代重大事件的標誌性詞語。「戰疫」就其造詞來說,脫胎於「戰役」,「役」「疫」諧音,「役」替換成「疫」,產生了「戰疫」。漢語中存在大量同音及近音的字或詞,諧音成為漢語廣泛使用的一種修辭手段。
  • 什麼是詞語的理據?為何必須要理解透徹?
    什麼是理據?簡單的講,就是道理和根據的意思,進一步講講,就是語言中表示事物、現象、觀念的詞的構成依據。(一)公主與駙馬的理據「公主」這個詞的詞義指「君主的女兒」,盡人皆知,但它的詞源意義,就是它的理據——「古代帝王嫁女時讓同姓的公侯主婚」,就是多數人所不知曉的了。「駙馬」是指皇帝的女婿,也眾所周知,但皇帝的女婿為什麼叫「駙馬」呢?
  • 別用「浪漫造詞」遮蔽真問題
    別用「浪漫造詞作品標題 別用「浪漫造詞2、作品簡介:這篇評論對掩耳盜鈴的「浪漫造詞」現象,進行了抽絲剝繭的分析和一針見血的批評,彰顯了擔當和品格。這篇評論的看點有三:其一,運用逆向思維,對流行的「慢就業」等偽概念進行批判。
  • 所有的泡沫,都是從造詞開始的-虎嗅網
    重要的是,他的造詞能力達到了另一個境界。其中每一個漢字、詞彙你仿佛都認識,但是合在一起,你就看不懂了。我都能想像當時下面聽課的人的心情,這個導師實在是太厲害了,他是怎麼把這些如此常見的詞結合在一起,又讓我們聽不懂的?赫暢造詞,高級就高級在,這些詞都是他一個人造的,所以解釋權都在他手上。
  • 林鄭月娥:任何批評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理據都會不攻自破
    林鄭月娥:任何批評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理據都會不攻自破 中新社香港11月17日消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當日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作出決定,是為立法會議員資格和違反誓言後承擔的法律責任定下明確的規定
  • 「造詞營銷」,是沒錢還是沒腦子?
    2近些年,網際網路造詞運動如火如荼,知名廣告自媒體人薑茶茶說「造詞營銷是沒錢甲方的謊言」。每年誕生很多新詞,每年也都消停不少。羅振宇每年的跨年演講是新詞批量生產的地方,然後通過他的共同傳播聯盟和一眾擁躉們,往往能迅速炒熱一個新詞(今年的效果好像差了點,真正讓人記住的好像就一個「小趨勢」,但也沒熱鬧多久)。阿里系、賈躍亭、雷軍們也都是造詞高手。
  • 錢一:英語單詞造詞邏輯是基於《易經》思維
    20幾年的努力,通過對10萬英語單詞量的原始配方進行破解分析,論證了英語單詞的造詞規律和奧秘是以中國的群經之首——《易經》為基礎,英語單詞的形成與發展是中國祖先的智慧成果,提出了中國人要重塑學習英語的自信,明確了只要基於目前的思維模式,稍加調整和發散思維,就能夠很輕鬆、愉快、速效地學好英語。
  • 一場電商們的「**零售」造詞運動
    只是與往年不同,新一輪的電商大戰,因為一場電商界的「造詞運動」,而變得有點不一樣。在過去一年中,「新零售」、「智慧零售」、「無界零售」、「共享零售」等新零售詞彙逐個閃亮登場,並紛紛計劃在這個雙十一大戰中大展拳腳。只是這場造詞運動因何開端?又將會為大家帶來哪些新玩法、新改變?
  • 楊超越清奇腦迴路,造詞笑哭眾人!
    妹妹這個造詞能力,是什麼娛樂圈倉頡嗎?,我就想知道,下次我還能聽到什麼詞!楊超越綜藝感絕了,我笑得好大聲,超越的腦迴路清奇是真的!聽到宣儀說生在海邊所以愛笑,超越突然笑得合不攏嘴,說「在海邊笑,俗稱海笑」!這個名詞解釋我給滿分,超越妹妹腦中怕不是有個單口相聲專場吧,真是個造梗小天才!
  • 朱一龍粉絲新梗,「室」字造詞
    在舔屏的同時粉絲們也不忘調皮一下假裝控訴工作室的小懶散,甚至玩起用「室」字造詞的梗,什麼「室」不過三,有「室」無恐,無「室」發生,貼合事件又有趣。
  • 牛津詞典錯了,莎士比亞並沒有那麼多造詞天賦
    牛津詞典錯了,莎士比亞並沒有那麼多造詞天賦 李靜雲/編譯 2016-09-07 15:32 來源:澎湃新聞
  • 2020網絡造詞、爆梗成績單:沒有清新的腦迴路,個個接不住……
    在這一年裡,雖然被新冠病毒打亂了所有生活,但一點也不耽誤網友們造詞爆梗熱情。有人列了下2020網絡造詞,爆梗成績單,作為一個80後資深網民,一個不注意就被一個「網絡熱詞」耍得暈頭轉向,滿臉問號:什麼意思?
  • 不繳社保 造詞欠薪 濫用概念 試用期都有哪些「坑」?
    不繳社保 造詞欠薪 濫用概念 試用期都有哪些「坑」?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5月1日電 題:不繳社保 造詞欠薪 濫用概念 試用期裡都有哪些「坑」?
  • 語文95分,小學生奇葩造詞驚呆老師!老師:這麼小就不學好?
    語文95分,小學生奇葩造詞驚呆老師!老師:這麼小就不學好?語文95分,小學生奇葩造詞驚呆老師!老師:這麼小就不學好?看看這位同學的情商多麼高,都知道老師改作文都是幾秒鐘的事,一般都是看開頭結尾直接給分時,心機boy,直接通過結尾彰顯主題思想—「老師您手下留情,多給小弟一些分吧,不看在汗水的份上也要看在我廢了這麼多墨水的份上吧,噗,不對,看在我們師生一場的份上吧」。
  • 雙十一「攻守道」:造詞、「肉搏」、電商+店商
    雙十一 「攻守道」:造詞、「肉搏」、電商+店商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 北京報導  責編:周琦  2017年的雙十一已經落幕。這次的雙十一不但創造了一串串刷新歷史紀錄的數字,還變成了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全民購物狂歡節,改寫了中國的消費生態。
  • 一考四六級,同學們就變成段子手和造詞專家!網友:心疼閱卷老師
    真的很心疼考場上那些聽不懂、看不懂、寫不出的同學們,活生生給逼成了造詞專家。這位同學,小編就想問一句,同樣是九年義務教育,為什麼你這麼優秀?哈哈哈哈,真是讓人捧腹大笑啊!無論如何,今年四六級考試已經結束了,小編祝大家都能過過過!
  • 港府擬再度招聘公務員 俞宗怡強調需有充足理據
    中新網12月19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對於港府打算透過重新招聘628人,填補第2輪自願退休計劃實施後的職位空缺,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俞宗怡強調,各部門及政策局要有「非常充分的理據」,才可以獲準重新招聘。  俞宗怡18日出席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就提早將納入自願退休的職系解凍招聘「解畫」。
  • 林允兒撒嬌招人煩,韓語為她專門造詞,粉絲:但我們喜歡啊!
    林允兒撒嬌招人煩,韓語為她專門造詞,粉絲:但我們喜歡啊!
  • 集五福黑話:網友造詞天秀,必有後福、刮卡式脫貧...
    集五福黑話:網友造詞天秀,必有後福、刮卡式脫貧...
  • 公序良俗司法應用之法理分析:功能、理據與實證機制
    第三,公序良俗司法應用需要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理檢驗,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公序良俗司法應用的理據。   接下來的問題是,在具體的司法實踐領域,公序良俗究竟具有怎樣的司法功能?在不同的司法功能指向下,法官應用公序良俗的「更強理由」為何?在當下的司法實踐中,如何構建公序良俗司法應用之實證機制?本文的研究旨趣正在於解決這些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