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知識|肝硬化的護理診斷、措施及輔助檢查?

2021-12-26 考蟲醫考

肝硬化常見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


常見的輔助檢查?

常見輔助檢查:

血常規、尿液檢查、肝功檢查、X 線、上消化道內鏡 、肝組織活檢。

1.營養失調:低於機體需要量

(1)飲食護理:

飲食治療原則: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嚴禁飲酒,適當攝入脂肪,動物脂肪不宜過多攝入,並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

1)蛋白質:是肝細胞修復和維持血漿清蛋白正常水平的重要物質基礎,應保證其攝入量。蛋白質來源以豆製品、雞蛋、牛奶、魚、雞肉、瘦豬肉為主。血氨升高時應限制或禁食蛋白質,待病情好轉後再逐漸增加攝入量,並應選擇植物蛋白,例如豆製品。

2)維生素:新鮮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例如西紅柿、柑橘等富含維生素 C,日常食用以保證維生素的攝取。

3)限制鈉和水的攝入:有腹水者應限制攝入鈉鹽 500 ~ 800mg/d (氯化鈉 1.2~ 2.0g/d);進水量1000ml 以內,如有低鈉血症,應限制在 500ml/d 左右。少食高鈉食物如鹹肉、醬油、罐頭食品、含鈉味精等。限鈉飲食常使病人感到食物淡而無味,可適量添加檸檬汁、食醋等,改善食品的調味,以增進食慾。

4)避免損傷曲張靜脈:有靜脈曲張者應食菜泥、肉末、軟食,進餐時細嚼慢咽,咽下的食團宜小且外表光滑,切勿混入糠皮、硬屑、魚刺、甲殼等堅硬、粗糙的食物,以防損傷曲張的靜脈導致出血。

(2)營養支持:

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靜脈補充營養,如高滲葡萄糖液、複方胺基酸、白蛋白或新鮮血。

(3)營養狀況監測:

經常評估病人的飲食和營養狀況,包括每天的食品和進食量,體重和實驗室檢查有關指標的變化。

2.體液過多


(1)體位:

平臥位有利於增加肝、腎血流量,改善肝細胞的營養,提高腎小球濾過率,故多臥床休息。可抬高下肢,以減輕水腫。陰囊水腫者可用託帶託起陰囊,以利水腫消退。大量腹水者臥床時可取半臥位,以使膈下降,有利於呼吸運動,減輕呼吸困難和心悸。

(2)避免腹內壓驟增:

大量腹水時,應避免使腹內壓突然劇增的因素,例如劇烈咳嗽、打噴嚏等,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

(3)限制鈉和水的攝入

(4)用藥護理:

使用利尿藥時應特別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利尿速度不宜過快,每天體重減輕一般不超過 0.5kg,有下肢水腫者每天體重減輕不超過 1kg。

(5)腹腔穿刺放腹水的護理:

A 術前說明注意事項,測量體重、腹圍、生命體徵,排空膀胱以免誤傷; B 術中及術後監測生命體徵,觀察有無不適反應; C 術畢用無菌敷料覆蓋穿刺部位,如有溢液可用明膠海綿處置; D 術畢縛緊腹帶,以免腹內壓驟然下降;記錄抽出腹水的量、性質和顏色E 腹水培養接種應在床旁進行,每個培養瓶至少接種 10ml 腹水,標本及時送檢。

(6)病情觀察:

觀察腹水和下肢水腫的消長,準確記錄出入量,測量腹圍、體重,並教會病人正確的測量和記錄方法。進食量不足、嘔吐、腹瀉者,或遵醫囑應用利尿藥放腹水後更應密切觀察。監測血清電解質和酸鹼度的變化,以及時發現並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防止肝性腦病、肝腎症候群的發生。

「考蟲護考系統班」

掃碼立刻查看課程👇

●同學,我什麼勸你考研

「閱讀原文」獲取課程優惠

相關焦點

  • 護理之聲 | 常見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
    8、指導病人進行腹部按摩輔助腸蠕動將促進最佳的排便型態。9、向病人解釋長期使用緩瀉劑的後果。10、記錄大便的次數和顏色、形狀。對兒童、孕婦、老年人,根據不同的原因制定相應的措施。【護理措施】1、評估記錄大便次數、量、性狀及致病因素。
  • 臨床常用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趕緊收藏!
    8、指導病人進行腹部按摩輔助腸蠕動將促進最佳的排便型態。9、向病人解釋長期使用緩瀉劑的後果。10、記錄大便的次數和顏色、形狀。對兒童、孕婦、老年人,根據不同的原因制定相應的措施。【護理措施】1、評估記錄大便次數、量、性狀及致病因素。2、根據致病因素採取相應措施,減少腹瀉。
  • 分享篇:常用護理診斷與護理措施
    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護士常用護理診斷與護理措施的內容
  • 常見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有哪些?
    護理診斷(nursing diagnosis),是關於個人、家庭或社區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以及生命過程的反應的一種臨床判斷,是護士為達到預期結果選擇護理措施的基礎
  • 常見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你能說出幾個?
    8、指導病人進行腹部按摩輔助腸蠕動將促進最佳的排便型態。9、向病人解釋長期使用緩瀉劑的後果。10、記錄大便的次數和顏色、形狀。對兒童、孕婦、老年人,根據不同的原因制定相應的措施。【護理措施】1、評估尿失禁的原因2、促進排尿:確保排便時舒適而不受幹擾。
  • 帕金森病常見護理診斷及措施
    小護作為一名神經內科專科護士,在工作中,經常都會遇到這樣的患者,於是小護和我科帕金森組的小夥伴們一起討論了帕金森患者常見的一些護理診斷,這樣你分管的帕金森患者突然被床旁查房的領導抓住再也不怕了哦。  首先呢,我們結合帕金森患者的症狀,把護理診斷分為運動類症狀引起的、非運動類引起和藥物指導,這樣更方便記憶。
  • 心內科常見護理診斷及措施
    1、疼痛護理診斷相關因素:心肌缺血、缺氧。護理措施1、遵醫囑給予鎮痛處理。2、向病人解釋引起疼痛的原因,指導病人避免心絞痛的誘發因素。3、密切觀察有無心律失常、病人面色、心率、呼吸及血壓變化,並記錄。4、指導病人採用放鬆技術,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鬆。
  • 產後護理診斷 產後護理診斷與措施
    產後護理問題及措施如果孕婦發生產後出血,此時正確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產婦一定要隨時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自我檢查,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憂思鬱怒等不良精神刺激,才更有利於恢復。1、產褥期是生殖器官復原的一段時期,由於氣血虛弱,特別容易導致風寒入侵而形成瘀阻。
  • 美國護理診斷指南:你需要知道的護理診斷知識大全
    什麼是護理診斷?護理診斷是關於個人、家庭或社區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以及生命過程的反應的一種臨床判斷,是護士為達到預期結果選擇護理措施的基礎。
  • 腦梗塞護理診斷及措施有哪些呢
    日常生活中腦梗塞極其嚴重,非常多的起因誘發了該病的出現,危害了人們的腦部健康,促使患者的腦部受損嚴重,且會引發頭暈及頭痛的症狀出現,朋友們要將腦梗塞關注起來,且要注重該病的護理診斷工作,往下看為朋友們介紹一下腦梗塞的護理診斷措施有哪些呢?
  • 白血病常見護理診斷和護理措施有哪些?
    常見護理診斷:1.活動無耐力與貧血致組織缺氧有關。2.有感染的危險與中性粒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有關。3.潛在併發症(1)出血:與血小板減少有關。(2)抗腫瘤治療的副作用與化療藥物及放療的毒性作用有關。
  • 2016山東醫療衛生外科護理知識:低鉀血症的護理評估及措施
    2016山東醫療衛生外科護理知識:低鉀血症的護理評估及措施 一、低鉀血症的護理評估1.致病因素的評估:主要有攝入量不足(例如禁食);排出量增多(例如嘔吐、腹瀉、使用利尿藥);在體內分布異常(例如鹼中毒、合成代謝增強)等。
  • 護理過程之護理診斷
    護理過程的五個步驟:護理評估、護理診斷(問題)、護理計劃(護理目標)、護理措施、護理評價;看起來是有先後順序,但彼此相互關聯、相互影響
  • 心衰的護理診斷與措施是什麼
    那心衰的護理診斷與措施是什麼呢?心臟病病發後,患者應留意一些針對於心臟病的日常護理,以便於幫助自己戰勝疾病,會防止和其他疾病產生併發症,所以了解一些護理辦法非常重要。在患者生病期間有必要留意健康飲食。當患者心臟功用衰竭時,通常是由心臟病、過度疲勞和射血功用受損引起的。在病發時患者可能會呈現哮喘、腹水和下肢水腫等症狀,此時應該及時醫治。那麼,心衰的護理診斷與措施是什麼呢?
  • 【技術】20個常用護理診斷及措施(下)
    與缺乏防護知識有關。8. 與癲癇有關。9. 與精神障礙有關。【預期目標】1. 病人及家屬能描述潛在的危險因素。2. 病人及家屬能為自己及病人採取自護和防護措施。3. 病人不發生意外。【護理措施】1. 向病人詳細介紹醫院、病房、病室及周圍環境,以及如何使用呼叫系統。2.
  • 20個常用護理診斷及措施,趕快收藏吧!
    注;某些病人體溫升高原因不明時,最好不要用此診斷。建議從發燒導致對其他功能影響的反應,如活動無奈力、自理(清潔、沐浴入廁)障礙確定出護理診斷名稱,「體溫升高」作為相關因素陳述。【預期目標】1.體溫不超過38.5℃。2.病人自述舒適感增加。
  • 產後護理診斷 產後護理診斷護理措施
    產後護理診斷因為產婦的生理狀況完全不同於普通女性。產後產婦的產道是打開的,皮膚高度敏感,抵抗力也下降,極易發生感染。而普通衛生巾材質是合成纖維,含化學成分,雜質多,消毒不嚴格,有些品牌甚至不進行專門的消毒,使用這樣的衛生巾,會刺激傷口,加重產婦的疼痛,更易加重產婦感染率。
  • 常見的護理診斷依據和護理措施,必備!
    4.有計劃的安排好護理活動,儘量減少對病人睡眠的幹擾。5.提供促進睡眠的措施,如:⑴睡前減少活動量。⑵睡前避免喝咖啡或濃茶水。⑶睡前熱水泡腳或洗熱水澡,可以做背部按摩。⑷給予止痛措施和舒適的體位。⑸聽輕柔的音樂,或提供娛樂性的讀物。
  • 常用的護理診斷的詳細說明(三)
    【護理措施】1、 確定與正確使用輪椅有關的因素:(1)知識。(2)力量。(3)心理活動。2、與理療專家討論是否需要加強鍛鍊。3、教給病人自身移動的技巧:(1)承重技巧。(2)非承重技巧。4、 讓病人演示技巧,評價效果以及安全性。
  • 【護理安全】護理安全隱患及防範措施
    由於護理管理人員對自身要求不嚴,未認真履行管理者的職責,對工作中各個不安全的環節缺乏預見性,未及時主動採取針對性措施,發現和處理問題不及時、措施不當等。要求年輕護士多看書,做到理論紮實,遇到問題要請教,書寫完畢再次檢查的習慣。科內成立質控小組,質控員每天檢查並及時登記護理工作中的缺點和漏洞。護士長不定期檢查,每個月組織護理安全大檢查,制定整改措施,從而提高護理質量。(四)加強護患溝通,樹立「以病人為中心,質量第一」的工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