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就是上天賜給父母最珍貴的禮物,因此在孩子出生以後,父母通常都會把所有的精力和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快樂的長大,孩子身上出現任何反常的現象,通常都會引起父母的擔心,而且也有一些父母,通常會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
如果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及別人的孩子時,父母會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孩子追趕上來,例如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孩子長得矮,於是便買來補鈣的產品,給孩子補鈣。也有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如別人的孩子,於是便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雖然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健康長大的心是好的,但是有時一些家長過激的行為,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但是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以下4種表現,可能代表自己的孩子的智力發育比同齡孩子緩慢,這時父母就應該引起重視了,千萬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寶寶有這4個表現,說明智力「發育遲緩」,家長不妨自測一下
經常受欺負
孩子上幼兒園,這是孩子第一次嘗試接觸集體生活,孩子開始學著與別人相處,開始有自己的朋友,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經常受欺負,有可能是孩子的性格原因,但是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孩子智力發育遲緩造成的。通常智力正常的孩子受到欺負時會還手,甚至會哭鬧,但是發育遲緩的孩子由於反應比較慢,因此會引起更多孩子的欺凌,這是家長和老師都應當引起重視。
反應遲緩
在孩子小時候,父母應特別注意孩子的反應,讓父母看到孩子的名字是如果孩子沒有反應或者過一段時間才會應答,這時父母該引起注意了,這或是孩子智力發育遲緩的一種表現,因為通常寶寶會對自己的名字有長期記憶,當別人喊到自己名字時,他們會立馬作出應答,如果孩子的反應比較慢,大人千萬不能大意。
沒有主見
其實,智力正常的孩子通常都會有自己主見,對於一些智力發育比較遲緩的孩子,通常他們沒有自己的主見,就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因此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家長更應該多觀察孩子,平常與孩子多溝通或者進行一些小遊戲,看孩子是否有自己的主見,若孩子缺乏主見,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智力發育遲緩造成的。
說話遲緩
其實孩子在一歲左右就會開口說話,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兩三歲還是不會說話,這時候父母就應該引起重視了,搞清楚孩子不會說話的原因,看看孩子到底是因為平時對語言的訓練少,還是由於孩子的智力發育遲緩造成的?父母最好應該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以免對孩子以後的成長造成影響。
有的孩子從小就比較聰明,反應也比較快,這樣的孩子通常長大後也會有所作為。但是也有一些孩子與同齡人相比,總是慢半拍,當發現孩子有這種現象時,家長千萬不能大意,而是應該找到原因,在以後的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對於孩子進行一些有利於大腦開發的遊戲,這樣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或許更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