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養玉、玉養人,我們經常說翡翠手鐲在精心保養的情況下,往往都是越戴越亮的,這怎麼剛買個手鐲,還能越戴越醜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是怎麼一回事。
▲剛買時候的手鐲
半年前,陳女士給自己的母親買了一個玻璃種翡翠手鐲作為生日禮物,本來挺開心的,結果才戴了三個月,手鐲竟然變得不透了,又灰又暗,看起來讓人懷疑是假貨。陳女士還納悶,難道說玻璃種會變成冰種嗎?
▲戴了幾個月的手鐲
趙顧問看了圖才知道,並不是什麼「變種」的問題,其實是因為手鐲本身種不夠老,時間久了出現了「跑水」的現象,簡單來說就是水頭幹了,拋光一下還是可以光潔如新的。
翡翠的水頭為什麼變幹
水,是翡翠的靈魂,沒有水頭的翡翠就失去了靈氣,看起來非常死板。
我們所說的水,實際上說的就是翡翠的透明度,水頭好,透光度就強,水頭差,光線就無法擴散。
▲水頭好,光能射得很遠
▲水頭差,光基本不擴散
大部分翡翠的水頭不是那麼的極端,是介於水頭很足和水頭很乾之間,有的時候不好確定,因此,行內專業來說,是這麼判斷翡翠水頭的:
行內用光暈來度量翡翠水頭的好壞,簡稱「幾分水」。
「一分水」指光暈透射3mm厚
「二分水」指光暈透射6mm厚
「三分水」指光暈透射9mm厚
當我們去買翡翠的時候,不可能真去測量,所以大概知道它所處的程度好不好就可以了。如果再打個更加生動形象的比方,那麼借用一下人臉來給大家舉例,可能會好懂一些。翡翠的水,大致就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三分水為透明】
就好像18歲的少女,即便不施粉黛,也是滿滿的膠原蛋白,清秀靈動
【一分水為半透明】
就像27歲的輕熟女,可能需要稍微遮掩一下皮膚上的瑕疵,但也因此不那麼秀麗。
【半分水為微透明】
比較像年過40歲,皮膚沒有保養的女人,水靈的程度就大不如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