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狗不一定是愛狗,懂狗那才是真的愛狗!隨著城市上越來越多愛寵一族的誕生,現在大街上隨處可見可愛的小狗們到處撒歡。但是據小編了解,有一些人養狗並不是計劃性的,是看著狗狗可愛,一心動就帶回家養了,甚至有的人養狗是因為朋友送的…因此很多新手鏟屎官對養狗的知識所知不多,對自己的狗狗不夠了解,養著養著感到心有點累,覺得自己養了這麼久的狗,卻連狗狗的心思都猜不透,不知道狗狗的行為舉止在表達什麼意思。不用苦惱,下面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養狗的日常小常識,幫助大家更好讀懂自己狗子。
1.狗狗舔自己並不是愛乾淨
不少養狗狗的新手們會跟別人「炫耀」說:「我的狗很愛乾淨的,它總會自己用舌頭梳理毛髮,省了我不少的心。」其實,這樣的想法可真是大錯特錯了。尤其是對於養過貓的鏟屎官來說,更容易誤解狗狗舔毛髮的行為。貓和狗是兩種生活習性和行為習慣都不同的動物,同樣是不斷的舔自己的皮毛,狗狗這樣的行為表達的含義和貓可是大相逕庭。當你的狗狗反覆不停地舔自己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的時候,含義只有一個:有病。可能性則有兩個:要麼身體有病,要麼心理有病。因為當狗狗的皮膚出現病變或者被外力創傷,狗狗會用自己的舌頭去清理病區和傷口。如果狗狗的皮膚很健康,那麼狗狗是在提醒你:主人,我感受到壓力,我的心理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發現了這樣的情況,作為主人,你可要儘快找出壓力的源頭,解決問題。
2.嘔吐
狗狗一兩次輕嘔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但是經常性的嘔吐,那可能是狗狗患上了腸胃病,就像人類一樣,狗狗得了胃病也會出現乏力、噁心、想吐等狀況。我們可以從狗狗的嘔吐物可以大致判斷它不舒服的原因——白色,通常是唾液,可能是食道阻塞,或者吃太急造成的;透明,可能是急性胃炎;黃色/綠色,可能是膽汁、潰瘍,太餓了也有可能;咖啡色,可能是胃液變色,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要立即就醫;紅色,消化道急性出血,不要觀察了,請趕快帶狗狗就醫。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哪種情況,建議都先給狗狗禁食禁水,如果狗狗情況沒有緩解都請立即帶它就醫。
3.不喜歡被摸
狗狗和高冷的貓咪不同,狗狗相對容易和主人培養出感情。一般當狗狗和你相處了一段時間後,你叫它的名字,它就會屁顛屁顛地跑過來,而且喜歡被主人撫摸,一副很乖巧的樣子。但當它突然不喜歡被你摸了,如果狗狗和你沒有鬧什麼彆扭,情緒也沒出現什麼變動,那可能是你摸的部位狗狗出現了發炎的情況,感到不舒服、疼痛。這時你就要留心檢查一下狗狗的身體有沒有什麼異常。
4.經常搖頭撓耳朵
狗狗不頻繁做出這種行為只是單純的耳朵有點癢,但持續性做出這種行為,那鏟屎官可要注意了。仔細檢查它的耳朵,可能有外傷或者是得了耳蟎。如果是外傷的話給狗狗塗點消炎藥,是耳蟎的話就要用到外用驅蟲藥。耳蟎具有傳染性,你的狗狗突然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你最近帶它外出它接觸了其它狗狗。所以鏟屎官帶狗狗外出應避免與其它狗狗的接觸,保持一定距離,這樣給自己也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5.不吃東西
狗狗突然不吃東西了?不要慌。首先看它的精神狀態,是活蹦亂跳還是有氣無力。如果狗狗沒有精神,試著跟它互動玩耍一下看看有沒有改善,假如還是無精打採的話那可能是生病了導致食慾下降,鏟屎官要給帶它去做個檢查。看看是體內有蟲或者腸胃不舒服,亦或是發燒了等等。如果依然是精神滿滿的,只是不愛吃東西了,那就繼續觀察狗子有沒有別的狀況,必要時帶它就醫。
6.發燒
狗狗出現此症狀會有這幾大表現——無精打採、嗜睡、呼吸急促、不愛進食、鼻子發熱。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鏟屎官要及時給心愛的狗狗量一下體溫,檢測是不是發燒了,及時帶它去看醫生。
7.發情
寵物發情大概也是主人最為頭疼的事情之一了吧。一般來說,狗狗發情了會有以下行為:公狗具有打鬥傾向、愛亂吼亂叫、到處滋尿;母狗會興奮、焦躁不安、眼睛發亮、亂叫、食欲不振、尿多、陰門腫脹。當出現這種情況,鏟屎官就要給它們準備生理褲,既防止狗狗的分泌物弄得房間到處都是,也可以間接性防止和其異性做出不雅行為。如果鏟屎官不想自己的狗狗懷孕,那就減少帶它外出,因為它要是看到異性,那個場面就不好控制了。當然有備無患,如果不計劃讓狗狗懷孕的主人,小編還是建議帶狗狗去做絕育哦。
看了這麼多是不是覺得養狗狗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但既然咱們把它帶回家,接納了它,就要承擔當家長的義務,盡心盡責地為狗狗負責。很多時候,狗狗也是帶給我們快樂的小天使呀,各位鏟屎官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