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腸炎菌痢方面,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又有一類被稱為喹諾酮類的抗菌藥物問世。由於這類藥物的英文藥名均有一個「xacin」的後綴,音譯成中文「沙星」,故這類藥物又簡稱為「沙星類」。
這類藥物對付細菌的撒手鐧與其他抗菌藥物不同,其作用機制是通過影響病菌的DNA合成和複製使病菌死亡,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在很低濃度時起抑菌作用,較高濃度時則有殺菌作用,用來治療腸炎菌痢有良好收效。氧氟沙星常用劑量為0.1克/片,按病情需要1~6片,分兩次於飯前空腹服用,但亦可於餐後服,以減少胃腸道反應。在服藥期間每天飲水不少於1200毫升。兒童、孕婦均不宜服用本品,乳母用藥期間應暫停哺乳。腎功能不良者須減量服用。一般用藥為5~7天,如病情未見改善,則應請醫生診治。有一種對治療急慢性腹瀉均有良好效果卻又與眾不同的藥物值得推薦。它既不屬於磺胺藥或抗生素,又不是中藥類品種黃連素,而是一種性質很特殊的消化道黏膜保護劑,呈粉末狀,以雙八面體蒙脫石為主要成分,並加入了葡萄糖和矯味劑。
蒙脫石粉末具有極高的定位能力。口服後,覆蓋在整個腸腔表面,可吸附多種病原體,將之固定在腸腔表面,然後隨著腸的蠕動排出體外。因此利用蒙脫石醫治腹瀉可謂是另闢蹊徑,具有標本兼治的作用。不論是成人、兒童甚至1歲以下的嬰幼兒均可服用。由於蒙脫石本身不會被吸收,沒有什麼毒副作用,故用藥的安全度大,我國早在10年前,即20世紀90年代已在臨床上應用。少數人服後可出現輕微便秘,只需減量即可;其他藥物不宜與此藥同一時間服用,兩者可相隔1小時,以免相互影響藥效。 蒙脫石製劑對兒童急性腹瀉之效果甚佳,但應注意,若患者出現腹瀉次數多,大量失水,則應同時治療脫水。最後還得強調一下,上面所介紹的幾種用於醫治腹瀉的藥物,是在一般情況下自我醫療的一種手段。若是遇上較嚴重的腹瀉,如出現了嘔吐、失水、驚厥等緊急情況時,則應當機立斷,及時送醫院診治,以防發生意外。
編輯:範昶
投稿及合作請聯繫:fd.lyan@jtys.cn
《家庭醫生》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