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脾胃需要補氣養血,氣血充足,運行通暢,經絡疏通,臟腑平衡

2020-12-03 文華蘋果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中醫養生有食養、藥養、針灸、按摩、氣功等豐富多樣的養生方式,中醫治病養生講究五行與五臟:肺、肝、腎、心、脾,互相配合;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在實踐中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五行學說是中醫的基礎理論,同指大自然五種元素: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的盛衰,會影響萬物運作;而中醫的五行學說,是將人體五臟的特性歸類對應, 中醫認為人體所有疾病都涉及五行失衡,當五行中的火過旺,會引致心煩、暴躁,五行相生相剋,治療心火盛,不一定要抑制火,反而增強代表水的腎,水能克火,心火自然減弱,這就是五行相剋的規律。

腎能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就如水滋養植物的生長一樣;心能溫熱全身,所以將心比作火;脾胃負責消化吸收,正如土吸收養分;肝的特性是敏感柔順,像萌芽中的樹木;肺通過鼻與外界接通,易受外界環境影響,正如金會順勢改變;至於五行相生,例如長期咳嗽的患者,中醫先要治療患者的脾胃,並不單治肺,脾滋養肺,所以改善脾胃健康,肺病就會好轉,簡單來說五行養生就是通過藥物和食療,維持調劑金、木、水、火、土的平衡,促進健康。

人體健康最重要的就是「氣血」二字,我們身體的一切疾病,都是氣血出現問題而導致的,對於中醫來說,人體最需要的就是氣和血,可以說人體就是靠氣血在供養著,氣行血行,氣滯血淤,氣血充足,運行通暢,人就會健康長壽,否則人就容易得病,只要氣血和順,人體自然不會出問題,所以我們說,養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養氣血,氣血通調則身體無恙,百病不生;氣血不調則怪病不斷,痛苦不堪,一切人體的健康問題都是由氣血不暢、氣血不足導致的;所有身體問題的調理都要靠通暢氣血、補足氣血來實現。

身體就像一間屋子,內藏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每一個元素都要平衡,因此,養生進補,必須先認識五行概念,了解身體需要,才能科學養生,中醫講究「五色入五臟」,五色是指赤青黃白黑,可以滋補心肝脾肺腎;人體作為一個內外統一的有機整體,通過五色和身體調和並順應五態,就可以調整人的容顏和身體,五臟六腑都需要氣血的滋養,經絡的暢通,才能正常的工作;而充足的氣血則有賴於健康的五臟來提供,所以說健康的根本在氣血,要想身體健康,就必須氣血充足、經絡疏通、臟腑平衡。

很多人把養生理解為進補,以為養生就是要滋補,所以誤解了養生,過分養生既不是中醫的理念,我們了解了五行相互滋養的規律,也明白養生就是養氣血,那麼,就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養而不是過分的進補,當然保養的方法也有很多種,比如梳頭就能有利於疏通經絡,春季陽氣升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梳頭,人的頭部穴位多,經絡繁布,梳頭可以通經絡,讓人氣血舒暢,精神抖擻,除此之外,梳頭還有利於其他經絡保健養生之功效,所以很多人誤解養生就是進補,梳頭也有助於養生,因此,養生要調養氣血。

氣血不足,會氣短,懶得說話,體倦乏力,容易出汗,我們就可以選擇一些食療的方法調養,有許多食物最適宜補氣,比如香菇,香菇是「四大山珍」之一,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葷」的美稱,對於氣血虧虛、經常乏力的人有調理作用,《本草綱目》認為:「蘑菇可以益胃腸,化痰理氣」;補血的食物有紅棗、紅蘿蔔、黑豆、紅豆、桂圓、黑木耳等,補氣的食物有黃芪、人參、黨參、當歸、枸杞等,日常食用補氣血最多的就是紅棗和枸杞,說簡單一點就是,平日裡多吃一點紅棗枸杞就能補氣益胃,如果身體需要補虛,就可以適當選擇一些食療方法,正常情況下不必日日操心如何滋養身體,過分滋補也會給身體造成負擔,甚至失調影響健康。

在中藥學裡,紅棗的應用可分為以下幾種:

1.健脾益胃: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紅棗七顆,或與黨參、白朮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慾、止瀉的功效;紅棗和生薑、半夏同用,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脹、嘔吐等症狀。

2.補氣養血:紅棗為補養佳品,食療藥膳中常加入紅棗補養身體、滋潤氣血,平時多吃紅棗、黃芪、枸杞,能提升身體的元氣,增強免疫力。

3.養血安神:女性躁鬱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寧等,用紅棗和甘草、小麥同用(甘麥大棗湯),可起到養血安神、舒肝解鬱的功效。

4.緩和藥性:紅棗常被用於藥性劇烈的藥方中,以減少烈性藥的副作用,並保護正氣,如:「十棗湯」中,用大棗緩解甘遂、大戟、蕪花等瀉藥的毒性,保護脾胃不受傷害。

其他的食材也都有調養的功效,不過,我們只要在日常保護好腸胃,補氣養血,健脾益胃,就能很好的保護身體,最難的還是養胃護胃,我們了解的五行和五臟的對應關係,也了解了一些調養的方法,這些方法達到最佳效果的前提就是要有健康的腸胃,所以養生就是養氣血,氣血充足,運行通暢,氣血和順,百病不生。

相關焦點

  • 中醫養生三部曲:氣血充足、經絡暢通、臟腑平衡
    氣血充足,運行通暢,人就會健康長壽,否則人就容易得病。只要氣血和順,人體自然不會出問題。所以我們說,養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養氣血。 氣血通調則身體無恙,百病不生;氣血不調則怪病不斷,痛苦不堪。一切人體的健康問題都是由氣血不暢、氣血不足導致的;所有身體問題的調理都要靠通暢氣血、補足氣血來實現。
  • 【中醫養生】中醫養生三部曲——氣血充足、經絡暢通、臟腑平衡
    先賢說:「氣血盈,則百病而不生。」 人體健康最重要的就是「氣血」二字,我們身體的一切疾病,都是氣血出現問題而導致的。小到發燒、感冒,大到腫瘤、血栓,這些疾病產生的主要原因都是氣血不暢、氣血不足。西醫說人體需要各種各樣的營養元素,而對於中醫來說,人體最需要的就是氣和血。可以說人體就是靠氣血在供養著,氣行血行,氣滯血淤。氣血充足,運行通暢,人就會健康長壽,否則人就容易得病。
  • 氣血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作用呢?怎樣通過疏通經絡達到氣血通暢呢
    這個五臟六腑就是我們身體最重要的機構,這個機構功能齊全,每一臟腑都有自己的功能,只有這些功能正常協調,人體的機能才能正常,身體才健康。那麼氣血充足、調暢,則機體陰陽平衡,臟腑經絡組織功能協調,正氣強盛。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遇到外來的致病因素,也不容易侵入人體。或者是雖然受到侵襲,因為氣血暢通,正氣強盛,抗病有力,也能很快把病邪軀趕出去,不會引起臟腑組織功能失調而導致發病。
  • 臟腑機能經絡鍛鍊為什麼會改善和增強臟腑機能?臟腑是由經絡貫連
    由於經絡源於臟腑,通達表裡,這樣臟腑機能的活動情況,就會在與它相連的經絡上有所反映,而經絡活動的改變也必然影響臟腑的機能。已經有多人就經絡活動與臟腑機能的關係進行過實驗研究,他們通過實驗證實了,經絡活動與臟腑的機能有著密切的關係,通過活躍經絡就能改善和增強臟腑機能。
  • 百病源於氣血淤堵,怎麼利用辛甘化陽通經絡,疏通氣血淤堵
    而體內經絡不通的人,大多數都是氣滯血瘀引起的,所以我們應該怎麼利用辛甘化陽通經絡,以此來疏通氣血淤堵。「經絡不通,百病叢生」「百病源於氣血淤堵」,當體內的經絡痛而不通,則體內的氣血流動性也會相對減弱,則會出現氣血量不足,體內因為堆積了過多的毒素和代謝垃圾,因此影響身體的健康,尤其是對於女性而言,經絡不通,氣滯血瘀,則會出現月經病,婦科疾病。
  • 氣血充足、經絡暢通、臟腑平衡,就是養生
    >人體是一個不斷進行著循環的運動場,促成這種運動的物質就是我們所說的氣,它是由腎中的精氣、脾胃吸收運化水谷之氣和肺吸人的空氣三部分組成但氣的存在又是通過它的運動來實現的,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氣機」,它包括升、降、出、入四種運動形式,這四種運動在人體的臟腑、經絡、組織、器官內進行,進而促進了人體內部的循環,即《金匱》所謂「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而人體氣機運轉的基本形式一旦停息,人之生命也將終止,《內經》中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 養血等於養命,每天堅持3個動作,氣血充盈,身體會感激你的!
    中醫認為,身體從上到下、裡裡外外,無一不用氣血的濡養,因此我們就要保證我的身體的氣血運行通暢,如果一旦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危害人的身體健康。
  • 氣血不足老得快?補氣養血十六法
    氣血不足即中醫學中的氣虛和血虛。氣血不足的結果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引起早衰。無論是飲食物轉化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轉化成營氣和津液、營氣和津液轉化成血液的過程,還是精轉化成血的過程,都需要依靠氣的作用。氣盛,則生血充足。氣虛,則影響血的化生,甚而出現血虛。
  • 拉筋法:打開腿部經絡,疏通氣血!
    腿部運行著人體六條經絡,肝、膽、脾、腎、膀胱、胃。拉筋的作用就是將這些經絡裡的垃圾清除,從而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拉三經」:即拉開腿部的肝經、脾經、腎經。此三經通透,其他經絡互濟互補,自然貫通。
  • 身體好的兩個條件:充足的氣血與通暢的經絡,一個影響兩者的原因
    身體好的兩個條件:充足的氣血與通暢的經絡,一個影響兩者的原因。我們人類的健康,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素有很多種,但對我們普通人養生來說,基本可以概括為兩個大類:一是足夠的氣血,二是暢通的經絡。
  • 拉筋法---打開腿部經絡、疏通氣血、驅邪散寒(附圖)
    拉筋的作用就是將這些經絡裡的垃圾清除,從而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拉三經」,即拉開腿部的肝經、脾經、腎經。此三經通透,其他經絡互濟互補,自然貫通。「拉三經」可增強男性腎氣,健脾胃,清肝利膽,對老花眼及肩、頸、腰等骨病有很好療效。利用「拉筋帶」拉三經,使用方便,不佔空間,在床上,沙發上及長椅上均可拉筋。常言道「人老腿先老」,堅持「拉三經」,腿部經絡通暢,氣血運行通達,讓你永葆青春,每天都能體會到身輕如燕的感覺。
  • 中醫藥,平衡陰陽、調和氣血、調理臟腑
    氣血的生成與運行,又依賴於臟腑經絡的正常生理活動,所以調和氣血又須與燮理陰陽、調整臟腑密切結合起來。(1)氣病治機祖國醫學認為,氣具有溫煦、氣化、推動、防禦和固攝之功。氣之為用,無所不至,一有不調,則無所不病。氣有不調之處,即病本所在之處。
  • 氣血不足人衰老得快?附補氣養血十六法
    氣血是生命的根本,活人和死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氣血,你看死人有氣血麼?沒有吧!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從沒有一個氣血不足的人會長壽! 俗話講的「斷氣」,表明一個機體的死亡,沒了氣就沒了命,這個氣你說要不要緊呢?氣血不足即中醫學中的氣虛和血虛。氣血不足的結果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引起早衰。
  • 打開腿部經絡,疏通氣血,驅邪散寒,治病強身!
    拉筋,不僅僅是抻拉腿部筋鍵,而是打開腿部經絡,疏通氣血,驅邪散寒,治病強身。  腿部運行著人體六條經絡,肝、膽、脾、腎、膀胱、胃。拉筋的作用就是將這些經絡裡的垃圾清除,從而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拉三經」,即拉開腿部的肝經、脾經、腎經。
  • 經絡不通怎麼辦 每周刮這裡5分鐘臟腑更通暢
    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個大大的經絡網,如果經絡不通那麼就會出現氣血不暢的情況,氣血不暢那麼肯定就會衰老的更快。所以經絡通暢百病不生五臟更健康。那麼經絡不通怎麼辦呢?刮痧通經絡具體應該怎麼做呢?經絡不通怎麼辦經絡堵塞是造成機體運作下降的直接原因,也就是俗稱的「微循環」。
  • 氣血不足老得快!十六法教你補氣養血,簡單又有效!
    一旦氣血不足,將導致人體機能全面性潰敗。氣為血之帥是指氣能生血、氣能行血及氣能統血等三大方面。氣能生血:血的化生過程離不開氣化。無論是飲食物轉化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轉化成營氣和津液、營氣和津液轉化成血液的過程,還是精轉化成血的過程,都需要依靠氣的作用。氣盛,則生血充足。氣虛,則影響血的化生,甚而出現血虛。
  • 氣血不足毛病多,中醫教你補氣養血
    一旦氣血不足,勢必會對五臟六腑功能產生影響,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中醫認為,血是人體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由食物中的精華物質通過脾胃的作用變化而來的。血循行於經脈之中,由氣的推動週遊全身,從而供給人體充足的養分。
  • 「拉三經」可打開腿部經絡,疏通氣血,驅邪散寒
    腿部運行著人體六條經絡,肝、膽、脾、腎、膀胱、胃。拉筋的作用就是將這些經絡裡的垃圾清除,從而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拉三經」,即拉開腿部的肝經、脾經、腎經。此三經通透,其他經絡互濟互補,自然貫通。常言道「人老腿先老」,堅持「拉三經」,腿部經絡通暢,氣血運行通達,讓你永葆青春,每天都能體會到身輕如燕的感覺。拉筋的療效――祛痛、排毒、增強性功能
  • 拉筋的功效—通經絡,疏通氣血,驅邪散寒,調病強身
    拉筋,不僅僅是抻拉腿部筋鍵,而是打開腿部經絡,疏通氣血,驅邪散寒,治病強身。
  • 氣血不足容易年老虛弱!藥食並用補氣養血
    血虛則指血液虧虛,臟腑、經絡、形體失養,以面色淡白或萎黃、唇舌爪甲色淡、頭暈眼花、失眠多夢、健忘心悸、手足發麻,婦女月經量少、色淡、後期或經閉,脈細等為常見證候。氣血不足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引起早衰。而且氣血相互影響,氣虛則血少、血少則氣虛,久病傷氣耗血,而致氣血雙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