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握力測試——如何打造強大的握力

2020-12-22 荔枝網新聞

  by Al Kavadlo | 07/12/17

強大握力的好處

  絕大部分上肢練習都需要用到雙手,擁有強大的握力有助於你的訓練。

  問題是,握力訓練很少有人認真對待過。其實任何人都可以建立強大的握力,也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或者其他設備。你要做的就只是懸掛。

  肌肉發達,血管清晰的前臂的不僅充滿美感,單臂懸掛對於雙手,前臂和肩膀的肌腱和韌帶力量也很有幫助。

  單臂懸掛還給背闊肌,肩膀和胸肌很強的拉伸,並且有助於打開胸椎,有利於流動性有限的訓練者。

60秒標準

  · 雙臂懸掛:這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建立握力基礎的好辦法。如果你認真訓練,而且沒有太多脂肪,那麼你應該能懸掛至少60秒,甚至更長

  · 單臂懸掛:一旦達到60秒標準,就可以嘗試單臂懸掛。如果你不能達到60秒的最低限度,你需要繼續做雙臂懸掛,然後才能進入單臂版本。

  真正的挑戰

  很簡單,只要單臂懸掛儘量長的時間。

  · 你可以用全握,也可以用空握。

  · 讓你的身體處在最舒服的位置,你的兩條手臂都沒有碰到任何東西,雙腳都懸在空中。

  具體進展

  · 每邊 10秒對於新人來說是個好起點。比10秒更短的,要退回到助力版本(見下文)或繼續做雙臂懸掛。

  · 每邊 30秒已經高於平均水平握力了,也是肩部健康和整體強健的重要指標。

  · 每邊 60秒是你的目標,大多數人可以通過持續練習來完成這個任務。如果你能完成此成就,你的力量訓練肯定會有不少進步。

  · 每邊 90秒已經是精英級別的握力了。很少有人能完成這一點,你有可能通過持續的練習達到這個目標。

  我完全做不到!怎麼辦?

  如果你在初次訓練時完全無法單手握住,可以用輔助手的手指握住單槓。

  如果你需要兩個以上的手指來幫助,那麼你還沒準備好進行單臂懸掛,因此專注於繼續在雙臂懸掛上增長時間,直到準備就緒。

  單臂懸掛需要以及建立肩膀穩定性,如果你開始時就肩痛,就不要繼續挑戰了。

  如何融入到計劃中

  1. 在嘗試挑戰之前,要充分熱身。如果你是單臂懸掛的新手,從雙臂懸掛開始,然後逐漸開始將你的體重轉移到一側,同時鬆開對側的手。

  2. 如果你雙手之間有很大的差距不用驚訝,單臂懸掛是指出和消除不平衡的好方法。

  3. 為了完成這一挑戰,你可以在充分熱身後,正式訓練開始前,做單臂懸掛,這個時候體能最充沛。但是如果你想增加懸掛時間,最好在正式訓練結束時添加幾組懸掛訓練。

  4. 只需在上肢訓練結束時添加一組或兩組單臂(或雙臂)懸掛,就可以在幾周內大大提高握力。為了避免神經系統疲倦,你感到不舒服就可以停止,以防止肌肉過度疲勞。最長時間挑戰應該幾個星期才嘗試一次。

  單杆的尺寸

  單槓的粗細(和粗糙程度)都會影響難度,更厚更細的單槓都是更難的挑戰。大多數人適合直徑在2.5-3.8釐米的單槓,手掌較大的人用更粗的單槓會更適合。

相關焦點

  • 握力大小透露心臟病、中風、死亡風險;握力夠強大健康又長壽
    握力對人體的功用及影響握力跟人體的生活動作息息相關,例如轉開瓶蓋、扭轉門鎖、提重物、拋物品等,都要靠握力;並且運動也要靠握力參與,例如打籃球、打棒球、打高爾夫球、划船等,都必須有強而有力的握力,才能有好的成績。此外,歐美更是研究證明,握力跟健康及壽命有關。
  • 握力體重指數了解一下,連中考都納入的握力測試,你可不要忽略了
    想必大家對中學時期的握力考試是否及格仍記憶猶新吧。它能夠加入青少年的體育考試項目當中且作為中考的一部分,可想而知其重要性。從力量訓練角度來看,我們已經漸漸褪去了它具有重要性的「外衣」,從此走向末路。既然握力測試能夠作為青少年的體育考試項目,自然有它存在的價值。
  • 握力強大,好處無窮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對來自於17個國家的14萬名參與者的握力進行測試後發現,那些能用更強的力量抓住測力計的人在四年內死於任何原因(特別是心臟病)的風險較低。此外,握力弱也存在很大的運動傷害的風險。如果你想增強握力,可以採取以下方法:用力擠壓只要你一拿起重物,就用手指緊緊地擠壓它,就好像要把它壓榨成紙漿那樣。
  • 為什麼要提高握力?如何增強握力?一個簡單的方法幫到你
    為什麼要提高握力?如何增強握力?一個簡單的方法幫到你 握力在力量訓練中尤其重要,每個喜歡進行力量訓練的人都清楚知道,握力的大小對於舉起槓鈴、啞鈴的重量有很大的影響,雙手的握力大,那麼舉起的槓鈴和啞鈴的重量,適當的要變大。具體的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 握力能測壽命?是時候鍛鍊你的握力了!
    那麼,手的握力跟壽命到底有沒有關係呢?《超級專家號》告訴你答案!手的握力可以預測壽命?其實,握力測試偏重於力量,直接和死亡風險劃等號不合適!僅從通過握力來測試對於人心血管健康,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並沒有必然聯繫。這是因為,該調查是從患者做的研究,不是非患者人群。所以,對於一般人而言,如果體檢指標正常且沒有亞健康,即便握力較弱,基本都不用擔心。
  • 不容忽視的握力
    一般來說,40歲左右男性握力在43至50千克為合格,女性27至31千克之間為合格。握力體重指數能夠更好地顯示握力與體重之間的關係,計算公式為:握力體重指數=握力(公斤)÷體重(公斤)×100。測試握力指數時,兩腳自然分開成直立挺拔姿勢,兩臂自然下垂。一手持握力計全力握緊,記錄下握力計指針的刻度。測試兩次,取最好成績與自身體重相除即為握力指數。一般正常握力指數應大於50。
  • 握力訓練:10個方法提升你的握力
    原標題:握力訓練:10個方法提升你的握力 via:肌肉網 對於很多運動項目握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訓練上,握力訓練卻往往是常被忽略。具體要怎樣提升握力呢?這裡有10個方法。
  • 一般成年人的握力為多少?握力不足該怎麼鍛鍊?
    簡單來說,提升前臂屈肌群的力量,就能有效提升握力。  第二:怎樣鍛鍊可以有效的提高握力?  3、捏  握力球的體積不大,剛好握在手掌裡,手握握力球,用力下捏,能感覺到握力球帶給手指的壓力。  第三:正常成年人手的握力多少為正常?
  • 握力與健康
    文章用中醫理論和傳統的民間說法結合作為開頭,闡述了握力與肝經的關係。以下總結自體能論壇十二地「子醜寅卯……」 。「子」字是小孩子剛出生時的大頭形象,上面是一個大腦袋,底下是一個小身體。小孩子出生後,人們觀察到小孩子出生時手的一個共同的象,就是都是把大手指攥在四指裡,這就是「醜」字的古代象形。道教裡管把大拇指攥在四指當中的握法叫做握固法。
  • 每日健身 | 握力訓練:10個方法提升你的握力
    原標題:每日健身 | 握力訓練:10個方法提升你的握力 對於很多運動項目握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訓練上,握力訓練卻往往是常被忽略。具體要怎樣提升握力呢?這裡有10個方法。
  • 握力測試比量血壓「更有效」預測心臟病嗎?
    加拿大的研究員發現,測試握力比較量血壓更有效評估未來心臟健康。
  • 握力訓練:6個方法提升你的握力
    運動專家通過調查研究認為,對握力的鍛鍊有助於提升壽命長度和健康質量。尤其是女性,握力對女性健康的影響比男性更大,握力強的女人比握力小的壽命要長、外表更年輕和身體更健康。因為女性天生肌肉的數量與質量都遜於男性,使其心臟射血功能、動脈攜氧量和靜脈回心血量也都遜於男性。所以握力的訓練,對女性的壽命長度和健康質量以及美容,都很重要。對於很多運動項目握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訓練上,握力訓練卻往往是常被忽略。
  • 從實用的角度考慮,握力訓練,需要你更多的重視!如何提高握力?
    但是要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最可能被你低估訓練握力是佔其一的,關於握力的訓練你可能需要更多的重視。,沒有必要專門的去安排握力的訓練。 其實並不是這樣,如果你不想在訓練的過程中,讓握力限制了你其他部位的發展,那握力訓練是很有必要的! 要知道的是:「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而握力恰恰就是那塊最短的木板!今天就來講一講握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訓練握力!
  • 不可忽視的長壽因素——握力!
    在為期 4 年的實驗中,他們調查了十多個國家近 14萬名患者,年齡從 35 歲至 70 歲,發現握力每減弱5公斤,患者死亡的機率就上升 16%;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增加7%;中風的危險升高9%。實驗同時考慮了多方面導致疾病的可能因素,包括年齡、吸菸、飲酒。不過,研究人員沒有發現握力大小與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摔傷或骨折之間有關聯。握力測試偏重於力量,不能僅僅以一個指標來與死亡風險直接劃等號。
  • 雙手握力測試或將成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指標!
    調整測試結果以考慮到性別,年齡和身高。31% 患者中觀察到雙手握力弱,69% 患者中未觀察到此現象。握力強度在 17 kg 到 39 kg 之間變化(平均 28 kg),考慮年齡和性別,根據普通人群的正常情況確定無力。雙手握力弱的患者中,僅 12% 患者 5 年後仍存活,而非無力患者中,40% 仍存活。
  • 握力減壓新體驗——Oriori智能握力球評測
    今天筆者給大家帶來一款隨身智能減壓物品---Oriori智能握力球,一起來看看它的好玩與神奇吧。產品包裝Oriori智能握力球中文名叫捏捏球,是一款超輕便攜,並帶有極強移動網際網路娛樂屬性的智能握力鍛鍊健身設備。
  • 手掌力量不夠強大?5種有效的握力訓練,讓雙手力量更大更強
    原標題:手掌力量不夠強大?5種有效的握力訓練,讓雙手力量更大更強 很多人健身都很少練握力,一方面覺得練了沒什麼用,有練小臂的時間還不如去臥推來的是在,至少可以讓胸變得更加飽滿,另一方面並不知道握力的訓練方法,這個就自然無從訓練握力了。
  • 研究:握力強弱可反映心臟與大腦健康狀況
    科學家們正在探索如何用握力預測生命歷程。大量研究表明,堅定有力的握手可以保護我們免受心臟病、糖尿病和痴呆等疾病的侵害。同時,無力的握手可能會使我們早早失去健康和智慧。此外,研究人員在4月份曾警告,握手時軟弱無力的人通常過著孤獨、不健康的生活。
  • 握力越強,人越健康
    握力與健康相關。握力越強,人越健康,越不容易罹患大病重病。所以,提升握力有助於防病保健。我們有手,手能握物,握物需要肌肉的力量。肌肉力量是機體在應對周圍外在環境壓力時主動產生的最大瞬時力量。握力對全身總體肌肉力量具有較好的代表性,是反映肌肉力量的一個很好的指標。除此之外,握力還與許多臨床結局相關,是疾病預測的良好指標。
  • 兒童握力弱,未來健康差
    兒童握力弱,未來健康差 美國《兒科學》雜誌刊登新研究發現,兒童關係到未來健康,鍛鍊肌肉應從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