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方式決定孩子性格,這四類父母,你屬於哪一種?

2020-12-24 豆寶娘親育兒

近幾年,一些親子型綜藝節目火了一批萌娃,比如多多、嗯哼、Jasper等等。其中,嗯哼算是最受爭議的萌娃,有些網友覺得他驕橫無理,有些網友又覺得他情商高有擔當,霍思燕杜江的教育方式也受到很多爭議。我們都知道,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決定孩子的性格走向。目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主要有以下4種方式,最終小孩長大後的性格也不一樣,看看你屬於哪一種?

1、「權威型」父母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這類父母還是比較典型的「優質」父母。他們雖然忙於工作,但還是會抽出時間來教育孩子,他們會給孩子建立很多的要求和規則。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也會第一時間站出來給他們提供幫助。「權威型」父母與小孩溝通比較頻繁,關係也比較融洽。這類父母教育出來的小孩自信、有素養,智商情商也會比同齡人更高,很容易成為有出息的孩子。

2、「寵溺型」父母

有很大一部分父母屬於這一類型,他們從小把孩子看做心肝寶貝,幾乎從來不會拒絕孩子的任何要求。雖然這類家庭當中,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會比較多,但是由於從小在寵溺的環境中長大,小孩會變得比較自我「沒規矩」,凡事只考慮自己的感受,覺得世界上的人都理應對自己好,這對他們的性格養成極其不利。尤其是在社會上碰壁的時候,他們很可能會做出極端的行為。所以說,從小過於寵溺孩子,等於是「害」了孩子。

3、「冷漠型」父母

說到「冷漠型」父母,他們一般工作比較繁忙,或者追崇「冷模式」教育。平時對孩子的哭鬧錶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對孩子很多行為和要求也開始慢慢忽視。在這種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與父母的關係比較「僵」,幾乎沒有什麼交流。他們從小缺乏安全感,長大以後容易造就敏感多疑的性格。

4、「控制型」父母

很多人把「控制型」父母和「權威型」父母兩者混為一談,其實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控制型」父母是讓孩子完全聽命於自己,有時候還會採取高壓手段來對孩子進行懲罰。小孩在這種父母的教育下長大,從小便會滋生出自卑懦弱的心理,對父母的信任程度更是一再降低。等他們長大以後,性格也會偏於內向或者叛逆。

孩子的教育其實是門大學問,聰明的家長一般都會選擇做「權威型」父母,這樣不僅能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還能更加和諧的陪伴孩子成長。家長們,你們又屬於哪一種呢?

相關焦點

  • 父母的教養方式決定孩子的性格
    養兒卻不進行教養,那就是父母的過錯。這句話點到了家庭教育的要害之處,既淺顯易懂,更精闢深刻。現如今,家庭教育是我們關注的重要方面,孩子性格的好壞80%都取決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長都會質疑一個問題,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特別好,自家的孩子就特別差呢,主要還是沒有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幾種常見的家庭教養方式1、把控型
  • 4種父母教養方式決定孩子的性格,如果是第二類父母,孩子有福
    說起遺傳,很多人都會認為孩子的身高、長相、乃至智力受到父母的影響很大。如果說孩子的性格和父母教養方式關係很大,很多人就會產生懷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是在所難免的。面對同樣的育兒問題,不同父母就會有不同的態度和反應,給孩子自然也不盡相同,也就養出了不同性格的孩子。上世紀60年代,著名的心理學家鮑姆萊德研究幾千個家庭發現,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主要分為三大類。直到三十年後,麥克畢和馬丁在他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來第四種教養方式。
  • 教養孩子的四種方式 看看你是屬於哪一種
    如何教孩子?用什麼方式教養,這些話題由來已久,大家都在討論教養的方式。在決定如何教孩子之前,先來了解一下您的教養現狀。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我學習和總結的觀點,看看您是屬於哪一類型的教養方式。大概分有四種最主要的教養方式第一種教養方式叫忽視型忽視形是最糟糕的教養方式,就是完全不管。
  • 四種不同的教養方式培養出四種性格的孩子,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
    教養方式是個什麼樣的概念,它包括哪些平時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父母教養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親子關係為中心的,父母在對子女進行撫養和教育的日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對待孩子的相對穩定的、固定的行為模式和行為傾向。
  • 孩子性格決定教育方式,這4種性格類型,你家孩子是哪一種?
    孩子性格決定教育方式,這4種性格類型,你家孩子是哪一種?每個孩子天生自帶個性和氣質,從而組合成孩子的性格。性格並沒有好壞之分,每一種類型的性格,都有它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好的一面。成功的父母,把如何讓孩子性格中好的一面放揚光大為作重心來教育,迴避或避免孩子性格中不好的一面。簡而言之,就是引導孩子揚長避短,孩子的性格就會更加完善,更加自信,更加優秀。這也是近些年,多個行業和領域提倡的「長板理論」,以前的「短板理論」是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最差的一方面補得越高,也就決定了孩子綜合能力的水平。
  • 孩子性格與家庭教養方式的關係
    人的性格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雖然這其中也有遺傳和社會文化的影響,但主要影響仍在於後天的家庭環境。人格一般在一個人的幼兒和兒童時期形成,很多父母都認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殊不知,這時正是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
  • 三種父母教養方式您認為哪一種教養方式養出來的孩子會更加自信?
    這種類型的父母幾乎不會去關心孩子心裡想些什麼,也不會考慮與孩子妥協或者是讓步。更談不上和孩子就某事進行協商。這種類型的父母灌輸給孩子的理念是:努力工作,遵從權威以及傳統,他們相信這些理念對孩子是有益的。在這樣的家庭中,不存在相互遷就的現象。三.權威型。這種類型的父母,他們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是把一種自信的權威與理性、公平、愛有機的結合起來。
  • 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四種,心理學家卻只推崇這一種,看看你是哪一種
    小莉還主動向孩子推薦了類似《國家寶藏》這樣有知識含量的綜藝節目。慢慢地,小拍看電視就變得節制起來。其實看電視不是洪水猛獸,誰的暑假還沒看過幾部電視呢?而今制止孩子看電視的父母,當年也曾痴迷於各種電視劇。這其中的核心問題在於你使用哪種養育方式來教育孩子。
  • 父母的教養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思維方式|7月書單
    簡簡周 / 文最近常常有朋友讓我推薦書單,想想這幾年讀的教養類圖書差不多也有一滿櫃了,真心值得推薦的也確實不少,索性慢慢地一本一本介紹給大家吧。今天就先來說說倡導「發展式教育」的「全腦教養法」。那麼,除了等待孩子成長之外,父母就什麼都不用做嗎?當然也不是。孩子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幾乎都是由大腦所決定的,而大腦又是由父母帶給他的經歷和感受所塑造的,所以,父母的教養方式,能決定孩子的思維方式。
  • 家庭教育:這幾種家庭教養方式,家長您屬於哪一種?
    了解四種家庭教養方式1、專制型專制型父母希望操縱孩子的一切,對孩子的所有行為都加以監督和約束,要求孩子絕對地服從自己。父母從自己的主觀意志出發,代替孩子思考,希望子女按照他們為其設計的發展藍圖去成長。這種類型的父母對子女要求嚴厲,有過高的期望,缺少寬容,他們很少考慮孩子自身的要求與意願,對孩子沒有達到自己期望的行為表示憤怒,甚至採取嚴厲的懲罰措施。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孩子經常處於被動、壓抑狀態,缺乏自制能力,往往會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個性:一種表現為順從、缺乏自信、性格壓抑、自卑、遇事唯唯諾諾,缺乏獨立判斷和處理的能力;另一種表現為逆反心理強、不善控制自己的情緒、常出現暴力行為。
  • 四種兒童教養模式,孩子未來差別竟然這麼大!快看看你屬於哪一種
    文|博士媽育兒說(原創文章)什麼是兒童教養方式?兒童教養方式是指父母在各種情境下表現出來的教育子女行為的集合體,它會創造一種持續的教養氛圍。權威型方式對孩子情緒以及社會化發展的影響權威型的父母對孩子有足夠的關注,和藹可親,對孩子的需求敏感,回應及時,因此,這類父母特別容易和孩子建立起愉悅、充滿感情的親子關係。權威型父母有底線,而且底線很明確,並且會對底線做出清楚的解釋。允許孩子在能力具備的情況下自己做決定。
  • 你是採用何種方式教養孩子的?
    從上面的一些好的期望,我們可以體會到孩子學業的過程中如何讓其具備一些品質才是最重要的,不一定非得追求名列前茅。那麼問題來了,怎樣的教育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呢?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通過自己的成長家庭以及一些傳統的觀念嚴師出高徒等就片面的決定了我們的教育方式,真的是這樣嗎?
  • 不同的教養方式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適合的才是正確的
    美國心理學家黛安娜·鮑姆林德,根據父母對孩子的支持程度、控制要求程度的高低,提出了不同的教養方式。每一種教養方式,都對應著一種典型的父母,對應著一類典型的孩子。據美國心理學家鮑姆林德對一百多個家庭的研究發現,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孩子容易有較高的攻擊性,平時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也容易發怒,會經常性暴躁。那在我們的生活中,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教養孩子?父母又該避免哪些不合適的教養方式呢?
  • 父母的帶娃方式,影響孩子性格發展,別怪他回饋的不如意
    在一旁看書的我發現,當倆孩子在經歷同種衝突時,一個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跟媽媽有理有據的講清楚事情經過;另一個卻在大喊大叫,媽媽的做法也略顯暴力。這是怎麼回事呢?有人會說,孩子性格不同,處理問題的方式自然不一樣。但兩位媽媽們的做法呢?要知道,其實孩子的性格是對家庭教養的體現啊!
  • 教養風格測測看:老虎、恐龍、貓、蛇,你是屬於哪一種?
    測驗看看,你是屬於哪型的教養風格?在近代的家庭教養理論中,影響最大的為發展心理學家Diana Baumrind的家庭教養模式(parenting styles)。他研究了一百多個家庭,發現不同的父母教養方式主要的差別就在於滿足需要(responsiveness)和堅持要求(demandingness)這兩項上,並根據這兩項上的強弱結合,可以勾畫出4種父母教養模式:威信型、獨裁型、放任型和忽略型。Q:設想,一大早你與孩子正要出門上班上課時,孩子突然開始大哭,吵著不要去上課,你的反應會如何?1)你怎麼了啊?
  • 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有多重要?
    每一對父母對孩子教養方式,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父母的文化水平、性格、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傳遞知識的方法、對孩子日常行為舉止的要求、面對孩子的成長或犯錯所表現出來的態度,無一例外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人格形成。
  • 良好的性格對孩子很重要,看看你的孩子屬於哪種色彩的性格?
    」因此,作為父母,留心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的行為動機,來準確判斷自己孩子的性格屬於哪種,或者更傾向於哪種類型;然後,在得出結論的基礎上接受和善待不同的類型,採用適當的管教方法,對於孩子性格中好的特質要發揚,缺陷則要及早進行幹預,幫助孩子改掉壞毛病,從而幫助孩子塑造更加優秀的性格。
  • 父母教養方式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情感溫暖父母拒絕與欺負行為
    教養方式影響不同特徵的青少年情緒和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相關。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響性格的形成,以及最直接的學習,進而影響其對以後的人生道路。這裡隨機選擇某中學的13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進行親子關係和心理健康的問卷調查。
  • 性格決定孩子命運,父母決定孩子性格(深度好文)
    「只要你的孩子性格自信樂觀,未來基本廢不了,畢竟心理學家傑克霍吉說『性格決定命運』;柴契爾夫人又驗證了『性格決定選擇,而選擇決定命運』。」遺憾的是,我們總是成年後才意識到性格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而當我們成為父母后,又把重心放在孩子的智力和特長上,越來越忽略掉孩子的性格特質。
  • 教養方式幫助孩子大腦開發,決定他成為什麼樣的人
    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是可塑造的嗎?人的大腦有許多神經元,神經元之間的活動所形成的網絡連接,會決定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對周遭世界的預期,以及如何與他人互動的技巧。所以,家長在教養中的選擇,具有精心打造那些能在孩子大腦發育過程中被保留下來的神經網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