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左乳局部晚期乳腺癌,
福建34歲的小花(化名)需要切除
整個左乳房和直徑
達20公分的胸部皮膚。
那切除的缺損該如何填補修復呢?
醫生們將小花的肚子
上一塊大小相當的腹壁,
成功移植到小花的左側胸壁上,
既覆蓋創面又再造出一個「乳房」。
據了解
這是福建首例獨立完成
皮瓣再造乳房術(TRAM+DIEP)
手術治療局部晚期乳腺癌。
罹患乳腺癌34歲女子切除左乳
醫生「移植」腹壁再造乳房
不久前,34歲的小花(化名)因為發現左乳房巨大腫物伴有乳房皮膚紅腫,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乳腺外科就診。入院後,小花被確診為左乳腺局部晚期乳腺癌(炎性乳腺癌)。
乳腺外科王川主任團隊為小花量身制定了個體化的新輔助化療方案。經過半年多的化療,小花左乳房內已找不到腫瘤的蹤跡。
因為治療前腫瘤幾乎遍及小花的整個左乳房,化療後仍需手術切除整個乳房和大面積之前受累的皮膚。然而,患者年紀輕,缺失一側乳房必將對未來的生活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
經醫院全院MDT會診,綜合各方面考慮,並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與同意後,王川主任團隊決定為小花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並胸壁修復乳房整形重建術。
術中,手術團隊先將局部區域潛在的腫瘤完整切除。接著,醫生們再度攻堅:在王川主任的協調下,與整形外科謝義德主任、口腔科王承勇副主任、乳腺外科傅芳萌副主任醫師緊密配合,從小花腹壁游離一塊相當的皮瓣,再將其與胸廓內動靜脈的分支吻合,重建了皮瓣血供,行乳房重塑。
整個手術歷時8個小時,過程順利,術後,小花的生命體徵平穩,轉移的皮瓣顏色、溫度、彈性等情況良好,2周後痊癒出院。
而更令大家欣喜的是,小花術後病理結果顯示乳腺癌僅剩極少量的殘存,意味著小花對於之前的新輔助化療相當敏感,治癒疾病的機會很大。
現小花已經結束放療,恢復正常生活
「過去,這類病人切除腫瘤後,因為切除皮膚和胸壁組織太大沒有足夠的皮膚縫合,大部分人乾脆選擇不手術,非常可惜!」王川主任介紹,皮瓣再造乳房術是利用患者自身的組織部位如背部或腹部取出部分組織(皮膚,脂肪和肌肉等),轉移至缺損的胸壁重建新的乳房。
皮瓣再造的好處在於,新乳房由肉而非矽膠再造而成,看上去要自然、對稱、穩定得多。該手術代表目前乳房重建技術的最高水平。
然而,該手術不僅耗時長,手術複雜、難度和風險高,而且對於外科醫生的顯微手術技術要求也很高。國內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醫院開展,這也是福建省獨立自主完成的首例游離皮瓣再造乳房術。
「自摸」無助於乳腺癌早期發現
定期體檢是「王道」
目前,乳腺癌已成為威脅女性健康最常見的惡性腫瘤,2014年《中國女性乳腺疾病發病和死亡分析》顯示,84%的乳腺癌患者不重視早期檢查和治療,延誤了治療時機。
應重視乳腺癌發病的高危因素。比如年齡,中國乳腺癌的發病年齡有兩個高峰,一個為45~55歲,另一個為70~74歲。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家族史,特別是多個親屬(通常超過3個)發生乳腺癌時,應高度懷疑遺傳性乳腺癌的可能。
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儘量降低罹患疾病的風險;而定期體檢可以爭取能夠早期發現,規範治療,大大提高治癒率。
傅芳萌副主任說:「乳腺癌其實並不可怕,I期乳腺癌5年的生存率高達90%,II期乳腺癌約80%,但是III期乳腺癌迅速下降到60%左右,因而關鍵是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前,90%的乳癌是由患者本人摸到乳房腫物來就診的,已經有多項研究表明自我檢查無助於乳腺癌早期發現,而每年定期體檢乳腺才是早期發現乳腺的『王道』。「
因此
傅芳萌副主任建議,
40歲以上的女性,
每年最好接受1次乳腺彩超和鉬靶檢查。
來源:福建衛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