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首例!女子患乳腺癌切除乳房,醫生用肚子上的肉再造一個「胸」

2020-10-13 新福建

因為左乳局部晚期乳腺癌,

福建34歲的小花(化名)需要切除

整個左乳房和直徑

達20公分的胸部皮膚。

那切除的缺損該如何填補修復呢?

醫生們將小花的肚子

上一塊大小相當的腹壁,

成功移植到小花的左側胸壁上,

既覆蓋創面又再造出一個「乳房」。

據了解

這是福建首例獨立完成

皮瓣再造乳房術(TRAM+DIEP)

手術治療局部晚期乳腺癌。

罹患乳腺癌34歲女子切除左乳

醫生「移植」腹壁再造乳房

不久前,34歲的小花(化名)因為發現左乳房巨大腫物伴有乳房皮膚紅腫,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乳腺外科就診。入院後,小花被確診為左乳腺局部晚期乳腺癌(炎性乳腺癌)。

乳腺外科王川主任團隊為小花量身制定了個體化的新輔助化療方案。經過半年多的化療,小花左乳房內已找不到腫瘤的蹤跡。

因為治療前腫瘤幾乎遍及小花的整個左乳房,化療後仍需手術切除整個乳房和大面積之前受累的皮膚。然而,患者年紀輕,缺失一側乳房必將對未來的生活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

經醫院全院MDT會診,綜合各方面考慮,並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與同意後,王川主任團隊決定為小花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並胸壁修復乳房整形重建術。

術中,手術團隊先將局部區域潛在的腫瘤完整切除。接著,醫生們再度攻堅:在王川主任的協調下,與整形外科謝義德主任、口腔科王承勇副主任、乳腺外科傅芳萌副主任醫師緊密配合,從小花腹壁游離一塊相當的皮瓣,再將其與胸廓內動靜脈的分支吻合,重建了皮瓣血供,行乳房重塑。

整個手術歷時8個小時,過程順利,術後,小花的生命體徵平穩,轉移的皮瓣顏色、溫度、彈性等情況良好,2周後痊癒出院。

而更令大家欣喜的是,小花術後病理結果顯示乳腺癌僅剩極少量的殘存,意味著小花對於之前的新輔助化療相當敏感,治癒疾病的機會很大。

現小花已經結束放療,恢復正常生活

「過去,這類病人切除腫瘤後,因為切除皮膚和胸壁組織太大沒有足夠的皮膚縫合,大部分人乾脆選擇不手術,非常可惜!」王川主任介紹,皮瓣再造乳房術是利用患者自身的組織部位如背部或腹部取出部分組織(皮膚,脂肪和肌肉等),轉移至缺損的胸壁重建新的乳房。

皮瓣再造的好處在於,新乳房由肉而非矽膠再造而成,看上去要自然、對稱、穩定得多。該手術代表目前乳房重建技術的最高水平。

然而,該手術不僅耗時長,手術複雜、難度和風險高,而且對於外科醫生的顯微手術技術要求也很高。國內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醫院開展,這也是福建省獨立自主完成的首例游離皮瓣再造乳房術。

「自摸」無助於乳腺癌早期發現

定期體檢是「王道」

目前,乳腺癌已成為威脅女性健康最常見的惡性腫瘤,2014年《中國女性乳腺疾病發病和死亡分析》顯示,84%的乳腺癌患者不重視早期檢查和治療,延誤了治療時機。

應重視乳腺癌發病的高危因素。比如年齡,中國乳腺癌的發病年齡有兩個高峰,一個為45~55歲,另一個為70~74歲。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家族史,特別是多個親屬(通常超過3個)發生乳腺癌時,應高度懷疑遺傳性乳腺癌的可能。

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儘量降低罹患疾病的風險;而定期體檢可以爭取能夠早期發現,規範治療,大大提高治癒率。

傅芳萌副主任說:「乳腺癌其實並不可怕,I期乳腺癌5年的生存率高達90%,II期乳腺癌約80%,但是III期乳腺癌迅速下降到60%左右,因而關鍵是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前,90%的乳癌是由患者本人摸到乳房腫物來就診的,已經有多項研究表明自我檢查無助於乳腺癌早期發現,而每年定期體檢乳腺才是早期發現乳腺的『王道』。「

因此

傅芳萌副主任建議,

40歲以上的女性,

每年最好接受1次乳腺彩超和鉬靶檢查。

來源:福建衛生報

相關焦點

  • 成功拯救乳房,患乳腺癌的雙乳失而復得 ——全國首例雙乳切除同時再造成功的幕後故事
    考慮到家庭、丈夫和自身的形象,她一度萬念俱灰,也打算像「林妹妹」陳曉旭那樣,為了「完美」而慨然赴死……  值得慶幸的是,王敏秀為給女兒看病託熟人所找的醫生,正巧是國內著名的乳腺癌治療專家張學慧女士。在丈夫和張大夫的支持和安慰下,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和曲折之後,她欣然接受了國內首例雙側乳腺切除即刻自體乳房再造手術,並獲成功。
  • 女子患癌左乳房被切除 腹部取塊肉再造一乳房
    中年女子朱女士不幸罹患乳腺癌,一側乳房被完全切除,對生活喪失信心。然而,第一醫院近日為患者施行的一項新式手術,讓她重拾生活的熱情——— 醫生將患者腹部的贅肉移植到胸部,既減肥,又隆乳。  雙側乳腺先後患癌  朱女士今年才43歲,卻已失去了一側乳房。8年前,在一次體檢中,朱女士被確診為左側罹患乳腺癌,腫瘤已到中期,無奈醫生只能採取改良根治術,將左側乳房完全切除。術後雖然恢復良好,家人對她也是百般呵護,但是失去了一側乳房。  術後8年,不幸的事情再次發生。
  • 國內首例雙側游離PAP穿支皮瓣移植即刻乳房再造手術,乳腺癌不再...
    近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整形外科穆籣主任團隊與乳腺外科曹迎明教授團隊合作成功為一名乳腺癌患者實施了雙側游離PAP穿支皮瓣移植即刻乳房再造手術。此手術在國內尚屬首例。查體可及左乳內上範圍約5cm腫物,質地韌,形狀不規則,邊界欠清楚,活動度欠佳,輕壓痛,無皮膚粘連。右乳重度乳房下垂。左乳腫物穿刺病理示「小塊纖維組織」,乳腺彩超示左乳鈣化。
  • 乳房切除後的乳房再造(組圖)
    對於我國女性,60歲以前都可以作乳房再造。  3.什麼時間進行乳房再造?  乳房再造的時間分為即刻乳房再造及延期乳房再造。  即刻乳房再造是指於乳房切除的同時進行乳房再造與修復。它具有以下不可忽視的優點:1)切除與再造一次完成,減少住院時間與費用;2)使病人不必經歷失去乳房的心理痛苦;3)再造乳房的形態會更好。
  • 乳腺癌術後再造一個乳房有副作用嗎?
    「醫生,您好,我是一個乳腺癌根治術後切除了乳房的患者,乳腺癌根治手術很成功,時隔8年終於鼓起勇氣也有條件進行乳房再造了,但聽說會有一些風險和不完美,想問一下乳房再造手術有什麼副作用嗎?」  臨床上,乳房再造重建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分為人工假體乳房再造、自體組織乳房再造、人工假體和自體組織結合的乳房再造。專業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要求,結合其身體、心理、經濟等狀況,選擇適合該患者的手術方式。  那到底有沒有副作用呢?
  • 隱秘的痛:我遇見的乳房再造病人,都有一個共性
    我求著本院乳腺外科的醫生,幫忙讓病人填寫調查問卷。結果發現,大部分女性都對「乳房再造」一無所知。她們不知道乳房切除後,是可以修復的。還有很多乳腺癌女性病人的家屬,覺得再造「沒必要」。她把自己裹得很嚴實,看似樂觀的樣子,但從不跟別人提起自己患過乳腺癌。除了醫生和丈夫,周圍人也都不知道她切除了乳房。為什麼不做乳房再造呢?
  • 乳腺切除能防治乳腺癌嗎?
    不久前,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透露,因為攜帶「缺陷」基因——BRCA1,經過三個月的複雜手術,朱莉已經切除雙側乳腺,並且接受了乳房再造手術。據稱,她患乳腺癌的機率已經從87%下降到5%。   現有數據顯示,預防性乳房切除術或能顯著降低約90%中高危乳腺癌女性患病風險。
  • 乳腺癌切除乳房後還可以美美地再造回來?
    近年來,我國乳腺癌發病率逐年增高,並呈年輕化發展趨勢,40歲以下女性乳腺癌患者越來越多。手術是乳腺癌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部分患者確實因為病情,需要把乳房切除,但很大一部分原本可以「保乳」的患者為了防止腫瘤復發和轉移,誤以為把乳房切除就能「斬草除根,杜絕後患」,結果手術後,乳房沒了,外觀變得「慘不忍睹」。
  • 9名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 葛新教授團隊為患者送新生
    其間,我院乳腺外二科副主任、鄭東院區乳腺外科二病區負責人葛新教授攜團隊成功為9名乳腺癌患者實施了乳房再造術,讓患者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找回了生活的自信。乳腺癌是目前威脅女性健康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一位。在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呈現出年輕化趨勢,發病年齡平均比歐美國家提前十年。
  • 朱莉為防癌切除乳腺再造乳房 手術歷時九周
    ,宣布自己已經接受了雙乳乳腺切除及乳房再造手術。她說,她的醫生告知她自己患上乳腺癌的概率大約是87%,卵巢癌的概率是50%,於是決定先發制敵,將發病可能性減到最小。  切除原因:將癌變可能性減到最小  安吉麗娜·朱莉說自己的母親與癌症鬥爭了十年,一直堅持到看見自己的第一個孫子出現,最後在五十六歲時過世。朱莉說,每次當孩子們談及外婆時,朱莉總想能夠解釋清楚是什麼奪去了他們的外婆。
  • 乳房再造,病情說了算
    受訪專家: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肝膽外科主任醫師 呂 偉本報特約記者 莫鵬最近幾年,30歲出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比例逐漸上升目前早期乳腺癌的治癒率已提高到90%以上,隨著乳腺癌的低齡化,醫生及患者更關心的是術後生活質量。乳房對女性的心理和生理都具有重要意義。乳腺癌患者切除乳房後,會影響到外表儀容、社交、自信心等各個方面。但患乳腺癌的女性大可不必有沉重的心理負擔,因為現在乳房重建有很多辦法。 乳房重建根據時間,分為一期乳房重建、即刻-延遲乳房重建、二期乳房重建。
  • 同濟醫院吳毅平:乳房再造對乳腺癌的復發沒有影響
    乳房缺失常引起患者精神壓抑、嚴重焦慮、夫妻生活失調以及社交活動受阻。目前由於乳腺癌綜合治療手段的進步,術後患者生存率大為提高,同時術式的不斷改良(保留乳頭、乳暈的乳癌改良根治術),為乳癌術後乳房再造,尤其是即刻乳房再造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乳房再造術是指利用自體組織移植或乳房假體重建因患乳房疾病致乳房切除術後引起的胸壁畸形和乳房缺損。
  • 乳腺癌乳房切除術與乳房重建
    乳房切除術(mastectomy)是指通過外科手術切除部分或全部、一個或兩個乳房。目前,乳房切除術的主要目的是治療乳腺癌。但對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也會進行預防性乳(腺)房切除術。乳房切除術後乳房及胸部組織缺損量,尤其是否保留乳房皮膚、胸大小肌等與乳房重建的方法選擇密切相關。
  • 乳腺癌切除術後,如何再造一個有血有肉的乳房?
    但有一些女性因為乳腺癌的治療,造成乳房的缺失,使身心極大受到傷害,而乳房再造可緩解患者因失去乳房而導致的心理壓力、情緒障礙,大大提高患者術後的生活質量。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乳房再造有幾種方法?,各有什麼利弊?如何選擇適合我的方法?」。
  • 女子胸部手術後變「柿餅」 乳房再造重獲信心
    原來,今年才42歲的張女士,5年前在體檢的時候意外發現左側乳房有腫塊。「當時特別害怕,就怕是壞東西,專門從安徽老家到上海去看病。」讓張女士感到慶幸的是,醫生說她患的是導管內乳頭狀瘤,只要把瘤切掉就可以了。2011年1月,張女士接受了左側乳房導管內乳頭狀瘤切除。但讓張女士意想不到的是,當年年底,她乳頭出現了溢液,醫生告訴她,溢液是因為導管內乳頭狀瘤引起的。「當初醫生說這個病基本上是不會復發的。」
  • 醫生,我想用自己身上的組織再造乳房……
    「醫生,我今年是左側乳腺癌根除術後三年了,每年定期複查一直都挺好,目前也良好,想再造一個乳房,能不能用自己身體上的脂肪或者肉多的地方填到胸部,不想用假體
  • 朱莉切除乳腺再造乳房 天生攜帶錯誤基因
    她切除乳腺後假體填胸  >>朱莉:這感覺就像身在科幻電影裡  我的這一醫療過程開始於2月2日,以一個叫做「nipple de-lay」的手術開始。手術切除了乳頭後面的乳腺導管,然後額外建立通往這裡的血循環,這會引起一些疼痛和很多淤青,但是能更大可能地保住乳頭。
  • 接受乳房再造手術的經歷
    渡邊 現在請西川女士也加入我們的談話吧,我想向她請教一下乳房保留手術。  大原 摘除大約一半右側乳房的時候,醫生給我做了把背部的背闊肌挪過來放入乳房的手術。  渡邊 形狀怎麼樣?  大原僅僅切除了乳腺癌。
  • 你只知道乳腺癌乳房切除!卻不了解術後重建乳房的完美曲線!
    我國是乳腺癌發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發病年齡也呈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所有人都談癌色變,因為乳腺癌帶來的痛苦,除了疾病本身的疼痛和折磨外,對於女性來說,還有失去乳房的陰影。  37歲的王女士,就曾經歷過這樣的折磨。  王女士是個特別心細的人,有一天,她無意中摸到右乳有一個腫塊,差不多黃豆大小。雖然不痛不癢,不紅不腫,謹慎的她還是決定去醫院看看。
  • 你適合做乳房再造手術嗎?乳房再造有哪些方式?
    乳房再造的手術方式乳房再造,主要針對乳腺癌切除術後的患者,乳房切除包括乳房表麵皮膚切除、乳腺腺體切除兩部分。乳房再造不僅需要補充切除的皮膚量,還需要提供部分容量,將切除的乳腺量進行填充。分自體組織乳房再造、假體自體結合乳房再造,具體情況如下:1、自體組織乳房再造:取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和脂肪,完全用自身組織提供切除的皮膚和腺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