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感冒,到底是吃藥好還是輸液好?

2020-12-23 太平洋親子網

治療感冒,到底是吃藥好還是輸液好?

2011-02-24 17:49:58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了解,由於寒假生活不規律導致免疫力下降,加上近段天氣多變和季節性流感疫情進一步蔓延,這幾天感冒患兒持續增多,而許多患者一進醫院,就被醫生要求輸液。 >>小兒感冒的詳細解讀

  為什麼現在治個普通感冒發燒就要輸液?治療感冒,到底是吃藥好還是輸液好?孩子感冒了,你會選擇哪種治療方式? >>春季小兒感冒吃什麼好的快?

  現象:「經濟利益推動輸液過度」

  「能口服藥就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靜脈輸液。」這是醫生用藥的一個基本原則。然而,現在很多醫生都在顛覆這個基本原則。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讓患者輸液可以給醫院和醫生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比如,治療一個感冒患者,如果拿點藥可以只要幾元最多幾十元錢,但如果輸幾天液,動輒就是數百元甚至上千元。

  前不久,國家發改委曾公布了這樣一組數據:2009年中國醫療輸液共104億瓶,相當於13億人口每人每年輸了8瓶液,遠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水平。專家認為,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包括以藥養醫的機制、合理用藥管理體系和監管能力、醫務人員合理用藥的能力和水平等。此外,還有一些患者及家屬主動提出要輸液。省兒童醫院院長祝益民教授告訴記者,在一部分家長的概念中,不輸液就不是看病;尤其是一些深夜帶著孩子來看急診的家長,認為醫生只開點口服藥是沒好好給孩子看病。

  湘雅醫院兒科教研室副主任吳小川教授告訴記者,在他一個上午的門診中,近40個就診患者中,他開出的輸液處方一般不會超過5張。他同時坦言,面對患兒家長想給孩子輸液的要求,他在堅持醫療原則的同時,偶爾也會做一些「讓步」。

  專家表示,輸液過度的背後,是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除了經濟利益推動輸液過度以外,在當前社會普遍浮躁心理造成「輸液好得快」的認識誤區下,輸液有時也成了醫生自我保護的無奈之舉。

  也有專家表示,重新建立起醫患之間的信任關係,才有可能改變輸液過度的現狀,這也是我國醫改所要解決的問題。

  特別提醒:輸液對病人風險和危害最大

  輸液所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據《2009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顯示,注射劑是藥品不良反應發生最多的劑型,佔到了所有不良反應的59%,可以說是最不安全的給藥方式。風險幾乎存在於輸液過程的所有環節,除了可能帶來諸多藥品不良反應之外,對於病人而言,醫務人員的操作(穿刺過程、滴速和用量)、鹽(糖)水的質量、輸液器及注射器的質量等,均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另外,據專家介紹,經常輸液會降低免疫力。輸液的藥物直接進入血液循環,沒有經過胃腸,省略了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環節,如果人們不管大病小病首選輸液,長此以往,必然降低人體自身免疫力。

  感冒輸液現象還引出一個廣為關注的問題——抗生素的濫用。前一段時間頗受關注的「超級細菌」,就已經給人們敲響了警鐘。

  醫生建議:輸液應是治感冒的最後選擇

  黃丹琳(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兒科主治醫師):孩子出現發熱時,要注意監測體溫,體溫高於39℃時給予口服退熱藥,同時注意物理降溫,包括多喝白開水和溫水浴。如果孩子有發熱、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我先選用退熱藥和中成藥(如清開靈等)口服。如病情持續加重,最後才考慮輸液。

  謝靜(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孩子感冒後做好家庭護理往往能夠讓孩子順利康復。首先,要讓孩子充分休息,多喝開水;其次,飲食要注意清淡,青菜、白粥容易消化,又能養胃、滋汗源,是孩子感冒時最好的食物;此外,房間要注意通風,孩子的衣著要適度。孩子如果有低熱,可以通過多喝熱水、溫水洗浴、冰枕等物理降溫的方法降低體溫;如果體溫超過39℃,可以使用退熱藥。同時,也可以使用一些抗病毒的中成藥。

  不過,醫生提醒,對於缺乏經驗的家長來說,及時送孩子就醫才能避免延誤治療。

  兒童感冒輸液適用的5種情形

  醫生指出,兒童感冒如果有以下5種情形之一,可選擇輸液:

  1.持續高熱(39℃以上);

  2.病程反覆或加重3天以上;

  3.患兒精神狀態差,食慾差;

  4.血象高;

  5.出現高熱驚厥、肺炎等併發症。

相關焦點

  • 「吃藥7天好,不吃藥1周好」,感冒了到底該硬抗還是吃藥?
    感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稀奇,甚至有些人還會把自己從來都不感冒當成身體好的標識,其實事實並非如此。"說起感冒,其實它是一個"純中醫"的詞彙,但是翻遍各種中醫典籍,都沒有看到"感冒"這個詞,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感冒不用藥,一周也會好?感冒了到底是吃藥好,還是自愈好?
    感冒了,到底要不要馬上吃藥?其實,一感冒就吃藥,和感冒了堅持不吃藥,明顯就是兩個極端做法,都非常不可取。感冒是病毒引起的,這句話確實沒錯,這些病毒也只能依靠個人的免疫系統自然清除,目前並沒有什麼特效藥,而我們自身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大概3-5天就可以把這些病毒從體內清除掉了,所以一般來說,感冒了不需要馬上吃藥。
  • 孩子感冒發燒,別忽視了這些 比打針輸液都好的快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百科季節更替時段,孩子年紀小、適應能力差,很容易引起感冒發燒現象。然而,孩子感冒發燒是家長們經常接觸到的難題!孩子生病到底是打針輸液好還是吃藥好呢?究竟事實是怎樣的呢?近日,早晚溫差較大,小欣欣適應不了這樣的變化,連續感冒好幾天還沒好。
  • 孩子感冒一定要輸液才能好嗎
    孩子感冒一定要輸液才能好嗎 在過去,很多孩子一旦生病,媽媽們便會帶著孩子去醫院打針,注射液一般使用的都是青黴素,紅黴素之類的抗體物質。而如今孩子們一旦生病,例如呼吸道感染,便會前往醫院輸液,而不再是打針了,輸液的時候往往使用的是頭孢等抗生素。
  • 感冒了一定要打針輸液吃藥嗎?
    感冒了,去輸液打針,或者吃頭孢等抗生素去退燒消炎,這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但也都知道打針輸液對身體不好,對吃抗生素對身體有副作用,但沒有辦法,是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感冒,基本屬於上火或者風寒感冒。這樣的人感冒一般都是上火引起的扁桃體發炎然後導致感冒的,這種情況,根本用不著去打針輸液吃藥,自己買些梨、蘋果、香蕉、火龍果、獼猴桃這幾種水果,用破壁機打成果汁,當天感冒的話喝上幾杯就好,如果有幾天了,喝上三五天最多一周,基本就沒事了。
  • 感冒發燒後,輸液比吃藥好得會更快?醫生:要分情況,別做錯了
    就算是患有特別常見的感冒發燒,有些人都會選擇直接前往醫院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治療,因為這些人覺得服用藥物,是通過我們的消化道進入身體,經過長時間的代謝後,才會進入血液發揮藥效,但輸液是直接將藥液輸送到血液中,這樣藥效來得更快,而且也非常的方便。感冒發燒後,輸液真的比吃藥好的會更快嗎?
  • 感冒不用藥,一周也會好?得了感冒,是自愈好,還是吃藥好
    感冒本身屬於上呼吸道疾病中的一種,臨床上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兩個種類,西醫認為感冒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病毒感染。想必大家都看過不少類似科普的文章,文章內容稱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無論你吃不吃藥,在一周左右感冒都會自行恢復,而且所謂「是藥三分毒」,所以能不吃藥,就儘量不要吃藥,等待感冒自愈才是正確做法。
  • 腦梗死後遺症吃藥防治比輸液好
    很多人對腦梗死——也就是缺血性中風的治療存在諸多誤區,認為「定期去醫院輸液可以預防腦梗死」,事實真的如此嗎?讓我們來看看專家怎麼說。「很多病人認為輸液比吃藥更為有效,而我說吃藥更管用。目前,中國已成為一個輸液大國,所有的醫院都有輸液室,但對於預防中風,輸液有多少效果呢?其實在中風早期,輸液有明顯效果的並不多。在我們國家的指南裡,幾乎也沒有輸液這一條,主要還是以他汀類、抗血小板和降壓類藥物為主,只有溶栓才需要靜脈輸液。門診中我們幾乎從來不開輸液,不恰當的輸液只會使病情更重,而且研究發現,每天輸液的病人致殘率更高。」
  • 腦梗死後遺症吃藥防治比輸液好
    很多人對腦梗死——也就是缺血性中風的治療存在諸多誤區,認為「定期去醫院輸液可以預防腦梗死」,事實真的如此嗎?讓我們來看看專家怎麼說。輸液不能預防腦梗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王擁軍教授表示「很多病人認為輸液比吃藥更為有效,而我說吃藥更管用。
  • 治療感冒的十大誤區 輸液感冒好得快
    感冒是一種上呼吸道疾病,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對病毒無效。一般感冒服用了抗生素,不但起不了治療的作用,反而可能增加不良反應和腸道細菌的耐藥情況。7、運動治療不少人喜歡用「運動療法」來治療感冒。
  • 專家:過度輸液治療見效快不等於效果好
    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看病難問題困擾著患者,生病了不僅意味著身體上的不適,還得在醫院花費很多時間等待治療,有時候一個小感冒,得連續幾天跑醫院,費時費力。因此,好多人患了感冒、拉肚子、咳嗽甚至牙痛等病症,為了追求快速見效,一到醫院就要求醫生給輸液(俗稱為點滴)。在他們看來,輸液見效快,很快就能「藥到病除」。
  • 孩子一生病就輸液 輸液真的比吃藥好的快嗎?
    ,都會選擇用輸液的方式來給孩子治療疾病,認為輸液比吃藥好的快,那麼事實是這個樣子的嗎?   孩子一生病就輸液,輸液真的比吃藥好的快嗎?  1、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不用輸液   其實孩子的很多疾病是不需要進行輸液治療的,而且有些疾病通過輸液治療並不一定會比吃藥快,像上呼吸道感染問題,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由於病毒感染造成的,會有咳嗽,咽痛,發熱等問題產生,一般只要對症治療,或者是口服退熱等藥物就可以了。
  • 治療糖尿病,到底吃藥好還是打針好?
    在門診經常會遇到糖友來詢問:「治療糖尿病,到底是吃口服藥物來控制更好呢?還是打胰島素更好?」也經常會遇到截然相反的兩種論調,一個是「打針不如吃藥」,理由是因為胰島素在2型糖尿病並不缺乏,能吃藥就不打針;另一個則是「吃藥不如打針」,理由是因為藥物都有毒副作用,胰島素是天然的,所以還是打針好。身為糖友或糖友的家屬的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擾呢?
  • 寶寶一生病,家長就帶著去輸液,這樣做真的對寶寶好嗎?
    原來小米的女兒發燒了,孩子的奶奶非要帶著去衛生所輸液,但是小米堅決不同意,認為吃點藥就行了。那問題就來了,孩子生病到底應不應該輸液呢?又或者說輸液對孩子來講到底好不好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個問題。輸液的優缺點很多人一談到輸液就臉色一變,能有這種反應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小時候打針打怕了,當然開個玩笑。
  • 銀胡感冒散:告別吃藥打針輸液,中醫外敷療法更溫和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輸液量超過100億瓶,相當於13億人口每人每年輸液8瓶,遠高於國際上每人每年2.5到3.3瓶的平均水準。因此,作為一項重要的醫改舉措,吉林、安徽、浙江、江蘇、江西、廣西、深圳等多地已經控制或取消了醫院成人門診輸液治療。輸液屬於靜脈給藥,特點是量大、起效快,但快≠好,也不等於最安全。
  • 哺乳期感冒不敢吃藥?多喝雞湯感冒好的快
    原標題:哺乳期感冒不敢吃藥?多喝雞湯感冒好的快   原標題:哺乳期感冒不敢吃藥?多喝雞湯感冒好的快   說到感冒,很多哺乳期的媽媽都比較害怕,因為感冒了很麻煩。她們擔心哺乳期感冒吃藥會對寶寶有影響,可是不吃藥感冒又好的慢。究竟哺乳期媽媽感冒能不能吃藥?如果不吃藥吃什麼可以治療感冒?
  • 經常感冒,不吃藥硬抗好還是立馬吃藥好?
    一場秋雨一場涼,天氣越來越冷,身邊感冒的人也變多了。你身邊是不是有這樣的人?感冒了,我就不吃藥,我就不信我「扛」不死你!感冒就是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總稱。聽到上呼吸道感染,是不是感覺很熟悉,我小的時候到村裡診所去打針,他告訴我媽,我是上呼吸道感染,媽媽聽了瞬間覺得這個大夫好厲害!感冒之後要不要吃藥?
  • 感冒了!吃藥好不好?「外國人」感冒了,都吃點「啥」
    感冒是我們生活中一種常見的普通疾病。患得感冒後會給我們帶來一些不良的症狀:如發熱、流鼻涕、頭痛、沒胃口、發冷等症狀,常常會給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所以有些人在感冒時會選擇服用一些感冒類的藥物或是選擇輸液來進行治療,讓感冒儘快的好起來。
  • 感冒輸液不會好的更快!反而是給藥方式中危害最大的!
    感冒咳嗽去找醫生看,無論是在三甲大醫院,還是路邊小診所,很多醫生就直接說:輸液吧!考慮到這位患者已經開始輸液治療,在不違反治療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陶曉南教授開出了近3年來唯一一張門診輸液處方。  他不僅自己幾乎不開門診輸液處方,還這樣去教導他的學生。
  • 感冒了不吃藥,硬扛對身體好嗎?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吃藥一禮拜好,不吃藥七天好」,吃藥與不吃藥真的沒什麼差別嗎?感冒了究竟要不要吃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感冒到底要不要吃藥 感冒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大約一周的時間左右就可以痊癒,對於感冒的患者需不需要吃藥分不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