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梅州舉辦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活動:感受傳統習俗,品味中華文化

2020-12-20 澎湃新聞

【節日】梅州舉辦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活動:感受傳統習俗,品味中華文化

2020-06-26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包粽子、做香囊,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誦經典、讀歷史,喚起人們心中的家國情懷;走進社區鄉鎮、貧困家庭,用行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連日來,梅州市舉辦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活動。

一位市民將艾葉菖蒲掛在家門口。

在南口鎮南源世第,孩子們跟著社工一起動手製作香包。

品端午「粽」情

一年端午至,戶戶飄粽香。近日,梅州市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社區等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包粽子、送粽子活動。

23日,市自然資源局聯合梅縣區僑聯、梅縣區程江鎮崗子上居委開展了創文在行動暨「我們的節日——端午」志願者活動。志願者到錦發江畔花都小區舉行包粽子比賽及學包粽子活動,群眾積極參與,現場歡聲笑語。活動還派發了創文宣傳資料及問卷調查,普及創文知識;志願者還到小區慰問困難黨員,給他們送上節日的祝福。

23日,梅州日報社將黨日活動與工會活動相結合,聯合皇樽食品共同舉辦了「品端午粽香,抒家國情懷」主題活動。活動中,報社幹部職工相聚黨員活動室一起動手包粽子。現場包粽子能手帶新手,一派融融端午情。

24日晚,市婦聯、梅江區婦聯在梅城開展了「扶貧送溫暖巾幗在行動」系列活動。活動現場向社區貧困兒童發放慰問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關懷;15組家庭其樂融融一起包粽子,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活動還邀請了獲得梅州市「客都模範警嫂」、梅江區「最美家庭」榮譽稱號的家庭成員代表分享了家庭故事。

端午節當天,芸香樓為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送去300多個粽子,梅州市山細郎食品有限公司為梅州市星兒家園自閉症康復中心兒童送去300個粽子……不少企業商家送粽子,傳遞傳統節日的溫暖和正能量。

承傳統文化

近日,梅江區江南街道家綜中心與江南街道各大社區聯合開展了主題活動迎接端午:在新中社區,社工、志願者和社區居民一起包粽子,學習端午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進鄰裡互動及情感交流;在梅江社區,黨員代表和居民一同動手包粽子和製作香囊,一同感受社區溫暖、鄰裡深情;在白馬社區,以貼畫的形式組織親子活動製作各種端午傳統主題的立體展品,讓小朋友們既能體驗手工的樂趣,還能增進對端午習俗的認識,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

21日,梅縣區「『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微愛傳遞,情暖留守兒童」主題活動在南口鎮車陂村南源世第舉行。社工們製作了生動形象的PPT和視頻,向孩子介紹端午節的來歷、詩人屈原的故事及端午的習俗等。隨後,孩子們還學習了端午節詩詞歌謠,跟著社工一起動手製作了端午香包。

19日至30日,為弘揚中國傳統節日,傳播歷史文明,市劍英圖書館開展了「粽」情端午憶屈原——端午節民俗知識競賽活動,讓讀者了解屈原,熟知歷史故事,營造節日氛圍。

昨日一大早,家住梅城的梁女士就從市場買了一捆艾葉菖蒲提回家,並將其懸掛在家門口。「小時候,每逢端午,長輩都會在家門口掛上艾葉菖蒲,說可以驅病、防蚊、闢邪。現在自己也希望把這個傳統延續下去,保持端午的儀式感,祈願家人身體健康。」她說。

這些活動只是梅州市傳承端午文化,弘揚愛國精神的縮影。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凝結著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梅州市社會各界通過組織各式各樣的活動,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進家庭等,讓大家共同品味端午,傳承文化。

端午節由來

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的內容,其風俗的形成是南北方融合的產物。端午節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

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來源:梅州日報

原標題:《【節日】梅州舉辦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活動:感受傳統習俗,品味中華文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品味傳統節日的深刻內涵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端午節期間,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作為遼瀋地區獨具特色和影響力的博物館,在通過憶屈原、品歷史、包粽子、學英雄等內容豐富、形式創新的系列活動帶領觀眾共同了解歷史,品味傳統節日的深刻內涵。
  • 貴陽達德學校:端午習俗活動 傳承中華文化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達德學校2020年「我們的節日--習民俗·祭端午」主題實踐活動將於6月24日14:00舉行。屆時,貴陽網也將對此次活動進行直播,帶你與學生及家長一起,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學習包粽子、縫香囊、贈扇等端午習俗活動,一起歡樂過端午!
  • 嘉峪關市2014年度「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綜述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2014年端午節,嘉峪關市按照中央、省文明辦「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安排部署,充分挖掘端午節文化內涵,在全市組織開展了民俗宣傳、經典誦讀、童心向黨、道德模範走訪慰問、愛心志願服務、文化娛樂、未成年人傳統文化教育、淨化美化環境等8項活動,引導廣大市民群眾和未成年人在形式多樣的活動參與中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
  • 端午節的由來歷史故事 端午節傳統習俗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的由來歷史故事 端午節傳統習俗習俗有哪些時間:2019-06-07 14: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歷史故事 端午節傳統習俗習俗有哪些 槐幄如雲,榴花半吐,又是一年端午將至。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等。
  • 晉城:我們的節日新時代書享薈 煥發傳統節日的時代光芒
    (圖片來源:晉城文明網)  傳統節日作為中華文化的基本元素,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與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也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寶貴資源。為此中央文明辦將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定為「我們的節日」,讓人們在享受節日的愉悅時有更美好更高雅的表達方式。
  • 傳統文化節日:中國的中元節,有哪些文化習俗
    在新疆幾十年,我感覺人們對各種節日較為淡薄,特別是對中國傳統節日,除了較大的傳統節日外,一些延續幾千年的歷史傳統節日,當地幾乎都不會舉辦什麼活動,我想後世對文化傳承這個概念還是很模糊,需要學校和當地文化部門,還是要重視和加強中國各種傳統節日的學習和宣傳。
  • 濃情端午 文化留香 德州二中舉行「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系列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春曉 通訊員 張永虎 德州報導近日,為進一步引導學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增進愛國主義思想情感,德州市第二中學舉行了「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系列活動。6月21日,德州二中團委利用電教時間播放了端午節專題電教節目《我們的節日·端午》。通過電教節目,同學們深入了端午節的歷史淵源與當代意義、節慶習俗,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核和豐富魅力,增強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6月17日至23日,高一高二年級舉辦了「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黑板報評比活動。
  • 二九一農場開展「中華傳統節日」——端午節系列活動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劉軍豔)二九一農場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為目標,以「雲賞端午·品味龍江」為主題,依託網際網路,組織幹部群眾圍繞紀念屈原、學習屈原,開展線上經典誦讀、端午徵文,端午藝術創作等活動。
  • 線下弘民俗 線上雲祈福 舟山市第四屆端午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舉行
    6月25日上午,近百名熱愛傳統文化的舟山市民相聚,參與2020年舟山市第四屆端午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活動當天,孩子們身穿漢服,隨著口令,雙手貼在一起,掌心向內舉過眉心彎下身去,隨後再慢慢伸直上身,雙手放下,整套動作溫文爾雅。接著,大家一同參與端午祭祀、燒福艾、吟誦《離騷》、點雄黃、佩香囊、拴五彩繩等活動。
  • 臺北過端午:中華傳統節慶習俗「嘉年華」
    中新社臺北6月9日電 題:臺北過端午:中華傳統節慶習俗「嘉年華」  中新社記者 邢利宇 陳小願  端午節,中華傳統節慶之一。臺灣放起四天小長假,貫通南北的高速路上,部分民眾一早堵在回鄉途中。在臺北,包粽子、賽龍舟、做香囊……這個節日裡該有的習俗,樣樣不缺,猶如一個「嘉年華」。
  • 喚醒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意義
    節日是文化傳播和傳承的重要載體,承載了厚重的文化內涵。中國的傳統節日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積澱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資源,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許多優秀的文化都沉澱在其中,對於整個民族來說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對於塑造民族品質、培育民族精神都有積極作用。
  • 端午節江蘇各地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展現傳統文化魅力
    原標題:【我們的節日·端午】江蘇各地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形式多樣體驗傳統文化 6月25日是端午節,江蘇各地組織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江蘇臺記者尹美又:在南京江寧區秣陵街道觀音殿村,一場「匠人精神 非遺傳承」的文化主題活動讓美麗鄉村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氛圍,包粽子、編五彩繩、製作手工艾草香囊等眾多傳統節日習俗和非遺項目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體驗。 在觀音殿村的仿古市集上,還有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傳統投壺、射五毒、釣龍蝦等小遊戲,讓市民在趣味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端午節的習俗傳承、演變與文化精神
    端午節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獨特傳統魅力的一個中華民族節日,同時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進程中,它也具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早在戰國時代就已經初步形成的端午節是源於古人對自然虔誠的原始信仰。到了近現代,端午節仍舊沒有被重點對待保護,直到2004年、2005年發生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引起了中央政府以及民間群眾對傳統節日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在中國全體人民的不斷努力下,最終中國端午節在2009年加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各地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慶祝端午節
    央廣網北京6月26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端午佳節,各地在線上線下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人們度過了一個安康吉祥的傳統節日。2020-06-26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25日上午10時,湖北武漢黃鶴樓公園上空,鐘聲響徹雲霄。
  • 紅寺堡區圖書館舉辦端午節傳統文化活動
    為進一步引導小讀者了解和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提高未成年讀者愛國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青年讀者成為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培養青年讀者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紅寺堡區圖書館在兒童閱覽室舉行「五彩繽紛繪」少兒繪畫評選活動。
  • 「至善教育」峨眉山桂花橋鎮小引導學生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中國網12月23日訊(張英)近日,峨眉山市桂花橋鎮小學校組織開展了傳統文化教育主題班會展示活動。一2班班主任謝春芳為全體班主任展示了主題班會「中國傳統節日」。活動中,謝春芳從「節日兒歌」引入,讓孩子們在誦讀「節日兒歌」中了解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期間,在思考「不同的節日各有哪些活動形式?」
  • 品味端午 傳承文明|漯河育才幼兒園端午節主題活動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端午節說傳統文化
    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起源於中國古代,日期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 中國端午節申遺成功是在2009年。端午節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 青島「漢服美女」走向公交站頭,向市民講解「端午節傳統文化」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端午將至,為弘揚傳統文化,倡述文明新風,6月24日上午9點,位於市南區的中山公園站。交運溫馨巴士聯合青島漢服社在此舉行了「端午節弘揚傳統文化」主題活動,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漢服表演、點雄黃、射五毒……還向市民送上香囊、五彩繩等節日禮物。
  • 制香囊、編五彩繩,街道辦活動小學生體驗傳統節日之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制香囊、編五彩繩 、學習端午節文化……6月23日,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舉辦端午節主題活動,80多名參與的學生體會了傳統節日帶來的快樂與童趣。6月23日,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在區實驗小學嶗發校區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國韻初識」非遺體驗活動,80多名學生參加了本次活動。據悉,這也是今年街道首場國韻初識活動。活動共包括傳統文化講座和體驗環節兩部分。10時許,活動在傳統文化講座中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