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麼是橈骨遠端骨折
橈骨遠端骨折是發生在橈骨遠端3釐米以內的骨折。這個位置是松質骨與密質骨的交界處,是力學上的弱點,一旦遭受外力,容易骨折。橈骨遠端是腕關節的主要構成部分,因此,恢復腕關節功能尤為重要。橈骨遠端骨折約佔全身骨折的1/6。好發於中老年人,女性多見。
二
橈骨遠端骨折有哪幾種類型
橈骨遠端骨折多為間接暴力引起。跌倒時,手部著地,暴力向上傳導,發生橈骨遠端骨折。根據受傷的機制不同,可分為伸直型骨折( Colles骨折)屈曲型骨折( Smith骨折)關節面骨折( Barton骨折),但以伸直型骨折最常見(見圖24)。
伸直型骨折常出現骨折遠端向背側移位,典型者傷手呈「銀叉」畸形或「槍刺」畸形。它是最常見的骨折之ー,約佔所有骨折的6.7%,好發於老年人,有「老年性骨折」"之稱。老年性骨質疏鬆是骨折的內因,摔倒則是外因。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均可造成骨折,但以間接暴力為主,多為跌倒時腕關節背伸、手掌著地時所導致(見圖25)。
三
如何診斷橈骨遠端骨折
傷後疼痛、腫脹,腕關節功能及前臂的旋轉活動受限。骨折移位者,可出現腕關節的「銀叉」畸形或「槍刺」畸形。Ⅹ線拍片可見骨折遠端向橈、背側移位。為詳細了解關節面骨折及骨折塊的移位情況,可行三維CT檢查。
四
骨遠端骨折如何復位與固定
此型骨折大部分可用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部分需要手術治療。
(1)手法復位外固定
傳統公認的最佳治療方法是手法復位外加石膏或小夾板外固定。手法復位後,將病人的腕關節固定於屈腕、尺偏位置,2~3周後,改用腕關節功能位石膏或夾板再固定4周(見圖26)。
(2)切開復位內固定
對於累及關節面粉碎性骨折,且有嚴重移位,手法復位失敗者,應採用手術內固定治療。
五
橈骨遠端骨折如何康復鍛鍊
(1)術後2~3天如何康復鍛鍊
可開始做肩部、肘部全範圍主動運動,以及握拳、伸拳、拇指對指等主動練習,並逐步增加用力的程度。可以輔助理療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消炎,緩解疼痛等(見圖27)。
(2)術後第2周如何康復鍛鍊
伸直型骨折的患者增加手握拳做屈腕肌靜力性收縮練習。
(3)術後第3周如何康復鍛鍊
增加屈指、對掌的抗阻練習。每次練習10分鐘左右,每日數次。在骨折部位進行向心性按摩,有助於消除腫脹。當骨折涉及關節面時,固定2~3周後,即應每日取下石膏託,做腕關節不負重的主動運動。運動後,再予固定,每日進行1~2次。開始時幅度不宜過大。重複次數也宜較少以後逐漸增大運動幅度、用力程度和重複次數。
(4)術後4-6周如何康復鍛鍊
可拆除外固定,逐漸開始腕關節活動。以主動運動為主,受累關節進行各個方向的主動活動,運動幅度應逐漸增大,在患者耐受範圍內進行每次30分鐘左右,每日數次,如腕關節的屈伸功能練習。除了進行主動運動,也要增加肌力和耐力訓練。肌力訓練經常採用抗阻訓練,如肩、肘抗阻練習。
(5)術後7~8周如何康復鍛鍊
除上述治療外,增加前臂旋轉功能練習,並逐漸增加抗阻力訓練。還可增加精細動作協調性練習,如小件物品操控、寫字和打字等,恢復正常活動和日常生活活動,如吃飯、穿衣等。如有嚴重腕關節功能障礙患者需行關節鬆動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