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走路是一個質的飛躍,對寶寶的意義重大,很多寶寶在八九個月的時候,就能扶著東西站起來,父母就開始訓練寶寶走路,覺得孩子走得早是件好事,其實,這不見得是訓練寶寶走路的最佳時機,很多專家表示,過早讓寶寶學走路,對寶寶的腿部發育不利,那麼,如何判斷寶寶學走路的最佳時機呢?
是否可以穩定站立
寶寶都會有一個比較大的頭,四肢則比較短小,當寶寶能夠扶著東西站起來時,說明他的腿部能夠支持身體的重量,但是還不敢自主邁步,他可能會扶著圍欄,把身體平衡的力量放在固定的物體上,很多父母會把寶寶放在學步車中,認為寶寶敢邁步了就可以走了,這裡還是不建議用學步車,學步車只能鍛鍊小腿的力量,卻不能鍛鍊大腿和腰部力量,寶寶此時也不宜站立很久,需要進行長時間的休息。
是否可以自己撿東西
父母可以在寶寶穩定站立後,故意扔一些小玩具讓寶寶撿,寶寶從站到蹲再到站的過程中,會鍛鍊身體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還會讓腿部更加有勁,當寶寶能夠自主完成這一系列動作後,也能扶著東西走幾步了,他的自信心也大大提高了。
會協調四肢,能夠自主轉移重心
當媽媽把寶寶放在比較空曠的地面上時,寶寶能夠小心地盯著地面,隨時保持四肢的平衡,出現問題會立刻坐下或者蹲下,藉此保護自己的身體,說明四肢和眼睛的協調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可以隨時降低重心來保持穩定,寶寶已經具有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下一步就可以鍛鍊他走路了。
很多寶寶在學走路的時候,因為掌握不好這幾個階段的要領,摔了幾次後就失去信心了,不敢再嘗試走路,導致以前的努力都功虧一簣,所以每個階段中,父母要適時地鼓勵寶寶,他就會勇敢地邁出第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