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檸兒
前兩天,回老家參加了族裡一位大伯的葬禮。大伯今年68歲了,原先看著身體挺好,但是突然就因為腦溢血去世了,家裡人很悲痛。我眼窩淺,看不了這種生離死別的場景,眼睛都跟著哭腫了。但是,我發現爺爺去世,他最疼愛的3歲小孫子卻哭不出來,甚至還想擠出一點笑意,時不時還有意無意地拉拉爺爺的壽衣。
後來,我聽到孩子的父母訓斥他:「沒良心,爺爺去世他不哭就算了,還在搗亂。」沒想到小孩子卻說:「爺爺說小男子漢不能哭,每次我哭,他說不哭了就陪我玩。現在我不哭了,快讓爺爺起來陪我玩啊……」得知這個真相,旁邊的親友都淚目了,我更是哭得止不住。
親人離世,大人別光顧著悲傷,也要照顧到孩子的感受
突然遭遇親人離世,每一個人大概都會難掩悲痛。但是,這個時候很多人只顧著悲痛,卻往往會忽略孩子的感受。就像大伯家孫子,爺爺活著的時候最疼愛他,他卻在爺爺去世的時候一聲也哭不出來。他父母還訓斥他「沒良心」,其實孩子內心也悲痛,也很無助、很彷徨。
因為,原先一直有爺爺陪著玩,現在爺爺突然躺著不動了,他就想起爺爺之前說過的話,「不哭就陪你玩」,所以他才強忍淚水,時不時拉拉爺爺的壽衣,讓他陪自己玩。所以,親人離世,大人別光顧著悲傷,也要照顧到孩子的感受。
畢竟,孩子對生離死別沒有那麼深的感悟,甚至看到葬禮的場景還會茫然、害怕,不知所措。而且,還有一些孩子,
因為葬禮上有好吃好玩的,還會在葬禮上打打鬧鬧,笑得特別開心。我之前就聽一個孩子跟大人說:「以後多辦這樣的葬禮吧,真熱鬧。」這話讓大人聽了,孩子絕對要挨打,但是他不知道辦葬禮到底意味著什麼。
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親人離世,別給孩子的童年留陰影
長大後,我發現身邊很多人對小時候親人離世,都有不一樣的感受。但是,這種感受都很讓人心疼。就比如我,不知道人為什麼會死,人死了為什麼穿那麼厚的壽衣,甚至晚上還夢見老人笑著衝我打招呼。
我一個朋友,七八歲的時候,他爺爺去世,那時農村還流行土葬。他看到大家把裝有爺爺的棺材放在土坑裡,哭得撕心裂肺,他跑去阻止,咬抬棺人的手,結果被自己父親一腳踹在地上,狠揍了一頓。他說,長大後每每想起那個場景,他都痛苦得無法自拔。
所以,作為家長,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親人離世,別給孩子的童年留陰影。比如,告訴孩子,親人去世後,就是再也見不到了,他們去了另一個世界。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死,只不過早晚的事,所以不要太難過,只有自己的日子過得好,過得開心,去世的親人才會高興才會放心。
★【檸兒有話說】
親人離世,大人會用痛哭、傾訴來排解難過的情緒,但是孩子可能不會。甚至,他們都不懂什麼是死亡,也不知道怎麼表達情緒。而且,還會在缺少親人的陪伴後,變得無助、彷徨、恐懼、缺愛,這些都需要家長細心觀察、耐心開導,幫孩子找到正確的排解渠道。
今日話題:網友們,你對小時候經歷對親人離世有什麼印象嗎?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