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區實現低收入農戶醫療補充政策性保險全覆蓋
新區實現低收入農戶醫療補充政策性保險全覆蓋發布日期:2020-12-09 信息來源:錢塘新區報原標題:新區在全市率先實現低收入農戶醫療補充政策性保險全覆蓋從2020年12月開始,新區將全面落實低收入農戶醫療補充政策性保險工作,在全市範圍內率先實現低收入農戶醫療補充政策性保險全覆蓋
-
山亭:政策性農業保險實現鎮街全覆蓋
今年以來,山亭區在農戶自願參保的前提下,實現應保盡保,全區政策性農業保險實現鎮街全覆蓋。2020年度共參保小麥、玉米5個險種,並率先在全市開展甘薯、櫻桃兩個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險種,區級以上財政共補貼保費資金365.29萬元,各項險種因災受損參保戶,已獲保險理賠519.89萬元,後續理賠將於12月31日前全部理賠結束。
-
脫貧攻堅戰丨低收入農戶看病又添新保障 我市啟動實施醫療補充政策...
日前,全市首份「低收入農戶醫療補充政策性保險服務協議」由秀洲區扶貧辦與人保秀洲分公司正式籤訂,這也標誌著我市低收入農戶醫療補充政策性保險工作正式啟動實施。 為了加快構建與我市減緩相對貧困相適應、惠及所有低收入農戶的健康保險服務政策體系,6月2日,由市扶貧辦牽頭,財政、衛生健康、醫療保障等4部門聯合出臺了《嘉興市低收入農戶醫療補充政策性保險工作實施方案》(嘉扶貧辦〔2020〕1號),加快構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城鄉醫療救助+慈善救助+健康補充保險」五位一體保障體系。
-
南通海門開發式扶貧全覆蓋 就業社保完成率超序時
開發式扶貧實現全覆蓋 今年十大民生實事工程的頭號工程是扶貧增收。今年以來,我市積極開展十項富民行動,實施精準幫扶。各幫扶單位根據幫扶對象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科學制定和實施個性化幫扶方案,堅持輸血式扶貧與開發式扶貧相結合,對全市1.3萬多農村低收入人進行走訪慰問,對有勞動能力的農村低收入戶實施全覆蓋的開發式扶貧,到目前為止投入開發式扶貧資金近700萬元,開發式扶貧佔比達22%。同時,我市推進64個經濟薄弱村幫扶工作。
-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低收入農戶增收及低...
(十)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逐步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對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扶增收的低收入農戶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調整完善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查辦法,將所有符合條件的困難農戶納入低保範圍,做到應保盡保;健全低保分類救助政策,對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等重點救助對象,提高救助水平;建立農村低保與低收入農戶幫扶的數據互通、資源共享信息平臺,實現動態監測管理
-
金華扶持低收入農戶奔向高水平全面小康
原標題:我市扶持低收入農戶奔向高水平全面小康 第7個國家扶貧日來臨之際,記者從全市低收入農戶高水平全面小康攻堅推進會上了解到,目前全市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農戶已全部消除,已排查發現的農村困難家庭危房已全部完成改造,排查發現低收入農戶飲水安全問題已全部解決,金華推進低收入農戶高水平全面小康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階段。
-
攀枝花在全國率先推出政策性芒果價格指數保險
攀枝花在全國率先推出政策性芒果價格指數保險 【字體:大 中 小】 從市農牧局獲悉,我市在全國率先推出了政策性芒果價格指數保險
-
餘姚深化低收入農戶「一戶一策一幹部」制度
本報訊(記者黃合 餘姚市委報導組謝敏軍)「屋漏偏逢連夜雨」,對於餘姚市低塘街道鄭巷村低收入農戶陸永來來說,這句話就是他生活的寫照。陸永來73歲,和妻子相依為命多年,家庭沒什麼收入。來自餘姚市農業農村局的結對幹部袁惠萍了解到老陸家的情況後,第一時間對接了中國人保財險餘姚分公司,為其申請餘姚市低收入戶醫療保險幫扶項目。不久,陸永來通過審核,順利領到特殊病種住院額外費用補助8000元,一解燃眉之急。推動實現全市低收入農戶高水平全面小康,既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答題」,也是決定小康成色的「壓軸題」。
-
...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低收入農戶...
二、進一步明確加強低收入農戶幫扶工作的目標任務 按照市委、市政府對低收入農戶幫扶工作的決策部署,轉變工作思路,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動從單純的「增收」向包括加強教育、醫療、住房保障在內的「幫扶」轉變,突出精準性、實效性和可持續性,確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路上一個不掉隊。
-
今年15000餘名低收入農戶投保,能省下這麼多錢!
原來,71歲施大爺屬於低收入農戶,今年,患有惡性腫瘤的他在浙江省腫瘤醫院治療4次總費用8.97萬元。根據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和統籌基金,施大爺本應該自負4.25萬元。由於他符合醫療救助對象的條件,市醫療保障局給予施大爺自負部分60%的醫療救助補貼,市農業農村局投保的大病住院再保障保險給予他自負比例30%賠付1萬元(同一參保對象一個自然年度內多次因病住院治療累計賠付金額不超過1萬元)。
-
淮安鞏固低收入農戶脫貧成果
淮安在2019年全市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全部脫貧的基礎上,今年繼續鞏固成果,全市低收入農戶家庭年人均收入預計超9000元。一方面,我市強化落實增收舉措,對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戶,落實扶貧小額信貸、資金補貼、創業就業培訓等政策舉措,引導幫助創業就業或發展生產實現增收。
-
淮安市鞏固低收入農戶脫貧成果
本報訊 淮安市在2019年全市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全部脫貧的基礎上,今年繼續鞏固成果,全市低收入農戶家庭年人均收入預計超9000元。一方面,淮安市強化落實增收舉措,對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戶,落實扶貧小額信貸、資金補貼、創業就業培訓等政策舉措,引導幫助創業就業或發展生產實現增收。
-
南通照護保險實現城鄉全覆蓋
南通照護保險實現城鄉全覆蓋 全省率先,惠及全市721萬餘參保人員 來源:南通日報 發布時間:2019-12-31
-
杭州錢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報告
率先啟用浙政釘協同辦公平臺,「浙政釘」激活率、活躍率均排名全市第一,實現新區機關移動辦公全覆蓋。推進城市大腦建設,建成智慧安防小區42個,全區63個停車場庫、3.3萬個泊位實現「先離場後付費」,醫院「先看病後付費」智慧結算率達67%。積極支持工青婦組織開展工作,成立新區殘聯、僑聯和科協,外事、民族、宗教、臺灣事務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
政策性農業保險之我見
因此,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保護農業的穩定和發展是我縣實現國民經濟穩定、和諧發展,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需要。從2004-2020年,連續17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特別是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市場運作、農民自願」的原則,建立完善農業保險體系。
-
安吉:杭垓鎮百名幹部結對幫扶低收入農戶
和趙家坤一樣,杭垓鎮越來越多的低收入農戶多了增收致富的渠道。「我們鎮裡多是山區,地理位置相對較偏,再加上大部分面積被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經濟發展受限,低收入農戶也相對多。」杭垓鎮農業農村辦主任毛聞君說,為了幫助393戶563名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鎮裡在全縣率先建立幹部結對幫扶制,下派百名鄉鎮幹部結對幫扶農戶,並發放聯繫卡。
-
小區裡建功能性黨支部 杭州錢塘新區率先推出建設標準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錢塘新區率先制定《杭州錢塘新區小區功能性黨支部建設運行工作標準》,以小區為基本單元建立功能性黨支部,解決城市基層黨建「最後一米」問題。錢塘新區黨群工作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錢塘新區成立以來,區街村(社)三級黨組織體系已相對完備,但從基層治理精細化的角度看,基層網格、城市住宅小區、樓棟樓道等小微治理單元的黨組織建設、運行機制還不夠完善。「比如,在城市小區裡,居民群眾的關鍵小事還缺少黨組織引領下的快速反應機制。」錢塘新區黨群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說。
-
青島率先實施全民補充醫療保險制度 2萬多人受益
(原標題:青島率先實施全民補充醫療保險制度 2萬多人受益)
-
2020年上半年我市低收入農戶收入穩步提高
2020年上半年,我市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8406元,同比增長16.1%,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四項收入三升一降,其中工資性收入、財產淨收入和轉移淨收入增速均達到兩位數,經營淨收入增速為負。
-
東營市率先實現醫養結合示範先行單位 市、縣兩級全覆蓋
至此,東營市率先實現醫養結合示範先行單位市、縣兩級全覆蓋。自2017年山東省啟動創建國家醫養結合示範省以來,東營市認真貫徹上級關於醫養結合的部署要求,堅持以示範創建為抓手,著力完善政策,強化措施,加快推進醫養結合發展,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形成,醫養融合發展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