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刺眼的色彩到荒謬的魚眼鏡頭,深度解讀電影《村戲》

2020-11-19 騰訊網

國產電影的商業市場越來越成熟的背景下,也有更多的國產文藝佳作走入觀眾的視野,正是因為這些文藝電影的存在和不斷發展,才證明了國產電影的真正水平。今天要給大家解讀的是首映於2017年的《村戲》,很可惜,這部電影時至今日仍無緣在影院上映。忽然想起了2016年上映的吳天明遺作《百鳥朝鳳》,登陸院線之後遭遇觀影低潮,製片人驚天一跪才挽回了製作成本。《村戲》導演鄭大聖嘗試多次之後,放棄登陸院線改為點映模式,用他的話說:「給那些支持我們的人一個交代。」

導演鄭大聖

雖然《村戲》因為題材和受眾有限等原因無法登陸院線,但是它卻在國內各大電影節賺足了眼球。金馬獎、金雞獎、華表獎和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上均入圍了重要獎項,在第1屆平遙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最受歡迎影片提名。導演鄭大聖之前也有過不少佳作,比如《古玩》、《阿桃》等,但是《村戲》卻是他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院線品質」電影,他之前的電視電影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村戲》海報

《村戲》改編自《賈大山小說精品集》中的《村戲》、《花生》、《老路》三則短篇小說,為我們講述了歷史劇變的時代背景下,小人物被歷史裹挾前行的無奈和悲劇。《村戲》是一部平靜地反思過往,熱烈地傳達希望的影片,現實和過去相交織,罪惡和救贖依次登場。本片的攝影尤其獨具特色,無論是刺眼的高對比度黑白影像風格,還是描寫荒謬事件的魚眼鏡頭,都恰到好處地達到了敘事的目的,完成了導演的要求。本片攝影師邵丹也因此獲得了第31屆金雞獎的最佳攝影獎項,《電影藝術》評價道:「邵丹的影像具有攻擊性」,恰恰是因為他鏡頭中充沛的表現力,才賦予了電影別樣的魅力。

攝影師邵丹

電影的主線故事稍顯複雜但是也清晰可辨:在一處偏遠的村落裡,土地改革的春風即將吹來,包幹到戶的消息為這個古老的村子帶來了新鮮的活力,村民們都在惦記著能夠分到肥沃的土地。正值春節將至,王支書接到任務說上級領導要來村裡聽戲與民同樂,同時會宣布土地改革的消息。村子頓時熱鬧了起來,一邊準備唱戲慶新年,一邊摩拳擦掌期待來年大幹一場,不過在這一片祥和的氣氛中卻有一個不安定的因素:原民兵連長王奎生,現在村民口中的「奎瘋子」。

奎瘋子不僅不明道理,甚至會為了一把花生和村民大動幹戈,惹得滿村的民眾怨聲載道。但是王支書卻始終護著奎瘋子,就連村裡最肥沃的九畝半土地也想繼續留給奎瘋子,而不準備分給其他村民。隨著劇情逐漸深入,導演慢慢解釋了王奎生發瘋的緣由,因為這個原因涉及到電影的核心,所以暫時賣個關子,以免打擊大家觀影積極性,請大家去影片中尋找答案。在我們看過的電影裡面,歷史變遷洪流中的小人物,基本都會以悲劇收場,《村戲》中的王奎生也是如此。

關於《村戲》這部電影不得不提的一點,影片中所有的演員都不是專業的,早在選景選角期間,鄭大聖找遍了河北井陘縣終於找到了兩個可以滿足拍攝需求的村落,並且在一個戲劇班子中找到了他想要的這群演員。貼近生活有鄉土氣息,質樸的同時卻又極具表演天賦。鄭大聖和《心迷宮》導演忻鈺坤的選角原則完全不同,前者用的是完全的電影素人,後者挑選的則是有鄉土表演質感的專業演員。鄭大聖為了影片中大片的花生場景,提前半年逆季節種植了花生,無論是素人演員還是場景的挑選,都是為了表現最真實的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農村生活。

黑白影像

近些年國內外電影界都興起了黑白攝影的潮流,國外有獲獎無數的《羅馬》和《被塗汙的鳥》,國內有《不成問題的問題》、《塔洛》和《大佛普拉斯》。雖然他們都是黑白影像,彼此之間卻有著很大不同,《羅馬》在黑白之中融入了更多明亮的光線,讓黑白畫面中透過陽光的溫暖,釋放出明媚的希望。而《不成問題的問題》則把更多的故事放在了大自然景色中,有溪流和山巒,也有芳草和氤氳,黑白色則更像是水墨的象徵。《村戲》中的黑白則運用了高對比度,使得村莊中的每一幀畫面,都因為強烈的對比度而顯得不真實,像是正午時直射的陽光,好像所有的荒謬都只是一個夢。

黑白影像的運用能夠帶來諸多好處,影片講述的是上世紀發生的故事,而當時的世界在我們的記憶中便是黑白色調,無論是村裡的露天電影還是家裡的二極體電視機,畫面都是黑白的。獨特的黑白色調能夠省卻很多鋪墊,讓觀眾瞬間就能進入到上世紀的情境中,講老故事用黑白色在國內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

其次,黑白影像抹去了所有的色彩,在當時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人人都是一樣的,沒有高低貴賤的同時也沒有了特色和鮮活。只有藏起自己的稜角,才能在時代洪流中苟活,如果像奎瘋子一樣惹人注目,也就註定了悲劇的下場。黑白影像也預示著《村戲》是一個悲劇故事,只有黑白色才能容納歷史的過錯。

第三,黑白色是最冷靜、客觀的顏色。對於影片中的故事,導演希望用冷靜的視角去客觀地敘述,讓觀眾將注意力放在對人性的思考上。在這樣一個故事中,任何色彩都是多餘的,人性也不能簡單地分為好壞,單調的黑白色彩最適合表現複雜的心理。

魚眼鏡頭的運用

《村戲》中大膽地長篇幅運用了魚眼鏡頭,故事閃回多年之前的場景都是用魚眼鏡頭來呈現。魚眼鏡頭屬於超廣角鏡頭的一種,多用在表現景色旖旎的風光片之中,而極少會被用來作為敘事手段。不過,本片卻開發出了魚眼鏡頭的另一個作用——表現荒謬。魚眼鏡頭因為特殊的光學結構,導致拍攝的畫面會產生扭曲,用來突出表現正中央的事物。

《村戲》中的魚眼鏡頭有兩種作用,一是為了表現出閃回歷史中的荒謬和黑色,二是作為探尋王奎生內心的一種外在工具。

如果《村戲》是彩色影像,那麼閃回的畫面完全可以用正常的黑白影像,但是因為電影整體都是黑白風格,如何區分過去和現實就成了一道難題。魚眼鏡頭的運用恰好解決了這個難題,不僅將回憶和現實完美地加以區分,還因為鏡頭特有的扭曲效果給回憶畫面賦予了荒謬的內涵。魚眼鏡頭特別適合用來做特寫鏡頭,當畫面的一大半都被一張臉佔據的時候,角色的表情纖毫可見,更能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內心變化。同時,以角色特寫為魚眼鏡頭中心,還能夠在角色和環境之間形成疏離感,增加了角色在整體環境中的不可逃避性。

其次魚眼鏡頭在《村戲》中還有另一層含義,它不僅是攝影工具,還代表著王奎生的內心。王奎生身為民兵隊長負責保護集體財產,自己女兒偷吃花生的時候被他抓到,因為村民給的救濟糧壓力,他不得不扮演了一個大義滅親的「英雄」。雖然為自己贏得了名譽,也為村民爭取到了救濟糧,但是他的內心卻遭到了永久性的傷害。正是這種極度的神經緊張導致他的精神崩潰,最終成了「奎瘋子」。

魚眼鏡頭的切換不僅是導演想要為我們揭秘那段陳年往事,而且還意味著王奎生內心深處的「自我覺醒」,他的記憶被慢慢喚醒,那些他不願再想起的往事也一幕幕浮現。從開始時的一幀幀閃回,到後面的大段記憶恢復,都說明王奎生的「瘋病」在慢慢轉好。諷刺的是,他當了多年的真瘋子無人送醫,即將變成正常人的時候卻被綁上了救護車。到底是王奎生瘋了,還是那個時代瘋了?

刺眼的色彩和剪輯

除了魚眼鏡頭,攝影師還通過特殊的運鏡方式來完整展現這段故事,諸多場景中,鏡頭都游離於角色群體之外,而非穿插在他們之中。鏡頭和角色之間沒有絲毫的互動,只是客觀地記錄著這一切。很多遠景都是從角色開始,以空鏡頭結束,為故事注入了「時移世易」的滄桑感。

除此之外,影片中的剪輯也非常有特點,極少有快速剪輯,反而以平穩的長鏡頭為多。奎瘋子出場的那場戲,鏡頭跟在他的背後,引出了九畝半良田——悲劇發生的地方。其次,影片中的定場鏡頭通常是俯視鏡頭,這其中也蘊含了導演的良苦用心:俯視鏡頭代表著客觀記錄性,即「上帝視角」,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性。

電影的後期剪輯也頗有特色,在王奎生上臺講話的戲份中,場下的觀眾聚精會神地傾聽著,並且不時爆發熱烈的掌聲。導演把很多鼓掌的片段剪輯在一起,並且作了升格處理,放大了鼓掌帶來的視覺、聽覺刺激。這種觀影感受就像是在臺上講話的王奎生一樣,緊張狀態會鈍化人的感知系統,對環境的感知變得混沌,但是對聲音的感知卻更為敏銳。

本片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回憶戲份中並不是完全的黑白影像,有紅色和綠色的體現:廣場上飄揚的紅色旗幟,胸前別著的紅色花朵,話筒上纏著的一圈紅色塵巾,小女孩穿著的紅色碎花上衣,九畝半綠油油的花生地,耀眼的綠色軍裝。黑白畫面中的紅綠色顯得格外刺眼,既有夢境中的神秘,還有熱烈氛圍下的荒誕不羈。

時代意義

這部電影從頭至尾都是在講村戲的排練,但是由始至終都和「村戲」主題若即若離,以「村戲」為引,揭開多年前那段塵封的往事。這部電影只有放在那個特殊時期裡才有發生的可能,也正是那段歷史賦予了電影更深層次的含義。不僅僅是在講述過錯和救贖,更是圍繞那段故事為我們展現特殊時期中冰山一角的荒誕。

《村戲》的發生時點為新年也有著特殊意義:新年意味著萬象更新,揮別過去的歷史,正視過去的錯誤,迎來新年的希望。新年到了,村子裡準備了老戲熱鬧熱鬧,村民們也迎來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春風。王奎生也找回了理智,想起了那段瘋狂而不堪的記憶,過去的錯誤並不會消失,他死去的女兒也不會復生,但是他終於邁出了自我救贖的一步,迎來了新生。

相關焦點

  • 影評| 《村戲》:村中人,戲中戲
    純粹卻簡單的顏色將人一下子拽到幾十年前,拽到農村鄉野。寒冷蕭瑟的冬天、裸露貧瘠的土地、乾癟枯硬的樹枝、彎曲獠牙的樹影……滿是一種苦澀艱難卻又野蠻生長的原始生命力。自然「大舞臺」渾然天成,「唱戲主角」要登場了,一群從膚色、毛髮到瞳孔都是灰色的「主角」。
  • OREA魚眼鏡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相信大家對OREA品牌已經不陌生了,畢竟之前風叔已經評測過兩款鏡頭了,一個是OREA減光鏡,一個是OREA廣角微距CPL三合一鏡頭。這次風叔帶來的是OREA魚眼鏡頭,魚眼鏡頭能夠拍攝出很有趣的畫面。第一部分:開箱圖賞OREA魚眼鏡頭採用的是精緻的收納硬盒,裡面有隔板,可以有效的保護鏡頭。都有什麼配件呢?OREA 支架、魚眼鏡頭、說明書、鏡頭布。
  • 魚眼鏡頭使用入門指南:魚眼鏡頭應該怎麼用(附後期魚眼效果)!
    使用魚眼鏡頭拍攝的照片可以獲得非常極寬的拍攝角度,通常是在180度。它們在風景,極限運動和藝術攝影中非常受歡迎。魚眼鏡頭提供了任何其他類型鏡頭無法提供的獨特創意視角。什麼是魚眼鏡頭魚眼鏡頭是廣角鏡頭中的一種,它的透視效果非常強,可以將直線扭曲成曲線。
  • 加繆《局外人》:刺眼的冷漠和陽光下,蘊含著對荒謬的無聲痛擊
    《局外人》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1分,絕對是世界級的名著,同時《局外人》也是後來法國作家加繆的殿堂作品《鼠疫》的母體作品,如果當我們同時把這兩部作品進行重疊,你將會發現其實兩者之間,很多看似不相干的情節,其實有非常微妙的關係,而這其實也象徵著法國作家加繆內心和思維深度的變化。
  • 小糊塗教你-攝影器材:魚眼鏡頭
    而魚眼鏡頭的思路就是來自於這種特點,當然其實同魚眼觀察水面以外物體的關係真的不大,只是體現的效果比較類似,畢竟這裡不存在水的折射率,只是鏡頭設計者研究了魚眼的結構,才搞出了有意思的魚眼鏡頭。
  • 拍全景照片選魚眼鏡頭還是廣角鏡頭
    準確的說是全景是拍出來的,拍全景照片選魚眼鏡頭還是廣角鏡頭或是拍全景照片魚眼鏡頭好還是廣角鏡頭好呢?我們接下來就看看。那麼對於全景的拍攝來說眼鏡頭和廣角鏡頭都是可以的,這兩款鏡頭的視角都是很廣的,可以拍攝到一個很廣的場景。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魚眼鏡頭和廣角鏡頭拍攝全景各有什麼好處。
  • 電影人必看指南:鏡頭使用類型最全解析!
    不過,有些鏡頭的焦距非常短,如4mm的魚眼鏡頭,或者超長焦距,如1200mm長焦鏡頭。焦距就是透鏡的光學中心到圖像傳感器之間的距離,焦距越長,比如100mm,視角就越窄;焦距越短,比如24mm,視角就越寬。所有的鏡頭都分為兩類,即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
  • 魚眼鏡頭拍攝全景圖的教程方法
    在360度全景圖拍攝的全過程中,魚眼鏡頭具有了尤為重要的功效,可以說魚眼鏡頭決策了大家拍攝360度全景的品質,今日小九就帶大家了解一下360度全景拍攝的實例教程:魚眼鏡頭拍攝全景圖片的教程方法。魚眼鏡頭問世於1924年,最開始稱之為「天空鏡頭」,由於那個時候這類鏡頭被專業用於紀錄天空中的氣候轉變,之後這種鏡頭的極近距離調焦工作能力和斜面眼鏡片的結構特點,給眾多的攝影愛好者產生了無窮無盡拍攝快樂,大伙兒親近的稱作為「魚眼」。假如你都還沒試過,確實應當搞一隻來感受一下。事實上,有兩大類不一樣的魚眼鏡頭。
  • 210度視角 老蛙4mm f/2.8魚眼鏡頭評測
    魚眼鏡頭是非常特殊的一類鏡頭,使用魚眼拍攝能營造出極富衝擊力的畫面效果,老蛙這枚鏡頭的獨特之處,就是可以拍攝210度的超廣視角,也就是說這枚鏡頭已經超越了180度的視界面,可以拍到鏡頭後面的景物。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枚鏡頭到底效果如何。
  • 拍照更有創意 手機魚眼/微距鏡頭試玩
    將夾子加在手機上,你就可以使用外接鏡頭進行,拍照效果還是相當明顯的,使用魚眼鏡頭的效果不錯,對於喜歡拍照的用戶來說,魚眼鏡頭的作用是比較大的,拍攝效果也比較不錯,雖然目前有些手機內置有魚眼效果的濾鏡,但是拍出的照片與使用魚眼鏡頭還是有些差別
  • 79元買的手機鏡頭,廣角、微距、魚眼全都有!還要什麼華米OV
    多層鏡頭,採用MRC鍍膜技術,增透膜納米層,有98%的透光率,裝上鏡頭不會出現模糊和蒙灰的感覺。130°超廣角,更好地捕捉到場景光線,還原真實場景。擴大視野,畫面豐富飽滿,構圖合理。使用方法也很簡單,將鏡頭直接旋轉擰到夾子中,夾住手機,鏡頭對準手機攝像頭,鏡頭就出現了超廣角視野。在戶外拍照的時候,超廣角視野可以讓畫面更加豐富立體,130°超廣角,將美景盡收眼中。將落日和旁邊的樹木拍下來,光影形成對比,畫面更加飽滿。
  • 麻省理工研發出全新平面魚眼鏡頭 智慧型手機鏡頭或迎來重大突破
    度全景圖像的魚眼鏡頭。眾所周知,為了能夠拍攝全景,攝影師通常會使用魚眼鏡頭,即一種由多塊曲面玻璃製成的超廣角鏡頭。魚眼鏡頭能夠扭曲入射光,產生像氣泡一樣的寬圖像。然而,超廣角魚眼鏡頭通常都是厚實的球狀裝置,且生產成本通常很高,因此,很難被應用到智慧型手機等輕便設備中。但此次,研究人員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可能會讓事情出現轉機。
  • 在深圳,分享一組魚眼鏡頭實拍的美景照片
    在深圳,對於魚眼鏡頭拍出來的照片,小編也是覺得很有趣的,它利用了透鏡近大遠小的特性,畫面四周景物向中心點匯聚,產生畸變球形的畫面,讓畫面達到趣味誇張的創意攝影。魚眼鏡頭的適用場景還是:人物、寵物等趣味攝影,但是小編還是選擇了拍更大視野的地方,故畫面的四圈都呈現了黑圈,這是屬於正常的現象。小編買這些鏡頭是要送給自己的好朋友,收到了使用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 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呈現來解讀家庭情感電影《消防員》
    因此,我將從「鏡頭語言的呈現、事物的象徵意義、主題的呈現方式」這三個方面,帶領大家對影片進行深度解讀:鏡頭語言的呈現:影片畫面整體溫暖熱烈且細膩,表面是在襯託凱勒的職業責任,其實也是在通過導演對無條件之愛的推崇,強調凱勒的家庭責任事物的象徵意義:十字架、戒指、樹林等事物都極具深刻的象徵含義,值得深思
  • 美科光學6-11mmF3.5定焦魚眼鏡頭1600元
    美科光學6-11mm F3.5鏡頭是為APS-C畫幅而設計的單反手動對焦魚眼攝影鏡頭。該鏡頭擁有簡潔緊湊的尺寸,良好的便攜性,在遠、近距離的攝影中,都可以實現多樣的圖像表現。該鏡頭為多卡口可選,可適配於尼康單反F卡口、佳能單反EF卡口。
  • 魚眼鏡頭你用對了嗎?除了搞笑,教你5種「正經」的玩法
    魚眼鏡頭,焦距在6-16mm之間,視角多在180度以上,有些甚至可以達到230度。為了使鏡頭達到最大的攝影角度,這種鏡頭的前鏡片呈拋物狀,向前凸出,與魚的眼睛頗為相似,因此被稱魚眼鏡頭。魚眼鏡頭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球形魚眼鏡頭,而另一種,則是這篇文章的主角——對角線魚眼鏡頭(也稱全畫幅魚眼)。
  • 從故事結構,鏡頭語言解讀治癒系電影《一條狗的使命》
    一直以來,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電影,只要是有關寵物的電影,都會覺得很治癒,仿佛寵物那萌萌的表現或搞怪的行為都能喚起自己發自內心的快樂。這類影片往往觸動人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比如《一條狗的使命》。影片全程以貝利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語言輕鬆幽默,在故事情節中穿插著貝利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通過對貝利內心的描寫讓人領悟到一些被人們不注意但很重要的道理。因此,如果僅從故事情節來解讀這部電影,很難體會到這部好片的真正魅力。下面,我將通過故事結構,鏡頭語言兩個方面進行詳細解讀。
  • 極限視角 尼康8-15mm 魚眼鏡頭樣張圖賞
    極限視角 尼康8-15mm 魚眼鏡頭樣張圖賞 作者:Dpriview 編輯:吳泓磊 1/ 24 極限視角 尼康8-15mm 魚眼鏡頭樣張圖賞
  • 蔡徐坤跑男挽迴路人緣,「男友派」越看越順眼,魚眼鏡頭還有誰?
    且近日他為雜誌《COSMO》拍攝了一組魚眼鏡頭封面,呈現出一個溫柔至極的獅子座男孩,不得不讓人甘拜下風,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視覺也愈看愈來順眼了。 此次封面話題就是蔡徐坤與獅子座的自己的對話,用魚眼鏡頭來充分的展現自己。
  • 賓得DA 10-17mm新魚眼鏡頭即將發布 適用於賓得K卡口APS-C畫幅相機
    近日,就有消息稱,理光即將發布最新的HD PENTAX-DA FISH-EYE 10-17mm F3.5-4.5 ED魚眼鏡頭,該款鏡頭適用於賓得K卡口APS-C畫幅相機上。熟悉賓得的朋友應該知道(估計現在的新玩家也鮮有知道賓得曾是個獨立品牌這件事了),賓得在2005年底發布了一款DA FISH-EYE 10-17mm F3.5-4.5 ED[IF]魚眼鏡頭,三千多元的售價在當時獲得了不少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