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寧德市逐步推廣「9073」養老模式 將全面建設福利中心

2020-12-12 人民網福建頻道

原標題:今年起寧德市逐步推廣「9073」養老模式

  記者24日從市民政局獲悉,今年起,寧德市將逐步推廣「9073」的養老模式,每個縣(市、區)都要有列入政府購買服務名單的居家養老項目。

  「我市的居家養老是2009年開始,當初開展這個居家養老叫『請出來,走進去』。」市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請出來」是讓居家的老年人走出來,到服務中心裡去活動、社交、娛樂等等;「走進去」是讓服務中心的人員走到老年人家裡去,為他們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六年來,大部分縣(市、區)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做到了「請出來」,但在「走進去」上做得參差不齊,不平衡。因此,下一步寧德市居家養老工作將提升服務質量、擴展服務領域、擴大服務覆蓋面。

  今年起,寧德市將逐步推廣「9073」的養老模式,即90%身體狀況比較好的,願意和子女在一起的老年人,採取以家庭為基礎的居家養老;7%的老年人依託社區的養老服務中心,提供日間照料;3%的老年人通過機構養老予以保障。未來寧德市養老事業發展的方向是以居家養老為主,機構養老為輔,社會力量投入運作,政府給予指導和補助。

  2016年起,每個縣(市、區)都要有列入政府購買服務名單的居家養老項目。購買服務的內容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對象,對象有「三無」老人、「空巢老人」、殘病老人、失獨老人、失能老人、高齡老人、困難老人。二是內容,內容包含日間照料和醫療衛生。三是服務人員,即助老員。

  「十三五」期間,寧德市每千名老人的床位數要達到35張以上。為此,寧德市將全面完成福利中心建設任務,每個縣(市、區)爭取新辦一個民辦養老機構,開展醫養結合建設。民政部門將會同衛生部門開展醫養結合試點,加快發展護理型養老服務,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積極推進鄉鎮敬老院運營管理多樣化,著力破解鄉鎮敬老院入住難問題。通過公建民營、委託管理等方式,推動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運營,落實好民辦養老機構扶持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記者 陳薇)

相關焦點

  • 寧德市社會福利中心獲評 全省首批社工人才基地
    近日,省民政廳印發《關於確定福建省首批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基地的通知》,寧德市社會福利中心被評為首批省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基地。據了解,市社會福利中心是我市社會福利從業人員培訓基地,為了全面提升寧德市社會福利從業人才專業化、職業化水平,逐步解決我市社會福利從業人才短缺問題,三年來,該中心在全市組織開展了13期包括基層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養老機構管理人員、養老護理人員、「三留守」基礎服務人員等在內的業務培訓,累計培訓892人次。
  • 寧德市社會福利中心投入運營 設置養老床位約1800張
    ­  寧德市社會福利中心。(資料圖)­  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11月26日,寧德市社會福利中心正式投入運營使用。該項目是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共設置養老床位約1800張,首批已有50名老年人入住。
  • 池秋娜廳長赴寧德市社會福利中心考察調研
    (原標題:池秋娜廳長赴寧德市社會福利中心考察調研) 日前,福建省民政廳池秋娜廳長一行
  • 寧德市社會福利中心被授予五星級養老機構 福利中心相關服務介紹
    今年國慶節前夕,寧德市社會福利中心(濱海·金泰園)被福建省民政廳授予五星級養老機構的榮譽稱號。日前,記者特地走訪了我市首家「五星級」養老服務機構。來時恰逢濱海·金泰園兩周年慶,正舉行「感謝有你、一路相伴」答謝會,向長期以來到金泰園熱心為老人服務的愛心團體和志願者表達謝意。同時,還為園區11月份出生的老人舉辦集體慶生會。
  • 寧德市首個社會福利中心開業 副市長黃建龍參加開業儀式
    ­  11月26日,寧德市首個社會福利中心舉行開業儀式。副市長黃建龍參加開業儀式並致辭。­  據了解,市社會福利中心是寧德市首個集康復療養中心、商業中心、活動中心於一體的大型醫養結合的療養機構,按照國家一級福利單位標準建設,擁有獨立的二甲醫院、四星級酒店、智能樓宇、綜合服務區等,佔地約116.04畝,總投資3.7億元,可滿足1720人以上養老等服務需求。­  開業儀式上,黃建龍指出,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體現。
  • 寧德市今年將新建2個縣級社會福利中心
    寧德網消息(記者 吳寧寧)  日前,省發改委、省民政廳、省財政廳聯合下發了《關於下達2014年縣級社會福利中心項目建設任務的通知》,明確今年共安排新建8個縣級社會福利中心,包括我市的福鼎市社會福利中心和古田縣社會福利中心。  據悉,福鼎市社會福利中心項目,建設地點位於福鼎市桐城街道三門村。
  • 2019年蘇州將再建10家養老服務中心
    剛剛閉幕的市兩會上,提升養老服務水平成為代表委員們「頭腦風暴」的焦點。昨天,記者從市政府召開的全市民政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將高標準再建10家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1000張養老機構床位和100個日間照料中心,讓我市老年人享受到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民政公共服務。
  • 利州區社會福利和養老服務中心召開全區社會福利和養老機構提檔...
    為推動社會福利和養老機構年度工作開展,11月27日上午,廣元市利州區社會福利和養老服務中心召開提檔升級專項工作會。區社會福利院、區中心敬老院全體幹部職工參加會議,中心主任孫榮業主持會議並講話。會上,區社會福利和養老服務中心副主任、區社會福利院院長張紹勇,區中心敬老院院長劉敏分別匯報了今年以來養老工作開展情況及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介紹了來年工作謀劃情況。與會人員討論了加快推進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方案、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方案等事項。
  • 金華重點發展居家養老服務 建設護理型養老機構
    市社會福利中心的老人們跟著舞蹈老師學跳健身舞。  浙江在線2月15日訊「連今年這個春節在內,我們已經是第三個年頭在這福利中心過年了,在上海工作的兒子也趕來金華陪我們一起過年。」2月10日,在金華市社會福利中心居住的76歲老人盛永康充滿幸福感地對記者說。
  • 2019年哈爾濱將建設30個養老照護中心、發放五萬張敬老服務卡
    記者在會議上獲悉,哈爾濱市今年將建設30個照護中心和發放五萬張敬老服務卡。 會議現場。 2019年哈爾濱市將依託智慧城市建設大平臺,進一步完善智能化、智慧化、信息化養老服務及管理系統,做強「養老雲」,完成老年人基本信息採集,形成養老服務大資料庫,為政府制定養老政策提供數據支撐。
  • 借鑑臺灣地區自保公助模式,推進上海居家養老建設
    臺盟上海市委   ※背景和問題※   上海在「十一五」期間開始形成「9073」養老格局,居家養老服務實踐的時間不長,尚處於發展階段,而臺灣較早地提出和實踐了「居家養老」服務,如今臺灣地區已經建立起了完備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考慮到兩岸在養老文化方面的同源、可比性,學習
  • 福田率先落實「1336」養老服務體系,打造「老有頤養」民生幸福城區
    同時,在區福利中心、區老人保健服務中心、12家頤康之家、14家日間照料中心等現有養老陣地基礎上,構建「1+10+N」服務網絡,即1個區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10個街道長者服務中心、N個社區長者服務站和小區長者服務點,推動「四級養老服務網絡」全面落地。
  • 上海養老護理中引入電動護理床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速發展,為滿足日益嚴峻的養老護理需求,上海市開始推進「9073」養老服務格局計劃,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生活上的援助。  根據《上海市構建「9073」養老新格局》文件,「9073」養老服務格局是針對60歲以上的上海老年人而摸索出來的一種養老服務構想:將90%的老年人視為健康的人由家庭照顧,7%的老年人視為需要護理的輕度患者,按其所需提供上門護理服務、老人配送餐服務、日間照料等居家照料。
  • 濟南恆協基愛養老服務中心:積極探索綜合養老創新模式
    近年來,結合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和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恆協基愛各養老服務機構的養老服務水平有了明顯提升,濟南恆協基愛養老服務中心堅持「公益為本、對接市場、試點先行、逐步推開」工作思路,積極探索綜合養老模式,取得了積極成效。運用市場思維,創新解決「怎麼建設」的問題。
  • 老年人口增長邁入快車道 龍崗養老服務日漸多元化
    經過一年的努力,龍崗區對標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老有頤養」的目標,正逐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龍崗區常住老年人比例 高於全市水平 深圳市養老設施專項規劃(2011-2020)顯示,2005年以來,全市老年人口平均年增長率持續高於常住人口年增長率,目前常住老年人比例達5.68%。
  • 每個街道都將建養老照護中心
    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上了解到,今後,養老服務機構不僅將具備醫療服務能力,還將輻射周邊,為周邊老年人提供居家醫療護理和居家醫療健康服務。在2020年之前,每個街道或者是鄉鎮至少建設一所具有基礎養老和社區居住養老功能的街鄉鎮養老照護中心。
  • 佛山進入老年化社會 居家養老是養老主流模式
    目前,常見的養老模式有三類,一是居家養老,二是社區養老以及機構養老。現階段,普遍推崇的是「9073」的養老模式,即90%老年人居家養老,7%老年人社區養老,3%老年人機構養老。這種養老模式的提出,為社會資本的參與提供了可能與空間。
  • 臺灣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
    一個19人的小衛生所何以能完成覆蓋9000人的社區就醫及養老任務?徐國祐告訴記者,重在制度安排。社區醫院所在的社區居民、企業有著較為完善的志願服務體系,社區醫院一旦忙不過來,很快會有志願者前來幫忙。如,社區救援車輛、走進老人家中的專業護理人員、衛生宣傳員,都是經過社會購買服務或是社會志願者體系完成的。衛生所對於老人的照護體系是整個臺灣地區「以功能為中心的衛生福利體系」的一部分。
  • 增城區全力推進街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 不斷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和...
    養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一環,為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水平,今年以來,增城區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新路子,全力推進街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頤康中心」),打造一個在「家門口」的多元化養老服務平臺,讓社區長者有更多獲得感與幸福感。截至目前,全增城區13個街鎮頤康中心均已開工建設,其中新塘鎮、荔城街、石灘鎮、正果鎮等4個鎮街頤康中心已建成,其餘鎮街正在建設中。
  • 倉山推行智慧養老和醫養結合 區級福利中心明年建成
    養老服務中心實現社區全覆蓋  走進金山街道金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老人們或享受按摩理療服務,或開展合唱團、舞蹈隊活動。「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得好,配套全,老人們生活多姿多彩。」社區居民倪阿姨說。  同樣的場景,每天也在倉山區其他街鎮、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