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諺語「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是什麼意思?

2020-12-25 輝哥遊記

冬至的來歷、風俗和特點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農村一直流傳著很多的諺語和老話,關於冬至的農村俗語非常多,小時候也常常聽父輩們說起,心裡充滿了許多疑惑:冬至不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嗎,為什麼又是節日?還有那麼多的風俗和特點說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冬至的由來、風俗和特點。

①冬至的由來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傳至今。

②冬至的風俗

《清嘉錄》記載有「冬至大如年」說法。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

冬至在北方風俗有「吃餃子不凍耳」的說法,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凍,耳朵都凍爛了,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後來,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冬至在南方有「吃湯圓、贈鞋帽、藏冬冰」的習俗。吃湯圓,是我國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閩南人在冬至這天不僅要祭天祭祖,而且還要食用薑母鴨等溫性食物進補。佛山冬至有蒸「松糕」的傳統,用米粉發酵蒸熟後的松糕有很多的細孔,寓意高升大發。大多數廣東人在冬至這天會「加菜」,燒臘就成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食品。

③冬至的特點說法

冬至這天白天最短,夜間最長。晝間太陽幾乎直接照射在南回歸線上。過了冬至以後,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時間漸漸長起來。俗話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我國大部分地區都習慣自「冬至」起「數九」,即每九天為一個小節,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天。民間流傳著,「一九二九關門袖手;三九四九凍破石頭;五九六九河邊插柳;七九楊絮擺;八九杏花開;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首歌謠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了不同時間的季節變化。

冬至還有預測未來天氣變化的特點,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便根據節氣天氣的不同總結出了未來天氣變化的俗語,比如「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諺語「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是什麼意思?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過去的農村人看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各地農村關於冬至節氣的諺語有很多,「冬至無雨過年雨,冬至下雨過年晴」「幹冬至溼年下,溼冬至幹年下」「乾淨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乾淨年」「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

綜合來看,「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這句關於冬至天氣的俗語意思就很簡單了,就是說如果冬至的這一天白天下雨的話,那麼天氣會很陰沉,晚上天空陰雲密布連星星都看不到了,整個冬天將會是鵝毛大雪漫天飛舞,萬裡雪飄,千裡冰封,出門都寸步難行。其實農民朋友們是很期盼冬至這一天下雨的,這樣的話就會"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了。瑞雪兆豐年,來年將是一個豐收年!

如果冬至那天是晴天,整個冬天和正月天會怎樣呢?那就應了冬至晴天的俗語:「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晴一天,春節雨雪連」,」冬至無雨過年雨,冬至下雨過年晴」「冬至晴年必雨,冬至雨年必晴」「幹冬爛年」「幹冬至溼年下」「乾淨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乾淨年」 意思是說如果冬至的這一天天氣狀況很好,是個大晴天,那麼冬至到春節前都會天氣晴朗,春節至正月間就會天氣很冷,雨雪連綿了,道路泥濘,出行困難,不適合走親訪友。反之,如果冬至這一天下雨了,整個冬天都會有下雪,春節至正月期間,天氣晴朗,道路暢行無阻,正月走親訪友不受任何影響。

諺語不是某些老人說的,而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實踐而來的,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一部分!做為現代人,我們要了解冬至民俗、農耕文化,學習和傳承這些古代先輩們的優良傳統美德並發揚廣大,不斷地發展科技生產力,改善過去由於科技不發達而運用俗語來預測天氣的現狀!

你們那裡有關於冬至的俗語嗎?在冬至這一天你們會怎樣慶祝呢?大家對此怎麼看?同意我這些說法的,請給我點讚支持吧;不同意的,也歡迎你留言探討喲!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
    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時間:2020-12-14 16:23   來源:非主流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 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無雨雨水少。
  • 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冬至下雪有何說法
    文/訪客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其實古人們總結的關於冬至的俗語也是有很多,因為總結這些俗語也是為了生活,所以中心也總是圍繞著天氣和農耕,小編倒是搜集了幾個關於冬至的俗語跟大家一起分享。這第一句就是「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冬至下雪有何說法呢?
  • 冬至丨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
    冬| 音2020 WINTER冬| 候2020 WINTER冬至諺語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冬至有霜,臘雪有望。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 冬至西北風,來年幹一春。冬至節氣 知多少2020 WINTER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冬至手抄報內容資料推薦 2019冬至手抄報50字內容冬至諺語詩詞
    2019年冬至是12月22日,也就是本周日了,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很多學校的老師都會布置學生製作冬至的手抄報,那麼冬至的手抄報內容應該寫什麼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份冬至手抄報內容推薦,希望能幫到學生們。
  • 農村俗語:「冬至『飈』大雪,糧價往下跌」,是啥意思?
    在我國的民間傳統節日中,冬至也屬於「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重大節日,因此,在古代的民間,就有「冬至時節大如年」的說法。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此時,太陽黃經到達270°。在冬至這一天,原本南行的太陽開始準備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會從南回歸線向北移動,北半球地區的白晝時間將會逐日增加。
  • 農村老話「冬至一場霜,過冬如篩糠」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中,關於氣象的有著重要的地位,因為過去古時候科技不發達,沒有天氣預報,而勞動人民需要根據二十四個節氣進行農耕和生活安排,所以人們非常重視氣象知識和經驗的積累,特別是把每個節氣前後的氣象特點,加以總結,就有了流傳至今的許多氣象諺語老話。
  • 明天大雪節氣,會有雪嗎?關於大雪節氣的8句諺語,你都知道嗎?
    在農村,老人常說「大雪有三候,一為寒號鳥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大雪節氣到冬至這段時間裡,陰陽發展,陽氣始動;也預示著「冬至」新的循環的開始!1、明天大雪節氣,會有雪嗎?大雪節氣不一定見雪。其實大雪的大,並不是說雪下得比小雪期間大,而是降雪的可能性或範圍加大,積雪的概率加大。
  • 冬至到,農村農民說「幹冬溼年」是什麼意思?今年春節會下大雪嗎
    今天是冬至,查看天氣預報是個晴好天。這幾年,下雪竟然成了稀罕事,使得冬天越來越沒有從前的樣子。想我們這些70後的小時候,哪年冬天不銀裝素裹,積雪沒過了膝蓋,河床結了厚厚的冰,成了孩子們嬉戲的樂園。而農村老農民似乎樂觀了一點,昨天下鄉,遇見他們在一起討論「幹冬溼年」,說大雪會在後面,朋友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一:幹冬溼年是什麼意思?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冬至日天氣晴朗,過年的時候很可能就會雨雪綿綿。作為千百年來口口相傳的俗語,雖然只是預測,但畢竟經受了時代驗證。
  • 冬至飆大雪,糧價往下跌,啥意思?
    以前,我對冬至有一個錯誤的理解 ,以為冬至 ,就是冬天到此結束了 ,其實冬至 ,是真正的冬天剛剛開始 ,冬天真正到來的意思 ,從冬至這一天開始 ,進入數九寒天 。數九寒天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 ,一般分為一九,二九,三九……在農村 ,還有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說法 ,可見冬至以後,數九寒天的威力 。
  • 「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農民口中的諺語,原來是這個意思!
    在農村裡有很多的諺語,像是關於梅雨季或者是每年收成都會有,這些都是老一輩農民的知識結晶,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總結出來的一些常識。這些諺語從很久之前一直流傳,給農民們提醒,就算是沒有天氣預報,他們也可以知道未來的天氣如何,今年的收成好不好,也很神奇。
  • 2020大雪節氣諺語順口溜句子大全 大雪節氣農諺經典俗語說說
    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到了,民間有諺語「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的說法,雪的降臨,不僅僅是降水相態的變化,對大地而言更是呵護。下面小編帶來:2020大雪節氣諺語順口溜句子大全 2020大雪節氣農諺經典俗語說說。
  • 「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這句流傳已久的諺語,是什麼意思?
    「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這句流傳已久的諺語,是什麼意思?例如「燕子外遷,地旱天幹」說的就是氣象;「立冬有風,立春有雨,冬至有風,夏至有雨」說的是農民種地的經驗;「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說的是生活經驗;「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說的是為人處世的道理。諸如此類諺語還有許多,它們生動形象地表達了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時至今日,這些諺語還算得上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個關於諺語的故事。
  • 農諺「大雪紛紛是豐年,大雪不寒明年旱」蘊含了什麼含義?
    農村傳下來很多諺語,相信大家都聽過!「大雪」節氣就有這句「大雪紛紛是豐年,大雪不寒明年旱」,它在農業生產中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那麼,它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又蘊含什麼含義?對於農業生產真有那麼重要嗎?在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究竟靈驗嗎?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啥意思?今年冬天會冷嗎?
    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是國人最傳統的節日,但是在古代,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冬至這一天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儘管現在人們對冬至節氣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視,但是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依然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至是什麼時候呢?今年冬天會冷嗎?
  • 農村諺語丨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適宜,是什麼意思?
    農村諺語,都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都有其實用價值的。像「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適宜」是針對小麥在二十四節氣中,哪一節氣播種最好的總結,具有提醒和指導作用。對那些、對農作物播種時節,不太熟悉的人,有很大的幫助。
  • 大雪時節 盤一盤和大雪有關的諺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雪時節 盤一盤和大雪有關的諺語 每個節氣都有各自的諺語,大雪也不例外.這些都是古人智慧的體現,大家都聽說過哪些呢?大雪不凍倒春寒(桂) 意思是說如果在大雪節氣的時候,土地還沒有冰凍,也就是當地的氣溫還是比較暖和,並沒有降到0以下,那在第二年的時候就有可   原標題:大雪時節 盤一盤和大雪有關的諺語     每個節氣都有各自的諺語,大雪也不例外.這些都是古人智慧的體現,大家都聽說過哪些呢?
  • 大雪節氣的諺語農諺有哪些?2019年大雪節氣民謠附二十四節氣歌
    關於大雪節氣的諺語有哪些?2019年12月7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大雪。大雪節氣到來,預示著強冷空氣會南下,氣溫會大幅度驟降,全國大範圍降雪或局地暴雪將出現,南方容易出現凍雨天氣。
  •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冬至吃餃子的寓意、諺語及順口溜
    為什麼冬至大家都要吃餃子呢?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是什麼?小編為您整理有關冬至的諺語俗語順口溜。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  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
  • 農村老話「冬至不離十一月」是啥意思呢?為啥冬至又叫「小年」?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農小專欄,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三農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話「冬至不離十一月」是啥意思呢?為啥冬至又叫「小年」?農村老話「冬至不離十一月」是啥意思呢?農村老話「冬至不離十一月」,就是描述了冬至節氣的這種現象,意思是記冬至節氣每年不會超出農曆十一月(冬月),即使是每年有變化,也還是在農曆十一月內波動。而且,我們的先輩根據冬至節氣在農曆十一月的時間點的不同,還能預測到當年冬天的天氣冷暖情況。
  • 農村諺語:「朝霞暮霞,無水煎茶」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朝霞暮霞,無水煎茶」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既是農村俗語,又是農村諺語,是農民看雲識天氣的具體描述,與「朝霞不出屋,晚霞行千路」,是同一類諺語,是觀看早晚天上的雲霞(彩),就知道當天的天氣變化情況,即知道當天有無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