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由於天氣寒冷,空氣中的溼度降低,很多人都會遇到一些皮膚問題,比如皮膚乾燥瘙癢、起皮、乾裂等情況,甚至嚴重脫皮,特別是在腿部經常會看到一層類似頭屑般的白色皮屑,讓人煩惱不已。這種帶有明顯季節性的皮膚疾病就是皮膚瘙癢症。其實這是由風、燥所致的症狀,因為冬天風燥相濟,使得暴露在外的皮膚受到嚴重侵襲,因而失去了津液的滋潤營養而引起幹癢。 冬季護理皮膚,應該從日常的各個方面加以注意,積極應對皮膚乾燥瘙癢,才能有效緩解皮膚疾病帶給我們的不適。
1、保持清潔,早晚用冷水洗臉。
2、保持水分,避免皮膚乾燥引起的過敏。
3、選用敏感系列護膚品,使皮膚增加纖維組織,使薄弱的皮膚得以改善。
4、選擇不含濃烈香味、不含酒精等刺激性的化妝品。
5、儘量不化濃妝,如果出現皮膚過敏後,要立即停止使用任何化妝品,對皮膚進行觀察和保養護理。
1、多吃豆類和雜糧等食物。由於維生素b族對人體的新陳代謝機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缺乏維生素b族會使體內的新陳代謝產生障礙,影響細胞功能,容易引發皮炎、痤瘡等皮膚問題。因此,我們要多吃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如麥麩、豌豆、糙米、黃豆,以及酵母、香菇等。
2、還可常吃花生、核桃、芝麻、榛子、腰果等食物,它們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等,因為人體缺乏亞油酸,皮膚會變得乾燥,鱗屑增厚,易產生瘙癢感。
1、洗澡時間不宜過長 很多人每次洗澡唯恐洗不乾淨,尤其是一些有潔癖的女士,洗澡時間往往超過半小時,個別的甚至一個小時,過長時間的洗滌必然會將人體表面的皮脂膜洗去更多,缺乏皮脂膜保護的皮膚將會顯得乾燥起皮屑,隨之而來的是瘙癢不已。
2、保持適宜的水溫 高熱刺激能夠抑制癢感,所以瘙癢病病人大多喜歡用溫度高的水燙洗,有的老年人甚至用鹽水或花椒水燙洗。這樣做當時會感到很舒適、很解癢,但殊不知過熱的水溫對皮膚是一種不良刺激,會把皮膚表面的保護膜溶解,使皮膚更乾燥,更輕易使瘙癢加劇,洗澡時水溫以40℃為宜。
3、洗澡次數不宜過頻 由於皮脂膜對皮膚的保護至關重要,而中老年人皮膚本來就很乾燥,一周洗一次澡足夠了。而一些比較講究又有天天沐浴習慣的人,可以天天洗澡,但不要每次洗「徹底」,如果每次洗澡都要用大量的浴液、香皂甚至肥皂去塗抹周身的皮膚,然後在每個部位都認真搓洗,這些潔膚產品的過多使用,必然會將皮膚所剩無幾的皮脂膜去得更為乾淨了,失去皮脂膜保護的情況下,自然會加重皮膚乾燥瘙癢的症狀。
1、桑葚芝麻膏 材料:黑桑葚100g、黑芝麻100g、黃精50g、麥冬50g、生地50g、蜂蜜300g。 方法:將黃精、生地、麥冬同入沙鍋,加適量水煎煮,每30分鐘取藥汁1次,再加水再煎煮,反覆3次,藥汁合併備用。將藥汁與桑葚、芝麻同入沙鍋,大火燒沸,小火煎煮至黏稠時,放入蜂蜜攪拌均勻,稍煎沸即可,待冷卻後,貯瓶備用。 用法:每次10~20g,沸水衝服,早、晚各飲1次。 功效:養血益肝,滋陰潤燥,祛風止癢。本方適用於血虛風燥型皮膚瘙癢症。患糖尿病者不宜食用,服膏期間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銀花枇杷飲 材料:鮮金銀花10g、鮮枇杷4個。 方法:枇杷洗淨,切開去核,搗爛,放入金銀花,用開水衝泡。 用法:代茶頻飲。 功效:疏風散熱止癢。
3、百合四寶粥 材料:百合、甜杏仁、白木耳、枸杞子各10克,粳米100克,白砂糖適量。 方法:將甜杏仁用水泡後去外皮,白木耳用清水泡發,再加入粳米、百合、枸杞子加水共煮,粥熟將稠時加適量白砂糖即成。 用法:早餐溫熱服食,連續1~2月。 功效:補肺益腎,潤膚止癢。適用於有口乾咽燥、腸燥便秘、頭暈目眩等症的患者。
4、桃仁粥 材料:桃仁1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方法:桃仁去皮。將桃仁、粳米洗淨入鍋,加適量水煮成粥,加入紅糖適量調味即成。 用法:早餐溫熱後服食,連續1~2月。 功效:養血活血,潤膚通便。適用於皮膚瘙癢症伴大便秘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