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巫山:完成全國縣級醫院首例人工智慧輔助全髖關節置換術

2020-12-13 瀟湘晨報

導讀: 複雜的全髖關節置換術,一直以來困擾著眾多骨科醫生。近日,重慶市巫山縣中醫院在煙臺對口幫扶醫院——煙臺山醫院教授張樹棟和北京長木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下,帶領醫護人員一起為左髖疼痛患者完成了全國縣級醫院首例人工智慧輔助全髖關節置換術(AI HIP)。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曾露 伍紅

複雜的全髖關節置換術,一直以來困擾著眾多骨科醫生。近日,重慶市巫山縣中醫院在煙臺對口幫扶醫院——煙臺山醫院教授張樹棟和北京長木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下,帶領醫護人員一起為左髖疼痛患者完成了全國縣級醫院首例人工智慧輔助全髖關節置換術(AI HIP)。

當前,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前規劃的精準程度是關節置換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傳統關節置換手術極其依賴骨科醫生的臨床經驗,患者術後易出現長短腿、假體脫位、假體周圍骨折等併發症。

為了讓醫生得到更準確地規劃方案,讓患者得到更精準、更高效的治療,張樹棟將煙臺山醫院骨科團隊與北京長木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人工智慧輔助全髖關節置換手術解決方案,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帶到巫山,通過精準化、智能化的手術技術,降低患者風險。

72歲的邱婆婆為巫山縣首位接受這種人工智慧輔助下精準醫療的患者 。2020年以來,邱婆婆一直承受髖關節疼痛的折磨,正常日常生活活動都十分困難。張樹棟在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為患者檢查,並發現患者骨骼發育明顯偏小,病變時間長、症狀重,想緩解疼痛,恢復正常活動能力,只能通過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來「重建」髖關節。

隨即張樹棟與長木谷團隊聯繫,在第一時間為這位患者進行精準的術前規劃以及最適手術規劃方案,並進行人工智慧輔助全髖關節置換手術醫學圖像三維重建。

通過AI HIP的醫學影像三維重建,醫生在術前對患者進行全面的綜合評估,得出最佳手術方案。術前準備了患者最適合的髖臼杯和股骨假體型號,術中參照術前規劃方案精準執行。手術完成後,X光片顯示,術中使用假體大小和安放位置與AI HIP完全一致,雙下肢等長,術後恢復良好,邱婆婆及家屬對術後效果非常滿意。

巫山臺 曾露 伍紅

【來源:重慶人民廣播電臺資訊】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黔南首例!黔南州中醫醫院完成人工智慧輔助下精準全髖關節置換術
    2020年11月10日,黔南州中醫院骨傷科任一主任醫師關節團隊完成首例人工智慧(AI)輔助下精準全髖關節置換術,這在黔南州是首例。 本次接受手術的患者,強直性脊柱炎雙側強直髖。入院後關節醫師團隊經過詳細討論,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徵求患方意見,確定手術方案。本手術中,該病例使用人工智慧輔助下髖關節假體尺寸和定位設計,術前假體設計(通過人工智慧,三維重建解剖模型,智能識別解剖位點及智能匹配最適假體型號及安放位置。人工智慧按醫師要求自動匹配最適合的人工關節假體型號,並規劃出精準的截骨參數)。
  • 上海長徵醫院錢齊榮-王波團隊完成 首例人工智慧輔助全髖關節置換
    2019年10月21日,上海長徵醫院錢齊榮主任-王波團隊,完成華東地區首例人工智慧輔助複雜初次右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基於長木谷AI HIP系統術前的精準規劃,針對患者術前合併的發育異常和退變畸形,由人工智慧對複雜全髖關節置換患者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個體化選擇人工關節假體類型進行精細比對分析,通盤考量畸形髖關節的旋轉中心、偏心距、下肢長度以及假體方位,快速、精準、高效的為術者提供最佳手術方案。術中採用前沿的直接前方入路(DAA)全髖關節置換術,精確操作,為患者術後的加速康復奠定了堅實基礎。
  • 國產機器人完成首例輔助關節置換術
    原標題:國產機器人完成首例輔助關節置換術   北京積水潭醫院近日使用自主研發機器人成功完成輔助全髖關節置換術。這是我國國產機器人完成的首例此類手術。   髖關節置換是骨科關節置換最常見的手術之一,我國每年完成30萬至40萬臺髖關節置換手術,其中最常見的病因是股骨頭壞死和骨關節炎。近年來,我國引入了進口機器人來輔助完成髖關節手術。此次使用的機器人是國內自主研發的髖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自主研發機器人醫生團隊負責人、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主任周一新說,與進口機器人相比,國產機器人不僅精度上毫不遜色,而且還可以為患者設計個性化置換方案。
  • 張家川縣完成首例全髖關節置換手術
    ,日前,該院完成了首例全髖關節置換手術,這也是張家川縣首例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全髖關節置換術成功施行填補了張家川縣該手術項目技術空白,標誌著骨科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該手術實施,正值天水市縣級醫院醫務人員業務培訓之際,市縣級醫務人員遵循治病救人宗旨,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要求,大力推進「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由天水市骨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骨科主任醫師劉瑾,縣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骨科副主任醫師劉鵬中一行數人積極努力下才得以順利開展
  • 全國縣級醫院首次機器人輔助骨科手術在全椒順利完成
    日前,全國縣級醫院首次機器人輔助骨科手術在全椒縣人民醫院順利完成。 全國知名骨科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行政副主任、關節外科主任張先龍為現場總指揮。在場觀看整個手術直播的有來自全國多地的骨科方面的專家學者共100多人。 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關節外科學組委員王琦教授在手術室為一名60多歲的女性完成了「機器人輔助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患者雙髖疼痛10餘年,一年前病情加重,疼痛反覆發作。王琦教授用不到一個小時,順利完成手術。手術過程在會議室進行了全程轉播。
  • 人工智慧助力 幫老人精準置換全髖關節
    近日,南方醫院增城分院骨科利用AI HIP人工智慧輔助關節置換術前規劃系統,成功為一名62歲的骨折患者張先生進行了全髖關節置換術。據了解,這是廣州市首例成功應用AI HIP 人工智慧輔助關節置換術前規劃系統進行的全髖關節置換術。
  • 市立醫院完成山東省首例人工智慧輔助全膝關節置換術
    8月13日,青島市市立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滕學仁教授團隊成功完成山東省首例人工智慧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標誌著我院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進入「智能+精準醫療」新時代。市立醫院引進「醫療黑科技」——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輔助全膝關節置換AIKNEE系統,該系統可根據患者術前下肢CT圖像,將二維圖像轉化成三維立體影像,進行智能圖像分割,智能識別解剖位點,智能匹配假體型號及安放位置。系統汲取了國內眾多頂級骨科醫生專家的知識和理念,操作使用簡單,大大提高了手術效率。
  • 貴州省人民醫院完成首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
    人民網貴陽5月15日電(李宇) 5月15日,記者從貴州省人民醫院獲悉,日前,該院完成了首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這也是貴州首例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患者術後次日便可下地行走,並在48小時內辦理了出院手續。
  • 首例!國產七軸關節外科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完成
    5月6日,由陝西省骨與關節學會會長、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關節外科中心主任王坤正教授主刀,陝西省骨與關節學會副會長楊佩主任醫師、田潤副研究員協助,成功完成了全國首例七軸協作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此前,全球主要使用六軸機器人輔助醫生手術。
  • 首例!國產化七軸關節外科機器人輔助下全髖關節置換術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成功實施
    5月6日,由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關節外科中心主任王坤正教授主刀,楊佩主任醫師、田潤副研究員協助,成功完成了全國首例七軸協作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此次手術的成功標誌著由王坤正教授帶領的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骨關節外科在關節外科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並將為更多不幸罹患關節疾病的患者帶來福音。
  • 西京醫院成功實施國內首例G7 DM雙動髖臼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股骨頭壞死患者趙飛(化名),實施國內首例G7 DM(Dual Mobility)雙動髖臼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9月16日,西京醫院骨關節科韓一生教授、楊旻副教授為趙飛施行手術。手術採用國內最新引進的G7雙動假體,既能滿足患者行走、上下樓梯、下蹲等生活需求,且磨損率低、使用壽命長。術中,採取後外側入路,切口8cm,原位安裝G7 DM雙動髖臼。術後雙下肢恢復等長,假體位置滿意,術後4小時即能完成坐立和自由行走等動作,9月18日,患者趙飛出院。
  • 解放軍總醫院完成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術
    解放軍報訊孔祥朋、特約記者羅國金報導:日前,記者從解放軍總醫院獲悉,該院骨科醫學部陳繼營教授、柴偉副教授團隊,成功完成一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標誌著在國產機器人輔助外科領域取得創新突破。機器人輔助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是當前國內外醫學研究前沿課題。本次手術,也是我國完全自主研發的某型骨科手術機器人首次亮相。解放軍總醫院骨科醫學部專家全程參與了機器人系統研發過程,進行了500多例前期試驗,確保了其在臨床應用中的穩定性、安全性和精準性。
  • 區第三人民醫院骨科成功開展首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日前,區第三人民醫院骨科醫護團隊成功完成了首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此項手術的成功開展填補了該項技術的空白,標誌著區第三人民醫院關節外科手術水平的全新突破
  • 區第三人民醫院骨科成功開展首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日前,區第三人民醫院骨科醫護團隊成功完成了首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此項手術的成功開展填補了該項技術的空白,標誌著區第三人民醫院關節外科手術水平的全新突破。患者是一位66歲的老人,因摔傷導致髖部受傷,髖關節疼痛活動受限,故來我院治療,經檢查診斷為「股骨頸頭下型骨折」,需進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數個世紀以來,患有髖關節疾病的患者只能在難以承受的病痛中度過餘生,而現代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出現給醫師和患者都帶來了一種可靠的治療手段,許多原來最終需要拄拐行走或藉助輪椅生活的患者從此可以得到治療。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歷經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成為治療關節疾病的標準手術之一,能夠很好地緩解疼痛、恢復關節的穩定劑改善關節功能,已經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同,並被迅速推廣,為家庭和社會減輕了巨大的負擔,很少有一項技術能夠像全髖關節置換術這樣為患者和社會帶來如此巨大的收益。
  • 山東首例Mako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手術在青大附院完成
    早9點,青大附院副院長、骨科醫院副院長、運動醫學科主任於騰波成功為患者完成了省內首例Mako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術,手術順利,一氣呵成。另一臺手術在青大附院關節外科主任張海寧帶領下同樣順利進行,精準為患者實施了髖關節置換手術。
  • 山東省首例!市立醫院成功完成人工智慧輔助全膝關節置換
    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滕學仁教授團隊為一名72歲女性患者,成功完成山東省首例人工智慧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是人工智慧技術在骨科領域深度應用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患者術後檢查顯示力線精準恢復,預後效果良好,第二天便可下地。
  • 蘭大二院完成甘肅省首例個體定製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蘭大二院完成我省首例個體定製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宜秀萍)3D列印融合多模影像技術,實現術前設計全數位化,術中在智能輔助定位系統導航引導下快速精準完成關節置換,術後第二天患者便下地行走鍛鍊。
  • 國產機器人輔助全髖置換成功 髖關節活動嚴重受限
    北京積水潭醫院使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手術機器人,成功完成了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術。據悉,該機器人由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主任周一新教授團隊研發,適用於所有髖關節置換手術,此例手術是該設備在臨床試驗階段完成的第一例手術。
  • 丟開拐杖 邁向幸福 河南聖德骨科順利完成一起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程書輝 吳瓊 曹啟合)日前,河南聖德醫院骨二科在主任鄭炎的帶領下,成功為禹女士進行了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據悉,患者禹女士於兩年前出現右髖關節疼痛,到縣醫院診斷為右側股骨頭壞死,一直口服藥物治療,效果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