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的鑑別診斷

2020-08-28 健康養生醫師王


痴呆的鑑別診斷



不同類型的痴呆,臨床表現各不相同。除認知功能缺損外,精神行為的異常也常有出現,且在多種痴呆症候群中各有側重,了解這些疾病的精神症狀可幫助鑑別診斷:


各種神經精神症狀及對應的痴呆綜合

神經精神症狀 痴呆症候群


阿爾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抑鬱 血管性痴呆

皮質基底核變性

路易體痴呆


路易體痴呆

幻覺 帕金森病,經多巴胺能藥物治療後

血管性痴呆,視覺中樞梗死


路易體痴呆

欲妄 阿爾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經多巴胺藥物治療後


進行性核上性麻痺

額顳葉痴

路易體痴呆

情感淡漠 阿爾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失抑制 額顳葉痴呆


額顳葉痴呆

激越和(或)攻擊 阿爾茨海默病

路易體痴呆


REM期睡眠行為障礙 路易體痴呆

帕金森病


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的最常見類型,其他幾類常見痴呆與之相比的特點。

1. 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tauentia,VaD) 包括缺血性或出血性腦血管病,或者是心臟和循環障礙引起的低血流灌注所致的各種臨床痴呆,是痴呆的常見類型之一。

AD與VD在臨床表現上有不少類似之處,但病因、病理大相逕庭,治療和預後也不相同。VD常常相對突然起病(以天到周計),呈波動性進程,這在反覆發生的皮質或皮質下損害的患者(多發梗死性痴呆)中常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皮質下小血管性痴呆起病相對隱匿,發展進程較緩慢。


阿爾茨海默病(AD)與血管性呆(VD)的鑑別要點

AD VD

性別 女性多見 男性多見

病程 進展性,持續進行性發展 波動性進展

自覺症狀 少 常見,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

認知功能 全面性痴呆,人格崩潰 斑片狀損害,人格相對保留

伴隨症狀 精神行為異常 局灶性神經系統症狀體徵

CT/MRI 腦萎縮 腦梗死灶或出血灶

PET/SPECT 顳、頂葉對稱性血流低下 局限性、非對稱性血流低下



2. 額顳葉痴呆 額顳葉痴呆 的形態學特徵是額極和顳極的萎縮。但疾病早期,這些改變並不明顯,隨著疾病的進展MRI、 SPECT等檢查上才可見典型的局限性萎縮和代謝低下。在視覺空間短時記憶、詞語的即刻、延遲、線索記憶和再認、內隱記憶、注意續性測驗中,FTD患者的表現比AD患者要好,而Wisconsin卡片分類測驗、Stroop測驗、連線測驗B等找行功能表現比AD患者差。

FTD記憶缺損的模式屬於&34;遺忘,非認知行為、如自知力缺乏、人際交往失範、反社會行為,淡漠、意志缺失等,是鑑別FTD與AD的重要依據

額顳葉痴呆(FTD)與阿爾茨海默病(AD)的鑑別要點


FTD AD

自制力喪失 常見,早期即出現 常見,疾病晚期出現

攝食改變 食慾旺盛,酷愛碳水化合物類物質 厭食、體重減輕更多見

刻板行為 常見 罕見

言語減少 常見 疾病晚期出現

失抑制 常見 可有,但程度較輕

欣快 常見 罕見

情感淡漠 常見,嚴重 常見,不嚴重


自我忽視 常見 較少,疾病晚期出現

(自我照料能力差)


記憶損害 疾病晚期才出現 早期出現,嚴重

執行功能障礙 早期出現進行性加重 大部分患者晚期才出現

視空間能力 相對保留 早期受累


計算能力 相對保留 早期受累


3、路易體痴呆( tauentia with Lewy bodies, DLB) DLB患者與AD相比,回憶及再認功修相對保留,而言語流暢性、視覺感知及操作任務的完成等方面損害更為嚴重。在認知水平相當的情況下,DLB患者較AD患者功能損害更為嚴重,運動及神經精神障礙更重。同時,該類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差。

4.帕金森病痴呆( Parkinson disease detauentia.PDD) PDD對帕金森病患者的認知損害達到痴呆的程度。相對於其他認知領域的損害,PDD患者的執行功能受損尤其嚴重。PPD患者短時記憶、長時記憶能力均有下降,但嚴重度比AD輕。視空間功能缺陷也是常見的表現,其程度較總體嚴重度匹配的AD重。

FDD與DLB在臨床和病理表現上均有許多重疊,反覆的視幻覺發作在兩種疾病中均較常見,但帕金森病患者痴呆表現通常在運動症狀10年甚至更長時間以後方才出現。

然而除了症狀出現順序、起病年齡的的不同以及對左旋多巴製劑反應的些微差別外,DLB與PDD患者在認知損害領城、神經心理學表現、睡眠障礙、自主神經功能損害、帕金森病症狀、神經阻斷劑高敏性以及對膽鹼製劑的療效等諸多方面均十分相似,因此有學者指出,將兩者截然分開是不科學的。

DLB與PD可能是廣義Lewy體疾病譜中的不同表現。



5、其他

(1)正常顱壓性腦積水: 以進行性智能衰退、共濟失調步態和尿失禁三大主徵為特點。部分老年期正常顱壓性腦積水可與血管性痴呆混淆,但前者起病隱匿,亦無明確卒中史。

正常顱壓性腦積水是可治性痴呆的常見病因,除了病史問詢和詳細體檢外,確定腦積水的類型還需結合CT、MRI、腦室腦池掃描等才能作出判斷。

(2)亨廷頓病( Huntington disease,HD) 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多於35-40歲發病。最初表現為全身不自主運動或手足徐動,伴有行為異常,如易激惹、淡漠、壓抑等。數年後智能逐漸衰.

早期智能損害以記憶力、視空間功能障礙和語言欠流暢為主,後期發展為全面認知衰退,運用障礙尤其顯著。根據典型的家族史、運動障礙和進行性痴呆,結合影像學檢查手段,診斷不難。

(3) 進行性核上性麻痺: 為神經變性疾病,目前病因仍不明, 病理在一些皮質下結構中可見神經原纖維纏結、顳粒空泡變性、神經元丟失等。臨床多為隱匿起病,表現為性格改變、情緒異常、步態不穩、視覺和語言障礙。

主要特點為核上性眼肌麻痺、軸性肌強直、帕金森症候群、假性延髓性麻痺和痴呆。典型患者診斷不難,但在疾病早期和症狀不典型的病例需與帕金森病、小腦疾病和基底核疾病相鑑別。

(4)感染、中毒、代謝性疾病: 痴呆還可能是多種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如HIV、神經梅毒、壞蛋白病、腦炎等的表現之一。維生素B12缺乏、甲狀腺功能減退、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重金屬中毒等均可出現痴呆.

對於痴呆及其亞型的診斷需綜合臨床、影像、神經心理、實驗室檢查、病理等多方面檢查共同完成。

相關焦點

  • 各種痴呆的鑑別診斷
    痴呆的鑑別診斷 不同類型的痴呆除認知功能缺損外,精神行為的異常也常有出現,且在多種痴呆症候群中各有側重,了解這些疾病的精神症狀可幫助鑑別診斷: 各種神經精神症狀及對應的痴呆綜合 神經精神症狀 痴呆症候群 阿爾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 血管性痴呆是怎麼回事?血管性痴呆的診斷標準?
    血管性痴呆是指腦血管病如腦卒中、腦梗死、腦出血或腦缺血缺氧性疾病,造成腦神經損傷,繼發智力、認知功能障礙的一類症候群。常見臨床表現為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障礙、計算力下降等各種能力下降,主要表現為痴呆進行性加重,且具有一定波動性,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所以,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治療,防止加重病情。
  • 兩個量表,鑑別血管性痴呆與老年痴呆症
    首診醫生診斷為「老年痴呆症」,經過2個月的口服藥物治療無效。1個月後劉大娘又出現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的症狀,到醫院複診。次診醫生檢查發現劉大娘有高血壓,追問病史得知她有血脂紊亂、腔隙性腦梗塞病史,懷疑「血管性痴呆」。
  • 戴秀珍主任:血管性痴呆診斷與治療
    隨後,戴秀珍主任就血管性痴呆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臨床類型、認知障礙特點、影像學特點、診斷要點、鑑別診斷以及如何治療,並結合相關案例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講解。兩者在臨床上不易區分,VD在神經精神特徵上與AD存在很大的重疊,但兩者的發病機制不同,治療與預後也不相同,因此在臨床診斷時,一定要注意鑑別診斷。
  • 痴呆前期DLB診斷,這一篇說清了
    在第十三屆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大會上,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屈秋民教授對《痴呆前期DLB診斷》這一專題做了精彩的報告。▌ 痴呆前期DLB痴呆前期DLB(Prodromal DLB):在DLB發展為痴呆前的階段,根據其不同臨床表現主要分為輕度認知障礙型DLB(MCI-LB)、譫妄起病DLB(Delirium-onset DLB)、精神症狀起病DLB(Psychiatric-onset DLB),痴呆前期DLB對於早期診斷和治療意義重大,受到越來越多學者關注。
  • 經顱磁刺激或有助於鑑別阿爾茨海默病和額顳葉痴呆
    研究人員確定了79例很可能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和64例很可能的額顳葉痴呆患者(22例為原發性進展性失語症患者和42例行為異常型痴呆患者)。研究還對32例年齡相匹配的健康對照者進行了評估。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平均年齡為71.2歲,額顳葉痴呆患者為65.6歲,健康對照者為61.5歲。研究者納入的患者只有輕度阿爾茨海默病或輕度額顳葉痴呆。
  • 神經科臨床思維:皮質基底節症候群如何鑑別診斷
    患者認知下降的鑑別診斷有哪些?2. 哪些特徵性檢查有助於縮小鑑別診斷範圍?第二部分超過預期年齡的認知能力下降、日常生活活動相對保留,表明輕度認知障礙,發展為痴呆的年增長率為 5% -15%。除了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後續認知能力下降的鑑別診斷包括血管性痴呆、路易體痴呆(DLB)及額顳葉變性。
  • 案例解讀:語言功能障礙型痴呆診斷要點
    臨床上痴呆的病因有多種,其中有以語言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患者,此時需要對患者進行哪些評估,又該如何鑑別呢?
  • 中樞性血管炎的鑑別診斷
    核心提示:中樞神經系統血管炎的診斷非常困難,主要依靠患者的臨床表現、影象學檢查結果和病理改變特點,對於出現不能解釋的頭疼、慢性血管炎和青年人出現的中風應當考慮到此病的可能。雖然影象學檢查也具有重要的意義,但診斷的金標準是腦病理檢查。
  • AD痴呆的診斷新標準
    新的標準廣泛適用於各種原因的痴呆以及專門針對AD痴呆的標準。保留了1984年版標準巾的「很可能的AD痴呆」的總體框架。在過去27年的經驗基礎上,工作組對臨床診斷標準做了一些修改,保留了「可能的AD痴呆」的術語,但對其進行了更有針對性的重新定義。在科研用的「很可能的和可能的AD痴呆」的診斷標準中納入了生物標誌物證據。
  • 表格解析:帕金森病痴呆和路易體痴呆的診治
    與DLB相似的是,帕金森病痴呆的典型臨床表現同樣也包括了認知功能下降、帕金森症候群、精神症狀、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等,加之臨床上常常出現家屬對患者病程、症狀出現先後順序、症狀是否有波動等情況回憶並非十分清楚,故臨床上對這兩種疾病鑑別診斷存在不小難度。
  • 帕金森病的診斷和鑑別診斷
    但是,在鑑別其他帕金森症候群與帕金森病方面,常規MRI的敏感性欠佳。然而,若患者有帕金森病典型表現、無其他神經系統表現且對左旋多巴治療反應良好,則無需腦部MRI檢查。鑑別診斷帕金森症候群的症狀和體徵(即震顫、運動徐緩、肌強直和姿勢不穩)在神經變性疾病中(除特發性帕金森病外)可能很明顯,包括路易體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DLB)、CBD、多系統萎縮及PSP。此外,在多種其他疾病中也可見帕金森症候群(繼發性帕金森症候群)。區分帕金森病與這些帕金森症候群可能很困難,尤其是在疾病早期。
  • 2018中國痴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痴呆診斷三步走
    痴呆是一種以獲得性認知功能損害為核心,並導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明顯減退的症候群。近日,由中國痴呆與認知障礙指南寫作組和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認知障礙疾病專業委員會共同制定的《2018中國痴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正式發表。
  • 徐運:腦小血管病的典型影像及鑑別診斷
    一、概述腦小血管病(SVD)是指累及腦小動脈、分支小動脈、毛細血管和小靜脈,臨床表現為情緒異常、步態異常、排尿異常,卒中,痴呆等一組臨床症候群。5.腦小血管病的病理改變形式二、影像學1.常規影像技術與SVD診斷
  • 路易體痴呆與阿爾茨海默症:疾病的碰撞和鑑別(七篇)
    1,疾病症狀的碰撞和鑑別:阿爾茨海默症和路易體痴呆——美國路易體痴呆協會路易體痴呆(DLB)是稱作路易痴呆病總稱下二種臨床診斷症狀之一
  • 帕金森超全鑑別診斷?還有診斷步驟分享!
    帕金森病的診斷是一個動態的診斷過程,有時候在疾病的早期可能無法診斷,這需要臨床醫生不斷的觀察,才能最終確定診斷。本篇主要學習一下帕金森病的診斷。四、鑑別診斷▎代謝性疾病震顫(1)共性:震顫。(2)區別:代謝性病變多為姿勢性,有相關代謝病病史。
  • 如何鑑別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家有痴呆患者,重點做好3件事
    血管性痴呆:它是由於腦血管疾病所引起來的痴呆,和腦血管疾病,是有明確的相關性,也就是說在腦血管疾病發生過以後出現的痴呆,他會出現一個階段性的加重,出現一個非常明確的一個時間點,然後在腦梗發生過以後出現的痴呆。
  • 李延峰:路易體痴呆診治中國專家共識解讀
    「路易體痴呆診治中國專家共識」由中國微循環學會神經變性病專業委員會制訂,詳細介紹了路易體痴呆的定義、流行病學、發病機制、臨床特點、診斷及鑑別診斷和治療等內容。2015年4月18日,在北京國際痴呆研討會上,李延峰教授對共識中關於路易體痴呆的臨床特點、診斷標準、鑑別診斷和治療管理部分進行了精彩的解讀。
  • 老年痴呆與其他類型痴呆的區別
    鑑別診斷老年痴呆症與痴呆老年痴呆症是由神經退行性變、腦血管疾病、顱內感染、腦外傷、腦腫瘤、代謝性疾病等疾病所導致的一組症候群,其主要表現為認知力和記憶力不斷惡化,日常生活能力進行性減退,並有各種神經精神症狀及行為障礙。老年痴呆症只在老年人中發病,病情為進行性發展,最終將導致患者死亡。
  • 多系統萎縮症診療專題——鑑別診斷與評價方法
    鑑別診斷1.1 帕金森病1.2 純自主神經功能衰竭1.3 進行性核上性麻痺1.4 失智症1.5 皮質基底部變性1.6 多發性硬化1.7 脊髓小腦共濟失調2.評價方法2.1 核磁共振2.2 PET掃描2.3 自主測試2.4 驗血2.5 臨床檢測鑑別診斷提供了一種可靠的方法來評估患者的症狀,列出可能引起症狀的疾病,並消除那些不太可能引起患者臨床症狀的疾病。這種測試可以幫助確認可能的原因,排除不太可能的疾病,從而有助於臨床醫生更容易診斷M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