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胯劈叉和開胯練拳的異同

2020-12-06 易學大世界

有些太極拳初學者提問:如能開胯劈叉就能開胯練拳,是這樣嗎?且看以下分解。

瑜伽和舞蹈基本功都有劈叉訓練,劈叉分為兩種:橫劈叉和豎劈叉。劈叉動作需要很柔軟靈活的胯部才能完成,開胯劈叉的訓練是追求胯部的鬆柔、鬆軟、松活,主要目的是提升身體胯腿的柔韌度,劈叉最大的作用是松筋展胯。以豎劈叉練法為例說明所述:

起初身體向前弓背,一條腿呈弓步,另一條腿膝蓋和腳背接觸地面,此時,慢慢放鬆伸直前腿,兩手臂自然垂直接觸地面,以支撐身體。接著兩腿根對拉鬆開,前腳慢慢向前移動,直到兩條腿的後部和腹股溝產生適度的拉伸感,想像臀部正在豎直下移,大腿內側筋有抻拉感。剛開始時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

開胯劈叉和開胯練拳是有異同的,相同之處是需要柔軟靈活的胯部才能完成,都要逐一放鬆腰、腹、臀、大腿根的肌肉、肌腱、韌帶、骨關節等。但太極拳是拳術,是講究意氣和勁力的,要服從意氣和勁力運用這個目的,不是開來展去,給人好看。

練拳的開胯有指廣義的「開胯」,比方說鬆開了才能松沉的落胯、塌胯等,再比方說鬆開了才夠松活的轉胯、旋胯等。開胯了,胸中濁氣下降,清氣上升,上下氣機暢通。開胯了,意氣從胯根松沉到腳底與地面相合生根勁。

練拳的開胯有指狹義的「開胯」,比方說開胯碾腳、開胯圓襠、以開胯成弓步、先開胯後松腰蹲下練下勢的「開胯」。這個開胯是左右兩胯根的對拉鬆開,胯的對拉鬆開是以意氣帶動形體,是胯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內藏勻勁的繃松,不是鬆懈式機械的拉開。胯開了,脊柱才能下去。開胯了,形成圓襠增強下盤結構的穩定性。開胯了,可使下肢高度協調有一定線路的肌肉肌肉群(亦有拳家稱為「勁筋」)得到鍛鍊,有助於增強松沉分量,有利於提高松彈質量。

開胯練拳與開胯劈叉相比較,是有不同之處的。不同之一,開胯練拳是追求松沉、松彈、松活的練法。不同之二,開胯劈叉以拉韌帶為主,抻筋為輔;相對比較來說,開胯練拳則是以抻筋為主,拉韌帶輔。不同之三,開胯劈叉以韌帶的柔韌和拉長為練功目標,開胯練拳則是以筋的沉彈和增粗抻長為練功目標。

不同之四,開胯練拳要把意氣勁從胯根節節貫串松沉到腳底,胯根鬆開,用意念引導胯骨部位收束、開放、旋轉、整合起來,帶動全身骨骼運動,而開胯劈則沒有這些練法的技術要求。不同之五,瑜伽、舞蹈開胯劈叉的松,單是肌肉和筋骨的放鬆,為了讓體內能量流過,而太極拳的松還要去掉肢體的僵力拙勁,貫通身體的筋膜是打通抻拉撐開的;瑜伽、舞蹈開胯劈叉的松,單是為了身體的鬆柔鬆軟,而太極拳的松還要為了身體的緊緻和彈性

不同之六,開胯練拳不同於開胯劈叉的感覺是:開胯了讓腰腹部掉落在兩腿之間,有胯臀垂塌重心下降的松沉感覺。太極拳名家金仁霖談到開胯松沉時說:「沉,是由身體自重引起的,是兩髖外拉,導致上身軀幹陰側下沉,但是身高不變。」

開胯練拳有兩個實際問題值得注意,如下所述:

一、不少初學者練拳時搖來晃去,膝和踝關節異常勤快,不是亂動就是妄動不停,導致胯的懶惰而松不開,這個拳病出自膝、踝的懈軟或僵緊問題。

二、開胯練拳是一種胯部骨骼的相對運動,就是指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連續變動。髖關節由髖骨、股骨構成,如想要鬆開活化髖關節,要麼髖骨靜止,股骨運動;要麼股骨靜止,髖骨運動。髖骨處於相對靜止狀態,腿根向四面八方運動時,股骨相對於髖骨的位移就大,鬆開活化髖關節的效果最佳。比方說:弓步不是弓前腿勁走膝蓋的練成,而是開胯勁走膝窩張前腿成弓步的,練法中的前腿胯根垂直地面線就要以心法定位,這樣的開胯動作,謂之胯部骨骼的相對運動。

相關焦點

  • 太極基本功開胯,太極拳基本功開胯技巧-典傳筋骨開發
    正因為胯有如此的重要性,很多拳師刻意隱藏不露胯的關鍵作用,把練胯用胯當作看家本領。太極拳真正發勁的秘訣就是胯勁。武術界也有「傳拳不傳胯,傳胯師父差」的說法。 胯,腰和大腿之間的部分。武術練習中的胯指髖關節。它的解剖結構為:股骨關節面佔頭面積的2/3,嵌入髖臼內。臼的月狀面圍繞髖臼窩,窩內充填脂肪;髖臼唇附著於臼緣增加臼的深度。
  • 練太極拳開胯拉筋,開胯為什麼這麼重要?
    學藝校的和舞蹈的都知道,裡面有個開胯的環節是相當痛苦的,有些剛健身的人,也想要拉筋開胯,可是沒兩下就哭著不做了,為何呢?那是只是因為,你還不懂裡面的原理,和一些小竅門。 那有人認為說開胯開髖,開的不是骨頭嗎? 2、開胯,實際是拉伸肌肉? 你要是有機會擺弄真正只有骨頭的人體模型,你會發現髖部的可能性真的是無限大。
  • 【公益普及】一個被萬千武友誤解的動作,破解以後竟能窺得內家拳學的「天機」| 《莫把劈叉當開胯》
    【導讀】      很多武友誤解了傳統武術中的「開胯」,將其等同於劈叉。實際上,胯開不開,與能否劈叉沒有直接的關係。劈叉的腿韌帶偏軟,反而影響襠勢,造成下盤不穩。這也是為何舞蹈運動員可以一字馬,卻發不出整體勁,因為舞蹈的優美動作是需要全身鬆軟,而內家拳需要崩彈。雖一字之差,卻千差萬別。
  • 想想當年開胯的痛……要分享給你一個開胯秘訣!
    小密語錄:開胯是每個瑜伽人的痛,然而開胯練好了,距離瑜伽達人也就更進了一步前段時間我的閨蜜雅雅和小荷一起上瑜伽班了,小時候一直練習瑜伽的雅雅,雖然幾年沒有練習,依然對自己自信滿滿,認為自己很快就能跟上其他同學的步伐。
  • 「拉韌帶」和「開胯」終於區別開了,原來兩者不是一碼事
    這包含了兩層意思一、師父很保守,過雲說師父教拳總是穿長袍大褂,怕徒弟們看見胯的動作。二、胯很重要胯如此重要,但是現在醫學角度卻沒有「胯」這個詞;詞典上描述「胯」在腰的兩側和大腿之間的部分。但「開胯」這個詞倒是沒有找到。因此如果沒有「言傳身教」,習練者對「開胯」的確很難領悟。概念模糊了就會進入誤區。
  • 開胯之後怎麼舒緩,讓開胯變得舒服,不再疼痛
    美好肉體集合地,關注我遇見更多美好肉體開胯,在本質上是指打開髖關節。有很多人不知道正確的開胯方法,所以在練習瑜伽時尤其是沒有教練陪同下,就任性胡來簡單粗暴的自行劈叉,這種操作腿部和髖部肯定會受傷。其實開胯開髖也可以變得很舒服,只要你學會放鬆髖部肌肉並加強練習,一字馬根本難不倒你。單腿鴿王式開髖不是一個小工程,腿部的肌肉與髖部相貼,所以想要完全的控制髖部就要先學會控制腿部肌肉。這部分肌肉多而雜,所以練腿勢在必行。單腿鴿王式能充分的活動髖關節,拉伸腿部肌肉,舒展脊柱,放鬆胯部。
  • 不如睡前開胯,拉伸腿部,美腿瘦身,秀出高級感
    開胯,無疑是瑜伽運動中的一個主要項目,它主要體現來瑜伽運動中的柔美與高級。當然主要是體現了腿部韌帶的柔韌性,同時還可以體現身體的優美。不得不說,當瑜伽老師練起花式開胯的時候,真的特別美。而日產生活中的我們,常常將開跨認為是劈叉,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開跨有橫向與豎向,劈叉只是其中的一種。除了坐在地板上的開花以外,還有空中的開胯,秀出瑜伽的高級感。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跟隨瑜伽老師,來練習一下幾個開胯動作。
  • 【開胯揭秘】「寧教十手拳,不教一把胯」 全面解析內家拳學核心秘法—撐筋拔骨之「開胯」
    導讀拳界歷來就有「寧傳十手拳,不傳一手胯」的說法。將胯的練法和用法當作珍貴的看家功夫,不肯輕易傳人。「胯」是人體下肢三大關節之一,是下肢三節之根,胯關節是腰與腿連接的重要樞紐。胯的技擊作用很大。拳論日:「有不得機不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
  • 為什麼說想要練好瑜伽,一定要開胯?
    許多新手小白接觸瑜伽時總是聽身邊的老手提醒說要先開胯。那麼什麼是開胯呢?開胯的字面意思就是藉助胯部根部的韌帶使胯部可以快速崩彈,並能使其產生反彈的效果。因此,無論是初學者還是瑜伽高手,幾乎所有的瑜伽練習者都明白開胯這個過程的重要性。
  • 橫叉應該怎麼練?不用太多複雜動作,兩個方法就能幫你開胯
    橫叉是一個非常考驗下肢柔韌性的動作,大家在做橫叉的時候,其實是在拉伸大腿內側和後側肌肉,以及增加髖關節的活動範圍。 想要更簡單、更舒適的完成橫叉動作,你不用選擇那些花式動作,動作太過於繁瑣和複雜,反倒影響我們訓練進程。你只需要用兩個動作,就能幫助你完成開胯訓練。
  • 開胯練功的不傳之秘
    在傳統武術的所有拳派中,幾乎都把「開胯訓練」列為重要的功課。胯為人體中節,兩胯不開,根勁難出,上下不通,周身不整。然開胯並非擺好所謂的「最佳姿勢」就能一步到位。對「開胯」的錯誤認知就在於把開胯當成了唯一的方法。其實「開胯」不僅是方法,更是結果。所謂的「正確開胯」方法只是有助於開胯成功罷了,換句話說,初練本門功夫的人或習武不久的人是根本開不了胯的。因為,「開胯」不是做出來的,是練出來的。
  • 苦練三年,不如開肩開胯
    開肩開胯有沒有年齡限制這個問題並不是個別現象,對於練習太極拳的愛好者來說,一開始學習太極拳都覺得非常好,但是練著練著就出現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各種各樣的運動傷害,膝蓋疼,腰難受,胸悶,動作做不到位,無法放鬆等等。我大概走了十幾年的彎路(不走彎路也無法理解什麼才是正確的路),後來醫武同修才明白,基礎不牢固,怎麼練都是白練。而基礎中的基礎就是開肩開胯。只練太極不學中醫,你對太極的理解始終會局限在動作,而無法看到太極更深的內涵。
  • 從「開胯」的實操細節,看古傳武術的筋骨訓練--古傳太極拳單操系列
    」後方可練開胯古傳太極拳在開胯前,一定要先練「筋通」。對於沒有武術基礎的成年人來講,只有練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才可以練開胯。這就是老拳師常說的:「出整勁,才開胯」。出整勁後開胯,開胯的疼痛感不強烈,即便是筋僵骨硬的成年人,開胯也可以很順利。
  • 開胯瑜伽練起來
    開胯瑜伽練起來很多女性朋友發現隨著自己年齡的一天天增長,身體變得越來越僵硬,本來在上學的時候身體還很柔軟的,可以輕鬆完成一些考驗身體柔軟性的動作。而且在讀書的時候,在體育測試當中還有坐姿體前屈的測試,然而工作之後,就連這些最為簡單的動作都發現非常的吃力。
  • 想要開胯不痛苦?這幾個瑜伽動作要常練
    想要開胯不痛苦?這幾個瑜伽動作要常練 瑜伽的練習是一個認識的過程,你需要時間去認識身體,慢慢地感受瑜伽的每一個瑜伽體式、呼吸、冥想、飲食,以至找到最適合瑜伽生活方式,再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控制飲食和作息,才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
  • 最快最實用的開胯方法?看這一篇就夠了
    開胯這個詞,《現代漢語辭典》根本就沒有,奇怪的是,最強調開胯的內家拳界,對於開胯竟然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到底是開肉還是開骨?如果是開骨,到底要開哪個部分?大家都語焉不詳。   朦朧之中,似乎都傾向於一種說法:拉開髖關節,也主就是增大髖關節的活動範圍。   對不對呢?
  • 開胯太痛苦?常練這5個瑜伽動作,打開你僵硬的雙腿
    開胯太痛苦?常練這5個瑜伽動作,打開你僵硬的雙腿 開胯,在本質上是指打開髖關節,柔軟靈活的髖部可以減輕背痛,給你一個輕快的步伐,甚至可以改善你雙腿的循環。
  • 抖音開胯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出自開胯教練雷
    抖音開胯是什麼意思?最近這個詞突然就爆火網絡了,很多小夥伴們還是不理解是啥,相信你們也跟我一樣迷惑吧。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開胯是什麼意思吧。 抖音開胯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梗出自抖音@開悟-教練雷小翼 該抖主在視頻裡面教人開胯與「功夫」,這個教練的功夫教程就是先開胯,才能健步如飛,如履平地。
  • 想開胯還怕痛?就練這5式瑜伽,掰開大腿不再痛
    就練這5式瑜伽,掰開大腿不再痛 開胯對於瑜伽的習練還是很重要的,不少的動作都需要我們的胯部能夠打開。有時候你不自覺地屏住呼吸,或者坐在雙腿兩側打開往前摺疊的系列體式裡,你咬緊牙關,期待著動作快點結束,這就是胯部沒打開引發的疼痛。
  • 4個動作輕鬆開胯,讓你髖部不再緊張
    4個動作輕鬆開胯,讓你髖部不再緊張因為現在網絡技術非常發達,不少朋友選擇在網上曬出自己的各種技能,比如說有的朋友可能喜歡曬自己的身體柔韌性,因此他們在網上會發一些一字馬的訓練照片。每一張照片的女生身體柔韌性都非常的棒,而且一字馬動作五花八門,我們常見的有一些橫叉劈叉和豎叉劈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