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副主任醫師羨慕從業10年的法醫同學?

2020-12-25 醫者江湖圈

文/江湖醫姐

醫姐你好

我叫胡鎮超,從業10年,在上海三甲醫院熬成副主任醫師,我上周遇見了我的好哥們兒華子。

華子現在在某公安系統當法醫,從業10年,人家現在是行業裡的資深大佬,當初我們一塊報考醫學院,我堅持要學臨床,他堅持要選法醫。

我當時就問他了:「華子,我說你這人是彪呢還是憨呢?你高考近600的好成績想幹哪一行不行?非得選這專業?」

華子的摸摸他當時沒幾根的鬍子,故作深沉的對我說:「你不懂,這就是一個人明白自己想幹嘛,要去幹嘛,我這分數選臨床專業當然可以,但法醫就業面廣啊,公安、檢察、衛生機構、保險公司、律師機構那是隨便跑,況且誰知道以後的醫療大環境呢,法醫就不同了,哪個年代不死人?時候沒冤情?」

「哈哈你放古代就叫仵作。」我有時拿他開玩笑。

「因為刑事案件,中毒或者關係到化學,保險判賠什麼都需要我們和死者對話。」華子對這行還是很有鑽研心的。

我現在雖然是個上海XXX醫院的副主任醫師,但是心累啊!

你也知道現在的醫療環境,上周「大老闆」找我們開會時還調侃:「各位要『夾著尾巴』當醫生啊,這裡的媒體都長了8隻眼睛,你們能忍就忍一忍,你看我不也忍過來了嗎哈哈?」

我們幾位「元老級」的醫生只能苦笑著點點頭,話音未落又要趕緊去準備大查房和交接病理報告。

醫姐,不瞞你說,也不怕大家罵,我還真羨慕我從業10年的法醫同學,至少人家安全又賺錢。

今日話題

如果是你,你想當法醫還是臨床醫師?

趕快告訴醫姐吧~

【醫姐有話】

法醫這個行業由於職業的特殊性,一直也被外界好奇探視,他們是敬業的醫療從業人員同時還兼任著大偵探的角色。

你們醫學院法醫學專業的同學們又在哪裡工作呢?

插播一個「題外話」:親愛的各位醫護朋友們,無論是工作上亦或生活中發生的趣事、煩惱、困惑、還是情感等等,歡迎私信醫姐,在這裡留下你和醫姐的一段緣分之旅。偷偷告訴你~傾訴一旦被採用還將獲得相應稿酬哦~

本文原創於「醫者江湖圈」,非經同意,請勿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醫者江湖圈。

相關焦點

  • 《不平等的屍體》日本現役法醫從業20年實錄
    日本現役法醫從業20年實錄飽含生命的脆弱,活者的無奈,死者的遺憾……[日] 西尾元 著馬佳瑤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定價:35元ISBN:978-7-5327-8492-9出版時間:2020年10月編輯推薦「我站在解剖臺前,看了太多以非正常死亡形式終結的人生。
  • 「網紅」法醫秦明:第一次解剖的死者是同學,腦袋一下子蒙了
    1998年,一家人的夢有了結合點——秦明報考大學,懂兒子的父親向他推薦了法醫這個專業,「以後出來是當警察的」。那時,法醫影視劇尚未流行,許多人對法醫這份職業了解很少,秦明母親也是一樣,聽名字以為類似醫生工作,便爽快同意了。「父親使了這招,把我媽『忽悠』了。一想到能當警察,心裡特別高興。」秦明笑著回憶說。
  • 《法醫秦明》為法醫正名:希望大多數人放下偏見
    作為安徽省公安廳物證鑑定中心的一名主檢法醫師,秦明在這個行業已經幹了10多個年頭。工作中,他是一位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法醫。放下解剖刀,面對鍵盤,他是一位深受讀者喜愛的小說作家,這部網劇正是由他的系列小說改編而成。  201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秦明在博客日誌裡寫起了自己的法醫故事,那時他只有兩三千粉絲,每篇文章的閱讀量也不是太高,不過一些網友經常留言鼓勵他寫下去。
  • 「榜樣」沈憶文:從業數十載,她是法醫臨床司法鑑定「老法師」
    榜樣,是一本書,為我們指點迷津榜樣,是一盞燈,為我們照亮前路榜樣的力量激勵人心、催人奮進榜樣,就在我們身邊向上海司法行政系統的「榜樣」致敬沈憶文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司法鑑定中心技術負責人沈憶文,女,1966年出生,民建會員,現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司法鑑定中心技術負責人,法醫病理、法醫臨床鑑定人,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法醫學系主任。
  • 解剖上百屍體 上海一線女法醫屍檢從不帶口罩
    李璐是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刑事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做了16年法醫,也是上海屈指可數出外勤的基層女法醫。至今已經解剖了100多具屍體,參與多起重大刑事案件現場勘查和鑑定工作,在李璐看來,「不管男女,做法醫都需要膽大心細,也需要意志力,能扛得住壓力。」不僅要驗屍,法醫還要勘查現場,了解血跡分布、現場翻動等情況。「老法醫說過,不懂得現場勘查是做不好法醫的。」
  • 親子鑑定:破解DNA密碼—探訪上海親子鑑定中心法醫物證司法鑑定
    親子鑑定:如何破解DNA密碼——探訪上海親子鑑定中心法醫物證司法鑑定所為確定親子血緣關係,古有「滴血認親」,今有DNA親子鑑定。曾幾何時,DNA鑑定是一件神秘的事。在中國,第一例親子鑑定發生於1991年。
  • 我是上海楓林司法鑑定中心副主任法醫師,關於親子鑑定,問我吧!
    我是上海楓林司法鑑定中心副主任法醫師
  • 華科劉良教授獲央視年度法治人物 他比法醫秦明還牛
    一把解剖刀,他使疑難案件迎刃而解;30年法醫生涯,他的鑑定結論無懈可擊;讓事實說話,讓證據說話,劉良用忠誠與智慧維護職業尊嚴。「法醫不是福爾摩斯,是人,而不是神」。劉良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司法部司法鑑定科技研究所能力驗證技術專家,湖北省司法鑑定協會會長、武漢市司法鑑定協會會長,長期從事法醫病理學和法醫毒理學教學、科研和司法鑑定工作。
  • 我國著名法醫學專家—肖遠渤
    1947年考入原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法醫科,即第二期法醫專修班(與鄭鍾璇、文劍成、林錫署等為同學),在林幾教授指導下學習法醫學。1951年7月至1958年9月,在司法部法醫研究所工作,歷任秘書、法醫物證鑑定工作副主任、司法鑑定科學研究所生物化學研究室副主任,曾擔任司法部法醫研究所三期法醫訓練(1953至1956年期間,共培養專業法醫近400人,構成了新中國第一代法醫的主要組成部分)教師兼輔導員;1958年10月至1979年9月,下放寧夏勞動改造;1979年10月至1983年6月,任司法鑑定研究所籌備組負責人之一;1983年6
  • 上海親子鑑定中心法醫物證司法鑑定所裡的各種表情
    上海親子鑑定中心法醫物證司法鑑定所裡的各種表情嘆
  • 法醫:為生命做證
    現實中的法醫大多出身國內的醫科大學,但和臨床醫學專業畢業進入醫院救死扶傷的同學不同,他們要從或生或死的人體上為偵查偵破尋找線索和真相,為訴訟提供證據。    記者跟隨一群法醫工作數日,從田間地頭案發現場,到鑑定死因的解剖室,到做病理分析的實驗室,近距離觀察記錄這刑偵鏈條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 五年法醫學生涯:在經歷了那麼多慘烈的屍體後 還有多少人堅持?
    可嘆的是,今年之後,堅定地在法醫學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的,只有金愷迪一人,未來 3 年,他將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的法醫病理學專攻心源性猝死研究,而另一名法醫學畢業生潘同學,則選擇保研進入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腦科學專業,到底還是和法醫學「分道揚鑣」。
  • 中國法醫學專業哪家強?
    山西醫科大學全國建立較早的法醫專業山西醫科大學法醫學院是為全國培養法醫學專業本科生較多的單位。2001年山西醫科大學成立了法醫學院和司法鑑定中心。法醫學專業1993年取得法醫學碩士學位授予學科,2003年獲法醫學博士學位授予學科,2004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 浙江老法醫王鳳林:「捕捉」蛛絲馬跡 為生者權替死者言
    圖為:法醫工具。仙居縣人民檢察院提供中新網台州12月5日電(記者 範宇斌)天天和屍體打交道,刺激還是恐怖?於大多數人而言,對法醫的認知仍然停留在影視劇裡。在浙江仙居,今年63歲的王鳳林自1982年起任法醫,37年如一日與屍體「打交道」,曾被授予「全國模範檢察官」。圖為:法醫王鳳林工作場景。
  • 11人禁業5年,又一批上海房地產經紀從業人員黑名單公示
    (原標題:11人禁業5年,又一批上海房地產經紀從業人員黑名單公示)
  • 和「法醫秦明」不一樣?北京這5位法醫為啥「高人一籌」?
    目前,北京市檢察機關有五名法醫,集中辦理法醫案件。檢察院的法醫工作和公安機關,以及社會鑑定機構的法醫有何不同?發揮著什麼作用?記者昨天採訪了其中的三名法醫。法醫唐晉三名法醫中,既有從業三十年的老法醫唐晉和王居生,也有工作還不到五年的年輕法醫吉馳,他們所掌握的法醫專業知識和技術,成為檢察官辦案的不可或缺的「利器」。
  • 專業介紹丨聽說有人想當法醫
    南方醫科大學法醫學院成立於2016年7月1日,其前身為2005年成立的法醫學教研室,經過十餘年的高速發展,現已具有本科、碩士、博士以及博士後培養的完善的法醫學教育體系,設有法醫病理學系、法醫臨床學系、法醫生物痕跡學系、法醫證據科學系、法醫毒物學系五個學系,教學、科研、師資及司法鑑定社會服務水平位居國內同行前列,學科綜合影響力在全國名列前茅。
  • 復旦投毒案辯方法醫證人:黃洋死於爆發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辯方法醫證人胡志強最後審查意見表示,現有證據沒有支持黃洋是二甲基亞硝胺中毒致死。 辯護人申請法醫胡志強到庭。胡志強曾在公安系統和檢察系統工作多年,目前是北京華夏物證鑑定中心司法鑑定人、法醫室主任,在「湖南黃靜死亡案」、「黑龍江代義死亡案」等案件中擔任鑑定或證論專家。
  • 【專業解讀】法醫學:揭開真相,守護正義
    南方醫科大學法醫學院成立於2016年7月1日,其前身為2005年成立的法醫學教研室,經過十餘年的高速發展,現已具有本科、碩士、博士以及博士後培養的完善的法醫學教育體系,設有法醫病理學系、法醫臨床學系、法醫生物痕跡學系、法醫證據科學系、法醫毒物學系五個學系,教學、科研、師資及司法鑑定社會服務水平位居國內同行前列,學科綜合影響力在全國名列前茅。
  • 法醫秦明來六安!
    ——我的法醫之路」的見面會,近距離與書迷劇迷交流互動,講述自己的法醫經歷和創作的背後故事。由於工作的緣故,秦明對六安這片紅土地有所了解,也與在公安系統中相熟的朋友常常交流,「六安瓜片非常有名。」在接受本報專訪時他表示,作為一名小說作者,他同許多創作者一樣,希望更多人關注閱讀、喜愛閱讀,同時也透露在法醫題材之外,有意拓展創作領域,將筆觸伸向更多不同的題材。從業:法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