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紅月
創新啟示錄
4月13日,坐落在元大都遺址海棠花溪南面的北京安貞醫院迎來了30周年生日。在醫院嶄新的門診大廳裡,一尊銅製坐像前,年輕的醫生們手捧鮮花,為這家醫院的創始者—吳英愷院士致以崇高的敬意。1984年,在原北京結核病醫院簡陋的院舍和設備基礎上,吳英愷院士創建北京安貞醫院,立志要為北京地區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救治服務。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北京安貞醫院已經成為以治療心肺血管疾病為重點的大型綜合醫院。
在2013年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2012年度最佳醫院排行榜(綜合)》中,北京安貞醫院科研學術位居全國第18名。服務從無到有,設備從陳舊簡陋到國內領先,診療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北京安貞醫院的發展之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
開創醫療管理
「北京安貞模式」
數據顯示,2013年北京安貞醫院的年門急診量突破了220萬人次,出院人數達5萬人次,完成外科手術近2萬例,冠狀動脈造影2萬餘例,心臟外科手術1萬餘例,其中冠狀動脈搭橋術4100餘例,大血管手術700餘例,心臟介入手術1萬餘例,數量和質量均位居國內綜合醫院第一位。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北京地區只有阜外一家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專科醫院,能做心血管手術的醫院和醫生較少,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難、手術難問題突出。「這項工作我們不做,誰做?」當年,吳英愷院士從對患者的愛心以及對治療心肺血管疾病長遠發展戰略的角度出發,創新性布局,為北京安貞醫院的發展開闢出一塊新的天地。
1984年,新建立的北京安貞醫院病房破舊、設備簡陋、人才匱乏,全院職工620人中僅有13個臨床、醫技科室; 30年後的今天,醫院已有臨床、醫技科室49個,打造出心臟內科中心、心臟外科中心、小兒心臟中心、心臟外科危重症中心、急診危重症中心、麻醉中心六個專業醫療中心,床位達到1500張。心血管內科、心臟大血管外科、老年病科先後被授予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心血管內科、心臟大血管外科還分別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及北京市重點學科。
從吳英愷院士開始,歷任院長孫衍慶、張兆光、魏永祥都始終堅持以心肺血管的研究和臨床治療作為主攻方向,並逐漸從專科到專業,從國內到國外,強調要瞄準國內外醫學先進領域,把握世界先進醫學脈搏。
1989年,張兆光接任院長提出了「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辦院宗旨,倡導「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趕超精神,提出「與專科醫院相比,我們有綜合強勢,與綜合醫院相比,我們有專科特長」。2012年,魏永祥接任院長後更提出「強專科、大綜合」,由規模效益型醫院向學院型醫院轉型的目標,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北京安貞模式」。
「八路大軍」匯聚
「人才工程」引精英
在醫院發展的初期階段,吳英愷院士以個人品行和學術影響力,吸引了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才,匯集北京安貞醫院,當時被戲稱為「八路大軍」。
「八路大軍」很快為北京安貞醫院心肺專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將一家結核病專科醫院改造成心血管疾病為重點的大型綜合醫院。從1984年建院到1987年底,完成608例心臟體外環循環直視手術,北京安貞醫院很快就躍居國內第二(綜合醫院第一)的位置。
然而,醫院要想持續保持良好的信譽,就要不斷地提高醫技水平,就要擁有一大批品德高尚、醫術絕倫的精英團隊作為支撐,這一點,要歸功於北京安貞醫院的「人才工程」。
兩年前,從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臨床醫學中心專門從事肥胖糖尿病胰島功能研究的周迎生博士來到北京安貞醫院,創建了內分泌代謝科並擔任主任,他說:「我想從事肥胖和糖尿病與心臟病問題的研究,這裡心肺血管專科的優勢強大,同時,還有非常寬鬆的臨床科研環境,這是我當時從國外回來選擇北京安貞醫院的原因。」
從2007年開始至今,北京安貞醫院先後引進並發揮了一批國家級醫學人才的重要作用。其中,我國著名小兒心臟外科專家劉迎龍,在國內首創經「右外側小切口剖胸」這一全新術式治療小兒先天性心臟病,20年來採用此切口共完成先天性心臟病手術萬餘例,在全國百餘家醫院推廣。由於提高了嬰幼兒重症先天性心臟病外科療效,2004年,劉迎龍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還有從事心血管外科31年的孫立忠教授,他首創的主動脈夾層細化分型和主動脈弓替換加支架象鼻手術等技術,已被業內廣泛認可並推廣應用,使主動脈手術由過去的望而生畏、不敢問津到廣泛開展、遍地開花,推動了我國現代主動脈外科的建立和發展。「提高主動脈外科手術療效的臨床研究和應用」和「主動脈夾層治療新策略研究及應用」兩項研究成果於2003年和200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2年,在首都衛生系統高層次人才(215工程)評選中,北京安貞醫院馬長生、趙冬、孫立忠、劉迎龍、周玉傑教授當選為「領軍人才」,在北京市僅有的20名領軍人才中佔1/4。
是「人才工程」帶動了醫院整體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如今,全國各地的心血管病患者都紛紛來北京安貞醫院求診,某些臨床技術領域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鼓勵臨床科研
創新之路無止境
「我的研究領域是超聲心動,一直希望做心血管超聲心動這方面的臨床和研究,北京安貞醫院在這個專業領域比較強,2003年,醫院創建心肺血管診療新的科室,我就過來了,」現任超聲科主任楊婭說,「醫院對於科研非常關注,我在這裡接到了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醫院有鼓勵政策,希望大家在臨床診療的同時,從事科技基礎研發。」
北京安貞醫院注重科研創新,整合資源和力量,建設國內領先、有成果創新意識、梯隊結構合理的優秀科研團隊。2009年4月,「北京安貞醫院科學技術協會」成立。北京安貞醫院教育處處長、博士生導師溫紹君認為,即使是臨床醫生也要有創新思維,要敢想敢做。作為國家863心血管項目首席科學家,溫紹君發現了對血管收縮及增長有作用的基因,並找到了發病規律,因此獲得多項國家專利。「醫院對於在科研創新上有所成就的、參與課題研究的人員都有獎勵政策,對於年輕人才也有培訓基金和制度,」溫紹君說,「平臺建好了,對於個人來說,要有自己的定位,將臨床與基礎研究結合,是醫療水平提升的關鍵。」
業內人士指出,30年來,北京安貞醫院摸索出具有特色的發展模式,「北京安貞模式」最大的特色是綜合醫院發展出強勢專科,通過政策引導和制度建設,構建了一個寬容、寬鬆的平臺,在醫技上強調前瞻性、專業性、創新性,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醫改逐步深入,未來這一模式如何適應變化,再創輝煌,值得期待。
著名文化學家於丹感慨說:「北京安貞醫院之"安"在於對社會的承諾,是對患者從病理的心安到心靈的心安,是中國社會的心安;而"貞"則是勇於承擔責任,表現了這支醫療隊伍的堅貞與忠貞。」
三十而立!如今,走過而立之年,「北京安貞模式」能否繼續引領這家醫院走向心肺血管診療技術的「珠穆朗瑪峰」,具有世界領先水平,將是患者和全社會最大的期盼,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版與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
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合辦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