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萱媽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
在老一輩中流傳下來一個傳統,那就是新生兒寶寶滿月的時候是要「剃胎毛」的,就是將胎兒在子宮裡長的頭髮剃掉,好讓新的,健康的頭髮長出來,有的家人,將孩子剃下來的胎毛留下,也有的直接丟掉,反正還能長出來,
說到這裡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割韭菜」,將這一茬韭菜給割掉,也不用管韭菜根部怎樣,等到時間了,自己又會長出新的韭菜,「剃胎毛」也是這樣,將第一「茬」,就是一些質量「不過關」的頭髮剃掉,然後長出新的頭髮,覺得剃過之後的頭髮長的會更好,
更有一些老人覺得,胎毛是從娘胎裡帶出來的東西,是有靈氣的,可以闢邪,剃下來留在身上可以起到和「護身符」一樣的作用,大人覺得也沒有什麼,反正長大之後也會掉,還不如自己剃下來收集到一起做成紀念品,等到孩子長大之後看到還有一些紀念意義,
避開胎毛是否有靈氣之類的不談,光是有「紀念意義」這一項就比較受大眾歡迎,畢竟,和自己孩時這麼貼近的物品,看到之後還是非常讓人欣慰的,
那麼,除了胎毛,還有哪些東西值得被家長留作紀念呢?
1:胎毛
胎毛指的是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長的頭髮,因為孩子小,胎毛只有一小撮,在整個人生中只有一點點,所以,還是有很大的紀念意義的,有的父母將胎毛做成手鍊一家三口一人一個,也有的孩子胎毛比較多,可以做一支「胎毛筆」,有的地方,把胎毛筆又叫做「狀元筆」,寓意著孩子可以取到優異的成績,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真實案例,一對夫妻的孩子在出生後不久就夭折了,為了紀念孩子,夫妻將孩子的胎毛裝進了一個透明的裝飾品裡,覺得這樣孩子還在陪伴他們,
2:臍帶血
臍帶血是胎兒分娩出來以後,臍帶結紮斷開以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被稱為是寶寶的「生命保險」,如果小朋友因為種種原因患上了血液病,可以通過臍帶血來「復活」,
因為臍帶血中,擁有能夠重建人體造血幹細胞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如果孩子真的出現了什麼不測,臍帶血可以做造血幹細胞移植,所以,很多家庭,尤其是擁有血液病史的家庭,都將臍帶血當做「救命血」,
只不過,相比起臍帶血,胎毛還是能被家長接受的,畢竟有紀念意義,而且,還可以佩戴在身上或者看得見,也有的家庭把孩子的小腳丫和手做成印記印在「成長筆記」上,讓孩子在長大之後有個念想!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覺得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留給孩子做紀念意義呢?你家有將胎毛扔掉嗎?歡迎留言討論!
-----------------------
我是@小萱媽媽育兒經,在育兒帶娃的過程中,每個寶媽都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你的難題正是我所存在的意義。因此當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情時就可以來諮詢我,希望我們可以在育兒的道路上共同成長,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希望您將本文轉給更多的寶媽,讓育兒不再成為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