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羅巴美食巡旅——無肉不歡、肉情百變:德國美食之嗜肉情結

2020-12-14 騰訊網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代碼DEU)在德語中標記為「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通稱Deutschland,簡稱BRD。其中,Bund是「聯邦」的意思,Republik是「共和國」的意思。Deutsch的原意是「人民」,所以德國又可稱為「人民之國」,而英語中對德國的稱呼「Germany」則是來源於日耳曼人。

歷史上的歐洲國家,在種族、語言、宗教、歷史、文化傳統、國家政體等方面,相互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有著相同的文化淵源。歐洲各國在歷史上又在許多時候是相互交融或相互交錯的:有的國家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曾是同一個國王統治下的臣民,比如法蘭克王國;有的國家,歷史上一直與德國為同一民族、同一國家,有著相同的文化背景,只是到了近代才分開來,比如奧地利;有些相鄰國家間的邊界在歷史上多次變動,比如德國與法國之間,德國與波蘭之間等等。此外,歷史上歐洲皇室及王公貴族間的聯姻通婚,不但使歐洲各國的皇室與貴族間多了一層血緣上的聯繫,更是在客觀上促進了相互間的飲食交流與飲食文化的滲透與融合,對推動歐洲文化發展、傳播飲食文化尤其是飲食的禮儀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引領作用。這種通婚聯姻對歐洲各國的宮廷和貴族的飲食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經過歷朝歷代,逐漸影響到歐洲各國民間的飲食與文化,導致了相互間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18世紀上半葉,法國是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德國格外崇拜法國文化,當時諸侯幾乎無一例外地講法語、吃法國大菜。一戰後,美國文化大舉入侵德國,對魏瑪共和時期德國本土的飲食文化,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二戰後,德國作為一個被多國佔領的地區,更是被迫接受了外來的強勢文化。另外,德國各地的大學裡有大量外國留學生,為了照顧留學生從而引進不同的飲食文化,他們帶來了斯拉夫民族的各種餡餅、土豆食品和穀物酒等,對飲食文化的融合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戰後大批湧入的土耳其移民,把奧斯曼帝國的飲食文化帶到了德國,使德國的傳統飲食融人了更多阿拉伯伊斯蘭飲食文化的因素。

■ 其中最有名的是土耳其肉夾饃大漢堡,現在已成為德國年消費量最大的快餐品種。

雖然同為德意志民族,但德國的北部與南部,由於文化傳統不一樣,生活習慣及人的性格,都有較大的差異(北德人多為日耳曼人,性格與北歐四國和英國人比較相似:而南德人多為拉丁人,則與法國南部及義大利、西班牙等南歐國家的人比較相似)。德國大部分地區多山林,境內有高山和髙原牧場,畜牧業發達;北部沿海低地和草地,居民歷來從事農耕,畜牧業則以養豬養牛為主。由於不同地域的農牧業出產不同,加上歷史形成的傳統,德國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受地域多樣性的深刻影響,形成了帶有明顯差異的飲食特點,各地的飲食文化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有人把魚和海產稱為北德的飲食文化;把小麥啤酒、白香腸和蛋面稱為典型的南德飲食文化;把煎烤香腸和酒稱為德國中西部的飲食文化;把咖喱香腸與史多倫聖誕蛋糕稱為德國東部的飲食文化。南部與北部,東部與西部,平原和山區,城市與鄉村,飲食習慣和口味喜好都不一樣。南部菜肥濃,酸鹹口味見多;北部菜相對清淡,酸甜口味見多。南方人擅長烤,以前是炭燒、炭烤,現在則是電爐、微波爐烘烤,十道菜有九道用烤,除了烤肉、烤禽、烤魚、烤土豆、烤點心外,連蔬菜、蘑菇也烤著來吃。北方人則喜歡水煮,無論是肉類還是蔬菜都用水煮,煮得透爛的菜端上桌後,各自加上調料就可食用。

德國是名副其實的「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國家,德國人無肉不歡。日耳曼人是來自於北歐的遊牧民族,自古以來個性豪放而彪悍。他們過著遊牧生活,頻繁地遷徙,這樣的生活決定了他們喜歡肉奶類食物的特性,也養成了他們喜好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習性。長期以來,德意志貴族的飲食文化是以肉食為主。比如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時期,維也納貴族對食用肉排非常講究,這對市民階層影響非常大,以致後來維也納成為德意志民族肉排的故鄉。

■ 這種「維也納肉排」是一種與西餐店裡常見的牛排大小差不多的肉片,先要經過拍打,把纖維打斷肉片打薄,然後把打薄了的肉片裹上麵包屑放到平底鍋裡油煎或炸。本來應該用小牛肉做的「維也納肉排」,在德國常會用豬肉來代替。維也納炸豬排口感香酥,最經典的吃法是擠上鮮檸檬汁配上果醬,搭配的主食可以是煮土豆、炸薯條或者是米飯。

■ 我們日常去飯店可以吃到的沙拉牛排,應該就是由維也納肉排演變而來的吧~插播沙拉牛排的做法:將牛菲力( 牛裡脊)洗淨,切成稍大的薄塊,用刀背拍一下,然後放入醬油、鹽、雞精、料酒、嫩肉粉中醃製1—2小時左右。將醃漬好的牛排裹上一層麵包糠,放入油鍋(油要多),炸至外層麵包糠金黃色時出鍋。最後裝盤,淋上沙拉(沙拉醬)即可。童鞋們,看了那麼多美食圖片和食譜,其實做法都不難,自己動手做一下,讓我看看你們的高超廚藝吧!哪怕是暗黑料理我也不介意

德國烹飪中一些最有名的菜式,幾乎都是各種各樣的肉類菜。如著名的烤豬肘、醃肘子、燻豬肉、煎肉餅、烤乳豬、醋燜牛肉、烤雞,以及各類香腸、火腿及野味等。(歐洲肉菜多用烤箱烤制,此處應有小切烤箱植入)

■ 以豬腳為原料做成的菜也是德國各地餐館裡最常見的肉類菜,有炭烤的,也有水煮的等等。烤豬肘是著名的德國特色美食,傳統的豬肘做法是取用整隻豬肘,先用啤酒和鹽類醃製,並不時抓揉使豬肘更入味,然後蒸熟,再放入烤箱烤。這樣既去除了多餘的油脂,又保留了豬皮的膠質和肉質的水分,表皮口感酥脆,裡肉多汁、鮮美軟嫩。吃的時候通常搭配德國特色酸菜來解膩,相當美味。而酸菜之所以和香腸一樣成為德國人廚房裡最常見的菜品之一,是因為它特別適合與各種肉類菜相搭配。

■ 香腸和火腿是許多菜品中不可或缺的原料,火腿則是他們早餐桌上用來夾麵包的一種主要肉類。最有名的就是黑森林火腿了,食材取自黑森林,製作也在黑森林地區,只有黑森林製作的煙燻火腿才能叫做「黑森林火腿」。它保留著古老的手工製作方式,採用最好的豬後腿肉,去除豬骨頭,在整條後腿抹上濃煙,並用不同的調味料調味醃製。然後在黑森林特殊的山林氣候下先自然風乾六個星期以上,再用黑森林地區特有的木頭油脂燃火燻制六個禮拜以上,最後進行再一次的自然風乾。一塊上好的黑森林火腿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最終成熟,而一般品質的黑森林火腿也需要最少三個月的時間。特殊的產地,純手工的製作,漫長的製作時間,因此黑森林火腿價格不菲。

■ 上好的黑森林火腿外表烏黑,有濃濃的煙燻味兒,切開後色澤呈暗紅色,外黑內紅非常漂亮,有人用冷豔來形容它。食用的時候需要切成紙片般的薄片,越薄越好,豬肉的紋路絲絲可見,質感很好。火腿鹹、鮮,還帶一絲絲的回甜,搭配麵包片食用再美味不過了。

■ 德國的香腸、火腿和各種豬腳菜,是德國文化的一種符號。

德國香腸聞名世界,德國人把香腸做到了極致,品種有1500種之多,讓人眼花繚亂。最有代表性的紅腸,近一尺長,用油煎到起焦皮,油亮亮的,吃進嘴裡,肉嫩的溢出汁來,皮脆的嚼出聲來。

■ 巴伐利亞白香腸也是德國香腸的代表品種之一。它用攪碎的小牛肉和醃豬肉來製做,加入的調味料有香芹、肉豆蔻、小豆蔻、蔥、姜、檸檬和洋蔥等。吃白腸最為特別的地方是要去掉腸衣,搭配巴伐利亞傳統的甜味芥末醬,芥末醬味道甜而不辣,比較溫和。

在吃法上,德國香腸也呈現出多樣化,不僅可以水煮、油煎或燒烤,同時也可以做成沙拉、煮湯、或直接生吃。

吃香腸必有麵包與之相配,德國麵包之歷史已有逾800年,在麵包的生產方面德國也可稱得上是質量和數量的世界冠軍,全國每天出爐的黑麵包、全麥麵包、八字型麵包及小圓麵包等就有1500多種。德國的麵包有用精粉做的,也有用黑麥、燕麥、精粉與雜糧摻和在一起的混合面做的。配以粗鹽的麵粉烤制的烤麵包圈,以及用黑麥與小麥混合烤制的農夫包是德式麵包的代表。

■ 在食用麵包時,通常都會夾上乳酪、火腿、香腸或塗些肉醬。

德國的奶製品除了牛奶就是各種各樣的奶酪、奶油以及酸奶。各種奶油除了用來塗抹麵包外,也是甜點和菜餚中經常用到的配料;奶酪各種各樣,有硬的、軟的、稀的。德國人幾乎天天都吃,一日三餐都離不開肉奶類食品。

德國飲食烹飪從原料到加工都簡單、純粹,許多食材都是加工好的成品或半成品,速凍、罐裝或其它方便包裝的方式,擺在超市裡,人們隨時可以很方便的購買到。德國人的一日三餐,早餐是最講究、最豐盛的,普通百姓家的早餐的內容一般都大同小異,有主食、肉類、蔬菜、飲料、水果等,品種豐富。德國人吃飯的效率很高,他們可以在短短的10分鐘內把這些豐盛的餐點吃完。他們的午餐一般多在單位食堂或快餐館就餐,就是名副其實的快餐啦。家庭晚餐通常是冷餐,內容也很豐盛:一盤肉食拼盤、新鮮蔬果和主食麵包,有的家庭主婦還會準備各種風味的乾酪。晚餐會吃得比較久,一家人圍坐在桌前,邊吃邊聊。德國人對飲食環境的要求也比較髙,無論是家裡還是餐館就餐都很注重就餐氛圍,重視餐具的使用,按順序上菜,進餐時桌上必須備有奶油和其它調料,早餐一定要有咖啡,午餐和晚餐則要有啤酒。

雖然德國人的飲食結構很簡單,然而他們卻把這些單一的食材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同樣有特色的還有德國的酒文化,下期我們以酒相見~

相關焦點

  • 無肉不歡 最好吃的德國香腸大盤點
    說起德國美食,大家都會想到豬肘子、香腸和啤酒。其實德國還是有很多美食的,即使是肘子、香腸也是大有文章的哦。下面小編就以一名資深吃貨的身份給大家介紹一下德意志的香腸(Wurst)美食。
  • 北京燕莎中心凱賓斯基飯店 "無肉不歡"周六自助早午餐升級回歸
    新典餐廳周六"無肉不歡"自助早午餐開放式廚房   北京燕莎中心凱賓斯基飯店新典餐廳周六"無肉不歡"自助早午餐,全新升級回歸。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餐廳供應鮮榨果汁、原創特調無酒精雞尾酒及各色冷熱軟飲暢飲,同時為希望享受"微醺午後"的客人提供冬季限定德式熱紅酒、普拉那鮮釀啤酒、環球紅白葡萄酒及雞尾酒、香檳等酒精飲料選擇。   升級後的環球肉食盛宴   豐富的高品質肉類選擇,是新典餐廳早午餐的一直以來的一大特色。
  • 無肉不歡?吃貨的福音?就在正新雞排
    不論什麼時候他家的門口總是排滿了人,真的是很火爆了,對於無肉不歡的吃貨來說正新雞排簡直就是他們的福音,每天有上千人與正新雞排「香」見恨晚!香辣雞排香辣雞排這款可是店內的招牌雞排,進店必點,剛炸出來的雞排色澤黃金誘人,一口咬下去,外脆裡嫩,香味在嘴裡久久不能退散,超級超級無敵香酥,吃上一口,小編感覺人生都要圓滿了!
  • 良滷有品|無肉不歡的冬季
    無肉不歡的冬季哪怕是嗦一碗粉也要來一份牛肉緊實的肉肉填滿口腔整個冬天才足夠充實編輯:安利世界美食的滷妹兒吃牛肉粉最怕遇到牛肉太柴,塞牙,良滷有品牛肉滷粉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新鮮滷好的大片牛腱肉,每一片都帶筋被辣椒花椒等香料粉包裹著,濃香入味。良滷的牛肉滷粉,每一碗都是新鮮熱滷現拌的。白嫩爽口的米粉被滷水染成根根油光。配上滷牛肉片、炸花生、剁辣椒才算得上是一碗純正的滷粉!
  • 歐羅巴美食巡旅之天然純粹、魚羊為鮮:冰島美食集萃
    因為冬季漫長,過去冬季食物供應不十分充足,形成了冰島人對動物內臟、動物頭等都不浪費的傳統,所以冰島人吃動物內臟。還有一些特色食物是傳統上為了儲藏過冬而形成的特別的製作工藝。一些其他地方的人認為是可愛的或需要保護的動物,冰島人卻不認為是瀕危的物種照吃不誤,所以有些肉類只有在冰島才能吃到。傳統的冰島主食是魚和羊肉,燻魚和乾魚是世界聞名的特產。
  • 無肉不歡?滬上素食「肉類節」邀你參加
    (公益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提供)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欒翔)既能滿足肉食愛好者口腹之慾、又健康環保的首屆MeatFest「肉類節」本月27日即將在上海開幕,以烹製肉食聞名的幾位滬上國際廚師將使用在中國歷史悠久的「素肉」,製作佳餚美味,邀請「無肉不歡」的老饕們前來賞鑑。
  • 肯德基「人造肉」漢堡上市,從此「無肉也歡」?
    目前,不只是肯德基推出了人造肉產品,咖啡巨頭星巴克也在近期推出人造肉產品,主要也是植物肉。 在國外,漢堡王2019年8月就在全美7200多家門店售賣人造肉漢堡。在更早的2016年,Beyond Meat在美國西海岸30多家餐廳以及耶魯大學食堂裡出售人造肉漢堡,已經賣出了數千萬份。
  • 無肉不歡的德國人,想吃蔬菜怎麼辦?來看看最受歡迎的Salat
    比起肉食消費來,德國人吃的那點菜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每個德國人每年平均吃60公斤肉,而綠葉Salat只有3.4公斤。無肉不歡的德國人,如果吃Salat,愛吃這幾種。 Nr.10: Rucola 芝麻菜
  • 為什麼中國人無肉不歡?這有歷史原因
    寫《六畜興旺》是因為我是一個無肉不歡的人。我最嚮往的是《水滸傳》裡的武松,在被押送的途中,他的枷鎖上還掛了兩隻燒鵝,走不到一半,把肉都吃了,酒也喝了。那時候我幼小的心靈就想,人生至此夫復何求。沒想到後來我也成了一個飯桶了,很能吃飯,也很能吃肉。《六畜興旺》這本書,我大概寫了兩年多。
  • 品脆肉鯇美食 欣賞脆肉鯇「魚王 」
    為進一步展示東升鎮「中國脆肉鯇之鄉」獨特魅力,推動脆肉鯇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脆肉鯇的知名度,推動鄉村振興,實現產業興旺,經東升鎮委、鎮政府研究,決定支持東升商會舉辦「2020中山(東升)脆肉鯇美食文化節」系列活動。「2020中山(東升)脆肉鯇美食文化節」系列活動精彩紛呈,是你感受東升脆肉鯇品牌魅力,體驗美麗東升,品嘗脆肉鯇的好時機。
  • 為什麼中國人無肉不歡?原來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寫《六畜興旺》是因為我是一個無肉不歡的人。我最嚮往的是《水滸傳》裡的武松,在被押送的途中,他的枷鎖上還掛了兩隻燒鵝,走不到一半,把肉都吃了,酒也喝了。那時候我幼小的心靈就想,人生至此夫復何求。沒想到後來我也成了一個飯桶了,很能吃飯,也很能吃肉。《六畜興旺》這本書,我大概寫了兩年多。
  • 世界美食之都|扒豬頭與豬頭肉
    這豬頭上的肉,可稱之為豬一身之精髓,豬頭肉是大氣渾成,肥瘦一體,肥中有瘦,瘦中有肥,最肥的地方,長出一塊精肉疙瘩,最精的所在,忽然又有一線肥膘。 最妙的地方,便是豬鼻,似肥不肥,似精不精,味道有精有肥,又好過純粹的肥肉或者瘦肉。
  • 好吃不長胖的美食,豇豆花肉燒
    小編文採不好,請多多擔待喲,悄悄告訴你們喲,小編可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吃貨啊,每天都在搜尋世界各地的美食,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美食是:美味不長胖的美食豇豆花肉燒。首先先用一塊五花肉,先改刀,切片。將切好的肉片,裝到一個容器裡面,然後進行醃製,先加入適量的鹽,再加入蔥,姜,老抽,料酒。進行調味。用手抓均勻。不能醃製太長時間哦。
  • 還有無肉不歡...
    今天跟隨美食君帶大家來看看的萬達嘉華自助都有什麼,以及「無肉不歡」系列套餐吧!美食君可是在飲品區徘徊許久,嘗遍了每一種~並且味道真的不比甜品店裡的差。從各方面都體現出東營富力萬達嘉華酒店的品質保障。
  • 白菜包肉,無肉不歡,白菜與肉的完美結合,肉食主義的最愛
    以前一般都是自己做,現在空閒了,還是得繼續自己做,做什麼事都得堅持不是嗎,不能斷了,就跟做飯一樣,哪怕做得不好吃也得堅持做,為什麼!外面吃多貴呀!^_^這段時間沒怎麼吃肉,所以今天沒事那就要吃過癮了,想了一下 白菜包肉不錯,適合大口吃肉。OK ,先放一張成品照看看。是不是很有食慾?!
  • 天冷後無肉不歡?是時候吃點它了
    國慶中秋長假,各種美食,都充滿了誘惑。你是不是吃的太嗨皮了,然後剎不住腳,一下子超過了量? 今天是節後開工的第一天,幫助你排「油」解「腩」,綠銘沙棘木耳讓你腸道輕輕鬆鬆!天冷後無肉不歡?吃肉的時候多吃點黑木耳,可以乳化我們體內的脂肪,加速胃腸蠕動,幫助我們快速排出身體不需要的脂肪,讓我們的身材更勻稱。
  • 四川特色美食之櫻桃肉
    最近天氣慢慢回暖,我看到有早熟的櫻桃已經上市,遇到嬌豔欲滴的櫻桃不竟咽了下口水,問了問價格摸了摸錢包,不如來個櫻桃肉吧,肥而不膩,軟糯香甜。
  • 陝西美食紀錄片《秦味兒》——無肉不歡
    陝南的年味兒——殺年豬   西部網訊 (陝西廣播電視臺《七女秀陝西》)肉,是人類最早學會烹飪的食物,人類食肉的歷史可以追溯至40萬年前。陝西,因為地質氣候的多元,也擁有截然不同的肉食文化。   鎮坪,是陝西地理位置上最南的地方。
  • 中國人無肉不歡,豬羊牛都吃,為何唯獨不吃馬肉?吃貨說出3點
    中國人無肉不歡,豬羊牛都吃,為何唯獨不吃馬肉?吃貨說出3點中國人被世界稱之為吃貨的民族,這個稱號可不是白叫的哦,我們國家的人可以把任何一種動物變成我們肚子裡的食物,而且做的也非常的好吃,讓你無法拒絕,很多外國人都非常驚訝我們的實力,比如小龍蝦,這是外國人從來都沒有吃過的食物,可是被我們中國人改造之後,就變成了非常受歡迎的美食。
  • 無肉不歡,在家終於忍不住了,看看我家大餐吃了啥
    人類的智慧是無限的,美食的誘惑是無法抵擋的。想吃的美食太多了,家裡條件有限,但為了吃,可算是把家裡能用的東西都用上了,把能吃的食材都解決了,什麼燒烤,烤肉,包飯,想吃的,統統安排上啦,不要問為什麼這麼多,非得要問,那就是餓了,饞了,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