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網,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腿上無毛難生風,嘴上無毛事事空」。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弄懂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腿上無毛難生風
所謂的「腿上無毛」是指腿上的汗毛;而所謂的「生風」則是指「跑的快」的意思,因為在我國把「腳底生風」就形容為「跑的快」。
那麼,為什麼說「腿上無毛」就很難「跑的快」呢?
其實,這種說法來自於兩方面。一方面來自於《水滸傳》中的戴宗。
戴宗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神行太保。小說中稱,戴宗原是江州地區的一個小官吏,因營救宋江而偽造了蔡京的書信被識破,所以被判處斬刑。但在被處斬的時候恰遇梁山好漢,因此被救出,從此以後,便到梁山入夥,在梁山大聚義時,排名第二十位。
據稱,戴宗屬於「粗漢」,其渾身長滿汗毛,尤其是腿上的汗毛又濃又密,因此,具有「腳底生風」的「神功」,能夠日行八百裡。被譽為「飛腿好漢」。
野史稱,有一次戴宗嫌自己腿上的汗毛太濃密,於是,便用剃頭刀剃掉了腿上的汗毛,但在腿上的新汗毛沒有長出來之前,戴宗只能夠日行一百裡。因此,包括戴宗在內都認為腿上的汗毛是否濃密直接影響著奔跑的速度。所以,民間便有了一種說法:「腿上無毛難生風」。
另一方面,許多人認為腿上的汗毛是否濃密與人的體質有關係。如果一個人的體質很好,體內的雄性激素比較多,腿上的汗毛就比較濃密,而體質好的人就會有較快的奔跑速度。反之,其奔跑速度會比較慢。其實,這也是一種「腿上無毛難生風」說法的來歷。
當然,這種說法不一定科學。但民間就是這麼認為的,因此,人們才總結出了「腿上無毛難生風」的說法。
二、嘴上無毛事事空
所謂的「嘴上無毛」,其實是指年輕人;而所謂的「事事空」則是指很難辦成事情的意思。
在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其實,這句俗語與「嘴上無毛事事空」的意思應該是一樣的。
那麼,為什麼說年輕人很難辦成有些事情呢?
在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經驗也是學問,但學問未必就是經驗。因此,便有了一種經驗>學問的說法。儘管這種說法也不盡然正確,但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原則上來講,由於年輕人經歷的事情很少,缺乏許多社會經驗,因此,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會比較不順利,有些看似很簡單的事情也很難辦成。所以,儘管「嘴上無毛事事空」的說法有些太絕對,但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這種說法也是非常適用的。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總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雖然這句俗語中的說法有些偏激或缺乏科學根據,但在我看來,還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