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靜月驕陽
最近在追劇《燕雲臺》不說其他,單說裡面的愛情故事,足以讓很多人動容。今天聊聊耶律喜隱和烏骨裡的愛情。
《遼史》記載:宗室列傳第一是阿保機長子人皇王耶律倍,次子阿保機,三子耶律李胡,耶律喜隱就李胡的長子,人稱趙王。
作為皇室的第三支力量,喜隱也算是一位高富帥的大家少爺,家境優渥,風流倜儻。因耶律李胡手握兵權,不滿遼穆宗耶律璟的殘暴,欲造反,結果耶律李胡父子造反失敗,被打入大牢。
當朝宰相簫思溫的二女兒烏骨裡,為了救所謂的心上人喜隱,私自拿著自己的家徽去救人,結果不但自己入獄,而且差點牽扯到自己的家族蒙冤。
喜隱,一個被原生家庭毒害至深的孩子
喜隱的爹耶律李胡,十足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是太祖的嫡子,最小的兒子,也許是慈母多敗兒,從小沒吃過什麼苦,仗著父母的特愛,就知道豪橫。可惜,運氣太差。
李胡二哥當上主上時,被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在彼時的遼朝,相當於儲君。陰差陽錯,當遼太宗戰死沙場時,他的皇位被大侄子耶律阮搶走了。
耶律阮被刺殺,李胡又遲人一步,被二哥家的大兒子搶了先,人家又成了主上。因此,處處不得勢的李胡成了一個刺頭,因手裡有兵權,時刻想著謀反,他不但自己想著,而且給兒子們一直灌輸著造反的思想。
因此,大兒子喜隱從小心裡就有造反的基因,他心裡其實早已經被他爹李胡洗腦了,他也是一門心思的想造反,要成就一番大業。
喜隱,一個被原生家庭坑苦的苦命孩子,心裡只有扭曲的仇恨,和他所謂的「大業」,兒女情長,也只不過是他利用的工具而已。
烏骨裡,一個被愛情衝昏頭腦的傻白甜
造反需要什麼?當然是有勢力的人呀,於是,他那顆不安分的心,首先看到了當朝重臣蕭思溫宰相,因為他有3個如花似玉的女兒,更因為他們後族的女人必須嫁給皇族。
既然門當戶對,那就行動吧,喜隱就想方設法的去接近蕭思溫的大女兒,簫胡輦,結果被胡輦看穿了,吃了閉門羹。
物化弄人,沒想到蕭思溫的二女兒烏骨裡,一個傻白甜,卻上杆子送上門給喜隱,喜隱就順手把準備追胡輦的禮物,送給了烏骨裡。大姐不要的東西,到她手裡成了寶貝。
其實,稍微有點戀愛頭腦的姑娘,都能看出來喜隱的小伎倆,可是,偏偏烏骨裡就是看不出來,從沒吃過苦的傻白甜,依然決然的愛上了喜隱,也許是被喜隱的哪句「我的好姑娘」所迷惑,亦或是她那顆愛虛榮的心被喜隱給滿足了。
說烏骨裡愛虛榮,是有根據的,在草原上,和其他諸侯的大小姐們,仗著自己學識淵博,自以為聰明,和人家賭飾品,結果最後場面失控,還是胡輦出來幫她解了圍。從這一點,就可以窺見她的虛榮。
最終,烏骨裡和喜隱在大牢中,患難中惺惺相惜,烏骨裡為了愛情,不惜和家人翻臉,去陪心愛的男人去蹲大牢。而,喜隱為了自己終身奮鬥的事業,一口一個「我的好姑娘」,迷惑著烏骨裡,其實,他心裡很明白,烏骨裡是無辜的,而且是宰相之女,罨撒葛不會殺烏骨裡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烏骨裡是喜隱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所以,他一直牢牢的要抓住這根救命稻草。對烏骨裡所有的好,都是有目的的。
被利用的婚姻,註定是沒好結局的
喜隱,從一開始接觸烏骨裡就沒安好心,結婚後,自然是一樣的。被利用的婚姻,註定是沒好結局的。也是沒有真愛的,可惜烏骨裡至死都沒弄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其實,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能想到,就是烏骨裡想不到,隨便舉幾個例子:
1、本來喜隱送給大姐胡輦的禮物,被喜隱借花獻佛了。
2、結婚大禮的晚上,沒見到其他親朋好友,說明喜隱沒有幾個真正的朋友,沒人脈。
3、婚後,一心想著造反,當他後知後覺知道主上耶律璟掛了後,不顧烏骨裡懷有身孕,召集死侍去搶皇位,結果被罨撒葛截胡了。
......
喜隱,其實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個愣頭青,有勇無謀,所有的事都寫在臉上,一點城府都沒有,就知道父親的教誨,要爭奪皇位,不顧自己的小家,不顧自己的妻子安危。
比起,罨撒葛的寵妻,喜隱簡直是不值得一提,罨撒葛是壞,但是他對胡輦是真心的,不管在外面多壞,殺了多少人,到家依然是一個好丈夫。
罨撒葛是真心愛胡輦的,從始而終都愛,而,喜隱是真的不愛烏骨裡,從來沒愛過,即便至死都沒愛過,他愛的只是皇位和權利。
喜隱,之所以能執著的反叛,被禁足、被流放、再反叛、再被拘禁而沒死,不是因為他命大,也不是因為耶律賢和簫燕燕仁慈,而是,他在簫燕燕眼裡根本翻不出什麼大浪來。因為,他心裡的小九九都寫在臉上,一看便知。
烏骨裡,一邊慫恿喜隱犯上作亂,一邊幫他擦屁股,處理爛事。作為一個妻子,不和丈夫經營自己的小家,不辯是非,不分黑白,和丈夫一起與娘家做對,與自己的親姐姐為敵,本身就犯了大忌。
當一個男人被復仇、爭權,扭曲心靈時,他心裡只有報復和殺戮。當一個人被愛情衝昏頭腦,為愛痴狂,為愛獻身的女人,註定是萬病叢生。
而這個男人就是喜隱,這個女人就是烏骨裡。
女人和誰結婚,真的不一樣
喜隱,是被他爹李胡所害,有情可原,畢竟他爹是有機會得到皇位的,只是運氣差點。而,喜隱既沒他爹的兵權,也沒他爹的謀略。既然不是做皇帝的料,認命做個皇族不也是很好的嘛,幹嘛非要為了所謂的權利,去傻傻的奮鬥呢?
無非是他爹臨死時的囑託,要他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奪皇位。一句話,害了他一生。可是喜隱又把這種思想從小灌輸給了他的兒子留禮守。這就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一句話害三代人。
981年,兩百多名降遼的宋兵擁喜隱的兒子留禮守為皇帝,一個小小的叛亂被簫燕燕,不費吹灰之力給平定了。留禮守自然是被當局簫燕燕誅殺,而喜隱為了護兒子也被亂箭射死。
為愛痴狂的烏骨裡,得知二姐簫燕燕害死了自己的丈夫和兒子,自然是要給他們報仇,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縱觀《燕雲臺》,自從烏骨裡和喜隱認識後,烏骨裡什麼時候安生過?剛認識就蹲大牢,懷孕時,丈夫造反被囚禁,孩子長大了,又被喜隱坑死,為了給丈夫報仇,毒殺二姐,卻被二姐賜死。
烏骨裡以為嫁個皇族,自己就能當個皇太后,卻不知是走向了人生的墳墓。因為,壞的婚姻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深淵,亦是人生的墳墓。
和對的人在一起,讓你成為更好的人。簫燕燕就是和對的人在一起,所以才有了叱吒風雲的簫太后。
究其根本,女人呀,真的別信「和誰結婚都一樣」,真的不一樣!和錯的人在一起,婚姻就是人生的墳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