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英雄不問出處,意思是不必問英雄人物的出身和來歷,它的意思與原文有所不同。這句話出自元末明初詩人楊基所作《感懷》,原文是:英雄各有所見,何必問出處。英雄不問出處中的「出處」二字卻不單指出身和來歷。那還包括什麼呢?
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是英雄?在小說丶電影甚至歷史和傳記中,經常把英雄神化,把英雄美化為智勇兼備,潔白無瑕的人,然而好人一切都好,壞人一切都壞,這樣黑白分明的二分法是一種幼稚的做法,按照這種方式美化出來的「人造英雄」,否定起來很容易,只要找出他在哪個方面有瑕疵就能把這個「神聖」的英雄打倒在地,人們崇拜英雄,會有意無意地放大他們光彩的一面,淡化甚至忽略他們的缺陷和不足,這也是人性的一種表現。
事實上,英雄是指經過實踐檢驗脫穎而出的,在某個階段做出不同於常人的貢獻的人。英雄是人,而不是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是古往今來大家公認的道理。每個人的家庭背景不同,成長經歷不同,所受的文化薰陶和思想不同,造就了每個人形態各異的優缺點和價值評判標準的不同,這就決定了現實中難有完美的人產生,所以我們對英雄不用苛求完美。
昔日漢高祖劉邦能戰勝「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項羽,其中很大的原因在於他能知人善用,對人才善用長處而非求全責備,所以在他麾下,驕狂跋扈的韓信能放手用兵,亡命天涯的張良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狗屠樊噲,布販灌嬰,車夫婁敬,強盜彭越等人雖出身草莽,但也均能在他軍中殺敵立功,成為開國功臣。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每一個時代都有英雄,也需要英雄。我們需要英雄去完成各種使命和任務,但如果苛責要求完美,那麼我們視野中恐怕就沒有英雄了。反之,如果寬容一點,容忍每個人身上現實中存在的不足,那麼我們的視野中將會湧現出大量的英雄,他們或沉穩不足,或經驗不足,或理論不足……但只要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做出突出的貢獻,那麼就應該是英雄!
現實中的人才總是各種各樣的,他們外形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醜或俊,性格或急或緩或柔或剛,但都不妨礙他們成為我們真正需要的英雄。正如「中藥有毒因其偏性,明其利而用之則藥到回春」,利用藥草的利處,避其弊處,亦能成為治病救人的良藥。
看了這麼多,你是否明白「出處」還包括哪些呢?它不僅指英雄的出身和來歷,還包括英雄的文化程度,相貌身高,過去的成功失敗及所作所為等,這些都與成為英雄沒有太多的相關性。「不問出處」,即是接受他們的不完美,因為不完美的英雄也是英雄。
每個人都渴望成為英雄,但成為英雄的道路從不一帆風順,即使成為英雄後也並非一馬平川,人生的各種考驗是貫徹始終的,應對這一切唯有一顆不驕不躁,謙卑自省,踏實積極的心,如果你對「英雄不問出處」還有其他理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告知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