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人們都穿著厚厚的棉衣保暖,但有一群人卻在冰冷的河水中打撈垃圾,他們就是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水上環衛所河道清潔工。清晨,天剛蒙蒙亮,白河水面上飄著白霧,靜止的河裡結了一層薄冰,清潔工們每天撐一葉扁舟,拿一根撈網,堅持在寒風刺骨的河面上手動作業,守護著河面的清潔。
兩名清潔工在打撈垃圾
寒冬下河作業 每天帶著暖瓶驅寒
從光武大橋至白河大橋處,馮新哲、賈新成、張志亮等7位河道清潔工起早貪黑撈淤泥、清垃圾,甚至在大冷天裡也要浸泡在冰冷的河水中用雙手打撈各類垃圾。為了驅寒除溼,他們每天都帶一個暖瓶。
早晨7時,清潔工開始了一天的河面清潔工作。穿著救生衣和水褲的他們看起來稍微有些臃腫。「裡面穿了秋褲、棉褲,但下河還是感覺寒冷刺骨。」一位清潔工告訴記者,冬天,身上的救生衣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但常在河邊走,打溼鞋子是常事,稍不注意,鞋子裡就會灌進涼水。
「夏天,扔進河道中的垃圾容易腐敗發臭,而冬天,浸泡在冰冷的河水中卻更是讓人吃不消。」他說,早晨露水重,溼滑的河堤護坡也給清潔工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在工作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滑入河中。
為驅寒祛溼,清潔工每次工作上岸後,倒壺熱水就成為了習慣,「借暖和勁兒,讓冰冷僵硬的四肢恢復正常,可以舒舒服服休息一下。」一位清潔工說。
一天打撈近3噸垃圾 呼籲大家愛護環境
在打撈河面垃圾時,一人拿著打撈網站在船頭,另一人清潔工在船尾操控打撈船駛向目的地。打撈網在清潔工手中左右翻飛,無數次從水面掠過,一點點地撈起漂浮在水面的垃圾。
白河大橋北邊一處回水灣裡,大量的枯枝敗葉、塑膠袋等漂浮聚集在水面,一名清潔工拿出撈網,順著水邊清理垃圾。他一邊打撈一邊告訴記者:「塑膠袋、塑料瓶不好打撈,稍一用力,垃圾就會被水波推開。」為此,他要把撈網對準垃圾從側面舀起來。不一會兒,打撈物就裝滿了小船。隨後,他們打撈上來的垃圾會被集中清理運走,進行無害化處理。
據工作人員介紹,水面上垃圾大多為枯枝樹葉、白色垃圾、水草、動物屍體等,冬季一天能打撈落葉、垃圾近3噸,有些雜物和垃圾主要是市民隨意丟棄造成的,還有些是從上遊漂下來的,這不僅影響美觀,同時也汙染水質。
7名河道清潔工每天沿著河流巡護,粗糙的雙手滿是凍瘡,正是他們不畏嚴寒、辛勤勞動才換來白河的潺潺清流。他們呼籲市民:愛護環境,保護水源,自覺對動物屍體進行無害化處理,妥善處置生活垃圾,共同愛護母親河
· ENJOY ·
記者 楊青 通訊員 許宜龍 文/圖
編輯 蔡婧
審核 高如衡
(來源:南都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