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不過六,狗不過八」是啥意思,家裡養狗的朋友們要注意了!

2021-01-13 國學大觀園

簡介 | 探索中華文化之脈絡,聆聽世間百態之心聲

作者 | 國學大觀園

註:此文原創,更多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

俗語文化,作為古人的智慧結晶,一直源遠流長,延綿不絕,在中華文化這座寶庫之中,散發著獨特的哲理光輝。俗語又稱為老話,由於其字面意思讓人覺得十分好理解,所以老百姓才願意口口相傳。我們作為中國人,一定要牢記這些俗語,領悟這些教誨,才能在以後的生活中規避掉很多的風險,人生的道路才會一馬平川。

我們今天說的俗語,農村裡非常流行的一句老話,那就是「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乍一看,我們會覺得十分的詫異,為什麼雞和數字六聯繫在了一起,而狗與數字八又有哪些關係,別著急,我們一一說來。

雞不過六,狗不過八

其實這句話的表面意思就是雞一般活不到六年,狗一般活不到八年。但是有很多人都不以為然,雞活不到六年也就算了,但是狗一般都是可以活到十幾年的,很多人家中的狗狗有的甚至活了將近二十年,可謂是長壽了。其實從表面意思理解,不是俗語的真正要表達的意思,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養雞不要超過六年,養狗不要超過八年。由於古代人比較封建和迷信,他們認為當這些家畜經常與人接觸,時間一旦太長,就會變得非常通人氣,從而就會修煉成精,變成老百姓口中說的妖怪,而這種說法源於古代的一本書籍《易妖》。

《易妖》這本書說的就是一些比較離奇的故事,成書的年份在晉朝時期,而「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就出自這本典籍。據本書記載,有一位老者,家境非常的富裕,他養了一隻大白狗,平時與這隻白狗關係非常的好,到哪去都要帶著它,養的年份也有10多年了,感情很深厚。但是有一天這位老者突然暴病身亡,家中的兒女只好把老者安葬在山野之中,隨著老人一同消失的,還有那隻白狗。家人人文可能是這隻白狗與老人關係太好,自己孤身離開陪老者去了。

但是沒過幾個月,那位老者突然回到家中,兒女們感覺十分的詫異和不解,問老者出了什麼事了。老者回答說自己死後不久,被一個雲遊道士給救活了,那位道士帶著老者踏遍千山萬水才回到陽間。兒女們非常的高興,又像從前一樣和老者在一起過著舒適的生活。

過了一段時間,老者要過生日了,兒女們到處發請帖來為自己的父親置辦壽宴。在酒席之間,老者看到這麼多人也非常開心,喝了很多酒,也吃了很多肉,酒足飯飽困意就上來了,於是趴在躺椅上呼呼大睡,旁邊的親朋好友看見老者喝醉,合力將老者抬到臥室。可是剛把老者抬到床上的時候,那位老者竟然變成了一隻白狗,和老者生前的那隻白狗一模一樣。這下大家可就慌了神,趕緊把這隻大白狗捆起來放到火中給燒死了。

古人認為,家中的一些動物,如果長時間與人在一起,多多少少都會沾上人的靈氣,時間越長,它們對人就越了解,從而做出對人有危害的事情。現代,很多人養的狗,都是十分聰明的,而且善解人意,主人不斷訓練只是其中一方面,還有一個方面是動物本身的學習能力,有很多沒有教的東西它們也會做,會覺得十分詫異。

總結

當然這只是老祖宗對我們的一些告誡,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律,生死存亡也是自有一定之規,就像雞與狗的壽命一般不過短短幾年到十幾年時間,我們要尊重生命的成長,同時也要客觀地看待俗語文化的內涵。

今日話題:你覺得雞和狗與人待在一起久了,會不會通靈氣呢?請關注國學大觀園,更多精彩原創文章,與您分享品讀,期待您的加入!

相關焦點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何意?老祖宗的經驗!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何意?老祖宗的經驗!雞和狗都是屬於家裡養的家禽,在中國民俗,老祖先們為了更好地存活早就已經開始試著著去飼養雞和狗了。因而,這種家禽也伴隨著人度過了較長的時光,我們的祖先總結出了許多有關雞和狗的民間俗語,例如:「雞但是六,狗但是八」,到底是啥意思?接下來就一同來了解一下吧。民間俗語:「雞但是六,狗但是八」,大意是:飼養雞別超過6年,豢養狗別超過8年。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人是這樣,動物亦是如此,我們養的這些家禽也是一樣的這都是自然生長的規律。今天說的這句俗語,就是和他有關係的,關於動物壽命的俗語,是這麼說的:「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因此,這些動物也隨著人度過了漫長的時間,我們的祖先總結了一些關於雞和狗的俗語,比如:「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到底是何意?下面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大意是:飼養雞別超過6年,豢養狗別超過8年。這是為什麼呢?先來聽一個故事吧。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你知道什麼意思 嗎?
    「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詞語之一。 「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其實說的就是一種客觀的自然規律,如果雞和狗的生命超過限定,那麼就是老祖宗所言「事出反常必有妖」。 俗語「雞不過六」,說的就是一隻雞的正常的壽命,不會超過6年。一旦超過這個限定的期限之後,就會被視為一種反常的現象,而「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果天下都是不合常理的現象,那麼距離天下大亂的時間就不遠了。
  • 農村人常說「雞不過六,狗不過八」是什麼意思?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雞不過六、狗不過八」這句話,很多人都不理解它是什麼意思。其實它字面的意思就是養雞不能超過六年,而養狗不能超過八年,再深一層次的意思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特別是封建迷信的思想下,對此總是深信不疑,因為他們覺得家裡的雞或者狗養得年頭太久了,每天和人接觸,將人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從而會變得通人性,最終變成妖物而危害到家庭。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說法呢?一方面是封建社會的思想過於迷信,一點點異常的現象都會聯想到鬼神那方面;另一方面就是雞、貓、狗之類的家禽和牲畜有時候確實會出現一些比較奇異的現象,讓人難以解釋。
  • 農村老人常說,「狗不過八,雞不過六」,是什麼意思呢?
    「狗不過八,雞不過六」這句農村俗語,在歷史古籍中就有出處。原句為:「犬不八年,雞無六載」。這句話出自一本叫《易妖》的古籍。《易妖》是一本在三國兩晉時期就廣為流傳的志怪類的書籍。與歷史上志怪類小說代表作《搜神記》類似,但《易妖》比《搜神記》出現的時間要早,反映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宗教迷信和玄學風氣。《易妖》一書明顯受西漢學者、京氏易學創始人京房所著的佔卜書籍《易妖佔》的影響。
  • 古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啥意思?老祖宗這麼說有什麼依據?
    引言:常常會聽到一些老人說:"雞不過六,犬不過八"。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有一定的實用性嗎?接下來筆者就要為大家仔細的介紹介紹這一句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看字面意思也非常容易理解,就是說如果我們養一隻雞,它最多只能活六年;而我們養一隻狗,它最多只能活八年。為什麼我們的先輩們會這麼總結呢?古代有一本專門講述詭異事件的書,這本書就是《易妖》。這本書在三國兩晉的時候就已經在民間開始流傳了,這本書名中的"妖",大家可能認為它指的是一些妖魔鬼怪。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還適用嗎?
    而在這些比較淺顯的俗語中,「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經典之一。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直白,指的其實就是一個普遍的規律:一般的雞不會活過6年,一般的狗則不會活過8年。言外之意其實就是,如果雞和狗的生命都超過了它們本來常規的生命期限的話,那麼就是老一輩人們所經常說的「事出反常必有妖」。
  • 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啥意思?養過狗的看了,不禁鼻子一酸
    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啥意思?養過狗的看了,不禁鼻子一酸雞和狗對於大家而言,應該是相當熟悉的。老祖宗說:「犬無八年,雞不六載。」大家看到這句話可能會覺得很奇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別急,請接著往下看。尤其是家中養狗的,更應該看看,相信你肯定會覺得心酸不已。中國古代,人們封建迷信思想較重,便把一切自己覺得無法解釋的反常事物稱之為妖。所以,民間就出了一本叫做《易妖》的古籍,這句話便出自《易妖》。
  • 農村老人常說:「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而其中最為讓人感興趣的莫過於一些生活類的老話,記得兒時,每到中午吃飯時刻,農村老人就常常端著飯碗在門口上閒聊,常聽到一句「「雞不過載,狗不過八年」這句老話。小編對此不是很理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貓一般能活10年,而狗通常活不過八年,雞一般活過六年。若是超過了這個期限,則被大眾認為不合理,有的人甚至認為將變成「精」是不詳預兆。這種說法的解釋是指,農家飼養的這些家禽牲畜,因為和餵養它的主人整天朝夕相處,無論幹活,說話,它就在旁邊聽著學著,人們的一舉一動也都看在眼裡,如此就逐漸通了人性,早晚必定成「精」,做出些危及禍害人間的惡事來。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什麼意思?古曰事出反常必有妖!
    今天來給大家說一句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不知道這句俗語大家有沒有聽過,俗語種類多樣,涉及了生活的每一個方面,不管是說人理事,還是論天談地都有相對應的俗語,沒聽過也不怪。那麼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也被人說成:「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就可以算是談天說地了,因為它說所表達的意思是通過迷信傳說得來的。稍微解釋一下,民間人們都覺得動物與人類有別,人可以活過六七十載甚至是百歲長命之久,但是動物就不成了,雞不能活過六年,犬也就是狗不能活過八歲。
  • 在農村,老人常說「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這話啥意思
    最近這兩天的天氣也是比較寒冷,幾乎從小雪的節氣過後都是陰天,這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冷,在農村裡,到了冬天之後,除了農民在家裡待著以外,多數都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畢竟在農村裡,很少有其他的娛樂活動,聚在一起聊天就成為了農村農閒時候的「標配」,要說農民在一起都聊些啥呢?
  • 農村老話:「雞六,狗八,貓十年」必生禍害,此話有沒有道理?
    一般的是公雞活不過六年,而狗則沒有超過八歲的,更沒有超過十年的老貓了。也正因為如此,這才有了「雞不過六,狗不過八,貓不過十」的說法。而這雞活不過六年是很正常,因為六年的公雞不符合農民的利益,一兩年的雞就讓農民們拿到集市上賣了。但是這八歲的狗和十歲的貓是很少見的,而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又是人為的原因?
  • 農村俗語「狗無八年,雞無六載」啥道理?狗的一年相當人的7年嗎
    摘要:俗語「狗無八年,雞無六載」有道理嗎?狗的一年等於人類的7年嗎文/農夫也瘋狂人類養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了,狗作為人類養殖率最高、養殖範圍最廣的一種動物。以前在我國養狗主要是為了看家護院,像地主家就普遍都養有狗,並且還多數是那種惡犬。如今無論是在農村,還說在城裡,都有不少人養狗。而在城裡基本是寵物狗的「天下」,但是在農村裡依然是一養殖中華田園犬為主,因為它們才具有看家護院的本領,並且也很好養活。以前因為生活條件差,農民也沒法能保證吃飽飯,所以養狗的並不多。近兩年農村生活水平提高了,養狗的就也明顯多一些了。
  • 農村老農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不少俗語,就是關於這些養殖牲畜的,像是「雞三狗四」,「雞不六載,狗無八年」,「貓來窮,狗來富」等等很多,今天就挑兩個來說一說。在你家農村有沒有流行著一句「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這裡說的三和六,都是壽命。動物的壽命和人類比起來,比較短壽。拿它們六七年的壽命來講,放在人的身上,大體相當於我們六七十歲了。
  • 「雞超六年,狗過八年,必出問題」農村老話為什麼這樣說
    我想知道你是否聽說過雞隻有六隻,狗只有八隻這個詞。許多人不明白它是什麼意思。其實,養雞不能超過6年,養狗不能超過8年,更深層次的意思是,發生異常的事情一定有妖怪。特別是在封建迷信的思想下,他們總是相信家裡的雞和狗養得太久,每天和人接觸,看人的一舉一動,通過人性,最終變成妖物危害家庭。
  • 古人講「雞不過六,犬不過八」,是何意?實為「事出反常必有妖」
    「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詞語之一。孔子曰:「老而不死是為賊」,雖然這句話的意思是年齡大了,如果依然死性不改或者說沒有德行,那麼這個人就連一個賊都不如。「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其實說的就是一種客觀的自然規律,如果雞和狗的生命超過限定,那麼就是老祖宗所言「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雞不過六如果按照客觀規律來講,農民家中飼養的小雞,正常生命其實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
  • 「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古人經久不衰的技巧
    正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古以來人們對愛情都十分嚮往,勇敢追求喜歡的人,不過,失敗的經歷也十分多,所以千百年來,古人根據自身的經歷,總結了這樣一句話:「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這句話啥意思?其中便包含了古人經久不衰的技巧。
  • 古人講: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有什麼典故?事出反常必有妖
    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也被人說成:「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所以它們可以說是比較奇怪的俗語了,因為這類說法通常是迷信和傳說表達的。大概意思就是,飼養雞別超過6年,養狗別超過8年。為什麼是這樣?因為古人以為與人接觸太久了,所以動物不可避免地會「通人性」,甚至做一些對人類有害的事情。
  • 「狗八年,雞六年,必成精」,狗和雞的年頭,真的不能活太多嗎
    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狗八年,雞六年,必成精」,狗和雞的年頭,真的不能活太多? 農村的生活不比城市,雖說這裡沒有城市的繁華和熱鬧,但是卻無憂無慮,農人們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愜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