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式育兒?李娜稱丈夫是第3個孩子,聽不見兒女哭鬧只顧玩手機

2020-12-12 會火

近期李娜參加了一檔訪談節目,在節目中她對丈夫姜山的吐槽引發了很多媽媽的共鳴。由於特殊時期,李娜一家四口都宅在家中,24小時都能見面,一家人相聚自然是好事,但也有很多意料之外的麻煩。李娜直言那段時間的自己像養了3個孩子,而第三個孩子就是丈夫姜山。

李娜說做飯的時候本就手忙腳亂,但孩子卻一直在找媽媽,她最慶幸的就是自己還有一絲理智,沒有帶著刀殺到客廳。

當李娜放下菜刀從廚房跑到客廳的時候,卻發現丈夫姜山就坐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玩手機,任由兩個孩子大聲喊媽媽。

李娜本就是直爽的性格,看到忽略孩子只顧玩手機的姜山,她的火蹭得一下就上來了。

李娜委婉地告訴姜山"媽媽能幫忙的,爸爸也可以。"言外之意就是孩子有事叫媽媽的時候,你作為爸爸也可以幫把手。

但可能是李娜說的太過含蓄,姜山沒有理解李娜話中的真正含義,只對孩子們說:"聽媽媽的話。"

經歷了上述的一切,李娜開始懷疑人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

很難想像在賽場上不留情面罵姜山的李娜,在生活中卻有著和常人一樣的無奈。

姜山和李娜的相處方式其實一直很受認可。姜山雖然只比李娜大兩歲,但他是李娜的大前輩。李娜和姜山打混雙,一起訓練,一起逛街,李娜說:有時候姜山在我身邊,我會忽然有種錯覺,好像爸爸還在世,還在守護著我一樣。

李娜在2004年復出時向隊裡提出的要求是姜山來做她的教練。

對李娜來說,姜山如師如友亦如父,他可以在賽場上成為李娜的出氣筒,也能在賽場下變成李娜的保姆。

但姜山這個人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鋼鐵直男",他絲毫不懂浪漫,不會和妻子分享自己的生活,不會主動解決夫妻之間的矛盾。

李娜說姜山從來都不和她吵架,因為每次都是冷戰,有一次甚至直接失聯了12天。

姜山的朋友都說,李娜是唯一一個跟姜山生活了這麼多年,還存活於世上的人,足可見姜山性格中的缺陷只有李娜能容忍。

看起來是姜山一直在包容任性的李娜,但其實是李娜在這段關係中做出了不少讓步。

姜山見證了李娜逐漸變強,卻在結婚後成為了李娜口中的小孩。

離開了賽場,姜山和李娜面對的是柴米油鹽和兩個孩子。

誰都想不到作為世界冠軍的李娜也逃不過喪偶式育兒的命運。

先科普一下什麼叫"喪偶式育兒",簡而言之就是明明是兩個人的孩子卻只有一個人在養,缺失的一方多為父親。

喪偶式育兒並不是個例,而是一種普遍的現象。

以女藝人為例,很多女藝人在結婚生子之後就基本退出了一線,即使復出工作也要花費大量時間照顧家庭。

胡可嫁給沙溢後生了兩個活潑可愛的兒子,在旁人眼裡妥妥的人生贏家。但在綜藝中,可以明顯看出從照顧孩子洗漱到送孩子上學,家裡的事情都是胡可一個人操持,沙溢很少幫忙。

胡可也說過,沙溢在家完全不做家務,"醬油瓶子倒了都不會扶。"

胡可想要復出進組拍戲時,沙溢卻沒給出足夠的理解與支持,覺得她工作的時間太長,不能照顧孩子和家。

面對老公的質疑,胡可忍不住流下眼淚。或許沙溢沒有想過,在事業黃金期沉寂幾年生孩子,對一個女演員職業生涯是多麼致命的打擊,何況胡可這個年紀本就不被市場認可,很難接到好的角色。

同樣喪偶式育兒的還有在《俺娘田小草》中扮演"馬喜鳳"的演員何翯。

何翯2017年生子,2018年就進組拍戲了。相比起一般的女演員,何翯復出的速度算很快了。但她能這麼快復出的原因是:她是帶著孩子進組的,白天拍戲晚上帶娃,丈夫嚴重缺位。

要說喪偶式育兒,就不得不提何潔,據說這個詞就是因為何潔和赫子銘才火的。

何潔和赫子銘離婚在當年鬧得沸沸揚揚,雙方互撕了很久,何潔自稱離婚的一部分原因是喪偶式育兒。

生孩子後,何潔很快把自己的身份轉換成了媽媽,犧牲了大量工作的時間陪孩子。但赫子銘卻沒有意識到成為人父需要承擔起的責任,該打遊戲打遊戲,該健身健身,和當爹之前毫無變化。何潔難以接受單方面的付出,最終離婚。

說了幾個女明星的例子,再來看看男明星,比如這位前段時間被網友狂噴的洪天明,可能有人不認識他,那說出另一個名字你們一定認識:他是洪金寶的親生兒子。

在綜藝的一個環節中,媽媽的航班要比爸爸和孩子的早,大家一臉迷茫不知道為什麼要和家人分開的時候,洪天明開口了,他說"媽媽應該是先到那邊去準備東西,讓我們再過去享受就好了"。

一旁的戚薇立刻反對:沒有應該。

孩子是兩個人的,憑什麼媽媽一個人承擔所有事,爸爸就只需要享受了呢?

這檔綜藝的片頭還採訪了很多年輕的素人媽媽,大部分人在生孩子之後就失去了屬於自己的時間,24小時全年無休。

而爸爸每天帶孩子的時間不超過1小時。

有的人超過10分鐘就開始煩躁,把孩子推給母親。

而她們的付出並不會被理解,甚至會被說"不就是做家務嗎?""帶孩子有那麼難嗎?"

有一位媽媽說,希望下輩子媽媽和爸爸互換,沒自己體驗過永遠不知道當媽的難處。

喪偶式育兒這種畸形的婚姻關係常常被美化成"男主外,女主內",實際上也不知道每天都在忙些什麼,忙到連孩子是哪個班的都記不住,就像楊笠說的:"他們那麼普通,卻又那麼自信。"

更讓人無奈的是,大部分女性對喪偶式育兒無力反抗,生氣之後也只能選擇接受,抱著為了孩子湊合過下去的想法,一次次降低對另一半的要求,親手埋葬了自己對美好婚姻的嚮往和追求。

相關焦點

  • 關於喪偶式育兒,這部豆瓣9.2的劇,寫的有多真實?|《坡道上的家》
    面對育兒焦慮,婆婆沒有幫忙,丈夫也覺得妻子矯情。(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年4月,四川米易27歲的媽媽帶著3個孩子跳河身亡,跳河前曾留下遺書,稱自己「每天都處在崩潰的邊緣」,「連最基本的帶娃都帶不好」,「娃娃是我帶來的,現在我帶走他們」。
  • 4個原因告訴你 為什麼會出現「隱形爸爸」,網友:打破喪偶式育兒
    我是孕小二才子,今天給你們更新最全最新育兒知識!大家認真聽哦!對寶寶受益一生!你都知道有哪些嗎?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有人曾總結過中國女人的四大不幸: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全方位詮釋了中國女性窘迫的生存現狀。很多媽媽紛紛表示中槍。相信媽媽們對「喪偶式育兒」這個說法不會感到陌生,而且不少人很有可能正在體驗這種痛苦。
  • 孩子玩手機不給就哭鬧怎麼辦?春恬花花國際託育園育兒專家來教您
    電子產品泛濫的時代,兩三歲的孩子都能用電腦,很多孩子喜歡看手機,不給看就哭鬧該怎麼辦呢?春恬花花國際託育園育兒專家孩子玩手機是看到大人玩,模仿能力特別強,所以也對手機感興趣,一旦有了自主意識之後,每天就知道找手機玩,父母要以身作則,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多帶孩子看書,多一些親子遊戲
  • 喪偶式育兒:爸爸的缺失易造成孩子的性格缺陷,作為父親該反思了
    正文字數:2023字閱讀時長:約7分鐘喪偶式育兒,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邊,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歸、子女很難見面、無語言交流等)。因為工作性質,經常早出晚歸,不見人影,這是常有的事。他偶爾出差,很少呆在家裡,即使在家時也只面對著電腦。我和他溝通過,他說他覺得自己和孩子們沒有什麼好說的,而且他也聽不懂孩子們在說什麼。在我們孩子九個月大的時候,他出國去出差了一個月。沒有進行視頻通話,只有和家裡打過幾通電話。結果,當他回來的時候,想要抱抱孩子,孩子卻對他很抵抗並且一碰就哭。
  • 喪偶式育兒,要老公有啥用?寶媽式悲哀:就是為了孩子在扛著!
    如今喪偶式育兒被越來越多的人討論,這也恰巧說明了我們現在大多數寶媽遇到的現實問題。下面這組孩子和母親的對話就反映出了寶媽們的真實寫照。
  • 我也經歷了喪偶式育兒
    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討厭一個人的話,就勸她結婚,再生個孩子吧!說真的,很多時候,婚姻在我們這一代人眼中早已經不像看起來那麼的美好了。雖然說現在很多男性也都能夠明白女性的辛苦,可是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所經歷的都是喪偶式的婚姻。哪怕是到了如今這個時代,很多時候,還是就是媽媽的責任。孩子生病了,孩子磕著碰著了,都是媽媽沒有照顧周全。孩子身高沒跟上拉,孩子某些東西沒有學會啦。
  • 「喪偶式育兒」成高頻詞,爸爸去哪兒了?
    「結婚了就等於締結盟約,我在外邊賺錢養家,你在裡頭看孩子,男耕女織,這是亙古不變的。」  在近日播出的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中,忙於工作無暇家庭的男主角對自己的太太說。  在過去的很長時間,「男主外女主內」是人們習以為常的傳統,但現在,這樣的說法早已不被認同。「喪偶式育兒」等話題開始越來越多地被人提起,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 520,滿世界「狗糧」的這天,經歷4年「喪偶式育兒」的我離婚了
    然而,孩子滿月了,孩子3個月了,孩子半歲了,一直到現在女兒4歲了,丈夫依舊像對待一個小動物一下,高興了抱一下,沒耐心了就扔下抱自己的手機去了。陪玩更是無語,就是把玩具塞給孩子,而丈夫就是在旁邊陪著——玩手機!不一會兒,就變成了孩子湊到爸爸懷裡——一同玩手機……銘銘試著用哄孩子是辦法哄丈夫,卻沒想到丈夫還沒孩子長記性。性子終於耐不住了,銘銘開始吼。
  • 「喪偶式育兒」,這樣心酸的詞彙,更讓人心疼的是寶媽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人選擇要二胎,但有的家庭因為要二胎更加幸福,可有的家庭在要二胎之後,夫妻之間卻是貌合神離,沒有要二胎之前,如果你的丈夫就已經不是很在乎這個家庭,那就不要再要二胎了,增加的只是你作為母親的痛苦,並不會為你自身找到精神寄託。
  • 「你不哭鬧,就讓你玩手機」,媽媽這樣回答,比和孩子談條件好
    我們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不聽話,哭鬧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說:「只要你不哭了,媽媽就給你玩手機。」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努力學習,常常和孩子說:「你要你這次考試成績好,媽媽給你買……」還有家長為了孩子能乖乖吃飯,媽媽就說:「乖,好好吃飯,媽媽一會給你吃零食。」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聽自己的話,常常喜歡和孩子交換條件。這種「交易」式育兒,看似效果明顯,殊不知這種方法起到副作用更大。
  • 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和失控的抑鬱,本質都是兩個字
    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失控之抑鬱,無論職業女性還是家庭主婦,或深或淺都經歷過這些。一部分網友認為,女人有賺錢如此厲害的老公,好好享受物質條件,仔細管理孩子不就行了,還抑鬱什麼?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大部分女性網友對劉濤飾演的尋找深表同情。她老公一年300天都在酒店、飛機、辦公室度過。
  • 你家也存在喪偶式育兒嗎?
    喪偶式育兒,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邊,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歸、子女很難見面、無語言交流等)。喪偶式育兒不單單是父親與孩子不生活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不過問其實也是喪偶式育兒的一種。家庭教育中爸爸參與度較低對孩子心理最常見的影響就是「父愛缺乏綜合症」。
  • 施冬健教授:「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全家人都難逃傷害
    我是施冬健教授,20多年來從事兩項工作:教育研究和諮詢、執教985大學MBA/EMBA,育兒代表作:《塑造精英二代》(清華大學出版社)。親子關係,是孩子一生成功與幸福的基石,也關乎父母自身的幸福。學習成績不理想、遊戲成癮、性格孤僻、事業有成但家庭不幸福...... 成長中的麻煩和痛苦,幾乎都能找到原生家庭的影子。
  • 喪偶式育兒、產後抑鬱,在中國,有幾萬女性生完孩子險些自殺
    圖/《我們都要好好的》她飾演的女主角「尋找」與丈夫聚少離多,陷入喪偶式婚姻,還患了抑鬱症。一位31歲的湖南媽媽留下萬字遺書,說自孩子出生以來,她一直患有抑鬱症,帶著一對不滿3歲的兒女跳樓自殺,三人全部死亡。而另一位患有產後抑鬱的母親,則啃掉親生女兒的臉上的肉。據孩子爸爸的描述:「她起來就把孩子一骨碌往地上扔,正好那功夫我跟我嫂子進屋看,完了就接住了,要不掉地上就得摔死了,就在臉這塊給咬了。」「肉叼到嘴裡以後,好像就嚼了。」
  • 王櫟鑫公布離婚,愛妻人設崩塌,妻子喪偶式育兒開始了?
    他先是感謝妻子讓他有兩個可愛的孩子,並說這一次,他先下車。但是還原到現實生活裡面,兩個孩子年級還是非常小的,而且重要的是事,妻子剛剛生了第二個孩子,所以這次的突然離婚讓每個人都大吃一驚。而且丈夫的人設還一直是好爸爸好老公。兩個人以前也曾參加過綜藝節目的錄製,他們的模範愛情生活也常常別人稱讚。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半年前,他就在網絡上只說自己孤身一人,畫面上是兩人的聊天截圖,對話內容可以看出他對他妻子的寵愛,對她的備註還是無敵美少女。
  • 喪偶式育兒:媽媽得了抑鬱症,即使走出來,孩子教育依舊是個問題
    文|橙果媽媽圖|網絡最近,跟鄰居聊天聽到閨女同學家庭的一個情況,感觸還是挺深,從孩子教育方面來跟大家聊一聊:簡單說一下這個同學家庭情況,她的家庭屬於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同時也是一個喪偶式育兒家庭教育模式。
  • 中國媽媽吐槽「喪偶式育兒」,北歐爸爸卻多是帶娃高手,心理原因
    2020年3月份,針對子女在6歲以下或有備孕計劃及懷孕中群體的一項調研中顯示:在一線城市當中,媽媽是家庭育兒主力的佔到58.7%;爸爸為主力的僅佔15.9% ,還不如祖輩帶娃23.8%的佔比。在二線城市當中,媽媽為育兒主力的比例更是高達62% ,還好,爸爸的育兒佔比也有所提高 ,超過了祖輩,為23.9%。
  • 喪偶式育兒六年,兒子叛逆頂撞爸爸怎麼破?缺席爸爸這樣「歸位」
    在這位父親眼裡,自家三年級的孩子學習習慣太差,做作業拖拖拉拉,寫字不認真。說輕了不聽,說重了就哭哭啼啼,大哭大鬧,甚至跑去找爺爺奶奶尋求庇護。時間一長,不但兒子和自己關係變得疏遠,連太太也覺得他是越幫越忙。
  • 「喪偶式」婚姻的5個典型特點,很多人全佔!
    有些人結婚了,卻過著喪偶式孤獨的生活。比起古時候男耕女織的生活,現在的婚姻家庭生活大多都不盡如人意,最根本的原因其實還是男耕女織已經養不起一個家,不能讓一家人賴以生存。為此大部分家庭,都要有人出去打工賺錢,尤其是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