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鐵川:香港《基本法》不是小憲法

2020-12-09 環球網

香港《明報》7月31日文章 原題:香港《基本法》不是小憲法7月24日我以樹仁大學客座教授的身份,發表了〈論憲法與香港《基本法》的關係〉一文,提出:第一,由於憲法是一國主權之表述,所以中國憲法總體上是適用於香港的,否則就難以負荷國際社會對憲法的通識;第二,中國憲法中關於社會主義制度的規定雖不適用於香港,但同時按照一國兩制方針和憲法、《基本法》的規定,香港居民負有在行動上不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消極不作為義務。在這一觀點的前提下,我對有些人士稱《基本法》為香港的小憲法,有不同意見。我知道持這一觀點的不少人士動機是善意的,意在強調《基本法》的重要性,但這種提法會傷及中國憲法的權威,會帶來香港是聯邦制下成員單位地位的誤解。因此,我仍以樹仁大學客座教授的身分,借本文對《基本法》是小憲法的觀點作一評析。

《憲法》在港的最高地位

我認為這種看法錯就錯在它否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香港的最高地位。已故北京大學教授龔祥瑞在《比較憲法與行政法》一書中說道:

憲法就其性質而言,是根本法,這是由它規定的內容來決定的;憲法就其範圍而言,是社會的總章程;憲法就其效力而言,是最高法;憲法就其作用而言,是國家法或稱政治法。

龔教授在這裡對憲法的性質是根本法的論述比較完整,而對憲法是社會總章程、最高法、國家法這三句的論述似乎都少了一句話,我試作補充:憲法就其性質而言,是根本法,這是由它規定的內容來決定的(這句是原有的);憲法就其範圍而言,是社會的總章程,這是由它規定的內容涉及整個主權所及領域來決定的;憲法就其效力而言,是最高法,這是由它的母法地位、其他法律均系子法地位決定的;憲法就其作用而言,是國家法或稱政治法,這是由它主要調整的對象來決定的。

因此,從理論層面來看,如果不把中國憲法視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法,不把《基本法》視為中國憲法的子法、而把它視為什麼小憲法,那在國際社會講不過去,不符合公理。試問,世界上哪有一個國家的憲法在其主權所及範圍不是最高法律?

《基本法》是全國性法律

還有,《基本法》不是地區性的法律,而是全國性的法律,不僅香港地區要遵守,內地也要遵守。若把《基本法》僅僅視為香港特區的法律,這本身就是違反《基本法》的觀點;另從特區實際情況來看,香港社會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譚惠珠女士所指出的強調兩制有餘,而強調一國不夠。如果把《基本法》稱之為小憲法,那會加劇一些人對一國原則重視不夠的弊端,會使一些人更加不知道中國是單一制國家而非聯邦制國家,只能有一部憲法。

我也注意到香港有些學者同樣不認為《基本法》是小憲法。例如香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戴耀廷先生在其《香港的憲政之路》指出,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而中國是一個單一制政體的國家,所以在嚴格意思上說,香港並沒有自己的憲法,《基本法》並不是一部憲法,而只是一部地方政府的自治法和組織法。雖然在香港,《基本法》可以說是一部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法律,但若從整個中國的法律體系來看,《基本法》只是中國的基本法律之一,其法律地位是在中國憲法之下的。(見於該書第129頁、130頁、131頁)

《基本法》第一章為什麼不叫總綱早在《基本法》起草期間,草委們就努力避免把《基本法》混同於《憲法》。

《基本法》草委、政治體制專題小組召集人之一蕭蔚雲教授說過,《基本法》的第一章為什麼叫總則而不叫總綱?在對《基本法》結構進行諮詢中,確曾有人提出叫總綱,但未獲採納。這是因為考慮到我國憲法的第一章叫總綱,憲法是國家規定政體、國家結構等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而香港《基本法》則涉及的大部分是關於香港特區的各項事務,兩者不能同等觀之,《基本法》不可和憲法一樣將第一章叫總綱,而應像我國頒布的其他法律那樣,把規定該法基本原則的第一章稱為總則。《基本法》的法律地位和效力高於香港的其他法律,並不意味著《基本法》是香港特區的最高法律或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因為從整個國家來說,憲法是我國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在內的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的法律。(蕭蔚雲《論香港基本法》第290頁、316頁)

末了,我還想對李浩然、陳俊豪兩位學者提出的《基本法》是中國憲法的特別法這一觀點談些不同意見。他們認為香港《基本法》和我國憲法都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屬於同位法,因此符合同位法中可以區分一般法和特別法的原理,也符合我國《立法法》第83條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因此,他們認為《基本法》是我國憲法的特別法。但我覺得此種看法不妥。雖然我國憲法和《基本法》是同一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但我國憲法和《基本法》的制定程序不同、效力不同。前者制定和修改須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數通過,後者則採取簡單多數通過即可;前者的效力高於後者,這應是常識。

關於我國《立法法》第83條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這裡的法律應不包括我國憲法在內,因為《立法法》第3條明確規定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該法沒有把憲法與法律視為同位法的明確表示。從整體來看,《立法法》是根據效力的高低,把我國法律排列為憲法、基本法律、法律(我國法學界習慣把基本法律、法律統稱為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等層次的。如果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一部基本法律上升為我國憲法的特別法,那麼我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是不是呢?《基本法》序言中明言《基本法》是根據憲法制定的,前者出自後者,不是一般法和特別法的關係甚為明確。

母法和子法

因此,在現有條件下,還是把我國憲法和《基本法》視為母法和子法的關係比較妥當。吳邦國先生2007年6月6日在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實施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基本法》是依法治港的法律基石。江澤民同志指出,依法治港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法主要是指憲法和《基本法》。因此,拋開中國憲法母法地位、不顧中國憲法權威,孤立談論《基本法》是不理性和嚴謹的。(作者是樹仁大學客座教授)

相關焦點

  • 基本法不是「小憲法」,香港高院也沒有「違憲審查權」
    香港司法以專業性理由迴避承擔止暴制亂法治責任,甚至產生反向作用,是「一國兩制」全面準確實施中的結構性難題,也是四中全會關於完善基本法實施機制的要害指向。香港法院對此法制轉換過程應充分了解,但在判決中基本無視人大既有決定的法律效力,作出與之相反的裁決。香港法院作出這一裁決,是在回應香港24名反對派議員的集體覆核訴求。奇怪的是,反對派議員的政治與法律抗爭不是在立法會程序中正常展開,而是選擇司法覆核,這也是香港代議民主制的一種結構功能異化。
  • 香港只行《基本法》,不行《憲法》?
    有關《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問題,也因香港近幾年政治環境的惡化,成為持續的議題。本文主要就《基本法》前起草委員(草委)李柱銘近日在傳媒發表的關於《憲法》與《基本法》的關係和「一國兩制」落實情況的言論,作出個人回應。近年中央反覆強調《憲法》和《基本法》均是特區的憲制基礎。
  • 人民日報:香港普通法要以憲法和基本法為前提
    香港回歸後,在我國主權之下,按照「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建立了新的憲制秩序。這種憲制秩序是我國憲法和香港基本法規定的。《「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明確指出,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憲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基本法具有憲制性法律地位,澄清了憲法和基本法的關係,必將極大地促進對「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和基本法的正確理解。
  • 憲法和香港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
    憲法和香港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6-10 14:03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10日電(記者查文曄 趙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表的《「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指出,憲法和香港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應堅決維護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的權威。
  • 白皮書: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區的憲制基礎
    白皮書: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區的憲制基礎 2014-06-10 13:05:51》白皮書指出,憲法和香港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應堅決維護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的權威。
  • 香港特區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憲法》和《基本法》是香港的憲制基礎
    香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在2019法律年度開啟典禮致辭。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年永剛):14日,香港特別行政區2019年法律年度開啟。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在開啟典禮上致辭時表示,香港憲制秩序的一個根本要點,就是香港憲制是建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的憲制基礎。鄭若驊表示,在香港法院若干重要判詞中,都有提及《憲法》。《基本法》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憲法》向其賦予的立法權力制定的成文法則,因此是中國的全國性法律。
  •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加強推廣憲法和香港基本法教育
    新華社香港6月19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課程發展)謝婉貞19日表示,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香港特區基本法教育,建立年輕人的守法意識是學校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重要部分,是學校教育應有之義。
  • 林鄭月娥:必須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增強香港青少年國家認同
    12月4日,2019年「國家憲法日」座談會在香港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活動時表示,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了特區政府的憲制基礎,特區政府必須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增強全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和青少年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
  • 準確理解憲法基本法關係/宋小莊
    儘管對這句話有不同的解讀,但至少有以下理由:  一、設立香港特區的法律依據是憲法第31條。憲法第31條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如果沒有該條規定,在中國境內,是不能設立特別行政區的。恰如香港基本法序言明確,「根據憲法第31條的規定,設立香港特區,並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不在香港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
  • 香港政務司長:理解《憲法》和《基本法》的關係,才能準確把握「一...
    (觀察者網訊)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為加深香港各界對「一國兩制」制度及其法律基礎的認識,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3日發表了題為《憲法、基本法及「一國兩制」的根源》的署名文章,並在《南華早報》上發表這篇文章的英文版。
  • 田飛龍:基本法不是「小憲法」,香港高院也沒有「違憲審查權」
    【文/ 田飛龍】 為止暴制亂,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0月4日宣布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訂立《禁止蒙面規例》。但11月18日,香港高等法院法官卻裁定《禁止蒙面規例》「違憲」,稱《緊急情況規例條例》的「公共安全」條款違反基本法以及《禁止蒙面規例》多數條款不符合「相稱性」標準。
  • 張曉明:香港不是三權分立 特首超然三權之上
    綜合香港媒體報導,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今日在一個基本法研討會上致辭表示,香港政治體制是中央政府直轄下的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從來不實行「三權分立」,特首地位超然於行政、立法及司法之上。「三權分立」對香港來說,只是有參考性,而不能實行。
  • 港澳人大代表:講清楚憲法與基本法關係至關重要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趙博)正在此間參加全國兩會的香港、澳門特區全國人大代表受訪認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講清楚憲法與基本法的關係,讓社會大眾正確認識「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
  • 我這一代香港青年如何看《基本法》?
    坦白地說,以筆者對同輩的觀察,香港青年對《基本法》是非常陌生的。在筆者的求學時期,在學校接觸《基本法》的機會很少,當時《基本法》教育的推廣仍然相當缺乏。最令筆者有印象的,是老師用「小憲法」來形容《基本法》。
  •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加強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教育至為重要
    新華社香港12月6日電(記者丁梓懿)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6日發表網誌表示,就香港的憲制秩序和政治體制正本清源、撥亂反正刻不容緩。部分人對「一國兩制」的誤解亟待糾正,加強憲法和基本法的宣傳和教育至為重要。
  • 香港特區政府舉辦紀念香港基本法頒布30周年活動
    中新社香港4月4日電 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布30周年,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區)政府4日宣布,將會舉辦一連串活動,向社會各界推廣《憲法》及香港基本法,以加深市民大眾對其內容和條文的認識。
  • 陳馮富珍:應把憲法和基本法作為香港愛國主義教育核心內容
    「香港部分年輕人變得越來越激進,根源在學校,關鍵在教育,特別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缺失。」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正在北京舉行,全國政協常委、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陳馮富珍在圍繞教育事業發展這一議題進行發言時提出,應把憲法和基本法作為香港的法治和愛國主義教育核心內容,幫助香港青少年正確理解「一國」和「兩制」的關係。
  • 譚惠珠:基本法是最適合香港、最有效的法律
    作為一名從始至終見證基本法起草、實施過程的香港資深律師,她深感自己有責任去推廣基本法,讓「一國兩制」能夠更好地貫徹實施。  譚惠珠認為,中央對港政策是一貫的,在解決香港社會爭議的時候要回歸基本法,否則香港不可能跟中央達成良性互動,香港社會也不可能會有和諧局面。  「看到社會上越來越多爭議,我常常覺得痛心。
  • 香港基本法解釋權屬於全國人大常委會
    白皮書系統列舉權力成亮點  記者:根據憲法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規定,中央直接行使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管治權的權力主體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國家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中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主要行使哪些職權?
  • 張明大使:中國治理香港是依據憲法和香港基本法,不是《中英聯合...
    2020年5月29日,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接受《南華早報》記者Keegan Elmer採訪,就香港國家安全立法回答了記者提問,有關內容如下:我注意到歐方此前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保持繁榮穩定與歐盟利益攸關。對此我想指出的是,香港與任何國家的任何一個地方行政區域一樣,只有國家安全有保障,社會才會安定有序,繁榮穩定才有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