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啊民宿。談起民宿,不少民宿人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民宿這般虐人心的行業,真的是讓人五味陳雜。你們說,像不像生活?真是像。像極了。不懂生活的人,是沒有資格談民宿的,也是沒有權限通過民宿的產業大門的。從偏門進去,從後門出去——小情懷;從大門進,從陽臺看院子,從天台看遠方——大情懷。有生活之處,誤會也多,在偏門的弄堂裡談的天,和在天台上談的心,肯定是不同的。在這個產業裡,人們在不同的地方談天、談心、辯駁、碰撞、共鳴......民宿,總會在好好壞壞,拉拉扯扯中,長大。走進「風華正茂」。走入「洗淨鉛華」。
01民宿的「麗江情」可還在?
回味一下內心對民宿的「舊情懷」吧,那可能是一份「麗江情」、「洱海夢」。那時候的民宿眉清目秀,快活。在麗江古鎮的酒館裡,看著敞開的窗戶,一窗子一窗子的故事。夜晚在民宿裡休憩,傳來歌聲,尋聲而去,有歌手在唱歌。其實吧也就是普通人,但那是麗江啊,隨便什麼人,拿起話筒,哼麗江的曲調,就是活靈活現的歌手。這哼哼唱唱,第一次聽,耳熟得很,再聽,仿佛我也會了。歌詞朗朗上口,憂愁薄得如同月光中稀薄的霧;還有希望和夢,婉約的曲子正是它們的回音,這回音到現在都在,心裡還能哼一哼,一出聲,又不是那個味兒了,歌名早就不記得了,去播放器裡搜,嘿,搜什麼呢,這是回音吶,怎會搜得到。
再是洱海。在民宿的露臺看洱海,陽臺挑空在水面,和好友坐著吃泡麵,她說,看吧,理想和現實沒有界限......我說還是有的,民宿就是界限啊。白天,去騎行,繞著洱海,一直騎,心中有信念——再往前看看不同的風景吧,一寸一寸都不同啊,停不下來,一直騎,這個動作也真是無聊到令人髮指,但還是快活啊。
快活過後,不過癮,看了很多關於雲南的書,有一本是寫了許多小故事,文藝得要死。還是不過癮。去開一間民宿吧,把洱海看穿。一家、兩家、三家......遍地開花。有情懷的民宿替代了當地弱情懷的旅店。比我豁得出去的人,代我而去了,我還是旁觀者,但心路歷程大體相同。
如今,民宿並不屬於雲南獨有,甚至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但每一個做民宿的人,都不應該忘懷這份「麗江情」,因為它書寫了行業的使命,鐫刻過這個行業存在的理由。那麼懷有「麗江情」的民宿裡有什麼呢?說是理想生活,麗江就會覺得有些無奈,理想生活是個「活物」,哪有什麼樣本,如果連理想生活都如此千篇一律,人們的想像力未免太貧瘠了。我說是一種情懷的傳遞,是一份恩惠吧,也表達生活的恩賜。它有感想敢做的激情,有慢時光的踏實。有真誠,似單車上的歲月;有柔軟,如毛筆落宣紙;有等候,同姍姍來遲的夜;更有自由,若孩童眼神炯炯。它不是鑽石,不是糖果,是玉石,與哪雙玉手氣質相投,要看緣分。
02小民宿與大情懷......
前一陣受邀到新昌的「山中來信」做客,這是藍蓮花開旗下的美學民宿之一,段王爺(藍蓮花開創始人)咬牙切齒道:做民宿的過程啊,會把你的情懷、理想,所有美好的想像統統都洗刷一遍,它會把你打到現實中的現實,從零開始去造夢。
聽得人毛骨悚然的,但這話是大實話,能做好民宿的人,真不是那些僅有情懷之人,而是那批能造夢的人。前者是一種狀態;後者更多的是行為、行動。民宿予人安靜的慢時光,但民宿人從來沒有靜止。他們的情懷裡最終留下來的是為客人帶來了樂活時光,這就心滿意足了,至於自己曾經的「理想生活」,見鬼去吧,因為他們還更重要的大情懷要去實現。因此,做民宿,甘苦自知,要在生活的裡裡外外穿梭,以己之大情懷造就人們的小生活,苦也是大苦,樂也是大樂。
曾經我們都希望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吃愛吃的食物,愛很愛的人,不喜歡的事不聞不問,不喜歡的人從不理睬。但僅憑這點任性,我們是撐不過餘生的——僅憑一點對民宿的憧憬與熱愛,也難易抵擋銳利的現實。當僅存的激情與夢被現實衝刷,有的人一貧如洗,只好黯然離場,有的人則憑藉夢想的餘溫,踏踏實實壘臺階,實實在在往前進。
我算是懂得了,做民宿,人要「洗淨鉛華」,民宿方能「風華正茂」啊。路過書架,段王爺順手送我一冊《把一部分時間留給陌生人》,一看作者,午候,段王爺的筆名,文藝。翻看目錄,也文藝。再看,一條條都是民宿人如饑似渴該知道的實用方法論——呵,有芬芳的「方法論」吶。
段王爺的「山中來信」,在新昌,一座山頭上。(當然,新昌山中來信只是其中之一,目前在杭州、舟山、安吉等地皆有分店。)路上心裡嘀咕,要人們爬得那麼高去看「信」,要不是封「情書」啊,可得罵罵王爺了。爾後立於「山中來信」門前,將眼前風景框進相機,也不管不顧正午的豔陽,生怕這幾秒的時間裡它就會跑掉似的。誰人不知站得高是要看最遠的風景,路上的嘀咕,是犯了糊塗了。
這封山裡的信,說是情書也不為過了,雖立於山頂,寫的卻是「麗江情」,天空雲朵遙相呼應,以與天際線持平的泳池替洱海的深情,人們在客廳裡歪歪斜斜的坐躺著,恬淡的做著各自的事,神情這般自然生輝,像是到了自家的廳裡;管家端上咖啡,現磨自製,拉花拉得不明所以,心中定是有什麼心事。味道了得。香。後得知是個新手,是咖啡師也是花藝師,全是在民宿裡學得,我稱她不得了的能幹,皆因創作帶來的生機,人的活力,空間的生氣。不過,有心事我是猜對了,來這空間的,人人心中都揣有各不相同的事,這又很「麗江」了。
這下明明白白了,「麗江情」不再屬於麗江,它代表了民宿的活力與生態,那是初心。真正的初心——即使頭頂的天空裡沒有與雲南遙相呼應的雲朵,也沒有與天際相連回應洱海之深情的無邊泳池,但要有慵懶時光裡傾瀉而下的夢啊。
民宿最好的價值,是一種微光的延續。它不應該只是體驗中的日常有所不同,而是,此後對人們產生影響,撼動對待生活的固有心態,或者對理解自己這件事有了新的看法,或者僅僅是一份惦念與期待,在清晨降至腦海做了早餐的前菜......民宿生活可不是暗夜裡的燈塔,它是白日中的螢火,你要在白天抓住它,放到黑夜裡去看,它亮了。太美了。這才是最美妙的民宿生活。
03大膽地去「造夢」!
開篇說了,民宿好好壞壞,拉拉扯扯,又五味陳雜,惹得民宿人既愛且恨。做得好的也叫苦,做不好的又罵罵咧咧,還真是挺「人性」的。叫歸叫,罵歸罵,但就是不走,留下來發愁,推開天窗看星星的時候,還是一樣的可愛模樣。民宿人啊,就是這般可愛模樣。
前幾天,有朋友告知說要創業,情形已是一觸即發,迷戀「野獸派」,想要做一個生活方式品牌,來我這兒求招數。我潑了一通冷水,斷斷續續潑了一整天,在微信裡,一點希望都沒有給到人家。只在尾聲說道,前面說的都是現實,好好把它們消化掉,然後大膽地去「造夢」吧。之所以那樣冷酷地潑冷水,不是了為了讓她知難而退,而是為了更好的面對。
一座民宿,一次創業,都是如此,它們如海葵絢爛,似水母輕盈,而過程那麼艱難。都說做民宿看人,做什麼又能不看人呢。人要到了火候了,去做這個事,才會順暢,沒到,就不會順暢。但有些事你不去做一做,恐怕又永遠不會到那個火候。當欲望攻心,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從自己的夢想中抽離出來,遠遠地看看它,看看距離,看看周圍的草叢裡有沒有毒蛇,看看路途上有沒有玻璃片,看看需要過河還是過山,然後決定穿什麼鞋去,帶什麼東西為妙,包裹裡要裝進泳衣還是登山服......
單體民宿空間的好好壞壞,我們可以評價,但民宿這個產業,這個整體,沒有好好壞壞,它就是好的,圍繞美好展開的行業能壞得到哪裡去,壞也是人太壞了。未來的鄉間民房,一座座恐怕都是民宿模樣,村民過著民宿生活,他們會再續民宿1.0,只是沒有生意,只有生活罷了。那個時候的民宿商業,就是一個個更加高階的生活空間範本,給普通人做出生活指引,也給低維的空間做出高級參考。
在「山中來信」的露臺上,段王爺指向不遠處的幾家民宿,說道:山中來信到了新昌後,越來越多的人來,然後,就有第二家民宿,第三家民宿。未來肯定會有更多。這是讓人欣喜和驕傲的事,因為我們的到來,給一個未知生態的建立提供了光源,很有意思。
這大概就是商業世界的信仰,關係很複雜、零碎,一旦確立,不容辯駁。人是需要有欲望才好,不是絕對功利的那種,不要年紀輕輕談什麼佛系,尚未歷經鉛華,何來洗淨鉛華?有欲望的人眼裡才有光,有激情,有熱望。如段王爺,如我那位一心創業的朋友。那麼,民宿人的欲望,備妥了嗎?
(寫得太美~ 獻上膝蓋)
攝影 | 陶貳珂
版權 | 圖片版權歸空間秘探所有
作者 / 陶貳珂
旅行博主,空間設計師,目前就職於上海某文化創意公司,擔任企劃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