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人得了肝癌,除了精神打擊、就醫壓力和金錢壓力之外,很多人還會擔心,自己會不會也被厄運敲門。
首先大可以放心的是,肝癌不會傳染,也不會遺傳。但是,肝癌具有家族聚集性,所以除了照顧患有肝癌的家人,也要注意自我保護與篩查。
▲圖片來源圖蟲網
一、啥是家族聚集性?
家族聚集性是指一個家族中的親屬都呈現某種共同的特性,比如家族聚集性B肝。
由於家族聚集性的存在,肝癌病人的親屬們患肝癌的比例較高,而且親緣關係越近,患肝癌的風險越高。
家族性肝癌有個特點,通常發病年齡比較早,並且很多人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是晚期了。所以,如果家族裡有肝癌病人,自己一定要提高警惕。
並且,有肝癌家族史同時有B肝病毒或C肝病毒感染的朋友,患肝癌的風險比無肝癌家族史者機率大,就更要當心了。
二、為什麼肝癌有家族聚集性?
▲圖片來源圖蟲網
說到肝癌的家族聚集性,咱們需要先了解導致肝癌的主要病因:
B型肝炎病毒或C型肝炎病毒感染
過度飲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長期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食物
發現問題了嗎?這些病因和病毒感染、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相關。
1
B肝和C肝的血液傳染,易出現家族聚集性感染
B肝和C肝病人的血液含有B肝和C肝病毒,具有傳染性。
家庭成員之間因為接觸極為密切,更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接觸到患者的血液。但是,B肝和C肝病毒的成功傳染需要經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來實現。所以,夫妻同房、共用個人衛生用具如牙刷剃鬚刀等可能會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的傳染。
此外,母嬰傳播是B肝最重要的傳播途徑。B肝病毒母嬰傳播是指患B型肝炎或攜帶B肝病毒的母親,於產前 (宮內) 、產程中 (產道內) 或產後不久 (3 月齡前後) , 將B肝病毒傳給嬰兒, 並引起嬰兒B肝病毒感染的過程。
我國約有 30%~50% 的B肝患者是母嬰傳播導致的,多數家族聚集性感染發生於嬰幼兒時期,而成人肝硬化、肝癌 90% 以上是在嬰幼兒時期感染上了B肝病毒。
2
長期大量飲酒習慣
如果家人都比較愛喝酒,有長期大量飲酒的習慣,容易出現酒精性肝硬化,可能惡變為肝癌。
3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沒有其他原因 (如,大量飲酒) 導致肝脂肪變,可能進展為肝硬化,並引發肝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發病與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結構和多坐少動的生活方式、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因素相關,而這些因素或多或少受遺傳和家庭生活影響。
4
生活環境和食物中黃麴黴毒素汙染
與肝癌發病有關的生活原因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汙染的飲用水,長期接觸到發黴的食物,例如食物黴變導致的黃麴黴素汙染。共同居住的人接觸致癌因素的機會相近,比如可能同樣接觸到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食物。
所以,血緣越親近的人,越容易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同吃同住,會有類似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密切接觸也給病毒有了可乘之機。這就是肝癌具有家族聚集性的主要原因。
三、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雖然肝癌具有家族聚集性,但是預防起來並不困難,只要針對肝癌的病因做好對應的措施就可以了。
1
防治B肝和C肝感染
▲牙刷、剃鬚刀分開使用
針對母嬰傳播,B肝媽媽要做規範的產檢,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在懷孕後期進行抗病毒治療;新生兒在出生後 24 小時內(最好在12小時內)要及時接種B肝免疫球蛋白和B肝疫苗,並按期完成全部接種疫苗計劃,可以有效阻斷B肝在母嬰之間的垂直傳播。
針對夫妻傳播,配偶做好B肝疫苗接種工作,同時,夫妻之間性生活做好安全保護措施。
對於其他非母嬰關係的家屬,首先要去醫院檢查B肝五項和C肝抗體,這項檢查可以判斷自己是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還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有B肝表面抗體,是否對B肝病毒具有免疫力。
如果以前接種過B肝疫苗,大多數人可以產生抗體,能夠有預防的效果,通常都不會感染B肝。
如果自己不幸已經感染B肝,需要去看傳染科或肝病科醫生,定期複查,必要的時候開始抗病毒治療,保護肝功能,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
C肝暫無疫苗。如果不幸發現已患C肝,也別驚慌,目前C肝已經有藥物可以有效治療,及時就醫及時治療,絕大多數患者經過治療可以治癒。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個人衛生物品分開使用,共用剃鬚刀、牙刷等習慣都是不可取的。
2
避免大量飲酒,注意肝功能的保護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經過胃腸道吸收後,大部分由肝臟代謝。俗話說小酌怡情,但喝酒絕對是弊大於利的。
沒有所謂的適量飲酒,不管多少量,只要飲酒就會增加肝臟的負擔,長期大量飲酒甚至會導致酒精性脂肪肝。所以這酒,還是別喝了。
3
調整飲食結構,養成鍛鍊的好習慣
▲圖片來源圖蟲網
減少高脂高熱量的飲食。例如少用動物油,使用植物油替代。少吃燒烤,火鍋等油膩食物。少吃肥肉,蛋黃,奶油,脂肪含量高的海鮮等。
養成定期鍛鍊身體的習慣。運動量因人而宜,通常來說,成人每周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每周至少 75 分鐘較大強度有氧運動,或中等和較高強度兩種與運動的組合。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方式。
4
避免黃麴黴毒素汙染
黃麴黴毒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尤其是澱粉含量高的花生、玉米、豆類等食物。如果發現食物出現黴變,就不要再食用了。
在購買食品時要注意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選擇新鮮的食材,儘量選擇小包裝,不要存放太久。澱粉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下,會滋生黃麴黴毒素,存放糧油等食品時應保持低溫、通風、乾燥的存放環境。
5
定期檢查很重要
40 歲以上的B肝患者,以及家族中有人患過肝癌的家族成員屬於高危人群,均需要定期體檢。
肝癌的早期篩查可以通過聯合兩項檢查來進行:
肝臟超聲檢查
血清甲胎蛋白檢查
建議高危人群至少每隔 6 個月進行一次檢查。對肝癌高危人群的篩查,有助於肝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預防肝癌的關鍵。